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帝王術資治通鑑,不知還有百姓術,難怪康熙讀完將其銷毀

2020-12-09 小文文家居

凡是讀過一點歷史的人都會知道《資治通鑑》。作為最經典的史書,它涵蓋了1362年16個朝代的歷史。主要講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包括歷代帝王大臣的成敗。可以說,這是一座智慧無窮的寶庫。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這是對皇帝說的。換言之,這本書是一本完整的帝王技能書。朝代的興衰和人物命運的沉浮,使人們在閱讀時傾注其中,感受到歷史的車輪是多麼的雄偉和無情。

民間有這樣一本書,被稱為是小資治通鑑,大的《資治通鑑》是帝王術,小小資治通鑑卻被叫做百姓術。這本書是馮夢龍的智囊集錦。

資治通鑑有294卷編年史的書籍,花了19年才完成。它主要以時間為關鍵環節,以事件為目標。智囊集錦也是由事件組成的。整整120個智慧故事都是用真實的史料記載的。

像《資治通鑑》一樣,你也可以從《智庫全集》中的故事中學習知識。然而,這種知識不是帝王術,而是尋常百姓術。

什麼叫百姓術?意思就是能直接運用到我們生活裡面的術。它可以告訴我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怎麼做才能拿到最好的結果。

比如說經典的「空手套白狼」

張儀來到楚國。他手頭拮据。就連他的隨從都覺得他沒有前途,想離開。張儀便計劃從楚懷王哪裡騙一些生活費來。

張儀先到楚懷王那裡遊說。鄭和周是韓國的兩個附屬國,是美女聚集的地方。那裡的美女像仙女一樣美麗。張儀說她願意去韓國為楚懷王找美女。楚懷王很高興,就把珍珠玉器送給了張儀。楚懷王最愛的兩位妃嬪南後和鄭袖,怕他得到中原之美而失寵。他們派人去找張儀,給了他金石一千五百斤,名為車馬費,實則暗示張儀不要帶中原美女回來。

臨行前有假意邀請楚懷王喝酒,席間張儀提出再邀集懷王左右親近一起喝,楚懷王就又將南後和鄭袖叫來宴席。然後就故作驚訝地說自己從來沒見過比南後和鄭袖這樣的美女,便表示自己無法為楚懷王找到更美的美女了。楚懷王聽著這話也高興,我本來就認為天下的美女誰也比不上她們兩人。

張儀就這樣空手套白狼,明明什麼事都沒有做,卻白拿了楚懷王南後鄭袖三人的酬金。

再比如不能做的事兒——辛棄疾被好友勒索

辛棄疾住在江南時,在路上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一個叫陳同甫的人。一天,他騎馬過橋時,馬兒不知怎麼了一直不敢往前走。陳同甫氣得把馬頭砍斷,大步走上了橋。

辛棄疾很欣賞這種俠義精神,與陳同甫交上了朋友。十多年後,辛棄疾出任江南總司令,陳同甫卻默默無聞。他在江南時,經常和陳同甫喝得酩酊大醉,說了很多時政。

有一次,辛棄疾在喝酒的時候,甚至談到北方洋人的形式:「錢塘區很危險,不適合做國都。只要北方人佔領牛頭山,就可以阻止來自四面八方的勤王的軍隊。如果再把西湖的水引到城裡,京城的軍民就會變成魚鱉,朝廷也會被摧毀。」

陳同甫聽到這話,怕辛棄疾醒來後,意識到自己聽到了不該聽到的話,就殺了自己。於是,陳同甫半夜騎馬離去。

此後不久,辛棄疾收到陳同甫的來信,要求辛棄疾提供10萬封口費。辛棄疾別無選擇,只好拿出這10萬元,回答對前朋友的敲詐。

類似這樣的故事、處世哲學,在《智囊全集》有1200多個。

裡邊有一千多個智慧故事,大部分都是從史書裡選摘的一些名人真實事跡,看完後頗有啟發,適合反覆閱讀,增長為人處世的智慧。這些故事有的來自正史,有的來自野史;所展現的或是運籌帷幄、決勝千裡的大智慧,或是機靈善辯、能言巧思的小伎倆。

