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見證成長——無棣縣「OO」後普查員李玉潔

2020-12-18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孫秀成 通訊員 王延明

2020年8月25日,無棣縣碣石山鎮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辦公室迎來了一個「小朋友」——2000年11月出生的李玉潔。普查辦裡其他同事的年齡至少是李玉潔的兩倍,他們中有的作為普查員參加了三次人口普查。而2000年「五人普」的時候,出生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日的李玉潔還不能作為普查對象;2010年「六人普」,10歲的她懵懵懂懂,還是個背著大書包奔跑在上學路上的小姑娘,對這段普查經歷沒有多大的印象。而這一次「七人普」,李玉潔以一個全新的身份——普查員來參與,開啟一段人生新體驗。

普查辦裡的張金濤站長比小玉整整年長36歲,面對年齡的差距、經驗的欠缺,隨之而來的是擔心自己拖團隊後腿,但要強的她暗暗發狠一定要衝衝衝!

緊接著,開始了緊張的普查業務培訓,老同志們說今年與往年不同,首次通過智慧型手機程序上報,都要重頭開始學習,於是李玉潔認真閱讀人口普查知識手冊,仔細研究企業微信小程序,遇到不會的問題及時向前輩們請教。暖心的前輩對她這個普查「小白」很耐心,手把手地教。慢慢的,在前輩們的鼓勵下,李玉潔也學著當起了小老師,面對各村普查員,從一開始的不好意思到後來滔滔不絕,看到那些年齡可以做父輩的普查員專注的聽講,慢慢找到了久違的自信。

工作一點一點的進行中,李玉潔也慢慢的適應了在普查辦的工作節奏。經過認真籌備,10月11日,大戰終於來臨: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摸底和預登記工作正式開始!這也是最難的一個環節,因為需要挨家挨戶上門入戶登記,需要要他們提供身份證號和很多重要的信息。果不其然,下戶的第一天李玉潔就吃了「癟」,被一個上了年紀的老人趕了出來,老人的防範意識很高,把她們當成了壞人。有了這個經驗,李玉潔越挫越勇,更加注意方式方法,始終堅守著「見人就登,見戶就登」。慢慢的七人普宣傳頁貼在了各村的公告欄上,各個村裡的大喇叭裡也都響起來,開始宣傳人普的時候,村民的認識慢慢提高。當普查員們挨家挨戶的去登記時,有的村民還會給倒上一杯熱水,臨走時會站在門口說一句你們辛苦了,這一杯熱水、這一句問候,讓李玉潔在這冷意漸濃的季節裡有了一絲暖意。

鎮區裡竟然600多個寄掛戶口?!這些人現在在哪裡,怎麼聯繫?都毫無頭緒,簡直是一團亂麻。年輕的李玉潔和另一個同事承包了這項工作。打電話找人,錄入信息,核實情況,每天看的頭昏眼花,如同完成一個十字繡,耐住性子,一點一點磨,持續了六七天終於都完成。那個大姐姐因為長時間低頭工作,頸椎貼上了膏藥,而李玉潔大功告成後興奮不已,毫無倦意,同事們不由感嘆:年輕真好!

經過全鎮160個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的共同努力,碣石山鎮七人普工作有序推進,各項工作都走在全縣前列。看到普查辦裡前輩們那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沉重的表情換成了開心的微笑。李玉潔才明白看似簡單的一個數據是好多天的不停準備,是為了保質保量,不分晝夜下村入戶搜集信息的成果,是嚴謹細緻不懈努力的回報。

李玉潔說,參加人口普查以來的這段時間,很累但是很快樂。有幸在20歲的時候參與七人普,用自己的青春熱血為大國把脈,讓我迅速成長,從小女孩心態到擁有家國情懷,這種成就感已經不是十歲的時候會騎自行車的快樂了, 「大國點名,沒你不行,我參與了,做到了!」

