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喧鬧的人世間,品茶,品詩詞

2021-01-12 光影說詩詞

品茶,悠哉;品詩詞,樂哉。詩詞中的茶,百樣的人生。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譯文:是誰獨自在西風中感慨悲涼,不忍見蕭蕭黃葉而閉上軒窗。獨立屋中任夕陽斜照,沉浸在往事回憶中。

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曾經美好快樂的記憶,當時只覺得最尋常不過,而今卻物是人非。

《人月圓·山中書事》——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譯文:千古以來,興亡更替就像繁華的春夢一樣。詩人用疲倦的眼睛遠望著天邊。孔子家族墓地中長滿喬木,吳國的宮殿如今荒革萋萋,楚廟中。烏鴉飛來飛去。幾間茅屋裡,藏著萬卷書,我回到了老村生活。山中有什麼事?用松花釀酒,用春天的河水煮茶。

《寒夜》——杜耒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譯文:冬天的夜晚,來了客人,用茶當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爐中的火苗開始紅了起來了,水在壺裡沸騰著,屋子裡暖烘烘的。月光照射在窗前,與平時並沒有什麼兩樣,只是窗前有幾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開著,芳香襲人。這使得今日的月色顯得與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賞析:前兩句,詩人與客人夜間在火爐前,火爐炭火剛紅,壺中熱水滾滾,主客以茶代酒,一起喝著芳香的濃茶,向火深談;而屋外是寒氣逼人,屋內是溫暖如春,詩人的心情也與屋外的境地迥別。三、四句便換個角度,以寫景融入說理。夜深了,明月照在窗前,窗外透進了陣陣寒梅的清香。這兩句寫主客在窗前交談得很投機,卻有意無意地牽入梅花,於是心裡覺得這見慣了的月色也較平常不一樣了。詩人寫梅,固然有讚嘆梅花高潔的意思在內,更多的是在暗贊來客。尋常一樣窗前月,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月光下啜茗清談,這氣氛可就與平常大不一樣了。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棗花》——蘇軾

徐門石潭謝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東二十裡,常與泗水增減清濁相應。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門試問野人家。

譯文:棗花紛紛落在行人的衣襟上,村南村北響起車繅絲的聲音,古老的柳樹底下有一個身穿粗布衣的農民在叫賣黃瓜。路途遙遠,酒意上心頭,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太陽正高人倦口渴好想喝些茶水解渴。於是敲開野外村民家,問可否給碗茶?

《幽居初夏》——陸遊

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

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

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

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譯文: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湖水滿溢時白鷺翩翩飛舞,湖畔草長鳴蛙處處。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定風波·暮春漫興》——辛棄疾

少日春懷似酒濃,插花走馬醉千鍾。老去逢春如病酒,唯有,茶甌香篆小簾櫳。

卷盡殘花風未定,休恨,花開元自要春風。試問春歸誰得見?飛燕,來時相遇夕陽中。

譯文:少年時代,一旦春天來臨,就會縱情狂歡,插花、騎馬疾馳,還要喝上些酒。年老的時候,春天來了,覺得毫無興味,就像因喝酒過量而感到難受一樣。現在只能在自己的小房子裡燒一盤香,喝上幾杯茶來消磨時光。春風把剩下的花瓣也給捲走了,但它還是沒有停息。可是我不恨它,因為花兒開放是由於春風的吹拂。想問一下,誰又看見春天離去了?離此而去的春天,被飛來的燕子在金色的夕陽中碰上了。

《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李清照

寒日蕭蕭上瑣窗,梧桐應恨夜來霜。酒闌更喜團茶苦,夢斷偏宜瑞腦香。

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悽涼。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譯文:深秋慘澹的陽光漸漸地照到鏤刻著花紋的窗子上,梧桐樹也應該怨恨夜晚來襲的寒霜。酒後更喜歡品嘗團茶的濃釅苦味,夢中醒來特別適宜嗅聞瑞腦那沁人心脾的餘香。

秋天快要過去了,依然覺得白晝非常漫長。比起王粲《登樓賦》所抒發的懷鄉情,我覺得更加悽涼。不如學學陶淵明,沉醉酒中以擺脫憂愁,不要辜負東籬盛開的菊花。

《轉調滿庭芳·芳草池塘》——李清照

芳草池塘,綠陰庭院,晚晴寒透窗紗。玉鉤金鎖,管是客來唦。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能留否?酴釄落盡,猶賴有梨花。

當年曾勝賞,生香燻袖,活火分茶。極目猶龍驕馬,流水輕車。不怕風狂雨驟,恰才稱,煮酒箋花。如今也,不成懷抱,得似舊時那?

