《墊底辣妹》:喝著「學渣」逆襲的雞湯,從3個維度透視孩子教育

2020-12-22 輔你做更好的家長

日本電影《墊底辣妹》被歸類於勵志片,因為它確實是一部勵志片,講述了高中女生工藤沙耶加利用一年時間,通過補習班補習,從全年級倒數第一,到成功考取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學——慶應大學的故事。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2015年在日本上映,觀眾口碑:零差評。

無數中國網友也被這部電影打動,因為它把我們帶回了那個「缺了它就沒有完整青春」的高考歲月。它讓我們回憶起曾經的挑燈夜戰、曾經的疲憊不堪、曾經的失利後的打擊、曾經的挫折後的奮起……

往事歷歷,我們懷念曾經奮鬥的自己;

歲月匆匆,我們的狀態是否還一如往昔?

「我為了能成為比原來更好的人,就算再苦再累也會努力。」

這是沙耶加寫給她的補習老師坪田的信中的話,也在提醒我們是否還為夢想而努力?

因此,此片確屬勵志片無疑。

但它又不應該僅僅是勵志片,因為它從頭至尾處處透著濃濃的教育氛圍。影片通過沙耶加一路逆襲的過程,把和教育有關的幾個主要因素、以及相應的教育理念都進行鮮明而恰如其分的展現:

夢想與努力。夢想還是要有的,「有夢想誰都了不起」,但僅有夢想是不夠的,在青春的年華裡,只有努力與夢想最配。夢想的鮮花開處,必有努力的汗水伴隨。

喚起與鼓勵。或是年少懵懂,或是成長的叛逆,孩子們腳下的路往往會出現偏離。不是他們沒有激情,而是沒有被喚起;不是他們不知道努力,而是他們缺少鼓勵。好孩子?差孩子?看把他們交到誰手裡。

理解與信任。幾乎完全被爸爸忽略的沙耶加,有幸有個理解她、信任她的媽媽,使沙耶加有了心靈的港灣與家園,也使她面對學校的懲罰、學習的失利,一直有面對和走出來的勇氣。

本文將從夢想與努力、喚起與鼓勵、理解與信任三個維度,來分析影片對於教育的意義,並希望能對學生、老師和家長有所啟迪。

一、夢想與努力

影片開篇就提到:小學生時沙耶加的夢想是能交到朋友。這奠定影片的為夢想而努力的基調,同時也鋪墊了夢想在沙耶加心中的重要性。

終於在初中在初中階段交到了3個好朋友的沙耶加,對實現了的夢想非常珍惜,面對學校的壓力,拒不出賣和她一起抽菸的同學,因而被處以無限期休學的處分。這看似偶然的意外,其實也有它必然的合理。

因為沙耶加就讀的明蘭女子中學,高中與大學可以直升,沒有升學的壓力,整天與朋友渾渾噩噩地混在一起「做著歡欣雀躍的事」,沙耶加在這裡生活得很幸福。

但這種不以奮鬥為根基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只不過是一種沒有夢想的空虛。直到被學校處分,沙耶加才意識到,這樣的幸福有它的有效期:她不一定能在明蘭中學直升大學。

要有真正的幸福,必須有新的夢想開啟。人生的夢想,並不都是胸懷大志者的專利,有時也是草根迫於形勢所逼。面對不能直升大學的可能,只能自己考取,但這需要自己認真的補習,把那些荒廢的掉的學業一一揀起。

於是,沙耶加加入了青峰塾補習班,在老師坪田的建議下,她確定了自己的新夢想:考取全日本頂尖的私立大學——慶應大學。

對所有人來說,都覺得那是個玩笑,簡直荒唐得不可思議。

但沙耶加的優點是,「不管周圍人怎麼說你不行,充滿自信地繼續說出你的夢想的力量,不怕嘲諷和失敗。」

沒有夢想就像人生的航船沒有目標,但只有夢想沒有努力,卻像航船沒有前進的能力。或許,是人們對待夢想的態度決定了人生的差距,就如威爾遜關於夢想的名言:

「我們因夢想而偉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夢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陰天的雨霧中,夢想著未來。有些人讓夢想悄然絕滅,有些人則細心培育、維護,直到它安然度過困境,迎來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總是降臨在那些真心相信夢想一定會成真的人身上。」

