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熱映的《湄公河行動》可謂是賺足了眼球,影片的成功更是在業界颳起一股真實案件改編電影的風潮,而這股風潮也吹向了盜墓電影,一本講述明朝定陵挖掘故事的小說將改編成電影,據說,影片將真實地呈現皇陵挖掘過程。
說起掘墓小說,直到現在,還記得小時候爺爺在我床邊講的一些「勵志」故事:單身漢子去外地挖別人祖墳一年暴富、中年婦女常年睡墓碑樣貌竟如十八歲、留守兒童誤入古墓找到失散多年的姑姑.....大概是這個緣故,從小就喜歡看一些盜墓小說,《鬼吹燈》、《盜墓筆記》等流行小說也看了個遍,久而久之,其實對於這種虛構的網文早已麻木了。
真實呈現皇陵挖掘過程,對於一個骨灰級盜墓迷來說,絕對是一件興奮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長期活躍在中國電影票房吧的記者,對於這個改編的電影,我還是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兩年共創30億票房,盜墓題材市場空間大
2015年,網劇《盜墓筆記》的橫空出世在市場上颳起第一場「盜墓龍捲風」,這部由南派三叔同名小說改編,李易峰、楊洋兩位當紅鮮肉主演的網劇,一經上線就掀起了熱潮,半小時播放量破3000萬的傲人成績,也令業界為之嘆服。
去年賀歲檔,取材於《鬼吹燈》的《尋龍訣》不僅迅速創下1.7億賀歲檔首日最高票房紀錄,並打破《捉妖記》此前在中國保持的IMAX票房多項紀錄,最終票房接近17億,成為2015年年度票房第三名,僅次於《捉妖記》和《速度與激情7》。
另外一部同樣脫胎於《鬼吹燈》的《九層妖塔》,嚴格來說這只是一部披著盜墓外衣的國產特色魔幻片,不過該電影在諸多吐槽聲中,仍然取得6.83億的票房成績。在去年,由《鬼吹燈》衍生而來的電影票房已經超過20億。
而今年《盜墓筆記》衍生而來的同名電影以及熱播網劇《老九門》更是將盜墓題材推到了又一熱門高度。電影版《盜墓筆記》在今年低迷的暑期檔上映,但也以首日破2億、首周末近5億的票房成績,成為今年暑期檔唯一一部突破10億的影片。
刺激、懸疑、驚悚、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因為這些固有的元素,使得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從不缺觀眾。從以往「盜墓」電影的成績來看,就以票房最差的《九層妖塔》作對比,這部取材於真實掘墓事件的電影在票房上至少有6~7億以上的空間。
真實呈現皇陵挖掘是影片最大亮點
不同於《盜墓筆記》此類網絡虛構小說,《風雪定陵》是一本相對正統的紀實小說,講的是對明朝定陵挖掘的故事。改書採用報告文學的體裁,以定陵發掘過程為主線,通過對發掘當事人第一手的採訪,小說詳實地描述了這一充滿未知、曲折、神秘與恐懼的挖掘過程:為何只有雷電交加的夜晚才能聽地音、辨墓穴?考古隊員如何躲過地下玄宮濃烈的毒氣、滿布的毒箭?是否只有八字相合的人才能乘船進入墓室.....
除此之外,更讓人感興趣的是書中那些真實卻又玄乎的事情。據書中記載,當年直接參與定陵發掘的,大多數人都未得善終。力主發掘的明史專家吳晗獄中自殺,死前頭髮被拔光;起先反對發掘,後積極參與、擔負發掘指揮工作的鄭振鐸,在出訪途中,飛機失事遇難;開棺時的攝影師劉德安上吊了;考古專家白萬玉晚年神志不清,腦溢血去世……更玄乎的還有七位村民因搶奪帝王棺槨相繼慘死,這一系列詭異事件也給小說添加了一層玄幻色彩。來自於真實的震撼,不會輸給當下任何盜墓題材電影。
《風雨定陵》能否開啟新的"盜墓"類型?
《湄公河行動》目前票房已突破11億,不僅觀眾一致好評,影片甚至還得到了政府的各方面支持,據悉,《湄公河行動》還將在全國範圍內延長至12月4日。
對於影片成功的原因,兩位主創在接受【話娛】記者專訪時也進行深度剖析。湄公河案件本身在當時已經引發了強大的社會關注,有群眾基礎,在加上導演在創作過程中保留了許多真實的元素,比如娃娃兵,比如人體炸彈轟炸政府總部,這些真實東西更能引發話題談論、發人深省。
《湄公河行動》的大獲成功開啟了真實案件改編電影的風潮,趁著這個熱度,那麼《風雪定陵》這部電影會不會有同樣亮眼的成績呢?我們或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看。
劇本改編方向
既然是根據紀實小說改編的電影,那麼劇本改編的好壞也將成為《風雪定陵》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眾所周知,盜墓題材電影面臨著劇本還原難度大,內容過審困難等諸多困境。如何在尊重原著粉絲的基礎上同時平衡廣電的審查成為這類影片得以順產並受到追捧的關鍵要素。
在《風雪定陵》這本小說中,最吸引觀眾的大概就是那些真實又詭異的事件了。比如參與定陵挖掘的相關人員都不得善終、神秘村莊七人相繼慘死等,但是這些可能會觸碰到審查制度的內容又當作何解釋?如果不保留這些神秘色彩,單純是寫實掘墓過程,恐怕難以勾起觀眾的興趣。
影片製作水平
導演決定了影片飛得多高。據《風雪定陵》小說作者透露,之前王家衛與之談過合作,王家衛是否會參與到項目中來,還是說會邀請國內擅長此類型的導演,比如徐克、烏爾善。
演員決定了影片飛得多遠。現在粉絲電影已經不那麼吃香,演員方面是否與《盜墓筆記》一樣走小鮮肉路線。畢竟《盜墓筆記》的兩大主演基本上保持著拍結婚照的態度來詮釋角色。這不僅是演員的失職,更是導演的失職。
除了導演、演員,在盜墓題材的電影中,恢弘的地宮陵墓和各類機關是一大看點,這就對影片的視覺呈現有比較高的要求。
為了實現這一點,近幾年市場的增長為影片的高投資提供了可能性。《鬼吹燈》號稱投資過億,這樣的數額放在好萊塢雖然只能算是一部中等成本的電影,但在國產電影中已經算是大製作了。特效如果做得不夠精緻,很容易淪為網友口中的「五毛特效」。
《尋龍訣》之所以能獲得高評價,與電影特效、美術和道具分不開。影片為呈現前所未有的地下世界,搭景超過5萬平米,亞洲最大5000平米攝影棚也僅能承載某場景一角,恢弘氣勢超乎想像。細節上,200萬瓦照明燈打亮草原、特效化妝道具製作「大粽子」近百等等,多方面製作規模、水準在華語電影中都是前所未見,製作程度比以往大片複雜10倍不止。
市場上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雖然多且相當火爆,但質量、口碑還算不錯的只有《尋龍決》這一部電影,《風雪定陵》也只有保證影片質量才能獲得觀眾的口碑傳播。
面對兩部具備精良大片水準的盜墓電影,《風雪定陵》最大亮點在於真實事件改編,如果《風雪定陵》能集中發揚自身優勢,把真人奇事做到極致,或許能開創一種新的「盜墓」類型,現實中的皇陵也有可能因為電影的成功更加吸引遊客,不過現在下這樣的判斷還為時過早。但作為一個盜墓迷,我還真希望《風雪定陵》能成為爆款,那麼,真實呈現皇陵挖掘過程能否撩起麻木已久的心,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