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巴西爾二世和馬其頓王朝

2020-12-10 心向青史

拜佔庭帝國,與東羅馬帝國並不完全等同。

東羅馬帝國的起始時間很明確,當公元395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去世前將次子封於西羅馬、長子封於東羅馬之時,東羅馬帝國便誕生了。

但拜佔庭帝國起於何時,在史學界其實是有分歧的。

古希臘時期,君士坦丁堡被稱為拜佔庭,拜佔庭帝國之名便來源於此。拜佔庭帝國從來不是這個國家的國名,只是史學界為了區分同時存在的「神聖羅馬帝國」而對東羅馬帝國的一個稱呼,也是對東羅馬帝國典型的希臘文化特點的概括。

一般認為,公元610年,希拉克略大帝登基稱帝標誌著拜佔庭帝國的開端。此前的帝國皇帝說拉丁語,其夢想是恢復整個羅馬帝國;而從希拉克略開始,帝國皇帝全部來自東方,說希臘語,其統治方式也完全東方化。

與歐洲西部的四分五裂不同,東部歐洲在拜佔庭帝國時期具有鮮明的統一特點:

希臘文化佔據主導宗教統一——東正教政治穩定,權力全部集中於皇帝1、拜佔庭帝國的中衰

從公元395年算起,至公元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東羅馬帝國共有12個王朝,93位皇帝。

東羅馬帝國的第一次強大是在查士丁尼王朝時期,這一時期的查士丁尼大帝奪回了帝國在西部喪失的部分省份:義大利、北非和西班牙,幾乎恢復了羅馬帝國時期的版圖,這也是東羅馬帝國版圖最大之時。

但隨著查士丁尼大帝的去世,薩珊波斯人、斯拉夫人不斷入侵,尤其是在公元7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之後,拜佔庭帝國的北非和敘利亞地區全部被佔領。

公元717年,阿拉伯人從海、陸兩路圍攻君士坦丁堡,拜佔庭帝國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此戰,拜佔庭帝國皇帝利奧三世藉助「希臘火」擊敗了阿拉伯人的海陸進攻,希臘火,是一種用硫磺、石油和生石灰合在一起的混合物,可在船頭向敵艦噴射。

希臘火

君士坦丁堡的這次成功解圍,對於歐洲人來說,堪稱最有意義的一場戰役,它拯救了拜佔庭,也拯救了整個歐洲,要知道當時的阿拉伯人已經佔領西班牙,正在從東西兩面圍攻歐洲。

同時,這一戰也為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代奠定了基礎。

2、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期到來

歷史上許多帝國的全盛時代都並非版圖最為遼闊的時期,比如大唐全盛時期的李隆基的開元年間,但版圖最大之時卻在唐高宗李治時期。究其原因,帝國的全盛不僅僅在版圖之大,更在於融合和穩定。

拜佔庭帝國同樣如此,帝國的全盛時期出現於第八個王朝——馬其頓王朝時期。馬其頓王朝的創始人巴西爾一世其實並非馬其頓人,而是亞美尼亞人。巴西爾一世幼年曾經被關押在一座「馬其頓監獄」,後來便被稱為「馬其頓人」。

每一個全盛時期的帝國都會有偉大的帝王,拜佔庭帝國也不例外,這位皇帝便是巴西爾二世。在拜佔庭漫長的千年歷史中,其實被動挨打的時期遠多於強盛時期,但拜佔庭也有兩個輝煌的時期,這便是巴西爾時代和查士丁尼時代。

巴西爾二世是拜佔庭帝國少有的雄主,公元962年至1025年在位,共63年。如果我們對歷史日期敏感的話就會發現,962年這一年奧託一世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開啟了神聖羅馬帝國。

巴西爾二世以「保加利亞屠夫」而著稱於世,其原因便是因為其在公元1018年滅亡了盛極一時的保加利亞第一王國,並將保加利亞變成了帝國的一個行省。

由於巴西爾二世時期的大力開拓,拜佔庭逐漸擺脫了阿拉伯人、斯拉夫人、保加利亞人的威脅,拜佔庭重新以一個強盛的形象出現在了世人的面前。

3、拜佔庭的黃金時代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更重要的是經濟和文化上。

重視教育拜佔庭帝國對官員的教育和要求都很嚴格,這與當時的西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君士坦丁堡成為歐洲的文化中心,古代希臘豐富的文化遺產被用來為國家服務。

