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堆集戰役,中野集中全部兵力吃不下黃維,華野帶著重炮緊急增援

2020-12-18 騰訊網

1948年11月24日黃昏,中原野戰軍七個縱隊全線出擊,將黃維兵團包圍在了雙堆集地區。而黃維率領的第十二兵團,轄第十、十四、十八、八十五等4個軍和1個快速縱隊,共12萬餘人,大部分為美械裝備,是蔣介石的嫡系精銳兵團之一,其中第十八軍是蔣軍「五大主力」之一。

黃維在被包圍後十分不甘心,命令部隊拼死突圍,由於這支部隊是蔣軍嫡系,戰鬥力十分強悍,所以這場仗打的十分艱難。27日,黃維挑選四個師強行突圍,但是在突圍的過程中發生了一件事情,85軍110師師長廖運周是地下黨員,他早就已經控制了這支部隊,在突圍的過程中,廖運周率領110師起義,打破了黃維的軍事部署。

戰鬥進行到12月2日,黃維兵團十餘萬人被壓縮在以雙堆集為中心,方圓不足五公裡的狹窄區域。但是在中野想要對其發動全面進攻的時候,發現這支部隊的戰鬥力十分強悍,再加上中野在挺進大別山的時候丟掉了全部重武器,僅靠中野的力量根本就吃不掉黃維兵團,還有被其突圍的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華野三縱,七縱,13縱還有華野特種兵縱隊在參謀長陳士渠的率領下攜帶大量重炮緊急增援中野。

12月3開始,中野還有華野的增援部隊對雙堆集展開全面進攻。12月4日,中野還有華野的官兵碰到了一塊硬骨頭,那就是大王莊。當時守衛大王莊的是18軍118師33團,這個團號稱是老虎團,全團3000多人,全部由抗戰老兵組成,戰鬥力十分強悍。大王莊距離12兵團司令只有幾裡路,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黃維把自己的頭號精銳部隊放了上去。

最開始進攻大王莊的是華野七縱20師58團和60團,這兩個團組成了三個營,一個回合就將大王莊的老虎團趕了出去,但是老虎團又迅速反攻,奪回了大王莊的大部分地區,最後只剩下59團退在莊的西南角。鄰近陣地的中野六縱四十六團主動馳援華野七縱,雙方一間房子一間屋子的摧毀,雙方的榴彈炮炮彈像雨點一點落在村莊內,最後終於將33團全部消滅,戰後整個大王莊一座完好無損的房子都沒有。

老虎團被消滅後,中野六縱十七旅四十九團的襄陽營和華野三縱八師二十三團的洛陽營這兩支部隊一口氣就把尖古堆打了下來,12兵團司令部暴露在中野華野官兵的打擊範圍內。15日黃昏,黃維胡璉下令部隊突圍。在突圍的過程中,12兵團司令黃維,副司令兼85軍軍長吳紹周,18軍軍長楊伯濤,第十軍軍長覃道善等將領被俘,只有副司令胡璉開著一輛破坦克僥倖衝出了包圍圈。