實際知識水平只有小學四年級沙耶加,在坪田老師的指導下,認真學習。

在與朋友的聚會上學習、與朋友聚會後騎車回家的路上學習、回到家裡更要學習……

為了戰勝玩的誘惑,把頭髮剪短;幾個好朋友為了不耽誤她學習,提議暫時先不要聯繫;為了提高小論文水平,每天對時事新聞特別留意;還有那些貼滿了牆、寫滿了知識點的便利貼……

影片裡並沒有讓人感動的大喜大悲,但卻透過這些細節讓我們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不過,學渣的逆襲自然不會那麼容易,要見到彩虹,必須經歷風雨。這也是影片要向我們展示的勵志的意義。

兩次模擬考都是E,這樣的成績是絕對考不是慶應的。沙耶加也曾動搖、也曾絕望到心理崩潰、也曾打算放棄。她在雨中哭著向媽媽說對不起的那一刻,也讓觀眾感受到了她的無奈、無助、自責和委屈。

成功不論大小,挫折都是標配。同時,心理變成熟,性格變堅毅,都必須經過挫折的洗禮。

沙耶加勸說放棄了棒球夢想的弟弟的過程中,沒有說服弟弟,卻說服了自己。尤其是在和媽媽一起參觀了慶應大學後,那裡學習精英們的學習氛圍和精神面貌,深深吸引了她,也重新喚起了她的夢想。

人在迷茫彷徨之後的選擇,才會更加堅定,波折之後,沒有什麼能再讓沙耶加放棄夢想。

終於,重新奮起的沙耶加如願考取了慶應大學。

這樣一個勵志的影片,我們除了可以用來激勵自己,也適合與孩子一起觀看,要讓他們知道,夢想與挑戰、努力與困難、成功與挫折總是相隨相伴;也要告訴他們,有時候夢想與現實中間只隔著奮鬥,並沒有看起來那麼遙遠。

二、喚起與鼓勵

「遇見老師以後,我有了目標,知道了努力的快樂,看見了未來的希望,我的人生,改變了。」

這是沙耶加寫給坪田老師的感謝信裡的一句話,充分體現了一個好老師對孩子的重要意義。

坪田老師對沙耶加的最大幫助,就是幫她樹立起新的夢想——報考慶應大學,補習之前的沙耶加對考什麼樣的大學是懵圈的,對在志願表上填上慶應大學更多的是走個形式而已。

而坪田老師的最主要工作,一是讓沙耶加真的對慶應大學感興趣,二是讓她感覺真的可以。

「去了慶應的話世界也會一下開闊起來」、「可以成為模特兒或女主播」、「說不定還能嫁入豪門」。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培養人就是培養他對前途的希望。」坪田老師說的這些雖然太過功利,這無疑都是青春年少的沙耶加所希望的,對剛接觸不久的兩人來說,談這些可能更落地。

當沙耶加對自己能否考上慶應大學有所懷疑,坪田用豎起的雞蛋告訴她不要被先入為主的觀念所限制,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坪田老師真正的懂教育,他知道孩子們願意為什麼而學習,以及怎麼讓他們去學習。

面對沙耶加補習班入學測試的零分,仍然給予了鼓勵,「雖然沒有得分,但所有解答欄都填滿,並鼓勵她這種積極向上的態度。」

補習期間,連沙耶加第一個早到補習班,都給予充分的表揚,用沙耶加的話來說,「被老師表揚的都快有快感了」。

沙耶加在青峰塾的第二次測試,終於答對一道題,坪田老師也會與她擊掌相慶,好像取得了重大勝利……

坪田老師對沙耶加學習目標不能達成時的「懲罰」措施也很有趣——御掉假的眼睫毛,這種類似遊戲的方式,讓學生即使被「懲罰」,也不會在身心上受到打擊,反而會因為這種有趣的體現,增加對學習的樂趣。

他還答應沙耶加,如果暑假把中學英語全部學完的話,會給她看年青時長發的照片,這無疑也會激起沙耶加的好奇心與興趣。終於,經過三個星期的努力,沙耶加將全部中學英語學完。坪田老師信守謊言,讓沙耶家和其他同學看了他當年「土爆了」的照片。

