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依然鍾愛棉花被!記者帶您探奇城市裡的彈棉花店

2020-12-19 騰訊網

大小新聞客戶端11月26日訊(YMG全媒體·大小新聞記者 劉海玲 攝影報導)大冬天的,家家戶戶都離不開被子。近些年,被子的種類不斷增多,化纖被、羽絨被、羊毛被相繼出現。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純天然的棉花被又慢慢進入了市民的視線,尤其對於上了年紀的市民,棉被始終是他們的最愛。從原棉做成棉被、從舊棉被變回新棉被,必經「彈棉花」這道工序,請跟隨記者來探秘它的神奇吧!

20多年的老棉被拿來「彈一彈」

11月25日下午,市民鍾毓成老先生將兒子一家淘汰的兩床棉被拿到了芝罘區三馬路一家棉被店裡,打算翻新一下。鍾老先生告訴記者,高級的羽絨被他也用過,受潮之後會產生異味,對呼吸道有刺激,因此對棉花被子情有獨鍾。「這是兒子結婚時的喜被,如今孫子都26歲了,兒子也搬了新家,舊被子都淘汰了,我覺著扔掉太浪費,就那來『彈一彈』,翻新一下。」鍾老先生指著舊棉胎和剛彈好一床棉胎給記者看,「用了20多年又黑又硬的舊棉花,經過師傅一彈,又白又軟,和新的一樣,又能蓋好幾年。」

老彈花匠演示手工彈棉花

59歲的周天龍是這家棉被店的店主,也是一位老彈花匠。他和妻子、兒子、兒媳經營著這家棉被店。他接受記者的採訪時,也沒有停下手裡的活計,因為來排隊訂做被子的市民太多了。周師傅告訴記者,他們一家是1996年從溫州老家來煙臺開彈棉花店,轉眼已經24年了。他的小店原先在二馬路,後來店面不斷擴大,前些年搬到了三馬路。「變化的不僅僅是店面,當年從老家帶來的彈花弓、彈花棰等手工彈棉花的器械也被現代彈花機所替代。」

周師傅正說著,忍不住找出了老彈花弓給記者演示了一番手工彈棉花:大木弓用牛筋為弦,彈時,用木棰頻頻擊弦,使板上棉花漸趨疏鬆,以後由兩人將棉絮的兩面用紗縱橫布成網狀,以固定棉絮,紗布好後,用木製圓盤壓磨,使之平貼,堅實、牢固。

這張彈花弓周師傅一直保留著,保留著這份情懷,因為它曾經養活了好幾代人。

一床棉被半個小時就做好了

一床棉被是如何誕生的?記者已經迫不及待想探秘彈棉花。周師傅將稱好的4斤棉花放進清花機裡過了一下,把緊密的棉包開松,除去棉花中的雜質;第二道工序是梳棉,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將棉花均勻地鋪到梳棉機的工作檯上,機器自動將捲曲塊狀的棉圈進行細緻的開松分梳,使纖維束分離成單纖維狀態,排列成為均勻的棉網,一層一層卷到大捲軸上,一次成型,代替手工絮被;第三步是網被,就是在棉胎上掛上一層網,棉被更結實耐用;最後一步就是縫被面,將被面套到棉胎上,機器絎縫。

一床棉被在機器的幫助下,不用半個小時就做出來了。周師傅告訴記者,以前手工彈棉花,一個人一天就能彈一兩床被子,現在自己的店鋪一天能做二三十床被子。在店裡等上一個小時,鍾老先生的兩床棉被就翻新完畢,他開開心心地用自行車載著回家了。

記者了解了一下,舊棉被彈一下翻新,根據大小需要四五十元的手工錢,如果訂做一床新被大約需要170元-180元,價格親民。在煙臺,老年市民對棉花被子情有獨鍾,不但自己用棉花被子,兒女結婚時,往往也要置辦幾床棉花做的被褥,這樣老人們才安心。

