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海海》之前,麥家是「諜戰小說之父」,很多人可能沒有聽說過麥家這個名字,但是你卻熟知他的作品,你看過的很多諜戰劇都出自他手,比較著名的有《暗算》,《風聲》,《解密》等等。
可能有人就要疑惑了,《人生海海》聽起來並不像是諜戰劇啊,沒錯,人生海海是麥家寫諜戰小說出名之後又沉寂八年之後才寫出來的,這部小說跟以往的故事都不太一樣,雖然不是諜戰故事,但是情節依舊扣人心弦。
這部小說是麥家獻給父輩跟自己故鄉,更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故事的背景是20世紀,講述了上校的傳奇故事。麥家想要告訴讀者,也想告訴自己:放過自己是一種智慧,時間會讓一切和解。
從麥家以往作品的風格來看,《人生海海》可以說是轉型之作,因為麥家之前的作品都是諜戰小說,故事的主人公都有英雄主義,他們是高不可攀的;《人生海海》的主人公卻更像是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更接地氣。
《人生海海》中的上校其實就是麥家自己
在《人生海海》中,主要是描寫鄉土文化,帶著濃厚的鄉土氣息,文字中還摻雜著一股自由的味道,語言更鮮活,更具有生命力。
故事中的上校就是來自一個最普通的村子,這個村子就好像是麥家小時候生活的村子一樣,上校好像就是麥家自己。
麥家小時候因為家庭成分不好被同學排擠,被老師歧視,所以高考結束離開家鄉之後很多年都沒有回去過;上校則是被村子裡的謠言中傷,不得已都要背井離鄉。
寫《人生海海》之前,麥家其實對自己的家鄉一直有一種怨恨的情緒,這種情緒他在《人生海海》中發洩了出來,寫完《人生海海》,麥家變得釋然。
麥家的作品總是在不經意間觸動人心
《人生海海》中的上校當過兵,回到村裡大家卻都不叫他的姓名,總是直接喊上校,其實這就是一種諷刺,上校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成為國民黨的士兵,但是在和平時期大家還這麼叫,難免讓人感覺這是一種歧視。
上校曾經的經歷大家沒有人在乎,大家不管你是救過人還是殺過人,不管你的立場,只記住了你曾經的職務,只記住了你的壞。
在《人生海海》中,上校帶給這位英雄的是絕望,帶給讀者的是心酸。
放過自己是一種智慧
其實《人生海海》最核心的表達就是對命運的屈服,在人生職場旅途中,唯有真正經歷了生命中的苦難跟挫折,經歷過命運對你的饋贈之後,你才能明白很多道理,很多當初不該有的執念才會放下,你才能真正放過自己。
這一點麥家也體現在了上校身上,上校在故事的最後發瘋了,這是麥家在警醒自己,假如自己不放下,假如自己不能放過自己,自己也將會有這樣的結局,麥家就是用這樣極端的方式讓自己放下過去,讓自己變得釋然。
寫完這本書,麥家才真正意義上的跟自己的家鄉和解,跟自己的過去和解,跟自己的父親和解。
曾經在一次接受採訪的時候麥家說:一輩子總要寫一本有關故鄉的書,第一是記錄一下自己的童年,第二就是想要跟故鄉和解。
這其實就是《人生海海》誕生的原因。麥家用了八年的時間回憶過去,治癒自己。創作的過程讓麥家漸漸放下對過去的怨恨,放下對故鄉的怨恨,最終也放過了自己。
《人生海海》備受好評
麥家創作完《人生海海》之後,給董卿寄了一本,董卿讀完之後,想起自己跟父親之間的種種,哭到不能自已,感慨萬千。
她在書中寫了很多感悟,這本書可能觸到了自己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董卿為了參加麥家的新書發布會,推掉了好多活動。
諾貝爾獎獲得者莫言從來不給任何書寫評價,但是看完人生海海之後,他十分鄭重地寫了評價,他說:麥家把自己的家底子都抖摟出來了。
音樂人高曉松看完《人生海海》之後激動地說:很久沒有看到過這麼激動人心的作品了!
麥家的這部作品值得我們每一個人都看一遍,甚至是幾遍。
「敢死不是勇氣,或者才需要勇氣」,借用麥家的這句話送給大家,願大家在迷茫的時候,身陷困境的時候不要放棄,勇敢往前走,勇敢做自己!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