儘可能通過與學習有關的因素讓孩子產生愉悅感,從而使其愛上學習,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情緒轉移」。這是好老師與差老師的巨大差距,好的老師通過鼓勵、引導會讓孩子越來越喜歡學習,差的老師則通過辱罵、懲罰讓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沒興趣。

比沙耶加稍晚參加補習班的,有一個叫玲司的男同學,他對老爸產生嚴重的逆反。老爸希望他能成為律師,他就偏不想讓老爸如願,每天沉迷於打遊戲,用他的話來說,這是對老爸的「報復」。

坪田敏銳地捕捉到了激發玲司激情的時機和方法,他向玲司建議了一個「最厲害的」報復老爸的計劃——考大學、參加司法考試,但通過後卻不去做律師,讓他老爸看見希望後再落入絕望的深淵。

玲司深深認同這種報復的方式,於是「著了魔法」般地開始認真學習起來。

卡耐基說:「天底下只有一種方法可以促使他人去做任何事——給他想要的東西。」

坪田老師給了玲司他想要的東西——向他老爸致以「最厲害」的報復。當然,這只是坪田老師的權宜之計。

影片中,坪田老師與沙耶加在明蘭女中老師西村有一次直接對話。西村認為沙耶加這樣的學生簡直就是渣子,不可能考上慶應。

而坪田則認為:「沒有不行的學生,只有不好的老師。」他相信沙耶加不是渣子,而是存在著無限可能性的非常優秀的女生。他反對西村說沙耶加是渣子,因為「被說成渣子的學生會真的以為自己就是那樣子,會變得無法再相信自己。」

坪田老師背地裡對沙耶加的信任和維護,讓聽到了他們談話的玲司和沙耶加深深感動。那一刻,他們下定決心要實現自己的目標,而沙耶加還想成為老師那樣的人,要像他那樣「為了別人的未來努力」。

這樣的老師,對學生的意義,已經不只是知識的傳授,而上升為人生的引領。引領人生,幫孩子找到未來的方向,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定要教育孩子有高尚的精神,只有有了高尚的精神,才不至讓孩子的未來局限於養家餬口裡,生命才有真正的意義。

坪田老師的「為了別人的未來努力」,就是這樣一種精神。

玲司在坪田這種精神的影響下,也對自己的老爸有了新的認識。通過老爸幫助過的人對老爸的感謝,意識到老爸也是一個為了「別人的未來而努力」的人,他決定採取新的復仇方式,要做一個比老爸更厲害的律師來向他「報復」。不過,這種「報復」恐怕是他老爸最樂見的吧!

三、理解與信任

如果我們面對這樣的局面:孩子必須要說出還有哪些人在學校裡抽菸,否則就會被開除。我們應該怎麼辦?要孩子硬扛到底?還是要求孩子說出來?

「為自己而出賣朋友,就是這個學校的教育方針嗎?」沙耶加的媽媽反問學校,「如果是這樣,我女兒甘願退學。對於什麼都不說的女兒,我深感自豪。」

不是所有的家長都有這樣的勇氣。

「哪怕全世界都成為他們的敵人,我也會成為他們的夥伴。」

如果說夢想是沙耶加飛向高處、飛向遠方的翅膀,媽媽的理解與信任永遠是她可以停下的大樹。

沙耶加被處以無限期休學的處分時,她建議沙耶加自己補習考大學;

沙耶加需要增加補習的時,她增加了晚上的工作;

當沙耶加模擬考受挫,準備放棄時,她說:「如果太累了也沒關係,你已經很努力了」;

當坪田老師告訴她花這麼多補習費,也不一定能考取時,她說:「錄不錄取沒關係,沙耶加自從來到補習班就一直很高興,這就足夠了」……

原來媽媽小時盡被媽媽責罵,是被限制著活過來的。等自己做了媽媽,從來不給孩子們太大的壓力,她只想讓孩子能永遠幸福下去。

不過,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她對沙耶加的學習完全撒手不管恐怕不見得可取。上到高二的沙耶加,知識水平只相當於小學四年級,就算是能在明蘭女子中學直升大學,以後也不見得能有什麼競爭力。沒有競爭力,是否一定能永遠幸福下去?

