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我奮鬥我幸福】新時代沂蒙扶貧「六姐妹」之王洋:扶貧路上...

2021-01-08 大眾網

  編者按: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

  大眾網自今日起至7月1日開設《新時代 我奮鬥 我幸福》專欄,發掘和記錄那些在新時代為美好生活而努力奮鬥的人們,通過他們的奮鬥故事,奮鬥歷程展示新時代奮鬥者的新風貌、新作為,展示山東努力走在前列、由大到強、全面求強的奮鬥過程,展示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中各行各業湧現出的感人事跡。

  【新時代我奮鬥我幸福】新時代沂蒙扶貧「六姐妹」之王洋:扶貧路上的「90後」村官

  大眾網臨沂3月10日訊(記者 劉元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沂蒙老區湧現出了一批新時代的女性代表,她們艱苦奮鬥、幹事創業,帶動當地人走向了共同富裕道路,被稱為新時代的沂蒙扶貧「六姐妹」,年輕的大學生村官王洋就是其中之一。

  王洋(左)在扶貧車間與員工一起

  2016年,曲阜師範大學研究生畢業後,王洋來到臨沭縣曹莊鎮朱村擔任大學生村官。她自小在城裡長大,參加工作時有多種選擇,卻最終放棄了可以在城裡就業的機會,響應國家號召來到了條件艱苦的農村。由於常年在農村扶貧一線奔勞,王洋皮膚被曬得黝黑,根本看不出是個「90後」。

  從到朱村的第一天起,王洋便走街串巷,了解每一戶村民的情況。朱村貧困戶張田英今年35歲,雙腿殘疾,一個人帶著兒子艱難度日。王洋了解到這個情況後,不但到有關部門為張田英兒子申請了助學金,還幫她找了一份柳編工作。如今,張田英每天能收入40元,在今年與其他6戶貧困戶一起實現了穩定脫貧。

  此外,根據朱村傳統手工製品柳編和農副特色產品的現狀,王洋打造「朱村味道」農產品品牌,為朱村優質農產品代言,參加臨沂首屆年貨節及農產品展銷會,並通過建立微信平臺、淘寶店鋪等多種渠道推廣銷售「朱村味道」系列產品。

  同時,王洋結合自身專業優勢,發展朱村電商業務,通過積極協調聯繫,與圓通快遞聯合建起了設施齊全的電商培訓教室和「快遞+電商」村級服務站。目前,已經舉辦了3次電商知識宣講會、2期電商培訓班,幫助13位學員開起了自己的淘寶網店,結合微信平臺、助農平臺等線上銷售方式,出售蜂蜜、核桃、花生等農特產獲得增收。

  2017年5月份,臨沭縣朱村部分農戶為增加收入搞起了大棚種植,種植的西洋芹喜獲豐收卻出現了滯銷,優質有機綠色芹菜在市場上賣不上價錢。農戶辛苦種植的芹菜賣不出去,愁壞了村裡的種植戶,王洋更是看在眼裡急在裡。

  為減少村裡種植戶的損失,儘快把菜農大棚裡的西洋芹賣出去,王洋多方聯繫市場、學校食堂、超市等銷售場所,向他們推銷有機芹菜,經常早出晚歸,人也日漸消瘦。此外,她還與愛心志願者協會一同發起西洋芹義購活動,在朋友圈不斷刷屏,宣傳推廣村裡種植的優質芹菜。就連母親節當天,她還和母親一起在大街上賣芹菜。「有機西洋芹營養價值高、富含粗纖維、筋少嘎嘣脆,這麼好的菜賣不出去太可惜了,當時想著幫村裡人能多賣一點是一點。」王洋告訴大眾網記者,母親節並沒有給媽媽準備什麼特殊的節日禮物,媽媽卻陪著她在路邊賣了一天菜,這讓她終生難忘。