相關焦點

  • 網格員變身普查員,助力人口普查工作
    自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進入正式登記階段以來,鎮溪街道39名網格員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地熟、人熟、情況熟」的優勢,上門入戶逐人逐項採集人口普查信息。此前,網格員按網格劃分入戶走訪,發放《普查告知書》,告知居民人口普查的重要性與必要性,並利用「網格化」管理服務機制,引導居民主動來社區填寫人口普查表,提高人口普查登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 【小新闢謠】關於人口普查的謠言,聽新華普查員怎麼說……
    【小新闢謠】關於人口普查的謠言,聽新華普查員怎麼說…… 2020-11-13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溧陽普查員|宗翔:為人口普查貢獻力量,內心很快樂
    全國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是一項關係到千家萬戶的重大政治任務。自啟動以來,面對社區人口情況複雜、人戶分離和流動人口較多的現狀,溧陽市溧城街道盛世華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宗翔耐心地帶領普查員從入戶登記到數據統計,從表格審核到信息錄入,用心完成好每一項工作。
  • 當人口普查員是什麼樣的體驗 記者帶你感受
    當人口普查員是什麼樣的體驗記者帶你感受泉州十二時辰中的他們利用間隙抓緊整理信息子夜時分仍在忙碌入戶細心登記信息泉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還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對於人口普查工作者來說,「大國點名」以來,每天都是不平凡的。普查指導員、普查員放棄假期,加班加點,按照工作方案,奔赴普查登記第一線,在社區、在小區、在居民樓裡,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通過一天裡的不同時點,記者記錄下普查員的辛勤付出。
  • 「老將」「新兵」齊上陣 用心用情做普查 助力人口普查信息採集...
    鶴山市統計局供圖連日來,鶴山市2000多名普查指導員、普查員以飽滿的精神狀態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進行數據信息的採集工作,湧現出了不少「最美」人口普查員。他們雖然平凡,但又不可或缺。文/諶磊 肖玉霞老人經歷四次人口普查 感嘆科技的進步來自址山鎮四九村的麥北海,今年已經79歲,有40餘年的村幹部工作經歷,參加了四次人口普查,見證了我國人口普查工作的「科技變遷」。雖然年事已高,但麥北海依然充滿熱情、樂於奉獻,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以高度的責任心投入到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中。
  • 帶您走進人口普查員的工作日常
    11月16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工作進入長表登記階段,有10%被抽中的「幸運戶」參與長表填報工作。普查員們是如何開展普查工作的?近日,記者深入多個社區進行探訪。普查指導員向她們解釋,普查工作從11月1日零點正式開始,只要這一時間還居住在社區,就需要進行信息登記。「您這種情況也屬於人戶分離,戶口所在地也會統計您的信息,不過你們放心,最終信息會進行比對剔重。」普查員進一步解釋說。普查員告訴記者,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開展以來,精細化網格管理和普查指導員配合的模式,有效地幫助了普查員開展登記工作。
  • 宿遷人口普查員韓路生:手繪地圖精確到人
    在這項全民參與的調查中,有這麼一群人,他們迎著朝陽、踩著月光,從清晨到夜晚,奔走於各個小區、鄉鎮、棚戶區內,他們就是人口普查員們。 今年44歲的韓路生,從2001年開始就在王場村擔任會計職業,在職期間也經歷過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和上一次相比,今年人口普查的工作形式發生了改變。「第6次參加人口普查,我們以前都是用鉛筆,使用紙代替的,這次我我們配備手機,無紙化辦公。我們通過手機速度比較快一點。」沭陽縣青伊湖鎮王場村普查員韓路生說道。
  • 合肥:人口普查,他手繪了16390套房子
    他見證了這些年來,合肥對外來人口吸引力不斷加大,人口不斷湧入,數量翻番,見證了城市的巨大發展與變遷。王家唐今年人口普查時手繪了139張示意圖。16390套房子,一套都不能少王家唐今年56歲,是合肥市洪崗社居委的副主任,1994年到社居委參加工作。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來了 | 人口普查什麼最難?看東區的破解密碼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來了 | 人口普查什麼最難?要求普查員熟悉普查方案及工作要求,並結合戶籍信息和疫情防控信息提前掌握普查對象情況,以便上門登記時精準發問,使信息錄入更完善、更準確。對入戶不在的,普查員就在門上張貼入戶告知書並留下聯繫方式,便於住戶聯繫後再上門,或者依靠街坊鄰居幫助完成登記任務。  瓜子坪街道某戶系出租屋,普查員曾白天、晚上多次入戶未找到人,就在該戶門上張貼普查告示,並標註普查員姓名、電話等聯繫方式,但仍無音訊。
