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杭州蕭山區疾控簡報在網上流傳,裡面關於一女孩與弟弟先後被狗咬傷,弟弟因及時打疫苗無礙,而姐姐未打疫苗導致腦死亡,從而引發網友們熱議。12月16日,女孩父親發聲回應:「大家說什麼都無所謂,我們現在只關心怎麼治好女兒。」目前該女生仍處於昏迷狀態,我們唯有祈禱並等待奇蹟。
這一事件
將狂犬病推向熱搜
關於被狗咬傷怎麼處理、狂犬病有什麼症狀
疫苗要不要打、何時打等問題
成為大家關注和討論的焦點話題
今天科科便來跟大家說說
那些我們必須知道的狂犬病知識
提及狂犬病大家並不陌生
近年來全球狂犬病病發率雖大大降低
但由於我國犬、貓的飼養數量大
每年被動物咬傷抓傷人數約4000萬人
因此一直是狂犬病高發國家
狂犬病也仍是困擾我國的
一大公共安全威脅
狂犬病在全球普遍存在。
狂犬病
狂犬病,顧名思義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人獸共患,主要通過動物咬傷進行傳播,犬類是我國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佔95%以上,其次是貓。
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狂犬病在全球150個國家流行,除南極洲以外,其他各州都存在狂犬病,但95%以上的人類死亡病例發生在亞洲和非洲。
據估計,每年狂犬病會導致全球5.9萬人死亡,相當於每9分鐘世界上就有1人死於狂犬病。
狂犬病的病死率甚至遠遠高於新冠肺炎、鼠疫等傳染病,病死率近乎100%。也就是說,迄今為止,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藥物或者治療手段能治療狂犬病。
說回國內,2019年全國狂犬病報告發病290例,死亡276人,死亡率超過97%。我國狂犬病死亡人數已連續多年位居法定傳染病的前五位。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年6月發布的《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狂犬病僅次於愛滋病、肺結核、病毒性肝炎,居2019年甲乙類傳染病報告死亡數第4位。
狂犬病確確實實可怕
但它也是完全可以預防的
只要加強對狂犬病的認知和預防
自然就能把它扼殺在搖籃裡
接下來就跟科科一起看看
關於狂犬病我們都需要知道什麼
問
哪些動物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
在全球範圍內,99%以上的人類狂犬病是由犬傳播的。犬是我國人類狂犬病的主要傳染源,其次是貓。
根據我國目前的狂犬病流行情況,致傷動物傳播狂犬病的風險可分三個等級:
(1)高風險:犬、貓;流浪的或野生的哺乳動物;蝙蝠
(2)低風險:牛、羊、馬、豬等家畜;兔、鼠等齧齒動物
(2)無風險:非哺乳動物不患狂犬病,如龜、魚、鳥類、昆蟲等
答
問
被動物咬傷口怎麼處理?
1)衝洗傷口
使用 20% 的肥皂水(或者其他弱鹼性清潔劑)和一定壓力的流動清水(自來水)徹底衝洗所有咬傷和抓傷處,較深傷口用注射器或者高壓脈衝器械伸入傷口深部進行灌注清洗,衝洗至少 15 分鐘。
2)消毒和清創傷口
用2%~3% 碘酒(碘伏)或者 75% 酒精塗擦傷口。儘可能的清除傷口內的淤血、凝血塊、碎爛失活的、可能被狂犬病病毒汙染的組織。
3)根據暴露情況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
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對於黏膜暴露者,應當將被動免疫製劑滴/塗在黏膜上。
4)縫合或包紮傷口
傷口輕微時,可不縫合,也可不包紮,可用透氣性敷料覆蓋創面。傷口較大或者面部重傷影響面容或者功能時,確需縫合的,在完成清創消毒、注射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後,數小時後(不少於 2 小時)再縫合和包紮;傷口深而大者應當放置引流條。
5)接種狂犬病疫苗
按照 4 針法(2-1-1,第 0 天、7 天、21 天)或 5 針法(第 0 天、3 天、7 天、14 天、28 天)程序接種人用狂犬病疫苗。
答
問
狂犬病臨床分期表現如何?
