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天文學家把黑洞內部的奇點描繪成一個『甜甜圈』

2020-12-15 天文在線

首先,忘掉「零點能量/無限密度點」吧。

(物理學中,零點能量,可簡稱零點能,起源於量子諧振子處在基態時,量子數為零的考量,是量子力學所描述的物理系統會有的最低能量,此時系統所處的態稱為基態;所有量子力學系統都有零點能量。在量子場論中,該詞彙和真空能量是等義詞,指的空無一物的空間仍有此一定能量存在,對一些系統可以造成擾動,並且導致一些量子電動力學會出現的現象,例如蘭姆位移與喀希米爾效應;它的效應可在納米尺度的元件直接觀測的到。

在宇宙論中,真空能量被視為宇宙常數的來源,和造就了宇宙加速膨脹的暗能量相關。因為零點能量是一系統可能持有的最低能量,因此該能量是無法自系統移除的。儘管如此,零點能量的概念以及自真空汲取「免費能量」的可能性引起了業餘發明者的注目——許多「永動機」或稱「免費能量裝置」等的提案都運用這項概念來解釋。)

時間上的一瞬,空間上的一點,加起來才是黑洞的奇點。黑洞研究:從方程式裡的數字,到實際研究中的數據無限小的點,無窮大的質量,宇宙中一切皆有可能!

(經過10多年準備,四大洲8個觀測點組成虛擬望遠鏡網絡——一個如同地球直徑大小的事件視界望遠鏡,在集齊所有觀測數據並深度分析後,讓黑洞終於擁有了一張「正面照」。北京時間2019年4月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布了黑洞「真容」。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被證明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4年前,兩個黑洞合併產生的引力波信號被科學家「捕捉」到,成為科學界的一個裡程碑事件,人類開始「聽」到黑洞。圖源:xinhuanet)

黑洞從根本上說是一種四維事物,時空的綜合產物,而不僅僅是空間。特別是,史瓦西黑洞的奇點不僅是空間中的一點,也是時間上的一瞬。研究者們在一個史瓦西事件視界裡面發現了一個塌陷的宇宙,而且隨著時間推移其密度變得越來越大,直至密度變得發散的那一刻來臨,世界線終止、再無未來可言。這從時間上說就是奇點,不是空間中的某點。

(引起空間扭曲的小球在三維世界的例子就是黑洞。黑洞事實上是存在於四維空間的一種現象,或者說,黑洞是連接三維世界與四維空間的通道。有可能通過對黑洞的深入研究,找到克服四維空間的辦法。圖源:sina)

但這樣條理清晰的畫面只存在於完美球面對稱的情況下。當黑洞有角動量時(換句話說,它旋轉),就不再是球面對稱了。而當徑向上的密度變得發散時,切向上的密度卻沒有。這可以想像成環行的奇特之處,那就是既真又假:如果你希望是真的,可以用合適的繪圖軟體畫出這個奇特的形狀,說假是因為這個特性是時間上的一瞬,而不是飄移在空間裡的一個幾何物體。這個改變造成了黑洞內部的事件視界在時間上那一瞬的來臨。

(只有很小一部分黑洞周圍擁有大量氣體可供吸積,因此能夠被我們看到;銀河系中的絕大多數黑洞迄今仍然未被發現。圖源:huanqiukexue)

我的建議?忘掉點狀或環狀,除非你想要研究史瓦西或克爾黑洞的四維空間幾何結構。如果你想弄清楚這奇特之處是什麼,那它的形狀不重要,重要的是哪就是時間上未來的一瞬(意即事件視界裡一切物質的時間盡頭。)

我感謝帕特倫那些大方的支持者。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請考慮加入他們。

他們就想努力為角動量為零的愛因斯坦-費爾德方程,找到一個封閉式真空解。

並沒有什麼建議,也不會嘗試去陳述什麼是內部結構,或做相關的模型。實際上,初始史瓦西解只是展示有一個封閉式真空解,給到愛因斯坦-費爾德方程。

(史瓦西解。1915年12月,在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1個月後,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即得到愛因斯坦場方程的精確解,能夠對於點質量與球形質量所產生的引力場給出描述。該精確解算出,如果某天體全部質量都壓縮到很小的「引力半徑」範圍之內,所有物質、能量(包括光線)都被囚禁在內,從外界看,這天體就是絕對黑暗的存在,也就是「黑洞」。圖源:sina)

