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現自己很喜愛的一雙價格昂貴的鞋子被家政阿姨當垃圾扔掉了,你會作何感想,你會怎麼處理這件事?
蔡女士就遭遇了這樣的事情,蔡女士和老公平時工作很忙,所以沒有太多時間打掃衛生,有的時候連飯都來不及做。
所以蔡女士就和大部分年輕人一樣,平時會請家政阿姨來家裡幹活,但是沒想到,她請了一位阿姨來家裡幹活之後就發生了一件糟心事。
有一天蔡女士突然發現自己準備拿去清洗的鞋子不見了,她詢問了阿姨之後得知,阿姨把那雙鞋拿去扔掉了。
蔡女士當時很生氣,因為她很喜歡那雙鞋,當時花了3800塊買的,事情發生以後,蔡女士和阿姨就出現了爭執。
01
根據蔡女士的說法,她請這位家政阿姨來家裡幹活是希望讓她解決家裡的衛生,在鞋子沒有被扔掉的前一天,蔡女士把一個裝有需要乾洗衣物的袋子放在門口,而這個袋子裡當時就裝著那雙被扔掉的鞋。
後來阿姨在打掃了房間以後,她把所有垃圾都堆在了門口,蔡女士放的袋子就在垃圾旁邊。
阿姨打算把所有的垃圾都清走,她也看到了那個袋子,所以就問了一句這些東西都要扔掉嗎?蔡女士當時以為阿姨說的是垃圾,想都沒想就答應:是。
就這樣阿姨把門口的東西都清走了,連同蔡女士的那雙鞋子。
第二天蔡女士才發現那雙鞋被阿姨當成垃圾扔掉了,情緒比較激動。
蔡女士說那雙鞋是花了3800塊買來的,當時她在杭州大廈看中了那雙鞋,是麥昆品牌店銷售的名牌。
蔡女士表示,她在前一天晚上把鞋子裝在一個透明塑膠袋裡,隨後她就把袋子放在了門口,她打算把鞋子拿去清洗一下。
但是第二天她去找鞋子的時候就發現鞋子不見了,當天蔡女士又預約了家政阿姨來家裡打掃衛生,所以就問了阿姨是怎麼回事,阿姨回應說:你昨天不是讓我把垃圾都扔掉嗎,所以我就一起扔了。
02
根據保潔阿姨的說法,她在前一天打掃的時候確實看到了那雙鞋,當時那雙鞋裝在一個袋子裡,而且袋子比較破,鞋子看起來也不太乾淨,所以她認為這也是垃圾需要清理乾淨。
而且她當時問過蔡女士和她的老公,這些東西需不需要扔掉,當時蔡女士的老公也只是看了一眼就說扔掉,所以阿姨才會把鞋子也一起拿去扔。
按照阿姨的說法,她並沒有任何問題,她是按照蔡女士的要求扔掉了門口的垃圾,當時蔡女士也沒有特意強調那雙鞋,所以阿姨認為鞋子也是需要扔掉的。
不過隨後蔡女士就反駁說,當時她把鞋子裝在一個袋子裡,袋子裡只有一雙鞋沒有任何垃圾,所以不應該認為那一袋東西是垃圾。
蔡女士認為阿姨不會看不出來鞋子和垃圾的區別,所以蔡女士才會感到很氣憤。
不過對於阿姨提到的在扔垃圾之前有詢問過她這一點,蔡女士沒有否認,蔡女士表示當時阿姨確實問過她是不是要扔掉,可是蔡女士沒想到阿姨所說的扔掉的垃圾裡面還包括她的那雙鞋。
03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蔡女士只有一個要求,就是保潔阿姨要全款賠償,蔡女士當時買鞋子的時候一共花了3800元,她認為阿姨應該賠給她這些錢。
蔡女士還補充說,她後來還去過麥昆專門店詢問鞋子現在的售價,店員當時告訴蔡女士,那雙鞋現在已經漲價了,以前是3800元,現在定價是4200元。
蔡女士表示,她發現鞋子丟了以後就想要買一雙新的,因為她很喜歡那雙鞋,而且就算鞋子漲價了,她也不會讓阿姨按照4200元來賠償,只要阿姨拿出3800元她就認了。
隨後阿姨進行了回應,她的說法是,雖然鞋子是她扔掉的,但是她不認為自己應該賠這麼多錢,她說最多能拿出1400元,除此之外不會給更多的賠償。
阿姨認為鞋子已經穿過一年了,不應該按照原價賠償,所以阿姨認為給蔡女士1400元已經很合理。
阿姨還反問了一句話:如果我去買一雙新鞋,然後穿了一年之後再給你,你會要嗎?
事情發生以後,阿姨所在的家政公司也進行了回應,家政公司表示,公司已經給所有員工購買了家政保險,但是這件事是否屬於保險理賠範圍還無法確定,此事還處於進一步協商當中。
其實這件事無論怎麼處理,都不能單純的把責任歸咎於任何一個人頭上,因為很明顯這件事會發生,是因為雙方處理問題時不夠謹慎造成的。
如果蔡女士當時能記著自己把鞋子放在了門口,只要她提醒一句就可以避免發生後來的事情。
而阿姨如果能特意把鞋子拎到蔡女士面前去問她一句,就不會涉及到後面的賠償問題。
無論是找家政人員上門提供服務的客戶,還是上門提供服務的保潔,只要多一分理解和耐心,就可以化解很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