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瑞思心理教育:嘗試了解自我心理防禦機制及其工作過程

2021-01-15 河北頻道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20世紀初首次將心理防禦系統描述為人類心理結構的一部分。理解弗洛伊德的防禦機制的概念,對於快速入門弗洛伊德理論是很有必要的。

弗洛伊德認為,人的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這三種心理結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本我是生命能量(力比多)的來源。

新生兒的內心都是本我,只希望擁抱感官愉悅,拒絕痛苦、不愉快的刺激。問題是他們的本我還缺乏自我保護或經過深思熟慮的判斷能力。

因此,一個人的所有身份是不可能生存和無法與他人合作。我的本我看到了你的iPhone,想要搶過來。你不高興,我們之間有了衝突,這是一個問題,因為我們是群居動物的天性,依靠緊密,連貫的組織群體來生存。

在童年後期,自我開始發展起來。自我,類似於我們的自我意識,尋求管理本我的衝動,同時避免自我毀滅。當我的身份覬覦你的iPhone時,我的自我會讓我趁你不注意的時候一把把手機拿走。

這是一種改進,因為它避免了公開衝突;唉,但問題仍然存在,因為我們仍然不能相互信任。缺乏信任使得高層團隊合作變得困難重重。

沿著這條線,一個超我發展起來,構成了我們的道德指南針,通過我們的父母從群體中學習到對與錯的區別。

現在你可以知道說,我不會拿走別人的iPhone,因為我的超我提醒我,偷是不對的。因此,超我的影響有助於緩和我們的本我(衝動)和自我(自私),以支持我們個人生活所依賴的合作社會項目文明。

如你所見,這個系統包括內在張力,自我試圖服務三個相互競爭相互敵對的大師:

本我尋求直接的感官滿足;

超我決定道德規範;

和現實,也就是通常把我們不能忽略或迴避的障礙或誘惑擺在我們面前的客觀事實。

有時,強大的本我衝動會煽動並威脅要壓過自我,擾亂我們的自我意識,破壞我們的完整性。這種衝動會產生焦慮。為了對抗它,自我部署了無意識的防禦機制,所有這些防禦機制都涉及到某種程度的對現實的扭曲,以減少個體的焦慮。

弗洛伊德討論幾個這樣的防禦機制包括:

否認(拒絕承認威脅的事實:他不是死了,他只是睡著了);

反向形成(以相反的方式去掩蓋自己內心真正的感覺:我對自己男人這一身份很不自信,所以我表現出誇張的大男子主義);

轉移(衝動指向別的具體目標:我生老闆的氣所以我踢了貓一腳);

升華(將內心的破壞性衝動轉向社會認可的方式來表達:我有強烈的攻擊性衝動,所以我成為了一名足球運動員)。

以上只是列舉了幾種比較常見的防禦機制。研究表明,防禦機製成熟度是心理能否保持健康的一個獨特維度,可以預測成年人的健康和幸福度高低。

如果你對相關的心理學知識和概念比較感興趣,歡迎關注鉑瑞思。

我們將為您提供專業的成人教育考試服務,秉承知識是自由的鑰匙的理念,提供優質教師授課,和標準化的課程體系,幫助更多人掌握人生的可能和機會!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鳳凰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