根據病程,狂犬病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潛伏期、前驅期、急性神經症狀期(興奮期)、麻痺期、昏迷和死亡幾個階段。但實際上發病是一個連續的臨床過程,而不是簡單的一系列可以獨立分割的表現。
(1)潛伏期:從暴露到發病前無任何症狀的時期,一般為1-3個月,極少數短至兩周以內或長至一年以上,此時期內沒有很好的診斷方法。
(2)前驅期:患者出現臨床症狀的早期,通常以不適、厭食、疲勞、頭痛和發熱等不典型症狀開始,50%-80%的患者會在原暴露部位出現特異性神經性疼痛或感覺異常(如癢、麻及蟻行感等),可能是由於病毒在背根神經節複製或神經節神經炎所致。此時期還可能出現無端的恐懼、焦慮、激動、易怒、神經過敏、失眠或抑鬱等症狀。前驅期一般為2-10天(通常2-4天)。
(3)急性神經症狀期:患者出現典型的狂犬病臨床症狀,有兩種表現,即狂躁型與麻痺型。
答
問
狂犬病潛伏期是多長?
通常為1-3個月,換句話說,就是絕大多數狂犬病患者會在暴露後的1-3個月內發病。
一周以內發病或者1年以上再發病的情況均極為罕見。很多人會擔心,很久以前被狗咬過,當時沒有接種,要不要緊,是這樣的,目前99%的狂犬病都會在1年以內發作,超過一年以上發病的極其罕見。所以不要過度擔心很久以前的咬傷。
答
問
狂犬病暴露後傷口如何分級?
狂犬病暴露傷口分級是指人跟動物接觸的狂犬病危險程度,分Ⅰ級、Ⅱ級和Ⅲ級,其中Ⅲ級暴露的危險性最高。
Ⅰ級暴露:①接觸或餵養動物;②完好的皮膚被舔;③完好的皮膚接觸狂犬病動物或人狂犬病病例的分泌物或排洩物。
Ⅱ級暴露:①裸露的皮膚被輕咬;②無出血的輕微抓傷或擦傷。
Ⅲ級暴露:①一處或多處貫穿皮膚的咬傷或抓傷;②破損的皮膚被舔舐;③開放性傷口或黏膜被唾液汙染;④暴露於蝙蝠。
接觸狂犬病動物的口水或者大小便,也是有可能會感染的喔!根據《狂犬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2016版)》,皮膚完好的情況下的接觸,確認接觸方式可靠就不用處置。但是如果被輕咬、抓傷,哪怕沒有出血,也建議接種狂犬疫苗。
答
問
接種過狂犬病疫苗,若再次暴露是否需要繼續接種?
(1)對於曾經接受過疫苗全程接種者,如3個月內再次暴露,在符合2013年WHO報告中提及的各項條件時,可推遲加強免疫;
(2)超過3個月以上再次暴露者,需第0天和第3天各接種1劑疫苗;
(3)若使用了效力不確定的疫苗、之前未全程接種或暴露嚴重的III級暴露者,在再次暴露後則需全程進行疫苗種。
答
問
接種狂犬病後是否會有不良反應。
接種狂犬病疫苗可能會出現注射局部的疼痛、紅腫、輕度發熱、過敏反應等。
接種後出現以上不良反應,如果反應輕微,不用刻意處理,會自行消退,疫苗還需按時注射。
如果反應比較嚴重或出現以上未提到的不良反應,則需儘快到醫院檢查,排除其他疾病並對症處理,待症狀緩解後繼續完成疫苗的接種。
答
問
什麼是10天觀察法?
「10天觀察法」是指如果狗或貓在咬傷人後10天後仍十分健康,證明咬人的狗或者貓在事發時唾液中不含狂犬病毒。
但是10日觀察法有幾個前提:
①僅限於家養的犬、貓和雪貂且傷人動物,需有2次明確記載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接種史。
②需要考慮眾多因素,如:暴露地區的動物狂犬病流行病學、傷口類型、暴露嚴重程度、傷人動物的臨床表現及其免疫接種狀況等。
③推薦立即接種疫苗,如果10天內咬人動物沒有發病死亡,可終止疫苗注射。
④臨床實際工作中,不建議終止。如果完成一個標準化的程序處理,可產生可靠的抗體,使抗體得到長時間的保護,同時再次暴露後,只需加注疫苗即可。
答
狗狗及其他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我們理應給予它們最大的友好
但同時也必須做好防範
科科呼籲所有愛養寵物的人士
及時接種疫苗、不要輕易遺棄
出門做好防護,減少對別人的傷害
既然選擇給了它一個家
請好好照顧它
原標題:《杭州女孩被狗咬傷至今昏迷,狂犬病到底有多可怕......》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