媽媽希望孩子們的幸福,是僅僅眼下的幸福呢?還是長遠來看的幸福?沙耶加能用一年的時間完成逆襲,除了努力,也應該承認她出類拔萃的天賦。以這樣的天賦,如果早幾年學習,是不是不用玩「逆襲」這麼刺激的遊戲呢?

在沙耶加的家裡,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是有分工的,媽媽負責沙耶加和妹妹麻由美,爸爸負責沙耶加的弟弟龍太。

與媽媽對沙耶加的過於「寬容」相比,爸爸對兒子龍太的教育則是過於嚴厲。爸爸希望把當年沒有實現的成為職業棒球手的夢想,能在龍太身上實現。

這樣一來就給了龍太太大的壓力,每一次比賽前的夜裡,龍太都會哮喘發作,就是因為害怕比賽失敗被爸爸罵。最後,龍太終於承受不了壓力而退出棒球部。

沙耶加家的家庭教育,爸爸媽媽理念上不同,也缺乏溝通,爸爸不讓媽媽幹涉他對兒子的教育,他則對女兒的教育完全不過問。媽媽理解兒子,但平時不敢跟爸爸說。爸爸既不理解兒子龍太,也不理解、不信任、不關心沙耶加。

其實,如果沙耶加的爸爸媽媽能彼此取長補短、發揮各自作用,則可以收到張弛有度、剛柔並濟的效果。不過如果那樣,沙耶加或許就會和那些按部就班的學生一樣了,就不見得會有這麼個勵志的故事了。

四、結語

孩子的學習,要靠孩子的努力,但不能全部指望孩子的努力,靠的是孩子、學校、家長、還得加上補習機構的共同努力。孩子的成績不理想,往往並不是孩子的問題。

曾是「學渣」的沙耶加,完成了華麗的逆襲,但這種逆襲反而反映出了教育的問題,是學校疏於管理、還是家長放鬆了要求?很多網友建議家長們把這個影片給孩子看一看,我覺得更需要看的不應該是孩子,而是學校領導、老師和家長。當然,孩子的用功是需要的,但如果大人的工作都做到位,是否還需要孩子這麼累?

