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並不孤單 盤點現存的火星車

2020-12-15 木倉買車網

[車友頭條-車友號-車聞軼事]  今天(2020年7月23日)中午中國航天人又完成了一次壯舉:載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升空,開始了它長達7個月、上億公裡的漫長徵途。儘管「天問一號」是我國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但中國航天人並沒有選擇「新手模式」,而是直接上了「地獄難度」:一次實現「繞、落、巡」三大目標。想要「巡」就需要有一臺車,今天咱們就來聊聊火星車的那些事兒。

其實最後負責「巡」的那臺車學名應該叫「巡視器」,只是人們習慣管它叫「火星車」。這次「天問一號」的火星車是昨天和北京越野的新款BJ80(參數|詢價)一起發布的,不過別誤會,火星車的研製單位並不是北汽,而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在新款BJ80發布會上實力搶鏡的火星車有六個小車輪,這和此前的「玉兔」系列月球車以及美國的火星車一樣。火星車的行駛速度為200米/小時,不出意外的話它應該也是六輪獨立驅動,四輪獨立轉向。

「天問一號」所載火星車一共有四片太陽能電池板,展開後如同蝴蝶翅膀一樣分列在車體兩側,比「玉兔」月球車多兩片,這是因為火星距太陽較遠,而且火星大氣層也會削減陽光作用,因此就有了更多的「翅膀」。

火星到地球距離很遠,光速的信號也要延遲15分鐘,不可能在地球上實時遙控,因此火星車必須具備很強的自動駕駛能力。「天問一號」火星車的車頭有一根高高的桅杆,桅杆頂部方形盒子上的雙目攝像頭就像機器人的兩個眼睛,它能觀測車輛前方的地形地貌,避開障礙,同時還可幫助實現局部路徑規劃及多輪運動協調控制等功能。

火星車不光有車的功能,實際上還是個空間實驗站,除了剛才提到的地形相機,它還有光譜相機、次表層探測雷達、表面成分探測儀、表面磁場探測儀和氣象測量儀,能夠實現對火星的表面地貌、土壤特徵、礦物成分、水冰、電離層、磁場等方面進行科學探索。

登陸火星後,這臺火星車將會工作90多天,不過根據以往的經驗,探索車的工作時限往往要比設計壽命長很多,不把它用到「油盡燈枯」科學家們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火星是太陽系中最接近地球的行星,也被人們認為是最有可能移民的星球,因此也成為了人類探索最多(花錢也最多)的行星。早在上世紀60年代,人類就開始了對火星的太空探測,1971年前蘇聯的「火星2號」探測器裝載了人類第一臺火星車。

「火星2號」著陸器所載的Prop-M火星車僅重4.5公斤,它有一根15米長的線纜與著陸器相連,因此15米也就是它的最大活動半徑。這臺車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並沒有車輪,而是通過車側的兩個雪橇形搖臂一步一步往前挪,就像我們小時候上發條的玩具機器人一樣。

科學家沒能檢驗「火星2號」和Prop-M火星車的性能,因為它們在降落過程中出現故障,直接墜毀在了火星表面。不過「火星2號」也用這種粉身碎骨的慘烈形式拿下了「首個在火星表面著陸人造探測器」的稱號。

「火星2號」著陸失敗,不過蘇聯人還有備份,這就是和「火星2號」一模一樣的「火星3號」。它比前者晚幾天發射,當然也晚了幾天著陸。「火星3號」的著陸非常成功,然而著陸後只工作了14秒就與地球永久失去了聯繫,連一張完整的照片也沒能回傳……

接連的失敗並沒有讓人類停止探索火星的腳步,接下來美蘇又接連發射火星探測器,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但都沒有火星車,直到1997年,美國「火星拓荒者號」探測器攜帶的「旅居者號」火星車終於成功走上了火星的表面。

「旅居者號」有一塊一次性電池和一個太陽能電池板,電池耗盡後就只能靠電池板在日間活動了。它的中央處理器是Intel 8085,主內存為64kB,前置相機的解析度為484×768。儘管「旅居者號」行走了100多米後就一直在「火星拓荒者號」周圍轉圈,但它工作了近三個月,回傳了超過1萬張照片和大量科學數據,邁出了人類探索火星的堅實一步。