相關焦點

  • 鉑瑞思心理知識大總結:試著認識心理防禦機制,更好面對生活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鉑瑞思最新資訊 > 正文 鉑瑞思心理知識大總結:試著認識心理防禦機制,更好面對生活
  • 鉑瑞思教育怎麼樣?孩子哭鬧要玩具怎麼辦?鉑瑞思教育有答案
    鉑瑞思教育心理諮詢師/講師 李佳最近和好友聚會的時候無意間大家聊到了帶著寶寶去商場購物的事情,有位寶媽說自己四歲的女兒看到喜歡的玩具就非常想得到,不買就開始大哭大鬧,引來周圍的人觀看甚至指指點點。最後,各位朋友們一定要記住整個過程一定要耐心,去聽孩子說他心裡的想法,即使哭鬧不停,你也要在一旁等待著,因為他也會發現我用哭鬧的方法的確買不到玩具,但是不會讓他有被拋棄的感受。生活中如果你也遇到過難以解決的親子問題,歡迎關注鉑瑞思教育。鉑瑞思教育建立在線直播培訓平臺,提供專業心理學教師授課,形成了標準化的課程體系,為您養育子女出謀劃策。
  • 心理防禦機制
    很多學生在學自我防禦機制時表示難以理解這些心理防禦機制,這篇文章主要從概念和例子兩個方面來幫助大家理解這些防禦機制。自我防禦機制主要是作為一種社會機制能讓人在受到貶抑時用來保護自己。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有:升華、補償、退行、轉移、否認等。升華:即把被壓抑的無意識衝動通過某種途徑或方式轉變為人們可以接受的或為社會所讚許的活動。
  • 心靈的圍牆——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就像是一道圍牆,當我們遇到衝突時,它能夠保護我們,但是當防禦過度時,它也會阻礙自我的成長。良性的防禦機制和不良的防禦機制,會給不同的人帶來迥異的生命質量。心理防禦機制類似本能一般來說,心理防禦機制是挫折發生時,人們採取的一種能夠迴避困難的心理手段。
  • 偏執型人格很怪又自我? 關注鉑瑞思或許會讓你理解他
    你了解偏執型人格特質嗎?什麼是偏執?簡單說來就是過度執著於一邊,你說「今天好熱啊,好像天上有兩個太陽。」你知道天上只有一個太陽,這是事實,不是觀點。「兩個太陽」的想法是你的主觀感受,它是比喻,是觀點,不是事實。
  • 心理防禦機制:讓你理解他人也更懂得自己
    他認為:人格結構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由先天本能、基本欲望組成,是貯存心理能量的地方,它尋求直接地和立即地滿足需要,受快樂原則支配。自我是現實化了的本能,由於現實的反覆作用,自我遵循現實原則,既追求欲望的滿足,又力求避免痛苦。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代表社會道德標準。本我受自我和超我的控制,自我在個體欲望滿足過程中起中介和協調作用。
  • 天龍八部:從喬峰段譽虛竹看心理防禦機制的識別與突破
    當團隊的工作遭遇失敗時,我們會覺得都是別人的錯,找一個「替罪羊」,來減輕自己失敗的痛苦,這就是「推諉」心理;當心儀的女神愛上了別家的「壞小子」,我們會安慰自己,「她也有很多缺點,只是我沒發現而已」,這就是「酸葡萄」心理。
  • 正確認識心理防禦機制,更好面對生活
    約瑟夫·布爾戈心理防禦機制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保護,但有的時候也會造成我們與外界的隔閡,對每個人而言,我們依然無法意識到自己內心世界的很多隱藏面向,所謂心理防禦,就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我們的心理防禦機制都是一些無形的應對方式,通過它們,我們得以將那些無法接受的想法與感受排除在意識之外。
  • 常見的心理防禦機制
    心理防禦機制的類型在教招考試中考頻較高,一般以單選題的形式出現,側重考查對不同心理防禦機制的理解和區分。下面將以表格形式簡單梳理常考的幾種心理防禦機制。
  • 從《心靈捕手》來看心理防禦機制,大家讀懂裡面的含義了嗎?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心靈捕手》是一部把故事結構的心理層面拍成電影的作品,今天小編想要來和大家探究一下角色如何使用防衛心理來保護自己的,還有就是如何藉助故事中的配角來削弱這些心理防禦並好好地展示這些因素。如何為角色和觀眾創造一個強大的宣洩出口,咱們還是來看一下《心靈捕手》。
  • 心理學知識之自我防禦機制