帝國強調新思想,並將這一思潮推向建築、繪畫、手工業,而這其實就是後來西方「文藝復興」的先聲。

貿易發達如果把此時拜佔庭帝國的國力歸於官僚體系的效率,那麼帝國發達的貿易便是支撐這一體系的基礎。

拜佔庭帝國位於亞歐非三大洲的交界處,帝國的穩定保證了商業和城市的興盛發達,君士坦丁堡不僅是歐洲的文化中心,還是經濟中心

宗教的擴張拜佔庭人最熱衷的其實還是宗教,也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東正教。據當時的一位作家描述,當時的人們在問一位麵包師「麵包怎麼賣」時,得到的回答可能是「聖父比聖子更偉大」。

正因為如此,拜佔庭文明全盛時代的一個重要體現,便是斯拉夫人的皈依東正教。

公元988年,一個名叫弗拉基米爾的東斯拉夫人王子來到三洲交界處,派使者考察了伊斯蘭教、天主教、東正教,最終得出結論——只有拜佔庭人認為上帝就「生活在人世間」,於是便皈依了東正教。

無論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如何,斯拉夫人皈依東正教這一事實都影響深遠。從此俄羅斯打上了深深的拜佔庭烙印,並在拜佔庭帝國滅亡之後號稱「第三羅馬」。

4、十字軍東徵是拜佔庭帝國滅亡的序曲

公元1071年,塞爾柱帝國在曼齊克特之戰之戰中擊敗拜佔庭帝國,之後,拜佔庭號召基督徒們對伊斯蘭世界展開聖戰,這便是「十字軍東徵」。

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徵之時,十字軍攻陷了君士坦丁堡,並在此建立了一個拉丁帝國。

拜佔庭帝國雖然在1261年復國成功,但版圖從此僅剩君士坦丁堡周圍之地,其實已經不能再稱為一個帝國了。之後拜佔庭僅剩下苟延殘喘之力,直至1453年被奧斯曼帝國所滅。

綜上,拜佔庭帝國的全盛時期和黃金時代出現在第八個王朝——馬其頓王朝時期,其在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教育和宗教等各方面均盛極一時,並出現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巴西爾二世。

