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有多厲害?中國航天要挑戰歐美未完成的火星任務嗎?

2020-12-22 樂樂豬大媽

屈原在2000多年前寫了一首詩《天問》,詩的前半部分充滿了中國古人對日月星辰、陰陽變化等自然現象的好奇和探索精神。直到2020年7月的一天,屈原的天問終於穿越歷史銘刻在火箭上了。我們中國人終於有能力去探索那顆神秘的螢惑,這是每個中國人都會感到振奮的事情。

2020年7月23號這一天: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區迎來了長徵5號遙4火箭。這架火箭今天執行的任務是送一輛火星車和一架軌道飛行器組成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上天。這意味著中國人4年前立項的靠自己登陸火星的計劃正式實施了。這次發射任務要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個技術難點。就是先繞火星軌道運行,然後降落在火星上,最後用火星車在火星上巡邏。說起來簡單,這一系列技術現在連俄羅斯都還沒有幹成功呢!

如果把人類對火星的探測看成是一場考試,那麼這張試卷上真是滿滿的大紅叉,離及格線太遙遠了,這一點也不誇張。

今年7、8月,是地球向火星發射探測器的最佳時期,也叫窗口期。火星距離地球最近也在5000萬公裡以上,地月距離是38萬公裡,兩者相差100多倍,也難怪天問1號,這一去路上就要大半年時間。其他國家也瞄準了這次窗口期,阿聯的「希望號」在日本發射,接下來美國的「毅力號」也要同臺競技。

一般來說,探測任務升空後可分為三個步驟:

一、入軌:探測器進入地火轉移軌道,在地面的支持下進行軌道修正,在近火點附近準備剎車被火星捕獲進入環繞火星軌道,這一系列操作都必須一氣呵成,稍有不慎探測器就會脫離控制,飛向更遠的太空,入軌的難度就好比從巴黎揮桿擊球,要正好落到東京的某個球洞裡。

二、分離:環繞火星的探測器調整到停泊軌道後對著陸區進行預先探測,調整好著陸點、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就可以分離了,分離之後,環繞器繼續環繞火星進行科學探測,而,著陸器就可以進行第3步著陸。

三、著陸:分離之後的著陸巡視器將會進入火星大氣層,通過氣動外形降落傘、反推發動機等多級減速和著陸緩衝降落於火星表面,釋放出火星車開始巡視和科學探測。這其中最大的難點在於「恐怖七分鐘」也就是再入下降與著落過程中要在7分鐘內將探測器的時速從2萬公裡降至到零。由於距離地球的控制中心距離太遠以及數據傳輸延時太大,就要求著陸器必須具有很高的自主能力,同時火星光照強度小,加上火星大氣對陽光的消減作用,火星車能源供給比月球車更為困難,這些因素都使得火星探測任務就更難更複雜了,所以火星表面幾乎成了探測器的爆炸現場。

火星探測最成功的國家目前就是美國了,他的幾次探測任務進行的都比較順利,也為NASA順利獲得火星的第一手資料立下了汗馬功勞。相比之下俄羅斯就有點慘了,僅有的一次探測器好不容易到達火星地面,但在14秒後就與蘇聯地面控制中心失聯了,甚至連一張照片都沒有來得及拍。還有歐洲的「小獵犬二號」著陸後由於太陽能板在打開時出現故障,遮擋了探測器的天線導致無法與地面控制中心建立聯繫,任務宣告失敗。到目前為止,你能猜到首次火星任務就成功的國家是哪一個嗎?答案是印度。2013年印度「曼加裡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不過這個探測器太迷你了,可惜沒能完成什麼有價值的任務,所以說印度這次的探測沒什麼意義。

從1961年到現在人類林林總總實施火星探測活動55次。任務成功或者是部分成功僅有28次,成功率只有50%。其實「天問一號」並不是我國第1顆火星探測器。2011年中國「螢火一號」火星探測器搭載在俄羅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內部,由俄羅斯「天頂號」運載火箭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點火發射,但遺憾的是「福布斯土壤」探測器未能按計劃變軌,沒能進入火星軌道,在2012年墜毀在太平洋,任務失敗。如果說「螢火一號」是合夥,那麼「天宮一號」就算是單幹了。它是我國首次獨立自主開展的火星探測,並且一次發射要完成「環繞」、「著陸」、「巡視」三大任務,實現火星表面地貌、土壤特性、物質成分、大氣電離層、磁場等探測,並且試圖尋找火星上的生命跡象。如果這次任務能夠順利完成,這將是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就一舉完成軟著陸的壯舉。