甚至在康熙看完這本書之後,搖頭贊道:「國之重器,不可示人」,在給大臣們傳閱之後,令人將這本書銷毀。不過所幸的事,雖然康熙銷毀了不少古籍,但是這本智囊全集仍然頑強地流傳了下來。

曾國藩頗愛此書,每天晚上都會翻閱,此外,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乾隆也都很鍾愛此書,並稱此書為「國之利器」。

這本書記載了什麼?

《智囊全集》一書的目的在於"增智",圍繞"智慧"這一主題,以講故事的方法,從為官、理政、戰謀、女智、雜智五個大的方面進行了闡述,既有大人物,也有小人物,事例鮮活,觀點清晰,值得一讀。

比如其中一個故事:

隋唐時期有個人叫郭純。他頗有心機,趁著母親去世,玩起了花招來騙政府表彰。烏鴉雖然不討人喜歡,但是在當時"烏鴉反哺"是孝心的象徵,郭純就專門準備了烏鴉愛吃的食物,一個人在母親墳前哭前就先撒在地上,把一群烏鴉吸引過來,幾次下來,這群烏鴉就被訓練成了郭純的烏鴉。

等有人在場的時候,郭純就不撒糧食。但是烏鴉一聽他開始哭就像聽了口哨一樣,紛紛飛來,鄉親們都不知情就被他的"孝順"深深感動了,耳口相傳,很快官府人就過了給他立了孝子牌坊。

這個故事就講了市井小人的惡聰明。

直到今天,《智囊全集》上面的故事,仍然用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不論是官場、職場還是生活中,其中的智慧,都可以借鑑。

這本《智囊全集》不僅僅記載了全文,更有詳細的解釋,不用擔心看不懂,簡單易懂。每天下班和睡覺前花點時間來閱讀《智囊全集》,然後再結合自己的實際,與古人智慧一結合。最完美的方案,自然就出來了。