譯文:池塘邊香草芬芳,一片綠油油的庭院,有些陰涼。在這晴朗的傍晚,絲絲寒意侵透薄薄的窗紗。詞人此刻的心思恰似池塘的水,在晴朗的傍晚,斜陽映紅的表面,深藏著無邊的思緒,有故國之思,有親人之眷念,還有對朋友的嚮往。而這些都不在,自己就像香草一樣,孤獨的芬芳,在漸行漸濃的秋天裡,逐日的凋零。

相關焦點

  • 品茶也是一種文化修養!品茶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
    品茶就像品嘗優質葡萄酒一樣,也是一種樂趣!品茶之道,在於心,在於藝,在於魂;品茶之理,在於境,在於人,在於品。尋得佳時,覓得佳境,品味好茶,一種很微妙的感覺會從心底蕩開,只覺氣舒神怡,心淨神清。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看看。
  • 【詩詞鑑賞】世間最有蟬堪恨 送盡行人送盡秋,與秋蟬有關的詩句!
    品 ADMIRE 鑑 送晴送雨江亭外,偏感舟行晚泊人。 秋行 宋-徐璣
  • 七首品茶詩詞:我愛的,不過是,一杯茶,一本書,一知己
    他的生活是種種茶,品品茶,悠然自得:《六羨歌》陸羽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功名利祿來來往往,炎涼榮辱浮浮沉沉,品茶,品的就是一份淡泊,一份寧靜。「茶裡乾坤大,壺中日月長」,人生這杯茶,希望你能細細品,慢慢嘗。
  • 品茶的正確姿勢,三看四聞三品你會嗎?
    做茶這麼久,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就是:我不會品茶,應該怎麼品茶呀?這個問題,其實說難也不難,難是因為真正會品茶,需要經年累月的不斷感受與積累;說不難是因為品茶並不是只靠主觀感受的去悟到什麼道理,而是有跡可循的一件事情。
  • 十首描寫飲茶的詩詞,傳奇的東方樹葉,不置一杯酒,惟煎兩碗茶
    我國有悠久的種茶、制茶和品茶的歷史,自陸羽將茶的清香甘甜從自然界中萃取提純出來後,茶香飄萬裡,沉醉數千年。原本是用來解油膩的茶葉逐漸形成一種新的生活方式,由茶形成茶文化和品茶禮儀,最終在唐朝形成中國特色的茶道。
  • 有一些詩詞,寫盡世間最動人的愛情,也烙印在一代人的記憶裡
    詩詞,訴著那可望而不可即的遠方: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詞,藏著女兒家不敢說出口的心事: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詩詞,嘆著那離別的傷痛: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詩詞,問著這世間最珍貴的情感: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 唐山高新區舉辦「禮敬中華」新年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
    圖為唐山高新區「禮敬中華」新年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活動現場。通訊員張夢怡攝河北新聞網12月30日訊(河北日報記者劉禹彤 通訊員王晶)為迎接新年的到來,今天上午,唐山高新區舉辦「禮敬中華」新年詩詞大會第二季總決賽,來自機關、企業、農村、社區、學校等100餘名幹部群眾參加活動。
  • 小巧精緻的茶點,為品茶時光增添別樣色彩!
    茶點是在我們品茶時的小巧精緻的佐茶食物,在茶的品飲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類點心。它最大的特點是不僅口味多樣,小巧量少且品種豐富。茶點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工夫茶點、書茶館茶點、 廣式茶點等。在書茶館中,聽書是主業,品茶多是輔助性的,所以品茶時的茶點多是一些瓜子之類的零食。不過,在一些深受宮廷茶藝影響的書茶館中,茶點就顯得比較系統了。各種北京名吃,如艾窩窩、蜂糕、排叉、盆糕、燒餅等都是茶客們喝茶時經常選擇的茶點。精緻可口的茶點為品茶的過程增添了幾抹奪目的亮色。
  • 詩人愛酒,亦愛茶——在詩詞中品茶的清幽與閒適
    ……從古至今,描寫茶的文學作品就不是「稀缺之客」,茶文化與詩詞文化相得益彰。唐人李珏曾曰:「茶為食物,無異米鹽,於人所資,遠近同俗。」自從唐代中期,茶作為日常飲料,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茶,已經成為生活中最具普遍性代表性的飲料。茶,亦成為文人墨客體現了「清幽、雅致、隱世、閒逸」的一種生活方式與文化符號。
  • 品經典詩詞 揚中華傳統一一萬年一小五年級校園「詩詞大會」競賽...