·END·

【輔你做更好的家長,給孩子最好的成長。匯集上海百餘位教育專家(同時是成功家長),給您分享有效的教育經驗、方法、理念和思想。如需個別交流,可關注後私信聯繫。】

相關焦點

  • 《墊底辣妹》:女學渣的高三逆襲,遵循了3層「金字塔能力模型」
    十幾載寒窗苦讀,莘莘學子們面對高考這場大型人才選拔性測試真的是付出了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心血,然而不僅是我們中國的學生重視高考,國外的其他國家地區也是對此投以關注。《墊底辣妹》是一部日本電影,講述了一個年級倒數的辣妹,通過一年時間,逆襲考入名校大學的故事。
  • 逆襲的「學渣妹」,從《墊底辣妹》看勵志片的人設
    《墊底辣妹》主角設計的精彩點,我們可以從幾個層面來解讀。一、原型人物的極致化處理青春勵志片最早出現在日本,後來傳到歐洲各地。青春勵志片在滿足觀眾心理期待的同時,也能給予觀眾不同程度上的視聽感受和審美體驗。
  • 墊底辣妹逆襲考上頂尖私立大學?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部電影女主也是一個「學渣」,幹啥啥不行,漂亮第一名。女主勵志要考上日本頂尖私立大學——慶應大學,一個墊底學渣勵志逆襲,向著最高學府進擊!老師動用十八般武藝,漫畫、新聞、字典等等,幫助女主查漏補缺,女主的媽媽更是貢獻出一個教科書版「日本好媽媽」!傾盡全力支持孩子的夢想,就算全世界都成為他們的敵人,她也會跟他們站在一起。
  • 《墊底辣妹》:儘管他的靈感似乎來自雞湯
    @納奈姐姐這部《墊底辣妹》是一部青春勵志片,由日本執導,武井裕泰導演,主演有村架純和伊騰淳。該片於上映,首周票房達3億日元,觀眾滿意度卻位居榜首,憑藉零負面評價的優良口碑,該片連續三個月排名長達,票房收入近30億日元,年度票房排名第六。然而豆瓣在情況下中仍有27萬人的高分8.2分,顯示了觀眾對豆瓣的熱愛。
  • 有村架純主演,豆瓣8.2《墊底辣妹》,學渣1年逆襲考上名校
    這部豆瓣評分8.2的《墊底辣妹》,或許是不錯的選擇。影片講述了有村架純飾演的高中生工藤沙耶加,以一年提升偏差值40的奇蹟,從成績墊底、知識水平只有小學四年級水準的絕境,逆襲考上名校——慶應大學的勵志故事。
  • 《墊底辣妹》告訴我們:選對了老師後,學渣可以迅速逆襲成學霸
    在短短的一年內,學渣如何提高成績成為高考的種子選手?電影《墊底辣妹》針對這一問題給出了答案。這一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勵志電影,憑著有據可考的素材來源,在上映之初就因其真實性倍受推崇。沙耶加從學渣到學霸的逆襲1、影片因其真實性,拉近了觀眾與主角的距離。真實事件會讓觀眾會認為只要像沙耶加那樣努力,自己的夢想也可以實現。
  • 解析《墊底辣妹》:並不是所有的努力能逆襲,但對成長意義重大
    而在學習這件事情上,很多家長也會將學習情況直接和考試成績掛鈎,尤其是當孩子在學習上出現了問題,真的是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苦口婆心的勸孩子努力努力再努力。這樣的情況不禁讓我想起了一部曾看過的電影《墊底辣妹》。
  • 《墊底辣妹》:差生逆襲的背後是愛與鼓勵的作用
    當然高考並不是中國學生的特權,日本和韓國的高考制度同樣讓學生們感到難過和痛苦,成績的好壞更是直接關係著家長和孩子的未來。這樣的現狀也導致了許多孩子和家長之間的問題,成績的好壞成了許多家長和老師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無形中也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負擔。然而好孩子真的是天生的嗎?差生逆襲真的沒有可能嗎?
  • 日本勵志感人電影《墊底辣妹》觀後感
    《墊底辣妹》由日本導演土井裕泰執導,有村架純、伊藤淳史主演的一部青春勵志片。上映於2015年5月1日,首周開票僅有3億日元,觀眾滿意度卻名列前茅,憑藉完全零負評的絕佳口碑,最終盤踞電影排行榜長達3個月,票房收得近30億日元,躋身年度票房第六名。
  • 《墊底辣妹》:日本差生逆襲名校,啟示父母需要做什麼?
    在考名校、促學習類的電影中,一定會出現2015年的日本電影——《墊底辣妹》。《墊底辣妹》是一部適合師生、家長觀看的學習勵志片,但卻與《風雨哈佛路》這類知名勵志片差異極大。比起傳統意義上的差生逆襲名校,更像是隱藏學霸在得到教育資源後順理成章考上心儀大學的常見模式。而《墊底辣妹》卻是正兒八經的「差生在家長老師的幫助下,從墊底逆襲名校」的勵志故事。女高中生工藤沙耶加是一個在學習上不求上進,在打扮上費盡心思的漂亮女生。