體重只有11.5kg的「旅居者號」回傳了令人振奮的消息,於是美國人再接再厲繼續向火星探索。經過了1999年短暫的失敗後,NASA在2003年開始了火星探測漫遊者計劃的火箭發射。2004年1月4日,「勇氣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表面。

「勇氣號」火星車比其前任重了十多倍,達到185kg,其六個車輪可獨立驅動,搖臂式懸架可以讓它在崎嶇環境中每個輪子都緊貼路面。其最高速度為50mm/s,平均速度10mm/s,每行駛10秒就會停車20秒來觀察地形。

「勇氣號」還有個雙胞胎車型,名叫「機遇號」。「機遇號」比大哥晚了三周到達火星,它的結構和儀器都跟「勇氣號」一樣。它們採用太陽能電池板供電,考慮到火星上的沙塵會漸漸蓋住電池板,所以在NASA計劃中它們只能工作90天,但因為數次大風吹掉了電池板上的灰塵,所以壽命大大提高。其中「機遇號」足足工作了15年零20天……

後來美國NASA又在2011年11月發射了「好奇號」火星車,2012年8月5日,在飛行了5.63億公裡後,「好奇號」在火星的蓋爾撞擊坑成功著陸。「好奇號」火星車的大小是「勇氣號」的兩倍,重量則達到了近5倍,為900kg。

「好奇號」原本的任務時長是2年,但你也能想到,它的退休日期被無限延後了。到如今「好奇號」的主要成果是發現火星不存在甲烷,也就是說沒有甲烷微生物;另外它發現火星土壤中有豐富的水分,也就是說有足夠的水資源給未來的移民用。另外,在2015年10月,「好奇號」還趕時髦在百忙之中拍了一張自拍,其目的是讓科學家觀察其車身狀態。

2020年夏天是兩年一度的火星接近地球的窗口期,也是探測火星扎堆的時期,除了我國的「天問一號」,美國也正在準備最新的火星2020探索車任務。這一次的火星車「毅力號」是在「好奇號」基礎上研製的,主體結構差不多,但所載的科學儀器有些不同。最特別的地方是它將攜帶一個名為「獨創號」的無人機。「毅力號」計劃在2020年7月30日發射,並將在2021年2月份著陸。

除了以上這些,現在普遍還將歐盟在2003年發射的「小獵犬2號」(著陸後失蹤)和美國2018年的「洞察號」歸入火星車一列,只是從照片來看它們沒有輪子,也不能動……不知道跟車有什麼關係。

總結:

「天問一號」並不孤單,因為迄今已經有8臺火星車(算上「小獵犬2號」和「洞察號」的話)在那個紅色的星球上了。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火星之旅就一定會順利,據統計人類探索火星項目的成功率僅為一半,那是一條充滿挑戰的路,祝福我們的「天問一號」能順利平安吧!

