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奧數 求五角星五個角的度數之和

2020-12-06 深耕未來

四年級的知識,已經學習了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度,也知道了角的分類,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四年級的奧數題,關於角的度數的求法。

求<A+<B+<C+<D+<E=?求這五個角的度數之和。

本題目考察的是三角形的內角和的考查。

解:

1、構造三角形並標註標記如下

2、紅色的三角形ADF的內角和<1+<2+<3=180,<1=<A,<2=<D

則 <3=180-<1-<2=<4 ( 因為<3+<4=180是一個平角)

3、藍色的三角形CEH的內角和<5+<6+<7=180,<5=<C,<6=<E

則 <7=180-<5-<6=<8 ( 因為<7+<8=180是一個平角)

4、這樣我們可以發現<A+<B+<C+<D+<E= <B+<4+<8=180

你學會了嗎?數學需要多思考,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問題就會很容易找到思路,解出答案。

相關焦點

  • 五年級的同學接觸一些奧數題目肯定有好處的,收藏下來做做看
    學習奧數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和理解能力,所以個人感覺學習奧數最好的時間點是從四年級開始,當然數學思維要求我們培養很多能力,比如說觀察力、判斷力、推理力、想像力、創造力、記憶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四年級之前我們可以著重接觸一些這類的題目和知識點,在具備了相當的計算知識和計算力以後,再比較系統地接受奧數知識,效果會更好。
  • 小學數學易錯題匯總②——四年級下冊
    2、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一個底角和頂角的度數之和是150°,它的底角是( )°。按角分類,它是( )三角形。解析:第一個空比較簡單,已知一個三角形中兩個角的度數之和是150°,用180°減去150°,就能得到第三個角的度數,也就是底角的度數,是30°。
  • 一年級數學期末卷,填空「被遮住的五角星有幾個」,做對同學太少
    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一套一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測試卷,這道試題考查的內容比較多,題型多樣,難易程度適中,以基礎題為主,穿插中等題和拔尖題,但是,易錯題比較多,稍不小心就會導致扣分。其中,填空題的最後一道「被遮住的五角星各有幾個」,全班做對的同學比較少。下面,我們先來看看這份試題吧。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考試關於角的初步認識的必考題型
    關於角的初步認識必考題型總結求角度的題型是我們二年級上冊在期末考試當中必考的重點題型,也是我們同學們最容易丟分的題型。今天熊二老師就給同學們把這部分易考易錯題型總結了一下,希望家長們收藏一下,如果考試過程當中考出來的話,在評論區告訴熊二老師一聲,因為去年老師就給同學們壓住很多二年級期末考試題。謝謝大家配合。一.求下圖中∠1的度數.
  • 一道簡單的四年級的數學應用題,全班錯誤率超過40%
    不知不覺四年級的數學已經學完了兩個單元。學得怎麼樣,來一場說考就考的測試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手段之一。畢竟單元測試是綜合性的檢測,比單節課後練習,更能全面檢驗孩子們對知識掌握的情況,對知識點能否靈活應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單元考90多分的非常普遍,且滿分也有好幾位。由於這次有兩題大家嚴重丟分,班上同學得分普遍偏低。
  • 拿上你的量角器,來做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度量》測試題
    #四年級數學#今天整理分享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第三單元《角的度量》測試題。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各位同學要學會認識量角器,會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數,並比較角的大小。本單元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學習,可以培養大家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因此,要多多練習,熟練掌握。快拿起你的量角器,來練練看。
  • 平行線、相交線角的度數學生難計算,教師四種方法幫你過難關
    求角的度數和角之間的關係,是初中數學中常見的出題內容。有些學生,特別是初學幾何題的七年級學生,在做題時常有兩個困惑:1、思考時不知道該用哪些知識。2、能算出角的度數,但寫解題步驟時,不知道從哪兒開始寫。下面我從這兩個方面入手,詳細解讀七年級學生,在思考和求解角的有關問題時該如何做。
  • 人教版小學四年級下冊《三角形》單元知識點匯總和需掌握題型
    小學四年級下冊需要學習的圖形類有兩個單元,一個是《三角形》,另一個是《圖形的運動》。其中《圖形的運動》較為簡單,就不多說了,今天主要講《三角形》單元的重點內容。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三條高的畫法,如果長時間不接觸很容易忘記, 同學們最好把這三個圖畫在一個複習本上,經常看看,這樣在遇到畫高的題時就不會做錯了。2、一個三角形的兩個角分別是35°和98°,求另一個角的度數,並判斷這個三角形是屬於什麼三角形。