    自我防禦機制最早於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他認為態度作為一種自衛機制,能讓人在受到貶抑時用來保護自己。在教師招聘類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形式備考。通過概念理解以及舉例的方式來進行知識考查。下面是有關自我防禦機制的概念解釋以及例子,希望可以幫助同學們。(一)否認:作用:通過好像它不存在的方式來處理引起焦慮的刺激。
  • 心理防禦機制問答|李鳴精神分析課堂知識點
    戳藍字關注我們,風裡雨裡,伴你成長Q1:評估防禦機制時一般如何提問?A1:根據諮詢師的喜好或習慣,需要評估防禦的形式以及要鉚定防禦的內容,即防禦哪種焦慮和痛苦。Q2:防禦機制可以理解為緩解焦慮和痛苦,這種焦慮和痛苦可能來自於本我、自我或超過,這樣理解可以嗎?A2:可以的。不過避免痛苦和焦慮主要是自我的功能,也可能來自於本我或超我。
  • 想要挽回,首先要打破她的心理防禦機制!
    我們在經受感情創傷之後,會馬上進入失戀後的應激反應期,為了降低傷害,開啟「心理防禦機制」,主動隔離傷害源,以求儘快度過應激反應期。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 在你焦慮的時候,這些心理防禦機制正在偷偷的保護你
    自我在尋求表現的本我衝動與否定它的超我要求之間的衝突時,就會產生大量的焦慮,為了消除這些焦慮保護自身,於是發展出了一系列的心理策略和應對方式,弗洛伊德等心理學家稱之為「防禦機制」。防禦機制有不同的方式和內容,但是有兩個相同的特徵,一是對現實的否認和扭曲,而是在潛意識中運作,通常是意識不到的。
  • 想看清一個人,看他使用什麼樣的心理防禦機制就夠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就需要心理學,歡迎來到付費專欄《自我發展心理學50講》第27節。作者:相先生,心理諮詢師,百度金芒計劃籤約作者。以下是本節摘要:摘要:1、一個人的性格特徵就是ta心理防禦的集合,是他發展出來的用來保護自己的方式,所以如果我們想看清一個人的內心,就看ta使用怎麼樣的心理防禦機制,比如一個人經常使用否認、貶低這種心理防禦機制,那麼這個人可能就比較自戀。
  • 其實是心理防禦機制「轉移」在幫你安撫情緒
    其實,這種做法,心理學有個專門名詞:轉移,它是心理防禦機制的一種。心理防禦機制:轉移當人們經歷負面的情緒或者衝動時,不同的人會採取不同的方式來處理應對這些他們不想要的感覺。有時,我們可以意識到自己的做法,但更多的時候,我都是下意識就這麼做了。
  • 淺談心理防禦機制「超我阻抗」:為什麼總有人讓自己「不舒服」?
    01:「心理防禦機制」「心理防禦機制」(Mental Defense Mechanisms)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也是精神分析非常核心概念之一,最早出現在《防禦性神經精神病》一書中。「防禦機制」最早是在弗洛伊德研究神經症尤其癔症中講「防禦」視為「壓抑」的同義詞提到的。
  • 2017安徽教師教師招聘考試:自我防禦機制之投射
    2017安徽教師教師招聘考試:自我防禦機制之投射 安徽中公教育為您提供安徽省教師招聘信息,備考資料。很多考生在備考社會心理這一部分既饒有興趣但又容易迷惑的便是自我防禦機制。本文結合廣大考生的需求,以及高頻考點「投射」給大家做一個簡要的分享。防禦機制是精神分析理論中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建構的心理機制
    社會認同是指個體感知到的自身在其所屬團體中的自我形象,以及作為團體成員所擁有的情感和價值體驗。社會認同其實主要討論社會心理歸屬問題,而對大部分人而言,民族是自我定義的關鍵和核心要素,並成為重要的社會認同之一。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本質表現為一致性或共識性的集體身份認同。
  • 心理學:焦慮心理的9種防禦機制,你正在用的是哪一種?
    你有沒有試過自欺欺人地告訴自己,長得比自己帥的男生都是花心大蘿蔔……在心理學家弗洛伊德看來,這些行為,其實都是焦慮心理引發的防禦機制。什麼?焦慮心理?也許你會擔心:都說在這個高速運轉的社會,「人人都有焦慮症」。天啊!我也陷入焦慮了!它像魔鬼一樣潛伏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