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偶赴美讚揚州文化 「非遺」項目走上世界舞臺

2021-01-12 中國文明網

  閱讀提示

  2014年是中美建交35周年,作為中美建交慶典活動重要組成部分,2014年1月24日起,一場中國風、揚州味的花燈展及杖頭木偶絕技表演,將在大洋彼岸展演近10天。12月2日,由揚州市木偶研究所歷時1個多月製作的花燈成品,裝箱運往美國亞利桑那州噴泉山市。這份與美國IEC文化公司籤訂的合約,是揚州木偶首次以商業模式「打包」運作,也是將文化交流與商貿洽談結合,撬動海外市場的一次重要契機。

  

  工人正為燈展製作花燈。文斌 攝

  

  工作人員正在製作花燈。王蓉 攝

  全權包辦

  20組慶典花燈「揚州造」

  揚州偶韻綿長,美國IEC文化公司因此慕名與揚州木偶研究所取得聯繫,並籤訂合約量身定做燈展花燈,且邀請揚州杖頭木偶演員赴美表演。

  經過一個多月趕製,3組栩栩如生的成品花燈昨天陸續裝車。同時等待製作的半成品擺滿了庫房,完工後將分裝運往美國。

  「此次燈展我們全權包辦20組花燈。為展現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文化,花燈題材多以神話故事、民間傳說為主,西方經典卡通人物點綴,配以簡單的中英文對照。」揚州市木偶研究所所長戴榮華介紹,八仙過海、《西遊記》等經典作品中人物造型都在其中。

