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工藝品中,有一種器物用材最廣,它集我國的燒瓷、瑪瑙、料器、玉石、水晶雕琢、金漆鑲嵌、雕漆、景泰藍、象牙、竹木雕刻、金屬工藝、書法、繪畫等各種工藝技術於一身,成為工藝美術中一個濃縮的結晶。它盈盈可握,藏於袖底,卻又集藝術大成,不可小覷。它就是鼻煙壺。
清乾隆 琥珀蘇作雕人物故事鼻煙壺
清乾隆 琥珀蘇作雕人物故事鼻煙壺
中國人吸鼻煙的習慣來源於歐洲,隨著17世紀中國與歐洲貿易往來的增加,吸鼻煙的習慣也隨之傳入中國,鼻煙盒逐漸演變成鼻煙壺,到了清朝,由於統治者的喜愛,鼻煙開始盛行,鼻煙壺也開始興起,人們逐漸不滿足於鼻煙壺的實用性,開始在小小的鼻煙壺上大做文章,開發各種材料,運用各種手法,鼻煙壺的出現,調動了幾乎所有中國工藝美術者的才能。他們用盡各種可用的材料和技法,鼻煙壺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清代用於製作鼻煙壺的材料有:金、銀、銅、瓷、玻璃、玉、瑪瑙、松石、水晶、碧璽、翡翠、象牙、犀角、琥珀、竹、木、葫蘆、紫砂、大漆、骨、貝殼、煤晶、果核、壽山、黃石、銅胎畫琺瑯、掐絲琺瑯等等,應有盡有。人們可根據各自愛好,廣泛選擇。到了晚清,還出現了鬼斧神工的內畫鼻煙壺。
粉彩八駿圖鼻煙壺(正面)
粉彩八駿圖鼻煙壺(背面)
到晚清,鼻煙壺的造型,更是變化多端,除基本的小扁壺式外,還有荔枝式、佛手式、葫蘆式、木瓜式、蘋果式、甜瓜式、水茄式,杏式、八方式、鶴式、鷹式、魚式、象式、油簍式、人物等形狀,惟妙惟肖,不勝枚舉。而鼻煙壺的紋飾,題材更是廣泛,豐富多彩,有花鳥魚蟲,戲曲人物、也有表示祥瑞的吉祥圖案,如松鶴延年、馬上封侯、喜上眉梢、安居樂業、歲歲平安等。
清乾隆 瑪瑙刻御題詩文鼻煙壺
小小鼻煙壺集書法、繪畫、雕刻、琢磨、燒制、鑲嵌諸藝術之大成,是清代各種工藝美術繁榮與發展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