責任編輯:趙璇

相關焦點

  • ...杭州最後一家棉花店的胡奶奶說——記憶中彈棉花的聲音 還會...
    浙江在線1月15日訊潘永泰號,一家老底子的棉花店,坐落在杭州河坊街113號。  在一片古色古香的街道中,潘永泰仿佛就應該屬於這裡,銅製的「潘永泰號」幾個字經過幾十年風吹日曬,沉澱了歲月的痕跡。  放眼望去,十幾個平方的屋子,一張大概是被棉花撫得光滑的木床,一架一看就有年頭的棉花機,還有一些竹耙、磨子、弓等彈棉花的工具被收了起來,懸空的貨架不再滿滿當當,只有幾床棉被被裝在透明塑膠袋子裡。想像中富有節奏的「嘣、嘣」彈棉聲,已經好久沒有響起過。  前陣子,有讀者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幫幫團欄目留言,說杭州最後一家彈棉花的老字號作坊停工了,覺得很可惜。
  • 浙江衢州老手藝人半個世紀的堅守:彈棉花裡的匠心夢
    中新網衢州5月30日電(記者 奚金燕 姚婧雯 通訊員 謝水根)「嘭嘭嘭、嘭嘭嘭……」近日,在浙江省江山市市心街南端,一間店裡傳出久違的節奏聲。店內,一位老人身系大長弓、左手緊握長柄、右手握著一隻木錘頻擊在牛筋繩上彈棉花。這是彈棉花師傅汪有亮50多年堅守的日常。
  • 杭城最後一間彈棉花作坊有...
    眼下天氣轉涼,不少老杭州已經開始物色過冬的棉花被了。而說到棉花被,杭州最有名的一家店,就是河坊街上的老字號潘永泰。這幾天,那裡開始忙了嗎?上午10點半,老字號潘永泰店內,一臺上世紀60年代生產的木櫥式彈棉機正在工作。
  • 餘姚新聞網丨劉雙英:彈棉花三十餘載 彈出冬日溫暖
    餘姚新聞網訊(姚界客戶端記者 張雲霞)「彈棉花啊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歌曲《彈棉花》中,短短四句歌詞將彈棉花這個老行當描繪得栩栩如生。姚界客戶端記者 張雲霞 攝近日,記者來到這家頗有些年頭的彈棉花店。走進裡屋,只見55歲的劉雙英戴著口罩,正在一臺木製的彈棉花車前忙碌著。這臺彈棉花車看起來像一個木箱子。劉雙英說,這臺彈棉花車還是公公手裡傳下來的,是一件「老古董」了。
  • 三十多年老手藝彈棉花,你見過麼?滿滿都是回憶...
    今天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彈棉花」的那些事「老何,我今天來給我孫子拉一床一米的墊被,你有空不?」市民石理富一進門就喊道。一間不到20個平方的小房間裡,彈弓、磨盤、彈花棰、牽紗篾和製作好的棉花被安置得整整齊齊,一臺彈棉花的機器安靜地坐落在後半間房子內。
  • 在杭州彈了30多年棉花的童師傅,這兩天又...
    舊時光,每逢新人結婚或者要入冬時,老人家都會捧著棉花找人彈幾床大棉被。「彈棉花啊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今年年初,李子柒上傳的一段視頻,讓彈棉花這門傳統手藝在網絡上火了一把。
  • 彈棉花師傅的一席話令人深思
    前兩天去彈棉花,準備做兩個厚一點的被子,因為冬天了怕冷。今天去取被子的時候,彈棉花師傅的一席話讓我思緒翻滾。今天下班後,我去看看我前兩天送的棉花是否已經彈好了被子。前一段時間我去內地,和妹妹一起到彈棉花店去做被子的時候,人家就說放在他們那裡,讓我們先出去玩,等他們做好了打電話,我們再過去取。當時取的時候發現人家扎的很好,四周都扎,而且中間還扎了三條。我們非常滿意的拿回家。這次,這個師傅不僅不會在被子裡面扎幾條線,甚至連邊都不扎完,而且還看人下菜,我有些想搞明白怎麼回事,就一直問師傅為什麼不給我扎?
  • 在杭州彈了30多年棉花的童師傅,這兩天又開始忙碌
    舊時光,每逢新人結婚或者要入冬時,老人家都會捧著棉花找人彈幾床大棉被。「彈棉花啊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今年年初,李子柒上傳的一段視頻,讓彈棉花這門傳統手藝在網絡上火了一把。
  • 溫暖的記憶——彈棉花
    「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彈棉花,是我國傳統手工藝之一,隨著一聲聲弦響、一片片花飛,一堆棉花便壓成了一條整整齊齊的棉被。多年前,鶴崗的大街小巷裡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吆喝聲,彈棉匠挑著裝滿工具的擔子,走街串巷吆喝。如今,羽絨被、蠶絲被、乳膠被、腈綸被、九孔被、太空棉等被子受到追捧,手工彈棉花製作的棉被在鶴崗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 彈棉花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之一,舊時,南方農村有不少農民和工匠因生活所迫,整年在全國各地為人彈棉絮,俗稱「彈棉郎」。
