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控股集團董事兼中南置地總裁陳昱含
樂居財經 鄧鑫妮 發自上海
「太師」陳凱離開中南置地已有一年,這一年裡,他培養的少主陳昱含走到臺前來,繼續講著中南故事。
年近60的陳錦石,也有意將家業傳到女兒陳昱含手中,先入地產,再給商業,然後又將物業交付予她。
1月6日,江蘇中南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簡稱「中南物業」)實際控制人由陳錦石變更為陳昱含。中南旗下的「地產+商業+物業」在手,她身上的擔子又加重了。
「2008年,我在雪梨留學。課餘時,就在類似的跳蚤市場擺地攤。」說這話時,陳昱含面帶微笑,站在上海天宴秀場搭建的一片麥田中。
這是2018年11月,陳昱含在中南品牌發布會上回憶起往事。而他的父親陳錦石,正坐在臺下傾聽。這樣的交流形式,從2009年變得多了起來。
23歲的陳昱含從澳洲留學回國後,進入到中南集團,從總經理助理兼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做起,並自2009年起出任上市公司中南建設的董事。
那一年,陳昱含24歲。開始出任上市公司董事後,對於這位年輕的「85後」女總裁,外界從不缺少關注。
陳凱出走後,放在她身上的壓力可想而知。而今,她已從鄰家女孩,成長為一位地產總裁,收放自如,對於掌管公司也已駕輕就熟。
陳錦石放權
緩緩布局,陳錦石的放權之意,早有端倪。
一個月前,中南建設將旗下南通中南商業100%股權,轉讓給陳昱含控制的南通朗達商業管理有限公司。1月7日,陳錦石退出中南物業及旗下8家子公司,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陳昱含。
在實控人變更的兩天前,南通市益浩商務發展有限公司(簡稱「益浩商務」)已進入了中南物業,成為大股東。
中南物業的股東經過兩次變動,兩次劇情頗為相似。只是這一次,陳錦石把女兒陳昱含推到了前面。
2016年之前,中南服務的控股股東還是江蘇中南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南建設」,000961.SZ)。當年5月,中南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簡稱「中南城建」)以迅雷之勢進入中南物業,坐擁大股東之位。
這次變動,益浩商務以「空降」之姿進入,替代中南城建成為唯一股東。中南物業成為了由益浩商務100%控股的公司,由此,陳昱含順勢成為了中南物業的實控人和最終受益人。
上市重擔在肩
「有遺憾,但不後悔。」進入中南建設,一開始也許並不在陳昱含的人生規劃裡,不過,12年足以讓她在一個新環境中遊刃有餘。
接班,是家族企業二代們多會面對的問題,陳昱含正在這條路上走著。而在正式接棒家族產業前,物業板塊是不少地產二代的「操練場」,陳昱含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在準備上市或已上市的物企中,有很多地產二代的身影,持股或掌權並不鮮見。如鴻坤物業實控人趙偉豪,是鴻坤地產趙彬之子;榮盛發展董事長耿建明的女兒耿凡超,作為中鴻凱盛大股東,間接持股榮萬家8.06%;弘陽集團董事長的女兒曾子熙,是弘陽服務的執行董事兼副總裁;佳兆業董事長郭英成女兒郭曉亭,位至佳兆業美好董事會副主席;歐宗榮長子歐國強是正榮服務的第二大股東,宋都股份董事長俞建午之女俞昀,擔任宋都服務董事會主席等等。
統計截至2020年2月
「未來終究是年輕人的天下」將商業、物業放到陳昱含手中,陳錦石的意圖很明晰,慢慢地讓女兒接過家族生意。
從農村的泥瓦匠做到地產企業家,陳錦石創下這片家業,實屬不易,自然希望能有人繼承。
上世紀八十年代,改革開放的春風從南方吹到北方。身處江蘇的陳錦石內心澎湃,憋著勁要幹一番大事業。1988年年初,他帶著東拼西湊的5000塊錢,和臨時拉起來的28人包工隊,遠赴山東,開啟艱難的創業之路。
公司初創,正是困難的時候,陳錦石一心撲在上面。此時,陳昱含剛滿兩歲,是咿呀學語的年齡。
2001年,中南集團已經出具規模,但是在經歷過金融風暴後,增長乏力。於是,陳錦石創立了中南物業,一則承接地產板塊業務,二則為公司提供新的增長機會。年底,迎來轉機。陳錦石抓住中國加入WTO的時代強心劑,同時變革公司經營方針、產品結構和人才戰略。
調整後的中南集團,很快開始了大跨步的發展。2005年2月4日,一舉獲得長三角地王南通中央商務區項目,中南地產由此進入大盤時代。2009年7月15日,中南建設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發展如虎添翼。
中南物業的發展,緊跟母公司步伐。2010年服務面積突破500萬平方米,四年後規模擴大一倍,達到1000萬平方。隨後進入到高速發展階段,2018年管理面積達到3100萬平方米,相比四年前增長210%。
截至2019年11月,中南服務已經服務全國90多個城市,合約建築面積突破5300萬平方米,服務項目超140個,包括住宅社區、公眾物業、城市綜合體和文旅小鎮等多種業態。
而今,2020年已然過去,擔子落到了新晉實控人陳昱含身上,她會講一個什麼樣的資本故事?
【關注百家號樂居財經,洞悉房產市場風雲變化。】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