相關焦點

  • 以文化為媒 促交流發展 非遺赴滬「文化走親」展示蒼山南韻
    以文化為媒 促交流發展 非遺赴滬「文化走親」展示蒼山南韻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09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非常高興可以來到上海演出,能把蒼南的非遺文化特別是道教音樂傳播給更多的觀眾,感到非常有意義。」正一派科儀音樂市級項目代表傳承人、蒼南縣玉音樂團團長陳先河如是說。據了解,樂團自2013年4月成立以來,深入縣內各地採集和挖掘蒼南正一派科儀音樂傳統曲目,嘗試在原有的古曲旋律上進行配器和編配,讓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注入新的音樂元素,打造蒼南獨特的道教音樂魅力。
  • 奇人匠心X木偶頭雕刻 非遺木偶頭雕刻國家級傳承人——季天淵
    非遺項目木偶頭雕刻國家級傳承人——季天淵人物簡介 季天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頭雕刻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戲劇學院特聘木偶教師,從事木偶造型設計製作,戲劇舞臺道具設計製作,泰順車木藝術設計製作「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當務之急是要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季天淵與木偶頭雕刻 泰順木偶頭雕刻,是傳統美術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例,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收藏價值和審美價值。
  • 當非遺文化遇上現代科技 木偶也有了「機器心」
    機器人木偶可以有 木偶戲在中國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傳統藝術之一,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對李秀平來說,小時候過年最有趣的莫過於村裡戲臺上的木偶戲,「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後來也是拜了老師去正兒八經學。」
  • 「偶們」共傳承 兩岸青少年同習木偶非遺文化
    「偶們」共傳承 兩岸青少年同習木偶非遺文化 2020-11-22 21:36:00 ,非遺手藝人擺弄著各式木偶,吸引孩子們駐足圍觀。
  • 資中縣挖掘地域文化弘揚木偶藝術
    四川新聞網消息 近年來,資中縣高度重視歷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大力弘揚木偶藝術文化,有效擦亮「國家級中型杖頭木偶戲」文化名片。加大支持力度,讓木偶藝術「傳」下去。採取「請進來、送出去」的方式,邀請王景賢、洪惠君等木偶藝術家實地教學和藝術交流,將劇團演員派遣到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南充職業技術學院、重慶藝術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進修學習。成立中型杖頭木偶戲保護辦公室,加大木偶製作技藝、表演技藝的普及和推廣。該縣木偶演員先後斬獲全國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藝比賽「金、銀、銅」多個獎項。搭建傳播平臺,讓木偶藝術「動」起來 。
  • 木偶情深,「非遺」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走進湘鄉...
    (通訊員:劉芳 、李春輝、沈文科)12月14日,湖南省木偶皮影藝術保護傳承中心「非遺進校園」活動走進湘鄉市第二中學初中部,為全校師生送來一份獨特的文化大餐。 此次活動共表演四個木偶戲節目。《小和尚》中小和尚的頑皮可愛引起了孩子們的共鳴。《農樂舞》中典雅的舞步、激情的長鼓、熱烈的象帽飄帶將大家帶入生活的美好中。木偶戲的演員們將節目表演得惟妙惟肖,師生們陶醉其中,時而哈哈大笑,時而鼓掌喝彩,時而鴉雀無聲。精彩絕倫的木偶戲,令大家耳目一新,回味無窮。
  • 沉浸式「非遺」活動走進泉州職業技術大學
    12月9日,泉州職業技術大學首屆大學生藝術節首場活動——「非遺」進校沉浸式體驗活動,邀請了泉州市社科聯、晉江市社科聯作為指導單位,攜手在校師生共赴一場泉州「非遺」文化之旅,品鑑古韻匠心,領略傳統非遺魅力。
  • 國潮木偶 非遺之韻
    本報訊 記者廖晶蓉報導 領略國潮之風,享受非遺之韻。8月28日至30日,由雲南白藥牙膏與中國木偶藝術劇院聯合推出的「國潮木偶主題樂園」亮相昆明,為市民帶來一場奇幻的國偶體驗之旅。「國潮木偶主題樂園」充分發掘我國傳統文化木偶戲劇的特點,融入國潮元素,將傳統英雄角色——孫悟空、哪吒、姜子牙、花木蘭、精衛與木偶戲相結合,打造「國偶五咖」形象。在位於西山萬達廣場的活動現場,來自中國木偶藝術劇院的演員們手持五咖木偶,帶來真人表演秀和木偶巡展,讓更多人接觸到非遺木偶戲這項瀕臨失傳的傳統文化,讓經典煥發新的生命力。
  • 漳州:「非遺」進校園 傳遞匠心傳承文化
    多彩活動覆蓋縣區 非遺種子在校園落地生根 「這個怎麼剪才不會斷?」「木偶為什麼不聽我使喚呢?」「看我繡得好看不?」近日,剪紙、木偶、漳繡、漳州木版年畫、棉花畫等漳州「非遺」項目的傳承人走進南靖縣高新園區中心小學,現場為學生展示「非遺」項目的製作,勾起了孩子們的好奇心,大家紛紛圍觀,親手體驗起來。
  • 上海國際木偶藝術節成功舉行 小木偶裡蘊藏「大文化」