點質量真空解,像其他諸多物理學方程愛假設一樣,各種假設:當這些維度不重要時,無限小的點質量無窮或起主導作用。

例如,計算木星圍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並不取決於知曉木星或太陽的半徑。知道那些點就行。

幾乎沒有物理學家,包括愛因斯坦,思考過這些真空解真的預告了黑洞的存在。這點上就不比牛頓的點質量。根據研究,數十年後終於獲得了相關證據。此前,這些解不過是數學上的興趣。

史瓦西解也可用於計算行星軌道,並提供一個比牛頓更精確百億分之一的解。

對黑洞的研究曾經難以寸進,如今被數值相對論解決了,而不是封閉式真空模型。這不需要點質量或完全真空,就是大型及時。為什麼數值相對論能搞定?

沒人知道黑洞的內部結構,它有多重,能量如何分布。只有什麼進入它,卻沒出來。這導致的結果是「中心就是未來」:既然載力粒子不能從質量的中心離開,那它們就無法影響中心以外距離所控制的事件。相反,既然光子能圍繞中心運動,或者,直線穿行,那收到的光子序列和發射時並不一樣。有一種「時間和空間交換了位置」的感覺。如果你在一個沒有窗戶的盒子中自由落體到黑洞裡,不看向外面,你是無法區分星際空間的不同的。忽略潮汐力。

(黑洞中的氣體噴射流。黑洞通常是因為它們聚攏周圍的氣體產生輻射而被發現的,這一過程被稱為「吸積」。高溫氣體輻射熱能的效率會嚴重影響吸積流的幾何與動力學特性。當吸積氣體接近中央黑洞時,它們產生的輻射對黑洞的自轉以及視界的存在極為敏感。一旦物質被拉向黑洞,它會在黑洞邊緣旋轉,並在被吞噬之前甩掉部分角動量。磁性便是在這一過程產生的。在氣體繞黑洞盤面邊緣旋轉時,會產生自己的磁場,這個磁場會拋射盤面的氣體遠離黑洞。這些噴射物會從距離黑洞最近的氣體內部「盜取」能量。隨後,氣體速度慢慢減緩,最終被這個黑暗的魔獸所吞噬。圖源:sina)

原本的光子並不環繞運動,而且你已經落到了黑洞中心。打開一扇窗戶,那你將注意到一個巨大的不同。

關於黑洞我了解得並不多,那種概念上的奇異性並非零質量/無限密度。d=m/v,the d->inf, 當 v->0時, 任何點的質量>0。

還有,就我所知,我們已經看過的甜甜圈/指環畫面,並不是黑洞裡面的景觀,而是由極大引力引起的空間的劇烈扭曲,因此會被某種足夠大的物質堵截住的光,被旋轉環繞後顯現在「摺疊」空間。

光在空間裡只能直線傳播,即使空間被扭曲了也一直是這樣。可以做一個模型:在一張紙上畫一條直線,把紙捲起來看看這條直線成了什麼樣。

(被扭曲的光線,日全食驗證廣義相對論。圖源:tuxi)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translate:潘潘