  在村官群體、愛心企業和臨沭第一書記大組的幫助下,兩周內銷售芹菜3萬斤,解決了大棚種植戶的燃眉之急,王洋被村民親切地稱為「芹菜西施」。

  「戰爭年代的『沂蒙六姐妹』不怕死不怕累,為部隊籌集草料、做軍鞋、送彈藥、救傷員,對革命勝利作出了巨大奉獻。和平建設時期,特別是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下,我們能做的就是尋找一些脫貧致富的好路子,幫助困難群體早日脫貧。」王洋說,不知不覺到朱村任職大學生村官已有一年半的時間,任期結束後將會到鎮上工作,接觸最多的依然是農民。她將繼續關注村裡貧困戶的情況,把一些好的政策、脫貧方法及時教給他們,幫助他們過上美好生活。

相關焦點

  • 臨沂:「沂蒙扶貧六姐妹」帶群眾脫貧致富
    70多年前,在戰火紛飛的歲月中,沂蒙人民毀家紓難,勠力支前,孕育了偉大的沂蒙精神,湧現出沂蒙六姐妹、沂蒙母親、沂蒙紅嫂等一大批優秀婦女群像。70多年後,在脫貧攻堅戰役中,以牛慶花、曹淑雲六姐妹為代表的沂蒙人民「寧願苦戰,不願苦熬」,堅決打贏這場新時代的「孟良崮戰役」。  「盯緊黃河灘、聚焦沂蒙山」,臨沂是全省脫貧攻堅兩個主戰場之一。
  • 新時代扶貧路上的「沂蒙六姐妹」:建貧困車間 授人以漁
    革命戰爭年代,沂蒙老區湧現出一個英雄群體——「沂蒙六姐妹」。而在新時期,臨沂市又湧現出新時代的「沂蒙六姐妹」,她們用另一種形式傳承著沂蒙精神,紮根群眾,扶貧助老。因為很多工人沒有縫紉基礎,建扶貧車間之初,曹淑雲給每位工人每天發培訓費50元。五十四歲的王同芸說,自從有了這份工作,現在已經成了家裡的頂梁柱。就這樣,幾年的時間裡,曹淑雲主動向扶貧辦要貧困人口名單,在沂水縣的3個貧困村分別建起3個扶貧車間,招收員工150多人。目前,扶貧車間工人月平均收入超過2000元,在扶貧車間務工的群眾全部實現脫貧。
  • 「脫貧攻堅她力量③」沂蒙扶貧「六姐妹」劉加芹:從貧困自救到帶領...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發出脫貧攻堅戰的總攻新號令。中央有號召,婦聯有行動。山東省各級婦聯組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省委和全國婦聯部署要求,以深入實施「巾幗脫貧五送行動」為重點,團結引領廣大婦女群眾積極投身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奉獻巾幗之力,唱響巾幗之歌。
  • 「齊」心「魯」力|沂蒙脫貧記
    沂蒙精神引領 激發戰貧動力沂南縣依汶鎮後峪子社區,青山腳下整齊排列著一棟棟紅頂白牆的二層小樓。乾淨整潔的街道旁,幾位村民在樹蔭下閒聊家常,處處顯示著這個遠近聞名的「小康村」裡幸福的生活。後峪子社區恰如其名,過去村落分布在8條山峪裡,曾是一窮二白的山區村。
  • 江美平:扶貧路上的「開掛人生」
    從投入扶貧工作那天起,扶貧人就在崗位上兢兢業業,帶著責任、帶著感情,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在扶貧路上用自身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感染著身邊的每個人,激情豪邁書寫著感人生動的扶貧故事,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道路上綻放著青春芳華,開啟扶貧路上的「開掛人生」。甘做扶貧路上的「勤務員」,建好「扶貧能量泵」。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有我的青春閃耀過丨清鎮市麥格鄉新廠村...
    我叫李希,是貴陽市清鎮市市委黨校選派到麥格鄉新廠村的一名駐村扶貧幹部。2019年8月28日,接到下鄉扶貧通知的第二天,我帶著簡單的行李踏上了前往麥格鄉新廠村的扶貧之路。  記得2019年10月9日,國慶長假後的第二天,劉老爺子來到村辦公室很嚴肅地說:「我不當這個貧困戶了!」我一愣,心想是不是什麼地方做得不到位,讓老爺子不滿意。老爺子接著又說:「我申請退出,不當貧困戶了,你們在門口掛的那些卡(幹部對接幫扶卡)和我大門上的光榮之家太不配了。」