    誕生2000餘年之久的木偶藝術,為何至今仍深受喜愛?小木偶裡究竟蘊藏著怎樣的「大文化」?  獨特魅力  國際木偶藝術節的主會場仙樂斯演藝廳,位於南京西路仙樂斯廣場。和其他劇場的安靜有序不同,還沒有邁進演藝廳,耳邊就充盈著孩子們的歡笑嬉鬧,眼前滿是小觀眾快樂雀躍的身影。  就在這個舞臺上,德國第五車輪劇團帶來了《西部牛仔》。木偶與歌舞元素完美結合,提線大木偶們變換無數把戲,劇場內洋溢著歡樂與刺激。俄羅斯鄂木斯克木偶劇團帶來了《拇指姑娘》。
  • 小舞臺展示非遺大天地 啟封故園精彩活動點亮「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6月13日上午,啟封故園盤鼓震天,人頭攢動,由開封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開封市文化館、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朱仙鎮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系列活動拉開了序幕。
  • 泉州提線木偶等非遺產品 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
    昨日上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來自海峽兩岸的眾多文創產品,文化精品亮相文博會,爭奇鬥豔,讓人目不暇接。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泉州更是攜著眾多特色的非遺產品趕來參加文博會,永春竹胎漆器、德化白瓷、泉州的提線木偶、惠安影雕……一件件精美工藝,讓人讚不絕口。  「這是永春竹胎漆器,是福建省級非遺產品。」
  • 泉州提線木偶等非遺產品亮相海峽兩岸文博會
    第十三屆海峽兩岸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舉辦泉州提線木偶等非遺產品亮相泉州網12月5日訊 (記者康金龍 文/圖)昨日上午,第十三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拉開帷幕。來自海峽兩岸的眾多文創產品,文化精品亮相文博會,爭奇鬥豔,讓人目不暇接。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泉州更是攜著眾多特色的非遺產品趕來參加文博會,永春竹胎漆器、德化白瓷、泉州的提線木偶、惠安影雕……一件件精美工藝,讓人讚不絕口。
  • 提線木偶劇版《高機與吳三春》周三亮相東南劇院
    你有沒有看過提線木偶劇《高機與吳三春》?11月25日19:30,平陽木偶戲保護傳承中心將在溫州東南劇院表演提線木偶劇版《高機與吳三春》。提線木偶劇《高機與吳三春》由國家一級導演章世傑、國家一級演員梅春執導、國家二級編劇潘乃奇編劇、青年作曲蔡南正、舞美設計劉全福等主創團隊根據平陽地方民間傳說故事改編而來。
  • 非遺技藝|漳州木偶頭雕刻——巧木造化意萬千
    如泉州早年著名的木偶頭雕刻藝術家,有一群后街的神像鋪兼木偶雕刻的佚名工藝師們;塗門街的黃良司、黃才司及後來的黃嘉祥和北門花園街的木偶造型大師江加走。他們的木偶造型,偶頭雕刻精炒,面部豐腴,具有唐代人物造像特點;粉彩細緻,線條明快,形成了福建南派木偶造型。(來源:北京看展)龍溪地區漳州的布袋木偶戲,於清代就已十分盛行。
  • 臺灣金光布袋戲泉州開鑼 閩南非遺文化傾倒民眾
    圖為臺灣諸羅山木偶劇團吳萬成團長介紹金光布袋戲. 郭斌 攝 中新網泉州6月9日電(林永傳 郭斌 吳世榮)「嗡嗡嗡──」警報器響起,舞臺冉冉升起數個身影,炭棒火花發出閃閃刺眼金光,五彩布巾狂舞,霓虹燈火環轉;臺灣老夫子全能運動、江湖浪子、英雄劍客、射箭豪傑、偶戲變臉……9日晚,福建泉州錦繡莊民間藝術園的大廣場上熱鬧非凡
  • 非遺:《香蜜》劇中的追妹神器,用提線演繹的木偶戲劇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有一個有趣的戲種,以操控木偶演繹各種經典故事而聞名。在古代能現場看木偶戲的相當於現代人看維也納的音樂會,不是什麼人都能看得上的,就連堂堂天界戰神也要用皮影戲來追求女主……離開了木偶師的手,木偶就是單純的木偶,沒有一絲生氣可言。
  • 非遺生活館看一看 
    4月27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義烏市人民政府主辦,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義烏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中義國際會展(義烏)有限公司承辦的第14屆中國(義烏)文交會浙江非遺生活館,在義烏國際博覽中心E1館正式開幕。
  • 河南「小木偶」獲全國兩項大獎
    大河報訊:8月12日在揚州閉幕的第五屆全國木偶皮影劇(節)目展演中,作為河南省唯一一部參與展演的劇目、由河南省木偶劇團排演的《森林歷險記》獲「傳承劇目獎」「木偶技藝操縱獎」兩大獎項。載譽歸來的省木偶劇團,又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緊張的排練中,準備接下來南陽的4場演出。
  • 廣東木偶藝術:一牽一引舞如飛 並肩行過山與水
    這項非遺技藝如何傳承創新?省藝術節期間,南方日報記者走進廣東省木偶藝術劇院,探訪那群賦予木偶「靈魂」的藝術工作者。  主創人員在舞臺呈現和舞臺調度中也可謂用盡心思,不僅充分展示了杖頭木偶、提線木偶、掌中木偶、皮影四大傳統木偶品種的魅力,更融入了人偶、連體鐵枝木偶、巨型組合木偶、大木偶、現代舞等時尚感十足的新元素,還請到德國作曲家弗朗茨·馮·邵西為該劇作曲配器,是一次傳統與現代、中西藝術的多元融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