author:quor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物理學家們精確地計算出了黑洞的中心——奇點究竟是什麼樣
    黑洞內部奇點的性質就一直是個謎1916年1月,在東線當兵的德國物理學家卡爾·史瓦西提出了廣義相對論的第一個精確解,這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此前提出的激進的引力理論。廣義相對論把引力描繪成彎曲空間和時間的影響,而不是人們長期以來所理解的引力。史瓦西的解揭示了一個靜止的物質球體周圍時空的曲率。
  • 黑洞的體積並非黑洞的實體,黑洞的實體是奇點,奇點有多小?
    黑洞擁有極強的引力,所以在黑洞附近的一定範圍內,逃逸速度超越了光速,包括光在內的所有物質都無法逃逸而出,這就構成了一個不可見的絕對「黑域」,這個「黑域」的邊緣就被我們稱之為視界,在黑洞視界之外,逃逸速度小於光速,所以便可見了。黑洞的實體通常認為黑洞的實體就是奇點,奇點是一個密度無限大而體積無限小的點,擁有極強的引力。
  • 黑洞奇點和大爆炸奇點有什麼區別?
    大爆炸奇點是一個體積為零的點,但質量很大,這使得密度極高。大爆炸(bing)這個奇點包含了宇宙中的全部物質和能量。大爆炸的最初時刻仍然是個謎。然而,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相信,在最短的那幾分之一秒之後,強大的核力和電磁力便分開了,這很可能導致宇宙開始膨脹。大爆炸創造了空間、時間和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全部物質和能源。
  • 宇宙是奇點爆炸而成,那每個黑洞都有奇點,不是都能成為一個宇宙
    宇宙內的所存物質和能量都聚集到了一起,並濃縮成一個體積無限小,溫度無限高,密度無限大,瞬間產生巨大壓力,之後發生了大爆炸,這次大爆炸的反應原理被物理學家們稱為量子物理。按照之前說的宇宙是奇點爆炸而成,那每個黑洞都一個奇點,是不是只要它們爆炸就能行程另一個宇宙。
  • 一個簡單的等式看懂黑洞奇點的奇異程度
    黑洞與廣義相對論有著天生的親緣關係,當德國物理學家史瓦西1915年得到引力場方程的第一個精確解時,人們就發現在這個被稱為史瓦西解的數學模型中,包含著兩個非常明顯的奇異性,一個是史瓦西半徑面上的奇異性——後來被稱為史瓦西視界,另一個則是黑洞中心點的奇異性——黑洞奇點。
  • 時空奇點與黑洞——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奇點的存在一直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難題。好在我們這些在黑洞外部的人不必擔心,因為我們看不到它們,它們總是被所謂的視界包圍起來,對於視界內部,我們什麼也看不到。霍金和彭羅斯的雙劍合璧當時,同在劍橋大學、已經患上「漸凍症」的霍金遇到彭羅斯,開始了他們合作研究宇宙學的旅程。
  • 旋轉的黑洞會裸露出奇點,裸奇點的存在可能對宇宙產生危害
    黑洞中心聚集了黑洞的所有質量,它是一個密度無窮大的點,被稱為奇點。根據主流的物理理論,黑洞有一個邊界稱為事件視界,一旦越過這個邊界,連光都無法逃脫。在奇點上,描述時空的數學完全崩潰了,因此廣義相對論也無法預測奇點鄰域內粒子的行為。奇點的引力是無限強的,任何靠近它的物質都會被拉過去。幸運的是,奇點都是包裹在事件視界之內的。自從天文學家發現黑洞以來,人們就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存在裸奇點,也就是說在沒有相關視界的情況下形成一個奇點。
  • 黑洞中存在奇點的嗎?為什麼?
    在真實的宇宙中,黑洞不會存在奇點。通常,奇點是有缺陷的物理理論的非物理數學結果。當科學家們談論黑洞奇點時,他們是在談論我們當前理論中出現的錯誤,而不是實際上存在的物體。奇點是空間中存在無限密度的質量的點,這將導致具有無限曲率的時空。
  • 黑洞的奇點與宇宙最原始的奇點相比,哪個更小?
    那一場爆炸破出了一個嶄新的世界,而爆炸所產生的碎片成為了如今的億萬個星系,並且依然還在向外流逝著。這其中最神秘的天體——黑洞,也露出了它神秘的微笑。如果它願意,甚至可以將光都吞進肚中。既然它們都有奇點,那黑洞的奇點與宇宙最原始的奇點相比,哪個更小呢?
  • 黑洞穩定性和「臨界質量」問題
    像太陽一樣的中等質量恆星通過紅巨星的爆炸方式轉變為白矮星,大質量和超大質量恆星通過超新星的爆炸方式轉變為中子星和黑洞。在中子星的情形中,恆星核心的所有物質被壓碎成中子和其它粒子,恆星核心的物質被壓縮成中子星之後停止了引力收縮,中子星內部的中子簡併力抵抗了中子星自身的強大引力。
  • 黑洞中心會不會是一個宇宙?不然黑洞吞噬的物質去哪裡了?
