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琳育兒日記
隨著近些年社會的發展,網絡社交平臺的發展,每天上網都可以瀏覽到數以萬記的信息,這兩年逐漸開始出現了一種新的趨勢,「女裝大佬」在00後10後當中已經變成了一種非常廣泛而受歡迎的存在。
其中有一個非常火的女裝大佬叫做艾比,如果說他不說話,確實是很難讓人看出破綻。他有一頭美麗的秀髮,甜美的笑容,魔鬼般的身材,給人的第一眼感覺就是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但熟悉這個圈子的人都知道,艾比可是一個純大小夥子。
也有人會說,這不過就是為了炒作,但哎比卻表示自己從小就認為自己是個女孩子,喜歡把自己裝扮成女生的樣子,小時候偷穿媽媽的高跟鞋,偷偷塗媽媽的口紅。現在人也把這種行為稱作「女裝大佬」。
根據兒童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在三歲的時候開始有性別意識,比如男孩子會更傾向於跟男孩子一起玩,女孩子更傾向於跟女孩子一起玩,男孩子更喜歡一些能夠體現男子氣概的遊戲,而女孩子則顯得柔柔弱弱,更喜歡洋娃娃,過家家之類的遊戲。
如果不能在孩子幼年時期完成性別認同,隨著年輕的增長,就很有可能受到周圍人的歧視。孩子還這麼小,家長不能想出一個非常妥帖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也會對孩子造成傷害,解決問題,我們就應該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
為什麼孩子會出現「性別認同障礙」?
1.家長把男孩當女孩養
現在很多家長都非常寵女兒,而不是過去那樣的重男輕女,甚至是一些沒有生女兒的家庭,為了彌補心理上的缺憾,會把男孩子當成女孩子,給自己的兒子穿上花裙子,紮上小辮子等,這些行為都會讓還處在性別認知朦朧期的孩子產生一種錯誤觀念,導致最後變成性別認同障礙。
2.叛逆心理在作祟
小孩子都有一種叛逆心理,尤其是男孩子的叛逆心理會更重一些,家長說不讓孩子幹什麼?孩子就約會幹什麼,家長過度的壓制孩子的天性,久而久之孩子也會有產生叛逆行為來進行反抗,反性別行為就是其中一個。
性別認知障礙,說到底也不是很大的問題,只要在孩子幼前及時引導,就能夠事半功倍。家長們多注意就好。
避免孩子有「性別認同障礙」,家長該怎麼做?
1.多抽空陪伴兒子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尤其是爸爸的陪伴,爸爸不要總是認為自己忙著掙錢養家,陪伴的事情可以交給媽媽,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的陪伴都是不可缺少的,不能因為一方沒有空就讓另一方代替。
有數據證明,長期跟媽媽待在一起,缺乏爸爸陪伴的孩子,性格就比較柔弱,因此爸爸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言傳身教,孩子才能在這些陪伴當中多學習到爸爸的男子氣概。
2.兒童早期性啟蒙教育必不可少
從孩子出生就具備一種信息接受能力,周圍的環境會對孩子的認知有一定的影響,雖然這個時候孩子還不具備語言表達能力,但父母也可以通過自己的表達能力來引導孩子逐步認清自己的性別,例如「寶寶真勇敢,以後肯定會是一個男子漢」,用這些語言的影響,讓孩子逐步認清自己的性別。
3.遊戲互動
很多小朋友都喜歡玩過家家這樣的遊戲,在過家家的遊戲桌面,不撩會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男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充當父親,這個角色,讓在遊戲中體驗到性別的認同感。
結語:
關於孩子成長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如果我們放縱,不管那就很有可能發展成為一件大事,如果說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性別認同障礙,不要視而不見,也更加不能態度強硬的制止,應當耐心的勸導。
你家孩子有性別認知障礙嗎?你們對女裝大佬這件事怎麼看?歡迎一起交流吧。
-------------------------------
我是林琳育兒日記,關注我,為您帶來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困惑和疑問,歡迎發私信,我會及時回復。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讓身為家長的你豁然開朗,在育兒的路上不再孤獨
#父母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