相關焦點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中國首輛火星車亮相
    7月22日,「天問一號1:1著陸平臺和火星車」正式對外發布。「天問一號」任務火星車亮相(圖片來源: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央視新聞)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unveiled on Wednesday details of the nation's first Mars rover, which will be part
  • 天問一號火星車配置:六輪獨立驅動 太陽翼呈蝶翼形
    天問一號火星車配置:六輪獨立驅動 太陽翼呈蝶翼形 2020-09-18 18:11:24 作者:於曉 責任編輯:於曉     在9月18日召開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上,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總設計師張榮橋對外公布了天問一號火星車的更多配置細節
  • 「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多國火星車為何近期集中發射?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海南省文昌市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圖/中國新聞圖片網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天問一號突破4億公裡!與美國火星車並駕齊驅:延遲登陸有利我方
    據國家航天局的消息,天問一號累計航程突破了4億公裡,距離火星已經非常近了,預計在2月中旬進入火星的引力場控制區域之內。與天問一號同時發射的還有美國的毅力號火星車,該火星車也預計在2月中旬抵達火星。為什麼美國宇航局要搶先登陸,而中國的天問一號要延遲登陸?
  • 「天問一號」發射7天後,大洋對岸傳來消息,美國火星車追著去了
    眾所周知,稍早前,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託舉著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也就在中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升空成功7天後,遠在大洋對岸的美國也傳來消息,美國火星車成功發射,追著「天問一號」去了。
  • 「天問一號」 西安貢獻了什麼?
    「天問一號」 西安貢獻了什麼?西安硬科技為「天問一號」製造「最強大腦」 此次,位於西安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九研究院第771研究所為「天問一號」設計了「最強大腦」,來適應火星探測的特殊任務。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飛行裡程突破3億千米
    中新網北京11月17日電(郭超凱楊璐)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天問一號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我國火星車的名字應該把它叫做「熒惑一號」或者叫做「飛龍一號」
    近日隨著我國「天問一號」的成功發射,我國的探索火星工程邁出了堅定而又偉大的第一步。在「天問一號」上載有我國第一輛探索火星地面的火星車,目前這輛火星車還處於無名的狀態,而我國就此向全國、全世界、全人類、全宇宙開啟了一輪有趣的徵名活動。
  • 深度解讀: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天問一號」此次將重點執行哪些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總重量達5噸左右。但是,在眾多航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天問一號」探測器扛住了考驗,「過五關斬六將」,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這在人類火星探測歷史上是罕見的。這不僅是對「天問一號」的考驗時刻,亦是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
  • 【深度解讀】關於「天問一號」,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天問一號」任務火星探測器究竟如何到達火星?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外觀圖  「天問一號」探測器飛向火星後如何安全著陸?  但是,在眾多航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天問一號」探測器扛住了考驗,「過五關斬六將」,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這在人類火星探測歷史上是罕見的。這不僅是對「天問一號」的考驗時刻,亦是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
  • 「天問一號」:向著火星,出發!
    2020年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開展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天問一號」蓄勢待發,四問火星探測
    根據中國國家航天局消息,中國首次自主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於2020年7月22日至25日在南昌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按照計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衛星要一次性實現環繞、著陸和巡視三大任務,此次任務將正式拉開我國行星探測的大幕。
  • 天問一號新突破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的宇宙中向火星繼續進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等你來命名!
    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啟程,搭載著中國第一輛火星車奔向火星,拉開了向更遙遠深空探測的序幕。 那些被賦予世界最頂尖科技的星際機器人探測車,比如機遇號、勇氣號,以及天問一號項目中的火星車,它們的存在,都證實了機器人在科學探索中的重要性。 星空解密,非朝夕之事,薪火相傳,吾輩當自強,從小培養孩子的科學探索精神,從基礎的機器人編程學習開始引導孩子走進科技世界。
  • 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裡程又有新的突破
    小編今近日關注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發布的消息,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3億公裡,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時間距離現在已經過去快5個月,中途也完成了多次軌道修正等操作。根據航天局計劃任務,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預計在明年5月會著陸火星#,在10月份的時候,經過「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地面控制任務團隊精確操作控制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共搭載了8臺25N發動機同時點火工作,順利完成了探測器第三次軌道中途修正。
  •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 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 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 2020-11-17 08:11: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記者從中國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2020年11月17日凌晨
  • 網友熱議「天問一號」「奔火」: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7月23日12時41分,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引發了國內外網友的沸騰熱議。它不僅意味著中國邁出了行星探測的第一步,也標誌著中國從此邁入了深空探測的時代。SpaceX和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媒體發文對「天問一號」成功發射表示祝賀。
  • 6個問題,3個數字,解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
    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我國將擇機實施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發射任務。圖片來源:央視新聞天問一號的名字,來自浪漫主義詩人屈原先生的詩歌集《楚辭》中的名篇《天問》。以前文學家木心先生講說,屈原的《楚辭》能和西方交響樂——華格納、勃拉姆斯、西貝柳斯、法朗克——相媲美。全篇總在起伏流動,一種飛翔的感覺。飛翔的感覺。天問一號即將啟程的探索之旅,也是足夠羅曼蒂克的。
  • 歷史探火成功率約五成,中國天問一號如何「問天」?
    1960—1970年為第一階段,彼時國際深空探測尚處研究初期,相關國家主要以火星飛越探測、傳送火星圖片與探測大氣參數為主,但探測任務成功率並不高。1970—1990年為第二階段,美蘇重新展開火星探測活動,以軌道環繞與著陸探測為主。而20世紀90年代至今則是第三階段,火星探測重新成為深空探測的熱點。
  •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
    央廣網北京11月17日消息(記者張棉棉)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7日凌晨,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已在軌飛行116天,飛行裡程超過3億千米。目前,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在距離地球約6380萬千米的宇宙中向火星繼續進軍,探測器姿態穩定,能源平衡,部分分系統完成自檢,各系統工作正常。在軌飛行期間,天問一號已經完成三次中途修正和一次深空機動等飛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