這本書的上下兩冊價格才75元,卻能帶給你生活中問題的解決方法,讓你獲得古人的智慧和思維,受益終身,不管自己讀還是送朋友都是最好的選擇。

相關焦點

  • 經筳制度:被譽為古代的帝王之術,康熙之後為何卻不受重視了?
    02 經筳制度自宋朝創始 早在宋朝以前的帝王之學,稱之為是「講筳」制度,通常是講述佛經還有儒家經典。到了宋朝之後,就將佛經排除在外,只講儒家經典,而原來的「講筳」也改為「經筳」。漢宣帝時期就曾命人在石渠閣講經。
  • 治河關乎清興亡,康熙閱河而始南巡,孟森:跟乾隆侈遊勞民大不同
    只要有戰爭,就存在破壞,河患自古都是和災禍相伴,三藩之亂之時,由於無法顧及河務,而淮河、黃河先後潰決,千裡平原淪為江河大澤,而泛濫的洪水漫進運河,不光百姓受苦,連皇家的口糧都將成了問題,治河之事,迫在眉睫。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刺客,世人只知荊軻,不知還有…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刺客,世人只知荊軻,不知還有…… 《史記·刺客列傳》裡記載了很多刺客俠士的事跡。他們的信條都是「士為知己者死」。他們以視死如歸的氣魄和撼動山河的壯舉,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俠義之名。這其中有四位俠士尤為突出,被公認為「四大刺客」。
  • 千古帝術《資治通鑑》,書中三句話,說透帝王的「治國之術」!
    千古帝術《資治通鑑》,讀此書不一定做帝王,帝王卻必讀此書,書中短短三句話,說透帝王的「治國之術」!讀史以明智,知古可鑑今!《資治通鑑》這樣厚重的書,往往在你打開的時候,你就已經超越了許多人,因為能想到看這種書並且付諸了實踐,這本身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而如果你能讀完,並且能理解其中的奧義,那麼你可能就是這個世界最聰明的那1%中的人了!
  • 被魔化的兩位帝王,功績堪稱偉大,世人卻只記其惡,以致被罵至今
    說起朱元璋,很多人記得他濫殺,但驅逐韃虜,恢復中華,鐵腕治國,肅貪反腐,百姓拍手稱快。但要說到這兩位帝王,不知大家還記得他們什麼呢?梁太祖朱溫,五代時期梁朝第一位皇帝。我們來翻看一下大家是怎麼寫他的呢?不外乎四點。第一濫殺,製造「白馬驛之禍」,屠殺清流士大夫。第二亂倫,兒子在外打仗,讓兒媳婦入宮侍寢。第三淫賊,公然姦淫張全義妻女,張全義敢怒不敢言。
  • 康熙為何將祖母孝莊太后在清東陵外的「暫安奉殿」裡停留了不下葬
    康熙皇帝在中國古代王朝歷代帝王之中算是非常出色的一位,之所以能夠有雄才大略與他的祖母孝莊有著很大的關係。孝莊輔佐了兩代帝王,一個是他的兒子,另一個便是康熙,從康熙幼年的時候就開始教育輔佐,可以說,孝莊在清朝的發展之中佔據著極重要的地位,也幫助康熙成為了一位偉大的帝王。
  • 中國十大傑出帝王|千秋一統,萬古長存!
    其即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劉恆登基後三月後(文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劉啟為皇太子,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治時期合稱為文景之治。對後世的影響|1-開創我國封建王朝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2-封建王朝第一個全免天下百姓田租的皇帝3-親政愛民,勵精圖治,寬儉待民,堅持以民為本、輕徭役、減輕田租的主旨中國十大傑出帝王之
  • 古代帝王家訓,既教子也勸民
    (資料圖片)在我國古代,歷代帝王對選定接班人都十分重視,將其視為立國之基、社稷之本。他們對皇子皇孫從小就注重教育和培養,而運用家訓教育和培養後代是歷朝歷代的傳統做法之一。家訓作為帝王思想的組成部分,它的影響是當時任何人的家訓所無法比擬的,剔除其封建思想的糟粕,也是我們今天了解和借鑑古代家訓文化的重要資料。
  • 于成龍:「天下第一廉吏」,一生為民清正廉潔,康熙為其撰寫碑文
    在他去世後,康熙帝追封諡號為"清端",授予"太子太保"一稱,又命人將他厚葬,並兩次親自給他撰寫碑文。他到底有什麼魅力,值得一個帝王如此待他呢?首先要從他的官場經歷開始講起。大器晚成但升遷速度很快于成龍自小時候起,就深受家族的影響,立志要在朝為官。
  • 劉璋之才略,合格帝王術!