  • 「你好,我們是楓林普查員!」
    「你好,我是人口普查員。現在需要佔用您一點時間,謝謝您的配合!」......對於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王輝的印象還停留在寫論文的時候,沒想到一眨眼的功夫,自己會以工作人員的身份參與進來。從8月的一周單休到10月的一周無休,王輝目睹了人普前期工作、長表登記工作的開展,親身經歷了人口普查兩員的加班加點、舍小家為大家,忙碌辛苦著,充實快樂著。
  • 黔東南人口普查員的一天是這樣的……
    他是凱裡市財政局的工作人員,也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員,同時也是一位參與了三次人口普查的「老普查員」。披星戴月的「敲門人」白天居民大多出門工作,入戶成功率不高,唯有清晨上班前,下午晚餐後是入戶調查的「黃金時間」。從10月摸底調查開始,他便摸索出了清晨7點、晚上6點,數著住戶亮起的燈光入戶尋訪的工作方法,成了披星戴月的人口普查「敲門人」。
  • 雲南昆明:每天暴走兩萬步 —揭秘太平新城人口普查員的一天
    作為太平新城萬輝社區人口普查員的皇甫雲秀,已經連續工作1個多月了。「您好,我是社區的人口普查員,今天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佔用您幾分鐘時間,謝謝!」敲開住戶的門,這是每位普查員的固定開場白。自入戶摸底調查到普查正式登記以來,這句開場白,普查員們每天要重複幾十次。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猴場鄉:文明實踐助力人口普查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猴場鄉:文明實踐助力人口普查 2020-10-15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浮梁縣人口普查工作正式開始
    原標題:浮梁縣人口普查工作正式開始   11月1日零時,浮梁縣人口
  • 石景山八寶山街道繪製建築圖劃分普查區助力人口普查
    為確保十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工作有序開展,北京市石景山區八寶山街道魯谷住宅社區於7月初就著手「七人普」的前期準備工作,未雨綢繆,運籌帷幄。7月初,社區普查人員經過八寶山街道關於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區域劃分和建築物標繪工作培訓,為精準掌握轄區內建築物情況,普查人員反覆對轄區建築物逐一核實、標繪,摸清每棟建築物內住房數和實際居住戶數,了解每棟建築的年代、建築結構等綜合信息,做到不重不漏、邊界清晰。經前期實地勘察,精細核實魯谷住宅社區共劃分11個普查區。
  • 一棟樓跑幾十趟,開啟「暴走」模式的人口普查員
    開展人口普查11月1日起,人口普查進入登記階段,花果園街道辦事處組織7家居委會成立了人口普查小分隊,配備了136名普查員和72名指導員,進行統一培訓和業務指導,目前第一階段的排查摸底工作已保質保量完成。
  • 合肥一人口普查員手繪上百幅普查區域示意圖
    一張小小示意圖和一名一線人口普查員,見證了這些年來,合肥對外來人口吸引力不斷加大,人口不斷湧入,數量翻番,見證了城市的巨大發展與變遷。16390套房子,一套都不能少王家唐今年56歲,是合肥市洪崗社居委的副主任,1994年到社居委參加工作。
  • 綿陽北川「最小」普查員的媽媽
    今年9月,她的兒子才剛剛滿月,但得知七人普普查員和指導員選聘已經開始,她便義無反顧地報名參與。由於第一次接觸人口普查工作,知識儲備和經驗都不足,她珍惜每一次培訓機會,帶著哺乳期的兒子參加每一次的業務培訓。為了不耽誤普查進度,同時又能照顧到寶寶,她毅然決定讓老公抱著兒子,跟自己一起入戶工作,兒子成了村上「最小」的普查員。
  • 人口普查:繁簡轉換見變遷
    我是人口普查員,您是長表填報對象,我們又上門來調查了。」11月24日下午,虹橋鎮連橋村普查員黃國沙與同事敲開了一戶村民的家門。從今年10月份開始,樂清6000餘名訓練有素的人口普查員佩戴統一證件,在全市範圍內逐門逐戶對普查對象進行前期摸底。11月1日零時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這日起全面進入正式普查階段。
  • 耄耋老人與人口普查的7次相遇
    1962年,我從鄞縣高中畢業後,到了鹹二村生產大隊擔任會計。1964年的第二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全程參與了。這次普查比第一次嚴格、正規了很多,普查員還需要專門的培訓。那時的普查工作我印象很深,是在村口擺了一張桌子,派出所民警和村委會的普查員把各家的人喊出來,拿著戶口本跟派出所核對信息,核對完了,普查也算完成。然後普查員要先自己檢查,必要時重新到戶核對,這叫自查;指導員把普查員湊到一起,你查我的、我查你的,這叫互查;找村裡或居委會裡熟悉情況的老幹部、老人家召開座談會,就登記的結果進行核對;最後以抽查的方式重新上門登記,進行事後質量檢查,這才把登記表封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