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讀過一點歷史的人都會知道《資治通鑑》。作為最經典的史書,它涵蓋了1362年16個朝代的歷史。主要講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包括歷代帝王大臣的成敗。可以說,這是一座智慧無窮的寶庫。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這是對皇帝說的。換言之,這本書是一本完整的帝王技能書。朝代的興衰和人物命運的沉浮,使人們在閱讀時傾注其中,感受到歷史的車輪是多麼的雄偉和無情。
民間有這樣一本書,被稱為是小資治通鑑,大的《資治通鑑》是帝王術,小小資治通鑑卻被叫做百姓術。這本書是馮夢龍的智囊集錦。
資治通鑑有294卷編年史的書籍,花了19年才完成。它主要以時間為關鍵環節,以事件為目標。智囊集錦也是由事件組成的。整整120個智慧故事都是用真實的史料記載的。
像《資治通鑑》一樣,你也可以從《智庫全集》中的故事中學習知識。然而,這種知識不是帝王術,而是尋常百姓術。
什麼叫百姓術?意思就是能直接運用到我們生活裡面的術。它可以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麼做才能拿到最好的結果。
比如說經典的「空手套白狼」
張儀來到楚國。他手頭拮据。就連他的隨從都覺得他沒有前途,想離開。張儀便計劃從楚懷王哪裡騙一些生活費來。
張儀先到楚懷王那裡遊說。鄭和周是韓國的兩個附屬國,是美女聚集的地方。那裡的美女像仙女一樣美麗。張儀說她願意去韓國為楚懷王找美女。楚懷王很高興,就把珍珠玉器送給了張儀。楚懷王最愛的兩位妃嬪南後和鄭袖,怕他得到中原之美而失寵。他們派人去找張儀,給了他金石一千五百斤,名為車馬費,實則暗示張儀不要帶中原美女回來。
臨行前有假意邀請楚懷王喝酒,席間張儀提出再邀集懷王左右親近一起喝,楚懷王就又將南後和鄭袖叫來宴席。然後就故作驚訝地說自己從來沒見過比南後和鄭袖這樣的美女,便表示自己無法為楚懷王找到更美的美女了。楚懷王聽著這話也高興,我本來就認為天下的美女誰也比不上她們兩人。
張儀就這樣空手套白狼,明明什麼事都沒有做,卻白拿了楚懷王南後鄭袖三人的酬金。
再比如不能做的事兒——辛棄疾被好友勒索
辛棄疾住在江南時,在路上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個叫陳同甫的人。一天,他騎馬過橋時,馬兒不知怎麼了一直不敢往前走。陳同甫氣得把馬頭砍斷,大步走上了橋。
辛棄疾很欣賞這種俠義精神,與陳同甫交上了朋友。十多年後,辛棄疾出任江南總司令,陳同甫卻默默無聞。他在江南時,經常和陳同甫喝得酩酊大醉,說了很多時政。
有一次,辛棄疾在喝酒的時候,甚至談到北方洋人的形式:「錢塘區很危險,不適合做國都。只要北方人佔領牛頭山,就可以阻止來自四面八方的勤王的軍隊。如果再把西湖的水引到城裡,京城的軍民就會變成魚鱉,朝廷也會被摧毀。」
陳同甫聽到這話,怕辛棄疾醒來後,意識到自己聽到了不該聽到的話,就殺了自己。於是,陳同甫半夜騎馬離去。
此後不久,辛棄疾收到陳同甫的來信,要求辛棄疾提供10萬封口費。辛棄疾別無選擇,只好拿出這10萬元,回答對前朋友的敲詐。
類似這樣的故事、處世哲學,在《智囊全集》有1200多個。
裡邊有一千多個智慧故事,大部分都是從史書裡選摘的一些名人真實事跡,看完後頗有啟發,適合反覆閱讀,增長為人處世的智慧。這些故事有的來自正史,有的來自野史;所展現的或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大智慧,或是機靈善辯、能言巧思的小伎倆。
甚至在康熙看完這本書之後,搖頭贊道:「國之重器,不可示人」,在給大臣們傳閱之後,令人將這本書銷毀。不過所幸的事,雖然康熙銷毀了不少古籍,但是這本智囊全集仍然頑強地流傳了下來。
曾國藩頗愛此書,每天晚上都會翻閱,此外,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乾隆也都很鍾愛此書,並稱此書為「國之利器」。
這本書記載了什麼?
《智囊全集》一書的目的在於"增智",圍繞"智慧"這一主題,以講故事的方法,從為官、理政、戰謀、女智、雜智五個大的方面進行了闡述,既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事例鮮活,觀點清晰,值得一讀。
比如其中一個故事:
隋唐時期有個人叫郭純。他頗有心機,趁著母親去世,玩起了花招來騙政府表彰。烏鴉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在當時"烏鴉反哺"是孝心的象徵,郭純就專門準備了烏鴉愛吃的食物,一個人在母親墳前哭前就先撒在地上,把一群烏鴉吸引過來,幾次下來,這群烏鴉就被訓練成了郭純的烏鴉。
等有人在場的時候,郭純就不撒糧食。但是烏鴉一聽他開始哭就像聽了口哨一樣,紛紛飛來,鄉親們都不知情就被他的"孝順"深深感動了,耳口相傳,很快官府人就過了給他立了孝子牌坊。
這個故事就講了市井小人的惡聰明。
直到今天,《智囊全集》上面的故事,仍然用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不論是官場、職場還是生活中,其中的智慧,都可以借鑑。
這本《智囊全集》不僅僅記載了全文,更有詳細的解釋,不用擔心看不懂,簡單易懂。每天下班和睡覺前花點時間來閱讀《智囊全集》,然後再結合自己的實際,與古人智慧一結合。最完美的方案,自然就出來了。
這本書的上下兩冊價格才75元,卻能帶給你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方法,讓你獲得古人的智慧和思維,受益終身,不管自己讀還是送朋友都是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