    世人眼中的劉璋,是個軟弱無能之人,就連諸葛亮在《隆中對》中都指出「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可見,眾人說劉璋軟弱無能真不是空穴來風。
  • 更知鳥的天空是湛藍色(世人擁而不知的美麗)
    在更知鳥的胸前生長著鮮紅色的羽毛,因而又名「紅襟鳥」,相傳它是「上帝之鳥」。就在耶穌被釘上十字架的那一刻,它清晰地感應到耶穌的苦楚,於是善良的更知鳥選擇靠近同樣的善良,便輕輕地停留在他的肩膀,為其高聲的鳴唱,去減輕那份為世人所背負的傷痛。
  • 《天道》知之為不知,不知更非知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芮小丹和丁元英論道的全過程,既有芮小丹個人悟道過程,也有丁元英悟道的故事,還有兩個人一起共同修行道的演示。事物變化除了本身要遵循規律之外,自身還有體與用的層面,事物本身發展的狀態,以及事物對於其他事物發展的影響和牽制。
  • 康熙巡西安1:關中82座帝王陵,康熙皇帝因何只祭拜其中9位?
    南明更是扶不上牆,經過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三代帝王南徵北討,到了康熙的時候,南明覆滅,天下終於一統。康熙皇帝平定三藩、收復臺灣、擊敗準噶爾、驅逐沙俄侵略軍、招撫喀爾喀蒙古,開創出「康乾盛世」局面,開始巡遊全國。小說中有《康熙六下江南》,電視劇中有《康熙微服私訪記》,實則多為牽強附會之說。康熙皇帝的巡視無不帶有政治目的。
  • 談起酈道元,世人只知《水經注》,卻不知他的人生更加波瀾壯闊
    原因無他,只怪酈道元這個人太愛較真。酈道元雖然是官宦之家出身,但他並沒有從家中長輩那裡學會官場中的處事圓滑。在他眼裡,做官是一份神聖的工作,在其位、謀其事,負其責,對皇帝效忠,為百姓做事,無關乎人情,不著眼與私利。所以,酈道元在官場之上,非常講究原則,從來是剛直不阿,執法嚴明。
  • 被康熙評價為「清官第一」的于成龍,最高官職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本文的主角就是被百姓評價為「於青菜」、「於青天」;被康熙皇帝評價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被乾隆皇帝追賜「清風是式」匾額的「清端公」——山西名臣于成龍。對于于成龍,曾在其身邊擔任幕僚十幾年的康熙朝名仕——李中素有著極為中肯的評價:古人得一節,足以傳之無窮,公則萃於一身,無往而不備矣。
  • 鬥破:世人只知虛無和淨蓮!卻不知異火榜第一?那排行第四異火呢
    金帝焚天炎在薰兒很小的時候就因為古族幫助將其收服。所以這個異火一直都在薰兒身上不曾顯現。鬥破:世人只知虛無和淨蓮!卻不知異火榜第一?那排行第四異火呢
  • 《康熙王朝》中,容妃死的那一刻,康熙為什麼只說了句朕累了
    起初對於赫舍裡氏還有牴觸的康熙皇帝,對於其有了更多的認識,同時也有了真正的愛情,只不過,這份愛情也是建立在利益共贏的基礎上的。哪怕是後來冊立赫舍裡氏皇后所生的胤礽為太子時,除了處於對兩人之間深厚感情的考量,也有著爭取索額圖等赫舍裡氏家族支持的原因。
  • 古代七大神秘劍:只知其名,不知其形,一把取之必病,棄之即安
    中國古代名劍很多,大多數名劍都只知其名,不知其形。因為這些劍並無實物,只記載在古書之中。而古書又只記其名,並未圖其形,所以我們根本無法知道這些劍長什麼樣子,因而顯得很神秘。下面就說說古代七大神秘劍,只知其名,不知其形,一把黃帝鑄,兩把歐冶子鑄,一把取之必病,棄之即安。
  • 【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李致忠先生《通鑑紀事本末》簡論
    寧宗朝嘗知江陵,種木數萬株,以固江堤,民德之。累官工部侍郎。後為臺臣劾罷,奉祠家居。又有《易傳解義》《辨異》《童子問》等行世。 《宋史·袁樞傳》謂「樞常喜誦司馬光《資治通鑑》,苦其浩博,乃區別其事而貫通之,號《通鑑紀事本末》。參知政事龔茂良得其書,奏於上,孝宗讀而嘉嘆,以賜東宮及分賜江上諸帥,且令熟讀,曰:『治道盡在是矣。』」
  • 湖南曾出土一批竹簡,內容重塑歷史,學者:難怪關羽會丟荊州
    讀《通鑑》、思《通鑑》、用《通鑑》。建安二十四年,關羽率軍三萬北伐。六個月中,他在樊城圍住曹大司馬,在漢水南岸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關羽徵戰一生,在這一年達到人生巔峰,如《蜀記》中所載,關羽笑稱吾今年衰矣,依然斬釘截鐵告訴關平,然不得還!但他的人生巔峰與深淵,間隔不到十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