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按道理來說,人的感情是雙向的,孩子孝順父母,父母應該也會對孩子好。
但有時候,孩子孝敬父母並不一定能得到父母的寵愛,反而那些沒那麼孝順的人備受父母關注和寵愛。
對於孝順者來說,這實在是不公平,這到底是為啥?聽一聽過來人怎麼說?這些理由很扎心。
為什麼父母總是不喜歡最孝順的孩子?過來人說出原因,很戳心。
李妍:人人都說我是孝女,但爸媽卻只喜歡弟弟要問這是為什麼?我想可能是因為父重男輕女吧!
其實對於「孝順」二字,我真的做到了問心無愧。
作為家裡的長女,我從小就特別懂事,爸媽很少為我擔心,同時很早就明白爸媽想要個男孩,但很可惜我不是,所以我盡力做到最好,希望得到他們的寵愛,但我的努力並沒有效果。
在我6歲那年,爸媽的願望實現了,弟弟出生後,他們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了弟弟。爸媽不支持我上大學,我的學費、生活費都是自己打工賺來的,為了離爸媽近一些方便照顧他們,我畢業後就在縣城裡找了份工作,每次拿到工資的第一時間就是補貼家用,後來也是嫁在了本地。
他們一有事我總是第一個出現,而我的弟弟連個電話都不曾打,人人都說我是個孝女,誇我爸媽有福氣。
但即使做到了這份上,爸媽仍然不待見我。
雷雷:待在父母身邊也許就是混得不夠好我家有三個孩子,我是老二,和《請回答1988》裡的德善一樣,我從來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個。
但我對我的父母始終懷著感激之心,我感謝他們讓我衣食無憂,辛苦撫養我長大,所以我盡力讓他們為我擔心。
大學畢業後,我選擇了回到我的家鄉,當一個基層幹部,因為我很喜歡我的家鄉,同時也是因為我沒有特別大的志向,再者也可以照顧爸媽,我的姐姐則在大城市打拼,弟弟當了兵。
相比於姐姐和弟弟,我在爸媽面前刷臉的次數最多,每次都是逢叫就到,但我爸媽卻很少正眼看我,每次在親戚面前都誇在大城市工作的姐姐和當兵的弟弟,也許是因為待在他們身邊,在他們眼裡,我是混得最不好的那一個,所以不被待見。
田大爺:做父母的,那些嘴甜的孩子誰不喜歡?看了那麼多年輕人發言,作為父親,我也想說一說我的看法。
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穩重踏實,也顧家,現在在市裡工作,有事找他最靠譜,二兒子有點花花腸子,平時油嘴滑舌的,在我和老伴面前總能說很多好話,現在在一個大城市說要自己創業,沒少往家裡要錢。
這些年來,我和老伴的確偏愛二兒子,一是因為他年紀小,二是嘴甜,出門在外經常打電話回家,雖然大部分是要錢的,嘴甜的孩子誰不喜歡呀?
而大兒子呢,雖然常常給家裡錢,但像塊木頭一樣,不大會說話,久而久之我們就把他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了,如今年紀大了想來也是有虧欠的,現在我們也開始關心大兒子了!
看完這幾位過來人的自述,我們也能總結出其中的一些原因,雖然很扎心,但也很現實。
父母不待見那些孝順的孩子,一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對孩子存在偏見,比如有重男輕女的想法,或特別偏愛某一個孩子,比如偏愛嘴甜的孩子。
二是以孩子的成就定成敗,比如雷雷的父母認為在本地工作就是沒有出息,而在大城市打拼才是混得好,就算雷雷對父母再好,也抵不過兄弟姐妹「有出息」。
三是父母有「遠香近臭」「距離產生美」的心理,那些離家近的孩子的付出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容易將他們的缺點放大,蓋過了他們的優點,慢慢就變成了「百看百厭」,不待見也是正常的。
孝順父母本就是件好事,父母不待見孝順的子女,問題還是出在他們身上,與子女並無多大關係。
家裡的長輩懂事,是家人的福氣,長輩懂得經營家庭,家庭成員間互敬互愛、互幫互助,家裡有困難時能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使,齊心協力解決家庭問題,這樣根本不存在待見不待見的問題。
若原生家庭的長輩確實沒有這樣的智慧,那對於我們自己組建的家庭,我們就要當好這樣有智慧的家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孝順的孩子不被待見的原因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