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拜佔庭帝國內戰期間,為了爭奪皇帝之位,拜佔庭帝國的康塔屈澤納向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奧爾汗借了六千土耳其士兵。雖然最後,奧斯曼帝國的六千土耳其士兵返回了亞洲,但他們的借用很快便成為同類交易的先例。
1340年的拜佔庭帝國(紅色區域)
1349年,杜尚統治下的塞爾維亞嚴重威脅著拜佔庭帝國第二大城市和馬其頓行省的首府薩洛尼卡。因為擔心薩洛尼卡和君士坦丁堡的安危,所以拜佔庭帝國的兩個共治皇帝再次請求奧爾汗出兵援助。
1349年的杜尚(中間持劍之人)
應他們的請求,奧爾汗出兵兩萬,進入了歐洲救援薩洛尼卡。在這支大軍的幫助下,康塔屈澤納打敗了塞爾維亞人,永遠地打滅了他們攻佔君士坦丁堡取代拜佔庭帝國的野心。這一次,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軍隊再次實現了目的。之後,他們似乎再次回到了亞洲。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
四年後,奧爾汗又有了一個出兵通過現在的土耳其海峽的機會。但這一次,奧斯曼帝國在歐洲有了永久的軍事基地。1353年,拜佔庭帝國的共治皇帝康塔屈澤納妄圖大權獨攬,所以他再次發動戰爭。
土耳其海峽的一部分
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業已成年另一個共治皇帝約翰巴列奧略拼死反抗,於是,拜佔庭帝國的內戰又一次爆發了。康塔屈澤納第三次向他的女婿奧爾汗求援。這一次,為了借到兩萬士兵,他願意把土耳其海峽之一的赫勒斯滂海峽在歐洲一側的一座要塞贈給奧斯曼帝國。
奧爾汗時期奧斯曼帝國的疆域
奧爾汗同意了這項交易,於是,他的長子蘇萊曼率領著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士兵再一次來到了歐洲。最終,奧斯曼帝國的土耳其軍隊成功地擊敗了約翰巴列奧略,並佔領了現在希臘色雷斯地區的德莫迪卡小鎮。
奧爾汗畫像
接著,康塔屈澤納按照之前的承諾,把現在土耳其加利波利半島上的小城金皮割讓給了奧斯曼帝國。至此,土耳其人終於擁有了歐洲的立足點,而這也是奧斯曼帝國在歐洲擴張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