  • 逐漸被人遺忘的老手藝——彈棉花
    提及彈棉花,很多人肯定會很自然地想到《巧奔妙逃》那段搞笑畫面,還有令人記憶尤深的歌曲:「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花彈成八兩八……」當然,那樣的畫面也只能在電視上看到了,現在生活已經看不到彈棉郎背著弓、拿著榔頭去別人家裡彈棉花了。
  • 「彈棉花嘞彈棉花」,富順你還知道彈棉花這門老手藝嗎?
    彈棉花啊, 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彈好了棉被, 那個姑娘要出嫁...做成一床純天然的手工棉被,必定會經歷重重考驗!在肥沃的土地裡享受風霜雨露,越過寒冬,走過暖春,到炎夏,最后豐收,蓋在身上,不僅是舒服暖和,還能聞到大自然奇妙的味道,更有人們辛勞過後享受成果,滿滿的愛意。
  • 「彈棉花」,一種正在消失的老行當
    12月14日下午,嘉興市南湖區鳳橋鎮西街的阿忠彈棉被店,一位做棉被30多年的老手工藝人唐師傅正忙著把需要翻新的棉花胎放進機器裡;一位老顧客等著取加工好的棉被。隨著冷空氣的到來,氣溫大幅降低,這幾天,彈棉花的生意特別好。
  • 記憶中彈棉花的聲音 還會回來的
    放眼望去,十幾個平方的屋子,一張大概是被棉花撫得光滑的木床,一架一看就有年頭的棉花機,還有一些竹耙、磨子、弓等彈棉花的工具被收了起來,懸空的貨架不再滿滿當當,只有幾床棉被被裝在透明塑膠袋子裡。想像中富有節奏的「嘣、嘣」彈棉聲,已經好久沒有響起過。 前陣子,有讀者在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客戶端幫幫團欄目留言,說杭州最後一家彈棉花的老字號作坊停工了,覺得很可惜。
  • 「彈棉花」:機械輔助效率大增「老棉被」依然有市場
    在蘇州張家港,一位海歸碩士偏偏幹起了「彈棉花」做棉絮的生意。我們的記者在南通市場上也找到了這樣的門店。在市區紫東花苑北邊的一間店面房裡,傳來機器的轟鳴聲。店主趙女士正在為顧客製作棉被,如今是機器化操作,做好一條被子只需要三四十分鐘。趙女士老家在湖北,家中長輩就是以做棉被為生,到如今她掌握這門手藝已經有近三十年了。
  • 彈棉花技藝,半斤彈成八兩八,增加的在哪裡呢?
    彈棉花呀彈棉花,半斤棉花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哎喲嘞呀嘞哎喲嘞呀嘞,彈好了棉被那個姑娘要出嫁那個姑娘要出嫁,彈棉花呀彈棉花為了能養家我彈棉花喲,彈成了這一家去下一家喲
  • 彈棉花、老髮廊……遂平這些日漸消失的老行當你還記得多少?
    很多需要等待的、需要親眼目睹的消費已經大多成為過去例如,彈棉花。在一條老街我意外地邂逅了它斑駁的外牆,一間店鋪,一個中年男子正在那裡「彈棉花」這早已被人遺忘的行當驟然出現在我面前彈棉花是一項古老的傳統手藝
  • @黑河市民 為了城市發展,我們真誠地表示歉意,懇請您理解!
    @黑河市民 為了城市發展,我們真誠地表示歉意,懇請您理解!夜間施工給市民也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噪音大,在這裡我向市民表示歉意。現在也相應的做了些調整,把噪音大的施工節點放在白天,晚上儘量安排噪音小的工程,這樣希望大家互相配合、互相理解。黑河市旅發大會景城一體化建設項目共29項工程,目前已完成整體工程量的75%。更好的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環境,為市民提供更加舒適的居住條件和便利的出行環境。
  • 【雙節大禮】探奇樂園第七屆卡通公仔節,帶你穿越動漫世界!
    探奇樂園第七屆卡通公仔節,帶你穿越動漫世界!
  • 杭州最後一家彈棉花的老字號要關?潘永泰號:只是暫停
    放眼望去,十幾個平方的屋子,一張大概是被棉花撫得光滑的木床,一架一看就有年頭的棉花機,還有一些竹耙、磨子、弓等彈棉花的工具被收了起來,懸空的貨架不再滿滿當當,只有幾床棉被被裝在透明塑膠袋子裡。想像中富有節奏的「嘣、嘣」彈棉聲,已經好久沒有響起過。前陣子,有讀者留言,說杭州最後一家彈棉花的老字號作坊停工了,覺得很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