  • 「我的扶貧故事」村民的笑容 是我扶貧路上的幸福收穫丨三穗縣款場...
    正在辦公的王銘從村醫到村幹,我的身份發生了變化。正所謂隔行如隔山,我的工作不再局限於患者,更多的是如何帶領村民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剛來的我這才發現,扶貧這條路上的攔路虎、硬骨頭出奇的多,有的村民想發展卻有心無力,而有的村民安於現狀習慣了現有的生活,甚至還有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思想,能「躺著」絕不「坐著」,能「坐著」絕不「站著」……貧困群眾脫貧信心不足、脫貧意願不強、脫貧內生動力嚴重不足等「精神貧困」成為了脫貧摘帽最大的阻力。那一刻,我頓時感到責任重大。
  • 王貴賓:乘「書香」而起 助力沂蒙文化事業再創輝煌
    5月8日,國內第一部反映文化扶貧的38集電視連續劇《遍地書香》登陸北京衛視黃金檔,引起一片叫好聲。這部以「弘揚沂蒙精神、決勝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電視劇《遍地書香》,由山東皇山投資控股集團泰昊傳媒等公司聯合出品。這是臨沂自電視劇《沂蒙》、電影《沂蒙六姐妹》後推出的又一影視力作。
  • 「我的扶貧故事」初心在我心,我在扶貧路上一路前行|從江縣谷坪鄉...
    2019年11月被派駐到黔東南州從江縣谷坪鄉留架村開展脫貧攻堅幫扶工作,回首逝去這一年,歲月匆匆,扶貧路上我和隊友、村民歷盡艱辛,收穫了我一生最為寶貴的財富——愛與感動。和學生交心談話扶貧路上,我們一起戰勝病魔  小譚,你上來啦」,這是我每次到幫扶對象楊培乃家時她的問候,一位身患乳腺癌的苗家阿姨,在疫情防控期間,了解到她的第六次乳腺切除手術的化療期到了,當時從江縣客運班車停運
  • ...的扶貧故事/我的脫貧故事】祝開權:扶貧路上一「小兵」||張金文...
    扶貧路上一「小兵」興義市烏沙鎮扶貧站工作人員 祝開權我叫祝開權,是興義市烏沙鎮扶貧站的工作人員。身為鄉鎮扶貧站工作人員的我,主要工作就是認真學習中央、省、州、市各級各部門下達的各類文件和會議精神,為鄉鎮領導做好參謀和匯報。同時,調度、指導全鎮482戶貧困戶幫扶責任人開展好幫扶工作,協調各村級指揮所落實好「五個一批,六個精準」政策,紮實解決好「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開展好自己的幫扶工作。
  • 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致敬第一書記群體
    9月17日晚,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百色市委、市政府,自治區文旅廳出品,中國東方演藝集團、百色市民族文化傳承中心、中央歌劇院聯合出品的大型民族歌劇《扶貧路上》在廣西文化藝術中心首演,以「時代楷模」黃文秀感人事跡致敬第一書記群體,濃縮呈現全國扶貧攻堅戰線的奮鬥與榮光。
  • 「我的扶貧故事」羅靖斐:「95後」的我要把青春綻放在扶貧路上
    在參加工作的第一個星期,黨委政府選派我到後壩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從懵懂的學子到扶貧幹部,三年扶貧路讓我褪去學生氣,融入村寨成為了後壩的一份子,難忘的扶貧經歷,已在我人生歷程中烙印下特別美好的印記,感恩這段經歷讓我的青春更有意義,扣好了我在工作歷程中這特別的「第一顆紐扣」。 在深學真訪上下功夫,找方法打開群眾心扉。
  • 「講述:我們的奮鬥故事」用心用情——我的扶貧故事和感悟