相關焦點

  • 歐洲也有個紙上談兵的「趙括」,而且是拜佔庭帝國馬其頓王朝皇帝
    歷史上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同一地域或帝國往往有多個王朝,而每個王朝又有多位皇帝,且這些皇帝中根據各自所處的歷史節點不同,而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如說每個王朝的開創者,也就是用我們中國封建王朝的諡號叫太祖,往往起著推翻前朝、開創新朝的作用。
  • 深扒「超級帝國」的誕生:硬核馬其頓王朝的生存之路
    867年,農民出身的巴西爾一世(BasilⅠ)弒君上位,製造了一個出身卑微、來自社會底層的人憑藉自己的能力和心計爬上權力巔峰的標誌性事件。 他創建了拜佔庭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朝代之一——馬其頓王朝,拜佔庭帝國從此開始進入一段軍事擴張、經濟繁榮、文化復興的大好時期。
  • 「經濟是命脈,軍事為國本」,錯誤改革下的拜佔庭「自毀長城」
    巴西爾二世時期帝國軍事策略的失衡巴西爾二世其實是拜佔庭帝國馬其頓王朝時期,也就是帝國繁榮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傑出皇帝。整個馬其頓王朝時期的拜佔庭帝國,實際上正處於國力不斷上升的關鍵階段,而巴西爾二世在位長達62年,並且長期熱衷於對外軍事擴張,這使得拜佔庭帝國達到了強盛的的新階段。那麼巴西爾二世,在位時期的拜佔庭這麼強,又怎麼能說其蘊藏著衰落的趨勢呢?
  • 君士坦丁八世:沒有兒子的拜佔庭皇帝,為何不允許三個女兒結婚?
    在公元963年的3月15日,正值壯年的羅曼努斯突然去世,留下了兩個年幼的孩子,那一年君士坦丁八世只有三歲,而他的哥哥巴西爾二世也才五歲。在羅曼努斯二世去世之前,曾將兩個兒子加冕為皇帝,打算讓巴西爾二世和君士坦丁八世共同治理拜佔庭帝國。
  • 為何對拜佔庭人來說,十字軍的東徵回事一場災難
    歷史原創作者:卿汶萊講歷史1000年時,拜佔庭仍然實力強盛,政局穩定。拜佔庭馬其頓王朝最成功的統治者「保加利亞屠夫」巴西爾二世不遺餘力地徵戰在巴爾幹地區,他很快就讓保加利亞人歸依自己的政府,並讓他們接受了東正教。幾年前,他不顧親妹妹的意願,把她嫁給了很快就要受洗的弗拉基米爾一世,從此把基輔羅斯劃入拜佔庭的控制。但是,這些光輝的歷史並沒有持續多久。
  • 成也女人敗也女人,馬其頓王朝名將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
    羅曼努斯二世在位期間沒有任何個人建樹,卻安享著拜佔庭黃金時代的榮耀,因為在外有一位替他徵戰四方的猛將,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尼基弗魯斯。在他的統領下,帝國艦隊規模一度達到巔峰,恢復了對地中海的控制能力,並成功從阿拉伯人手裡奪回了希臘半島南部,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克裡特島。
  • 欲攬西天月,先過萬重關:強盛的拜佔庭帝國數次徘徊於滅亡的邊緣
    前言9至10世紀的拜佔庭帝國大部分時期都處於馬其頓王朝的統治之下,此時的拜佔庭帝國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封建化特色,不論是從經濟基礎還是政治體制上都充分體現出了封建專制主義的特徵。封建化的進步給自查士丁尼去世之後處於長時間內部混亂和外族入侵的拜佔庭帝國帶來了新的生命力,由此在馬其頓王朝的統治時期,拜佔庭帝國走入了其歷史發展過程中第二個黃金時期。拜佔庭帝國在遭遇了公元7世紀的外族入侵之後,在帝國內部逐漸建立起了軍區分治的地方軍事化管理體制,這也就使得帝國逐漸步入了具有軍事獨裁性質的發展道路。
  • 拜佔庭帝國的誕生:狄奧多西王朝
    東羅馬帝國,史稱拜佔庭帝國,中國古代文獻中對拜佔庭帝國則稱為拂菻。拜佔庭帝國存在的一千多年中,一直自稱為羅馬帝國,德國歷史學家沃爾夫為了區分各個時代中文獻中的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神聖羅馬帝國,就從中引入了「拜佔庭帝國」這個叫法。。
  • 歷史解密:十字軍騎士和拜佔庭重騎兵的最後輝煌,到底經歷了什麼
    公元1025年,巴西爾二世統轄下的拜佔庭帝國達到了黃金時代的頂峰。但這位皇帝沒有妻子,也沒有直系繼承者。他去世時,皇位被沉溺於享樂、疏於管理的弟弟君士坦丁八世繼承。這並不是致命的問題,拜佔庭帝國依然擁有那支強大的軍隊,而且各地的軍事總督還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向外部擴張—但這個時候中央政府已經不支持這麼做了。
  • 成也軍區,敗也軍區:拜佔庭帝國軍區制的興衰
    軍區制度是拜佔庭帝國中期所實行的重要的政治軍事制度,其創立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應對周邊民族的進攻,在軍區制的幫助下,拜佔庭帝國抵擋住了阿拉伯帝國的一次又一次攻擊,並在馬其頓王朝時期收復了部分失地。
  • 千年拜佔庭的隕落:歷經兩大黃金王朝,失去軍事保障後走向衰落