相關焦點

  • 中國天問一號有多厲害?它將挑戰歐美之前沒能完成的火星任務
    今年下半年中國航天將迎來2次重大的深空探測任務。一個是首次拜訪火星的天問一號,另一個則是首次進行月球採樣返回任務的嫦娥五號。我們知道長徵5B是專門用來在環地軌道搭建空間站的,而像奔月探火這種深空任務就落在5B的老大哥長徵五號身上了。
  • 中國無畏挑戰的「天問一號」火星任務,這裡有你所知道的一切
    它搭載了三位由中國航天局設計的機器人探險家,進行一場史詩般的火星之旅。此次探索任務的名稱「天問一號」來源於中國古代偉大詩人屈原的同名詩作《天問》,可略譯為"向天堂發問"。然而這項已臨近發射日期的探索任務卻被重重難題所困擾,因中國天文方面一直對該任務的主要裡程碑守口如瓶,相關信息也難以進一步獲取。
  • 天問一號總設計師孫澤洲:從探月到探測火星 掌舵重大航天任務
    從今年7月開始,孫澤洲的辦公重心就從辦公室轉移到了航天飛控中心。他的目光緊跟著大屏幕上的一個點移動,那個點就是他親手研製並送上徵途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7月23日,天問一號從海南文昌發射場升空。這已經是孫澤洲作為總設計師放飛的第三個深空探測器。此前,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也都是孫澤洲與團隊的成果。
  • 嫦娥五號收官在即,中國宣布又一航天喜訊:天問一號即將抵達火星
    嫦娥五號收官在即,中國緊接著又宣布了一個航天喜訊:距地球1億公裡外的火星探測器也穩了。12月14日,國家航天局稱,在軌飛行了144天的"天問一號"探測器狀態良好,目前距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距離火星僅剩下1200萬公裡。
  • 「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7個月長途跋涉奔向火星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行星探測第一步。記者了解到,「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發射升空後將經歷7個月左右的長途跋涉,突破極其遙遠距離,到達火星並開展環繞和巡視探測。
  • 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綜述:海外熱議中國「天問一號」探火星新華社記者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3日搭乘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升空,開啟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美國《科學》雜誌近期發表文章指出,火星登陸是太空探索中最具挑戰性的壯舉之一,此前從未有國家在首次探索火星任務中就做到環繞、著陸和巡視「三連勝」。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天體生物學中心的胡安·安赫爾·巴克裡索對埃菲社表示,如果「天問一號」任務成功,中國將成為世界上首個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探測器軟著陸的國家。
  • 中國長徵五號火箭進入發射臺,「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準備發射升空
    天問一號將於七月底或八月初發射。運載中國天問一號火星任務的中國長徵五號火箭於2020年7月17日進入發射臺。中國首個完全自主研發的火星任務,天問一號,7月17日進入到其位於中國南部的海南省的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的發射臺。
  • 「天問一號」:向著火星,出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
    文/張召忠、周郎 今天(4月24日)是中國第五個航天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在線上正式啟動。
  • 「天問一號」命名有何寓意?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標識。國家航天局供圖   在4月24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正式公布。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   為什麼取名「天問一號」?中國的火星探測任務何時實施?我們離火星還有多遠?
  • 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 德媒披露了解哪些重要信息
    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按計劃即將發射,德國媒體7月5日刊文解析,中國首次火星任務「天問一號」,背後一些重要信息你了解多少?命名由來中國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的目標是環繞並探測火星。「天問一號」這個名稱因何而來?何時發射?在哪裡發射?德國之聲7月5日指出,中國2020年的「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任務將完成火星環繞、著陸和巡視探測三大任務。
  • 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部副部長王光義: 「天問一號」點火任務發令人...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05秒,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準時點火發射,將我國第一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送入太空,中國由此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具有裡程碑的意義。下午16:00,已經30多個小時沒有合眼的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場副部長王光義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專訪時,疲憊的眼中儘是喜悅的神採。
  • 從地球奔向火星:「天問一號」為什麼要進行中途修正?
    新華社北京8月2日電(記者胡喆)8月2日一早,「天問一號」傳來最新消息: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研人員的攜手努力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實施了地火轉移軌道首次中途修正。  為什麼要進行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發射升空!
    「天問一號」火星任務探測器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VS毅力號,詳解中美兩國火星任務使用技術!
    另一個在7月23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剩下的就是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任務,最新的消息它會將於7月30日發射。對於它們的內容,我發現有很多人在說了。同時還會首次派出「機智號」火星直升機。由於火星稀薄的大氣層很難獲得足夠升力,"機智號"火星直升機必須非常輕,旋翼葉片要大得多,旋轉速度也快得多。所以從探索任務來說,美國的毅力號比咱們的任務更多。
  • 「天問一號」發射背後的湖北航天人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新華社發)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婧 通訊員 何玲 實習生 陳迪7月23日,長徵五號拔地而起,託舉著「天問一號」,直奔寰宇。
  • 中國「天問一號」任務是什麼?與美國「好奇號」相比,有何不同?
    中國「天問一號」任務是什麼?與美國「好奇號」相比,有何不同?中國在世界上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航天領域的發展上,雖然中國是一個後起之秀,但是在後來的發展當中也成為了一個航天大國。一艘又一艘的火箭衛星成功發射,也讓中國在國際上佔有的話語權變得越來越多。2020年4月25日是中國第5個中國航空日,也是中國首顆火星探測器任務名稱任務標誌公開的日子。天問1號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在對火星的探測過程當中,中國其實一直是處於弱勢地位的。這個紅色的星球被科學家們認為是人類最有可能移居的一顆星球。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等你來命名!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搭載著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奔向火星,拉開了向更遙遠深空探測的序幕。 2016年1月,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經國家批准正式立項,到2020年7月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此項科研壯舉僅僅用了短短4年多時間!
  • 中國太空探索一大步:「天問一號」,目標火星
    北京時間 7 月 23 日 12 時 41 分,中國現役運載能力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執行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搭載「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踏上前往火星的徵程。
  • 「天問一號」蓄勢待發,四問火星探測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至25日在南昌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衛星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任務,此次任務將正式拉開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