    張家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系統正在開展的「講述:我們的奮鬥故事」徵稿活動,就是為了提振全系統幹部職工的信心,培育自然資源文化,更好的服務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從6月15日起,張家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紅網張家界站開設【講述:我們的奮鬥故事】專欄,以促進這項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脫貧攻堅路上的「哈衝」記憶 | 我的扶貧故事 2020-12-26 2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路上,苦與樂隨行|匯川區交通運輸局幫扶幹部...
    我叫餘明軍,是貴州省遵義市匯川區交通運輸局的一名普通幫扶幹部,也是一名共產黨員。2015年以來,我先後到團澤鎮四合村、高坪鎮聯豐村、芝麻鎮高原村結對幫扶4戶,回首6年的扶貧路,在苦與樂之間一路走來,虔誠而又執著。
  • 「強化職能 助力脫貧」徵文選刊: 奔走在扶貧路上
    回想兩年來的幫扶,我自知為桂華所做不多,但勉勵是有的。這不,桂華家的房前屋後已是果樹成行,雞鴨鵝一片歡騰了。還有他們臉上的笑容,也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躬逢盛世是幸福的,倘若還能參與其中,貢獻綿薄之力,就是幸福中之幸福了。這些年來,因為扶貧,我就一直幸福著這樣的幸福。2017年,我所在的婁底市工商局與新化縣溫塘鎮晏家村結為對子。
  • 「我的扶貧故事」漫漫扶貧路 我更加堅毅丨鎮遠縣金堡鎮扶貧工作站...
    自走進扶貧工作站的那一刻起,我便默默起誓,用自己小小的身軀迸發出最強大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4年的攜手奮進與不離不棄見證了我與金堡人民的不解情緣。作為駐村幹部,不熟悉村情民意就是駐村工作的最大的失誤,於是我用半年的時間走遍了溪頭村的「坡坡坎坎」,心中銘記著189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家庭現狀,每次低保評議和扶貧項目發展時,貧困戶的實際困難和發展意願都會浮現在我眼前。  事非經過不知難。
  • 「我的扶貧故事」這條路,通往幸福生活|荔波縣甲良鎮甲新村吉林組...
    召開吉林組群眾大會在扶貧路上,有過背井離鄉的辛酸、有過群眾不解和埋怨時的淚水,有過豔陽下群眾一杯水的感動,也曾遇到挫折有過放棄的念頭……我和駐村幹部們在起早摸黑的足跡裡,探尋著時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這樣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支撐著我們前進。在除貧魔、斬窮根的徵程中,每一個親身經歷者都感同身受。平凡的人們用不平凡的付出書寫了屬於自己的扶貧故事,譜寫著這個時代特有的旋律。脫貧攻堅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兄弟姐妹們,舍小家為大家,無私地奉獻著智慧和力量。
  • 「我的扶貧故事」堅守初心,攻克扶貧路上的無數「難題」|都勻市平...
    我是張建軍,2020年8月,我來到都勻市平浪鎮共和村擔任駐村工作隊長。走進作戰室,看到牆上條目清晰地寫著一系列駐村隊長要履行的「一宣六幫」等脫貧攻堅幫扶責任時,那一刻,我倍感自身責任重大。  擔任駐村隊長第一天,我組織駐村幹部、包村幹部、村幹部召開了見面會,了解到共和村駐村幹部共有25名,分別來自都勻市交通局、都勻市住建局和平浪鎮人民鎮府。有6名鎮級包村幹部擔任網格員,村支兩委共7名。我意識到,在脫貧攻堅戰鬥過程中,要將來自不同工作部門的駐村幹部、鎮級包村幹部和村幹部擰成一股合力,得在人員管理方面下一番功夫。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2020-12-16 17: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