    我們不得而知,但從天文學家觀測到的數據來看,黑洞在吞噬了海量的物質之後,似乎並未擴大,甚至一些黑洞反而會消失。然而這個說法有一個巨大的漏洞,既然黑洞可以將吞噬的物質傳送到別的宇宙,那麼,相對而言,我們的宇宙也應該存在一些特殊的黑洞,負責將其它宇宙的物質傳送到我們的宇宙才對,這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循環!所以說,黑洞不大可能是類似通道的東西。那麼,有沒有可能,黑洞本身就是一個宇宙呢?
  • 為什麼138億年前的原初宇宙沒有直接坍縮成黑洞?
    據估計,宇宙的誕生時間可以追溯到138億年前,最初的宇宙只有存能量,全部集中在奇點中。宇宙大爆炸之後,產生了大量的物質。早期宇宙非常小,所以密度極高。既然如此,為什麼緻密的早期宇宙沒有直接坍縮成黑洞呢?
  • 既然黑洞看不透,為什麼中心不是物質,而是奇點?
    最初的核聚變反應主要是氫原子核聚變,核心內部的氫會「越用」越少,聚變成的元素序號更高的氦。如果恆星的質量足夠大,使得內部的壓強可以達到元素周期表序號越高的元素的核聚變的條件,核聚變就會繼續下去。如果達不到條件,那麼當恆星只能靠原子本身的量子力來抵抗引力坍縮,在電子簡併壓(下面會講)下恆星會形成一顆穩定的白矮星。
  • 為什麼黑洞是宇宙中最可怕的東西?
    安德裡亞·格茲和萊茵哈德·亨澤爾共享了另一半諾貝爾物理學獎,獲獎理由是他們發現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黑洞。黑洞尤其可怕的理由有三。如果你掉入一個恆星死亡時形成的黑洞,你將會被撕碎;同樣地,所有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仿佛永遠都是飢腸轆轆;以及,物理定律在黑洞內不再適用。克裡斯·英佩究黑洞已有30多年,尤其專注研究潛伏在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 宇宙大爆炸是一個黑洞嗎?科學家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看完恍然大悟
    為什麼宇宙在一開始沒有坍縮並變成一個黑洞? 有時人們難以理解為什麼宇宙大爆炸不是黑洞。無論如何,在大爆炸初的一瞬間,物質的密度遠大於現有的任何一顆恆星,高密度的物質將會強烈地扭曲時空。在一定的密度下,在希瓦茲凱爾德半徑內將有足夠質量的物質形成黑洞。
  • 怎麼理解M87黑洞65億個太陽質量濃縮到一個比原子還小的奇點裡?
    這是一位網友提出的問題,原題是:65億個太陽壓縮到不足一個原子大小的空間裡,大神們釋疑一下,真能裝的下嗎?原子是我們三維空間世界的物質,怎麼能夠形容奇點呢?這個問題大概是說距離我們5500光年的M87星系中心黑洞,人類首次正式拍攝到這個黑洞的照片,這個黑洞約太陽質量的65億倍。
  • 黑洞內部是什麼?諾獎獲得者作出解釋,人類疑被禁止窺視
    人類對黑洞的研究從上個世紀初期就開始了,但由於認知水平和觀測設備並沒有那麼先進,因此科學家們對黑洞的研究大多數處於猜想、理論的層面。直到前幾年人類第一次拍攝到黑洞的照片,才讓黑洞的存在板上釘釘。雖然如此,科學家們依然不知道黑洞的內部結構是什麼,也不知道黑洞裡面有什麼東西。
  • 中質量黑洞首次出現,引起科學家好奇,第一張黑洞為何是橙色的?
    ,他們發現了一個中等質量黑洞,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證實中等質量黑洞的存在。但不可思議的是,男主角並沒有被裡面的引力場所撕碎,而是經過一番不可思議的經歷跌到最靠近奇點的空間,最後還實現了時空穿越。然而科學家表示,這種電影場景在現實中不太可能出現。因為黑洞的密度非常大,應該是目前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體。
  • 黑洞是萬物的終結?宇宙發展到最後會只剩下黑洞嗎?
    黑洞但愛因斯塔相對論中預言了黑洞的存在,而且隨著空間望遠鏡的不斷發展,天文學家通過空間望遠鏡捕捉到的畫面也推測出了黑洞的存在!根據天文學家觀測到的數據,我們所處的宇宙毫無疑問處於高速膨脹之中,而根據宇宙的膨脹情況,科學家大概預測出宇宙的年齡大概為138億年左右,這就意味著我們的宇宙是有一個創生過程的!
  • 人類發現首個中等質量黑洞宇宙終結者還是締造者?
    黑洞的吸積盤和噴流不斷向宇宙空間輻射各類電磁波。捕捉宇宙電磁波,間接描繪黑洞輪廓。恆星衰老,向奇點無限坍塌形成黑洞。中等質量黑洞照片。日前,美國和歐洲的天文學家宣布,他們首次探測到了一個中等質量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