相關焦點

  • 雙堆集戰役緊急關頭,劉伯承致電粟裕:華野再不支援,中野要拼光
    1948年11月,解放軍中的兩大野戰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集中全部主力部隊共60萬大軍,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連雲港),西至商丘,北起臨城(今棗莊市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和中原地區的國民黨軍進行了一場大決戰。
  • 雙堆集戰役,中野華野四個團血拼國軍老虎團,附近部隊被嚇投降
    1948年11月25日,中原野戰軍全線出擊,將黃維12兵團12個師十幾萬人馬團團圍住。26日,蔣介石命令黃維組織兵力,趁中野的包圍圈並不嚴密,向外進行瘋狂突圍。
  • 淮海戰役,黃維兵團中最難打的一個團
    淮海戰役第二階段,為了殲滅黃維第12兵團,中原野戰軍全軍豁出老本,但是由於中野部隊實力較弱,卻包圍黃維兵團,但進展不大。經過數日激戰,中野認為:「在這兩天戰鬥中,對敵混亂估計過高,對敵防禦能力估計不夠,作戰又過於勇猛,傷亡最大,收效甚小。」最終,中原野戰軍在華東野戰軍數個縱隊及特種兵縱隊大部的支援下,這才吃掉了陳誠賴以起家的老本。
  • 大王莊血戰,中野華野四個團血拼國軍老虎團,附近的國軍被嚇投降
    雙方都在這場戰爭中投入了自己可以動用的最大兵力和資源,這場戰役直接平定了中原,此戰後,長江以北地區都掌握在了人民解放軍的手裡。淮海戰役是一場十分兇險的戰役,戰役開始後,由於兵力不足,可以說是險象環生,其中最危險的階段就是雙堆集戰役。
  • 十八軍的覆滅:淮海戰前胡璉離職,劉伯承說拼光中野也要打掉它
    作為軍長的胡璉此時成了國民黨的「救火隊長」,針對胡璉所部戰鬥力極強的特點,毛澤東提出了「拖死胡璉」的戰法,即不與之作面對面的硬拼,他在一份下發給部隊的文件中批示「十八軍胡璉,狡如狐,勇如虎,宜趨避之,以保實力,待機取勝。」胡璉的十八軍已然被盯上,難逃覆滅的命運。
  • 雙堆集戰役,國軍十八軍有十幾個團死不投降,周圍部隊被嚇投降
    中原野戰軍7個縱隊在雙堆集地區包圍了國民黨軍第12兵團4個軍12個師的兵力。但由於12軍團是國軍精銳部隊,戰鬥力太強,因此戰鬥並不輕鬆。危急時刻,華東野戰軍也派出兩個縱隊攜帶重武器前往增援。12兵團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楊伯韜的18軍是這支部隊中最能打仗的。18軍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
  • 淮海戰役中的國民黨王牌團有多麼難打?中野3個主力團血灑張圍子。
    ,難以抵擋重炮轟擊。 張圍子在地圖上並未標示出來,但卻是東北的一個重要支撐點 儘管很不情願,但二二三團還是表現出了強烈的信心,因為該團歷史上曾經有過被中野主力十倍兵力圍攻堅守
  • 粟總危急,主席以罕見口氣,要求中野「保粟軍勝利」
    而他手中無任何多餘兵力可用,無法抽出阻援部隊阻擊胡璉兵團的增援,只好致電主席請求支援。接到粟裕請求支援的電報後,主席也對華野面臨的嚴峻敵情擔憂起來,當即致電指令劉、陳和鄧全力阻擊胡璉兵團,方法是「不失時機殲滅吳紹周,藉以拖回18軍,以保障粟裕部南邊安全至關重要」。
  • 解放戰爭:淮海戰役國軍佔兵力優勢為何慘敗?被俘後杜聿明這樣說
    這句話不是沒有根據,在淮海戰場上,解放軍絕沒有斷糧的風險,後勤保障任務是老百姓的,與國民黨士兵吃了這頓沒下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黃維兵團是國民黨的主力兵團,並團主力是赫赫有名的國民黨王牌主力第18軍,此時華東野戰軍已經部署了五個縱隊參與到圍殲黃維兵團的戰鬥中,蔣介石頓覺大勢不好,不可棄黃維兵團於不顧,於是又緊急向杜聿明下命令,馳援黃維兵團。
  • 開國名將潛伏敵營二十年,關鍵時刻率部起義,黃維:不講義氣
    最終在淮海戰場,率部起義,給了黃維致命一擊。說起廖運周和黃維的初次交集,還有一段故事。1938年,武漢會戰正酣,當時侵華日軍中的淞浦師團被中國軍隊重重圍困,包圍圈之外的日軍自然想要救下淞浦師團。主持武漢會戰的第九戰區司令薛嶽為了保證全殲淞浦師團,下令武漢外圍防禦面過大的守軍收縮集中,堵住前來救援的日軍。
  • 解放戰爭中,參戰兵力最多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敵我損失最大的阻擊戰
    70軍96師進攻鄧家樓,這支敵軍在榴彈炮營支援下,在坦克掩護下,一次又一次地衝進鄧家樓村,但均遭到解放軍迎頭痛擊,就是打不進去。激戰一直持續到深夜,我軍因傷亡慘重而主動撤出鄧家樓。 14日戰鬥下來,東進兵團傷亡數千人,損失坦克5輛,只前進了2公裡,自信心受到嚴重打擊。
  • 史達林打小算盤,導致第9兵團在長津湖戰役中蒙受了重大損失
    華東炮兵乃至全軍炮兵裝備最好的團之一,這時候才參戰,當然是因為我軍缺少空中掩護,這也是蘇聯空軍抗美援朝初期不出動與晚出動造成的惡果。缺乏重炮,導致9兵團在長津湖戰役中蒙受了重大損失。而蘇聯空軍在初期不肯出動,正是史達林的小算盤。相比之下,西線炮兵1、2、8師可能還沒有全美式的105毫米榴彈炮團。
  • 淮海戰役中,陳賡不執行命令,劉伯承卻為何說他是對的?
    淮海戰役共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圍殲黃百韜兵團,那是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完成的,到了第二階段,圍殲黃維兵團,由劉鄧領導的中原野戰軍唱主角,而陳賡自然成了主角中的主角。對手黃維,是陳賡黃埔軍校的同期同學,陳賡比較了解對手,也相信他能夠打敗對手。
  • 黃維28歲打敗彭德懷,是彭德懷至死不明的敵人,人稱彭德懷的「剋星」
    隨後,在中共江西地下省委負責人方志敏的推薦下,黃維進入黃埔軍校開始學習,但後來由於國共之間的分裂,與同窗走向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選擇追隨"校長"蔣介石,並在北伐戰爭中表現尤其出色,時年20歲就被提拔為團長。
  • 因史達林打小算盤,致第9兵團在長津湖戰役中受重大損失
    缺乏重炮,導致9兵團在長津湖戰役中蒙受了重大損失。而蘇聯空軍在初期不肯出動,正是史達林的小算盤。 相比之下,西線炮兵1、2、8師可能還沒有全美式的105毫米榴彈炮團。炮11團已靠近鴨綠江邊,卻無法參加長津湖惡戰,怎不讓人扼腕嘆息。 2月初26軍率先結束了休整,迅速投入第四次戰役。
  • 遼瀋戰役,傅作義為何不北上增援,淮海戰役;為什麼又不肯南下
    然而作為華北的傅作義,在遼瀋戰役爆發時,當時他完全有能力北上增援錦州戰役。為何還是按兵不動?在解放戰爭時期傅作義擔任華北剿匪總司令,手握50萬大軍。而且在遼瀋戰役爆發時,當時傅作義面對的敵人,只有華北軍區聶帥的30萬大軍,加上還有一部分在解放山西。傅作義完全有能力,可以分散兵力北上增援,也不用害怕老巢被端了。
  • 我軍特種兵縱隊,2、3、4野都有,哪一個最早?哪一個最強?
    不久,延安炮校的在朱瑞校長的率領下,挺進東北。在他帶領下,東北我軍在鏡泊湖、穆稜、孫吳、黑河等地搜尋關東軍埋藏的重武器,獲得了不少收穫。1946年6月,我軍共收集到各種火炮就已達700餘門,有6個炮兵團、戰車團,還有一些分散的炮兵營和炮兵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