    特別是在查士丁尼時期,拜佔庭帝國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擴張,而這種擴張是以恢復往日龐大羅馬帝國,為直接目標的。在皇帝查士丁尼和傑出軍隊領袖貝利撒留的領導下,拜佔庭軍隊展現出了強大的作戰能力,尤其是貝利撒留衰落拜佔庭軍隊東徵西討,一方面壓制了東方的波斯帝國,另一方面向西進軍,逐漸來到了此前蠻族勢力盤踞的北非和義大利地區。
  • 希臘史25:腓力二世改革和亞歷山大東徵——馬其頓帝國的崛起
    登上王位的腓力施展自己在底比斯的所學,在馬其頓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1)政治上,腓力二世通過聯姻,分封等各種手段,團結國內各個部落,整合馬其頓為一個牢不可破的整體。同時,削弱貴族會議和公民大會的權力,將軍政財權集中到國王手裡。(2)經濟上,腓力二世推行了幣制改革。
  • 不雄才大略也能做明主,拜佔庭帝國黃金時期皇帝君士坦丁七世
    君士坦丁七世可以說是拜佔庭乃至整個歐洲歷史上,少有的「超長待機」的皇帝了,他在位長達47年。當然這其中有25年是和另外一位皇帝共治的,這一點不足為奇,畢竟從古羅馬延續到拜佔庭一直有這個傳統,那就是同一帝國二帝共治,一個正皇帝、一個副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的副皇帝,就是他本人的老丈人羅曼諾斯一世。
  • 馬其頓王朝插曲,大戰四方後「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甥舅二人
    但在歐洲歷史上有這麼一個約翰,算是為這個名字「正了名」,他就是拜佔庭帝國的馬其頓王朝第八代皇帝約翰一世。皇帝比國王高一級,那時候整個歐洲正統的帝國就拜佔庭一個,非正統帝國就是西邊剛剛成立的神聖羅馬。很巧,約翰一世身處1000多年的拜佔庭帝國的中期,他與神聖羅馬帝國的創立者奧託一世是同時代人。
  • 拜佔庭~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一城三名,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中心
    君士坦丁堡希臘人興建拜佔庭之時,我國正處於齊桓公的首霸時期,而中東地區則是亞述帝國的全盛時期,亞述帝國剛剛徵服埃及,殘暴和血腥的亞述屠戮了人類最早的雙子文明——兩河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羅馬興起之後,與希臘(馬其頓時期)、迦太基在地中海三足鼎立。公元前264~前146年,羅馬通過三次布匿戰爭毀滅了迦太基;之後公元前214~前146年,羅馬又經過四次馬其頓戰爭徵服了整個希臘地區,從此拜佔庭(君士坦丁堡)成為羅馬帝國的一部分。拜佔庭(君士坦丁堡)的崛起,要到君士坦丁大帝統治時期。
  • 馬其頓帝國繼業者們的混戰和結局
    以腓力二世、亞歷山大大帝為代表的馬其頓阿吉德王朝終結。除此之外,塞琉古在兩方激戰正酣時漁翁得利,趁機奪取了波斯高原。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安提柯不得不與各方議和。在鞏固了對埃及的統治後,託勒密開始將自己的觸角伸向愛琴海和賽普勒斯一帶。公元前308年,安提柯派自己的兒子德米特裡帶領大軍向希臘進發。第四次繼業者戰爭爆發。
  • 保加利亞小史:曾被嘲笑為野蠻人後代,卻一再使拜佔庭向其納貢
    之後,羅馬人和拜佔庭人分別統治了在這塊區域上活動的民族。現代保加利亞的疆域古代包括色雷斯、古馬其頓和達西亞的一部分。這些地區在希臘時代就已有十分突出的地位。馬其頓多山的地形使其採礦業得到了顯著的發展。達西亞由於靠海,因此也有相當規模的船隊參與海外貿易。色雷斯更是以其四通八達的特性,接納了來自歐亞大陸的不同民族。
  • 千年拜佔庭:古典與現代、希臘與拉丁在這裡交織
    拜佔庭軍隊的威望被君士坦丁五世帶入了亞美尼亞和幼發拉底河。由於阿拔斯王朝將國都遷至了遙遠的巴格達,同時西方的保加利亞人在755年和780年間的一系列戰役中蒙受了重大損失,因此伊蘇利亞王朝的皇帝們開啟了一個安定的新時代。在內政方面,他們能夠審時度勢並且行事果斷。他們將軍區管理制度化,並重新整頓了軍紀。
  • 一場戰役贏了整個希臘,馬其頓王朝的崛起!
    這是馬其頓與希臘之間決定性的一戰,這一戰中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率軍擊敗雅典和底比斯聯軍,開始了他在希臘稱霸的序幕。這一戰對馬其頓國王腓力二世來說就像土倫港之戰之於拿破崙一樣,是他崛起的關鍵戰役。馬其頓是希臘文明的一部分,但當時的希臘人,尤其是雅典人和巴達斯人認為馬其頓人只是北方蠻族,故馬其頓的南下擴張和秦王掃六合有異曲同工之妙。腓力二世是位兼具野心和實力的君主,他在位初期便大肆擴張。公元前356年,希臘世界爆發了第三次神聖戰爭,在戰爭中處於弱勢的色薩利人邀請腓力二世援助正好給了腓力二世南下擴張一個理由。
  • 聖像破壞運動——一場撕開宗教「束腰」禁錮的拜佔庭學術騰飛
    如果說查士丁尼時期的拜佔庭帝國迎來了統治東方之後第一個文化藝術發展的高峰,那麼馬其頓王朝時期的拜佔庭則是對於查士丁尼時期文化以及聖像破壞運動後的帝國文化創新,進行整合和發展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