    「誦詩詞美韻,沐華夏芬芳」。經典古詩詞是中華民族藝術寶庫的瑰寶,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代代吟誦,千古不衰,源遠流長。為了讓古詩詞滋潤孩子的心田,加深孩子對古詩詞的深入了解。11月20日下午,萬年縣陽光一小五年級開展一場別開生面的「詩詞大會」競賽活動。詩詞比賽以闖關為主,一共分為:「古詩接龍」,「火眼金睛」,「詩詞來找茬」「,飛花令」四個環節。
  • 茶室掛什麼字 品茶賞字畫,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愛喝茶的人,品味自然高雅,在如此文雅之地,當然少不了幾幅書法字畫的點綴。想像一下,寬暢的茶室內,布滿了古色古香的桌椅,茶案上茶香嫋嫋縈繞在茶室內,牆壁上,有幾幅書法字畫的點綴,給整個環境增添了靜怡之氣,仿佛一切的煩惱、一切的世俗都離自己遠去,留下的是自己內心的寧靜和舒適。
  • 品茗—在讀書中品茶
    品茗—在讀書中品茶品茗是飲茶,喝茶,品茶,雅稱品茗。出自《世說新語·任誕》山公時一醉,徑造高陽池。日莫倒載歸,茗苆無所知。這是魏晉名士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現。名士們主張言行不必遵守禮法,憑稟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認為這樣才能回歸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風流。
  • 人生如品茶,尋一份閒逸,將人生小憩,香在心間繚繞,禪心從中來
    人生如品茶文/陳希舟#茶文化#茶文化是中國燦爛文化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小時候,出於興趣,偶然喝上幾杯,解渴清熱,時間長了,竟然入道,喜歡品嘗各種各樣的茶,覺得意蘊無窮。茶的世界是平靜的,自然的,深刻的。人生如品茶。
  • 天之高遠心之卓越 「詩詞與天心」帶您品讀歷代大家與天心的故事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長沙市天心區處處散發詩意,歷久而彌新。10月19日,長沙市天心區「詩詞與天心」詩詞書法展在天心區政府一樓中廳開展,在這裡,在詩詞與書法中,您將品讀到歷代大家與天心的故事,感受到天心區深厚的文化底蘊。
  • 詩茶人生:喝酒易醉,品茶優雅,人生大雅是什麼?
    四溢飄香的茶能夠使人陶醉,品一杯清茗,樂在其中,惹人陶醉。而喝酒半杯卻摻進了半杯淚,酒摻淚啥滋味,只有飲者自己知道,恐怕是五味陳雜吧。這句詩明確的表示人在不同的心境下看待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樣,飲酒品茶都是人生!其實品茶就是人生意境的品味!
  • 詩詞:世間情愛幾許,唯有紅豆可寄相思。(美文)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紅豆又名相思子。相思紅豆是我國獨特的文化產品,是中華民族悠久、神秘、古樸的傳統文化。溫庭筠的這首《南歌子》,也是大家極為熟悉的一首相思詩了。紅豆外觀顏色為紅色、有光澤;質地堅硬,長久不壞。正因有這兩個主要特性,人們便用紅豆來象徵著情感的赤誠與堅貞。
  • 茶禪一味,品茶論道
    也許真正愛茶之人的世界裡沒有對錯,只有適口。更多的只是禪茶悟道,品茶論道。例如鴨屎香,是一茶農祖上承接宋種培育的單叢茶,栽種於特定土壤(黃砂土),通過古法製成茶後,香氣非常好,引來無數人追詢,茶農怕被人偷走,故意稱為鴨屎香,這一隨口「臭化」的稱呼卻掩蓋不住它的魅力,無意間竟也引燃了單叢茶的熱點,隨後被茶山人民選育廣泛種植至今。今日,我們如果按香型來分,鴨屎香單叢茶是屬於銀花香型茶。
  • 詩詞與人生:詩詞在生活中的運用
    安雯《月滿西樓》源自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鄧麗君巔峰之作:專輯《淡淡幽情》包含古典詩詞歌曲12首。其中《月滿西樓》源自南唐·李煜《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幾多愁》源自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但願人長久》源自宋·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後經王菲翻唱更是風靡海內外。
  • 「品茶尋香」活動上線 共品茶韻振消費
    12月18日,西城消費平臺上線了「暖冬時尚·品茶尋香」的活動,與廣大消費者一起修身養心,共品茶韻。本次活動是西城消費平臺上線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活動,212家茶商積極參與,以極大的熱情來傳播傳統茶文化。  據了解,本次活動自12月18日持續至1月3日,參與商家眾多,政府按企業規模精心配資,為廣大茶商和消費者帶來了超值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