  • 《墊底辣妹》告訴我們,最成功的教育,就是用愛激發孩子的求知慾
    總是和不愛讀書的孩子一起,打扮時髦地沉迷在吃喝玩樂中。此刻的她毫無目標,成績倒數第一,每天得過且過地揮霍好時光。時間一年又一年地過去,很快沙耶加讀高二了。老師從她的書包裡發現有香菸,要她供出班上其他燒煙的同學,還說這樣就可以從輕對她的處罰。她不願意出賣其他同學,被責令休學。
  • 真人真事改編的高分電影,女學渣逆襲變學霸,墊底辣妹值得一看!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部和高考有關的電影,這是一個關於學渣變成學霸改變人生軌跡的故事,女主曾經是個不良少女,抽菸,染髮,穿著暴露,是夜店的常客,成績在全班倒數第一,老師嫌棄她,爸爸也看她不順眼,一天老師突擊檢查她的書包,結果發現了一包煙,老師讓她供出其他人的名字因為不願出賣朋友,被學校處以無期休學處分,沒法考大學,在媽媽的勸說下她很不情願地去了補習班和其貌不揚的老師交談後她決定發奮圖強
  • 《墊底辣妹》最好的教育是愛和理解,做「情緒教導型」父母
    四年前,2016年的4月份在中國影院中上映了一部日本電影《墊底辣妹》,是一部豆瓣評分高達8.2分的家庭教育類電影。在影片中,女主沙耶加是一個學習成績倒數第一的高中學生,她不僅學習成績差,而且幾乎每天都會和幾個好姐妹外出廝混,對此重男輕女的爸爸一門心思都在兒子龍太的身上,想要將兒子龍太培養成一名出色的棒球運動員,所以對於沙耶加的種種行為表現出視而不見,完全當其是透明一樣。好在雖然爸爸無視沙耶加,但媽媽卻對她充滿著希望。
  • 豆瓣8.2分《墊底辣妹》:這才是你我普通人的青春故事
    影片講述的是一個年級倒數第一的辣妹,一年的時間偏差值提升40以上,成功考上心儀的大學——慶應大學。儘管這個故事情節看上去很老套,學渣通過不懈的努力逆襲考上大學,但就是這份曾經我們都經歷的青春,才讓人感同身受。
  • 墊底辣妹的逆襲,是沒有被愚昧的大人,扼殺掉才能萌芽的成果
    大家都認為她抽風了,沒想到她日以繼夜地學習,竟然真的考上了慶應大學,《墊底辣妹》這部青春勵志片,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在豆瓣長期保持著8,2的高分,感動著無數的人。 很多人認為,沙耶加本來就很聰明,她所在的學校又是重點高中。實際上,這個學校只有兩個人考上了慶應學校,另一個還是推薦生。
  • 《墊底辣妹》:相信一切皆有可能,高考勵志電影,用努力回報自己
    對於很多人而言,高考意味著實現自己夢想的康莊大道,是多年寒窗苦讀的磨刀石,刀不鋒利馬太瘦,一群渴望實現夢想的孩子都希望在考場上大放異彩。電影《墊底辣妹》講述的就是一個學渣在高考最後階段成功逆襲翻身,實現了自己許下的心願,如願以償地考入了心儀的高校的故事。
  • 真人真事改編,0分學渣考上名校,這部影片教你如何逆襲!
    這部《墊底辣妹》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由有村架純、伊藤淳史等人主演,真實記錄了高考生小林沙耶加如何克服困難,學渣逆襲考上名校的故事。沙耶加身處一所普通的直升高中,因為不用參加高考就可以直升大學,所以她漸漸變成不喜歡學習、整日沉迷吃喝玩樂的學渣。
  • 《墊底辣妹》羨慕她差生逆襲名校超勵志?告訴你和她的差距在哪裡
    《墊底辣妹》是一部極其熱血勵志的差生逆襲考名校的電影,最適合在迷茫受挫的人生低谷重溫,給自己打一針雞血。一個知識水平只到小學四年級,連很多基本常識都不懂的差生,卻出乎意料地考上了名校慶應,她到底為何能夠逆襲成功?
  • 《墊底辣妹》:我最羨慕沙耶加的,是她有一個像坪田這樣的老師!
    看過《墊底辣妹》這部電影的人,大多會被沙耶加這樣一個勵志女孩所打動,我卻意外地被坪田老師圈粉。從同為成年人的視角來看,坪田老師讓我更有代入感。他只是一個補習班的老師,但卻像是魔術師一樣卻點燃了沙耶加的信念,給了她改變的勇氣和決心,甚至就連慶應大學這個她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目標,也是他幫助她確立的。
  • 豆瓣評分8.2,《墊底辣妹》說明家庭教育的3點重要性,家長要明白
    《墊底辣妹》真實改編,家長和孩子都推薦看《墊底辣妹》講述了工藤沙耶加在高三1年多的時間裡,努力奮鬥逆天改命的故事,由平時考試不過10分而考上了慶應義塾大學(日本大學排名前20的大學),好比高中模擬考試總分考不過100分的學生,突然一年後考上了南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