  • 如何求四個人的平均體重,這道小學奧數題適合你嗎?
    這是福州城區某重點小學五年級的一道課外提高(奧數)題。有甲、乙、丙、丁四個人,甲與乙的平均體重比甲與丙的平均體重少8千克,且乙與丙的平均體重是49千克。(1)乙的體重是多少千克?(2)若其中兩個人的平均體重與另兩個人的平均體重相等,且甲與丁的體重之差不等於16千克,求這四個人的平均體重。提示:(1)為表述方便,下文在不會產生誤會的情況下分別把這四個人的體重(千克數)簡記為甲、乙、丙、丁。
  • 逐項突破 ,北師版四年級數學下冊,往年期中考填空題及答案詳解
    分析:由於這是一個直角三角形,所以有一個角是90度,題意還已知一個銳角為50度,求另一個銳角用三角形內角和180度減去已知的兩個角的度數,180-90-50=40度,所以另一個銳角是( 40 )度。8、一個等邊三角形的周長是15釐米,它的邊長是( )釐米,每個內角都是( )度。
  • 學奧數應從幾年級開始?學了奧數與不學奧數的5大區別
    長期以來,奧數是個奇怪的事物,一方面,它受到了許多人的「口誅筆伐」,認為不應該學它!另一方面,家長卻帶著孩子,花費金錢,找到補課機構,要求學奧數。那麼,奧數究竟有沒有用?小學生什麼時候適合學奧數?學了奧數與不學奧數,有哪些區別呢?
  •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第四單元《比》的練習及答案
    甲、乙兩數的比是3:9,則甲數是乙數的( ),乙數是甲乙兩數之和的( )。 2. 媽媽買了2.4千克蘋果和4.2千克梨,蘋果和梨的質量比是( ),比值為( )。 4. 一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之比為2:9:7,這個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 ),這個三角形是( )三角形。
  • 四年級過FCE、上仨奧數班,沒時間吃蘋果,是教育內卷還是早規劃
    「現在小學3年級,目標是第二梯隊以上國際部,如何規劃」「CAE也不難啊,北京牛娃四年級就CPE了」「我家娃四年級,現在一周就三個數學班,其他全是自學。因為沒時間上機構,路上浪費時間,我娃現在連吃個蘋果的時間都沒有」「五年級要把數學能拿到的杯杯碗碗都拿到,6年級才能輕鬆開始學初中的課程了。」
  • 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02線與角
    4、角:具有公共端點的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或者一條射線繞他的端點旋轉一定的角度後所形成的圖形就叫做角。其中這個射線的端點為所形成的角的頂點,射線為角的邊。旋轉的角度,為角的度數,也就是大小。8、關於角的習題(1)數一數,下面圖形中共有多少個角?解析:數角的個數題是比較經典的易錯題。易錯點通常是漏數組合角。在這道題目中,就比較容易忽略由兩個小角,三個小角,四個小角所組成的角。
  • 四年級上冊數學重點知識歸納,預習複習都能用,建議收藏
    四年級上冊數學,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內容涉獵較廣,所以,同學們在假期裡可以提前預習,或了解一下新學期要學習的內容。家長要監督好孩子的學習,不能讓孩子太鬆懈了。假期不預習,開學落後別人一大步,想要追趕上其他的孩子,就必須比別人努力,學習壓力會重很多。
  • 一年級到六年級家長陪伴的五個坑及正確陪伴方式
    父母陪伴的五個「坑」 正在毀掉孩子的潛力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 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
  •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五華區四年級數學期末真題考試卷分析
    2020年1月寒假前昆明市盤龍區四年級數學期末真題考試卷主要由「填空」、「選擇題」、「算一算」、「想一想寫一寫」、「畫一畫」、「解決問題」6部分組成,考試時間80分鐘,滿分100分。一、填空本題共有9小題,考查的知識點有:數的讀寫(讀作寫成大寫,「四捨五入」到萬位就要看千位,千位小於5捨去),數的省略,面積單位換算,餘數和除數的大小關係,商的變化規律。
  • 上海奧數杯賽疑似「捲土重來」,部分家長對奧數班熱情不減
    學生家長林先生表示,已經給孩子報名「52測評」,學奧數就是為了升學。他的孩子即將升入四年級,暑假報了兩個奧數班,幾乎每天上午都有奧數課。至於「思維100」因為在上海沒有報名點,要去周邊城市報名,林先生說暫時不予考慮。事實上,去年上海市教委就明確,嚴禁將升學與奧數成績、英語星級考等證書掛鈎,並明示問責制度。
  • 乾貨滿滿,等著你來拿走,四年級下冊數學,第三單元角的度量
    這一單元角的度量,是小學階段圖形與幾何知識重要的部分。結合實例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體會兩點間所有的連線中線段最短,知道兩點間的距離;知道平角與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之間的大小關係。這一單元概念特別多,會畫角和量角,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牢記知識點,會能靈活動運用。線段、射線和直線要會得用線的特點區分這三種線,還要理解它們三者之間內在的聯繫。要掌握數線段的方法——數基本圖形法。
  • 小學奧數數論問題專項練習:位值原理
    小學奧數數論問題專項練習:位值原理   1、有一個三位數,把它的個位數移到百位上,百位和十位上的數碼相應後移一位成了一個新的三位數,原三位數的2倍恰好比新三位數大1,求原來的三位數。   2、有一個兩位數,如果把數碼3加寫在它的前面,則可得到一個三位數,如果把3加寫在它的後面,則也可也以得到一個三位數,如果在它前後各加寫一個數碼3,則可得到一個四位數。將這兩個三位數和一個四位數相加等於3600。求原來的兩位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