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總是不喜歡最孝順的孩子?過來人說出原因,很戳心

2020-12-09 張杰雯的寶貝日記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按道理來說,人的感情是雙向的,孩子孝順父母,父母應該也會對孩子好。

但有時候,孩子孝敬父母並不一定能得到父母的寵愛,反而那些沒那麼孝順的人備受父母關注和寵愛。

對於孝順者來說,這實在是不公平,這到底是為啥?聽一聽過來人怎麼說?這些理由很扎心。

為什麼父母總是不喜歡最孝順的孩子?過來人說出原因,很戳心。

李妍:人人都說我是孝女,但爸媽卻只喜歡弟弟要問這是為什麼?我想可能是因為父重男輕女吧!

其實對於「孝順」二字,我真的做到了問心無愧。

作為家裡的長女,我從小就特別懂事,爸媽很少為我擔心,同時很早就明白爸媽想要個男孩,但很可惜我不是,所以我盡力做到最好,希望得到他們的寵愛,但我的努力並沒有效果。

在我6歲那年,爸媽的願望實現了,弟弟出生後,他們把所有的寵愛都給了弟弟。爸媽不支持我上大學,我的學費、生活費都是自己打工賺來的,為了離爸媽近一些方便照顧他們,我畢業後就在縣城裡找了份工作,每次拿到工資的第一時間就是補貼家用,後來也是嫁在了本地。

他們一有事我總是第一個出現,而我的弟弟連個電話都不曾打,人人都說我是個孝女,誇我爸媽有福氣。

但即使做到了這份上,爸媽仍然不待見我。

雷雷:待在父母身邊也許就是混得不夠好我家有三個孩子,我是老二,和《請回答1988》裡的德善一樣,我從來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那個。

但我對我的父母始終懷著感激之心,我感謝他們讓我衣食無憂,辛苦撫養我長大,所以我盡力讓他們為我擔心。

大學畢業後,我選擇了回到我的家鄉,當一個基層幹部,因為我很喜歡我的家鄉,同時也是因為我沒有特別大的志向,再者也可以照顧爸媽,我的姐姐則在大城市打拼,弟弟當了兵。

相比於姐姐和弟弟,我在爸媽面前刷臉的次數最多,每次都是逢叫就到,但我爸媽卻很少正眼看我,每次在親戚面前都誇在大城市工作的姐姐和當兵的弟弟,也許是因為待在他們身邊,在他們眼裡,我是混得最不好的那一個,所以不被待見。

田大爺:做父母的,那些嘴甜的孩子誰不喜歡?看了那麼多年輕人發言,作為父親,我也想說一說我的看法。

我有兩個兒子,大兒子穩重踏實,也顧家,現在在市裡工作,有事找他最靠譜,二兒子有點花花腸子,平時油嘴滑舌的,在我和老伴面前總能說很多好話,現在在一個大城市說要自己創業,沒少往家裡要錢。

這些年來,我和老伴的確偏愛二兒子,一是因為他年紀小,二是嘴甜,出門在外經常打電話回家,雖然大部分是要錢的,嘴甜的孩子誰不喜歡呀?

而大兒子呢,雖然常常給家裡錢,但像塊木頭一樣,不大會說話,久而久之我們就把他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了,如今年紀大了想來也是有虧欠的,現在我們也開始關心大兒子了!

看完這幾位過來人的自述,我們也能總結出其中的一些原因,雖然很扎心,但也很現實。

父母不待見那些孝順的孩子,一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對孩子存在偏見,比如有重男輕女的想法,或特別偏愛某一個孩子,比如偏愛嘴甜的孩子。

二是以孩子的成就定成敗,比如雷雷的父母認為在本地工作就是沒有出息,而在大城市打拼才是混得好,就算雷雷對父母再好,也抵不過兄弟姐妹「有出息」。

三是父母有「遠香近臭」「距離產生美」的心理,那些離家近的孩子的付出常常被視為理所當然,父母容易將他們的缺點放大,蓋過了他們的優點,慢慢就變成了「百看百厭」,不待見也是正常的。

孝順父母本就是件好事,父母不待見孝順的子女,問題還是出在他們身上,與子女並無多大關係。

家裡的長輩懂事,是家人的福氣,長輩懂得經營家庭,家庭成員間互敬互愛、互幫互助,家裡有困難時能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使,齊心協力解決家庭問題,這樣根本不存在待見不待見的問題。

若原生家庭的長輩確實沒有這樣的智慧,那對於我們自己組建的家庭,我們就要當好這樣有智慧的家長!

今日互動話題:你覺得孝順的孩子不被待見的原因是什麼?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為啥越「孝順」的子女越不被待見?過來人說出實話:句句戳心
    前言父母都希望孩子長大以後能夠孝順自己。但人們總會有這樣一個發現,長大以後越"孝順"父母的孩子,越不被父母待見,就算他們做得再好,父母也總能挑出毛病。而被父母"待見"的孩子,通常都是不孝順的。但身為頂梁柱,卻從不被父母待見,也不受兩位哥哥的尊重和愛護。為什麼越"孝順"的子女越不被待見?1、 不被偏愛為什麼越"孝順"的子女越不被父母待見?蘇明玉這個過來人說出實話,讓人聽了感覺字字戳心。蘇明玉說:"都是你的孩子,為什麼你們就這麼不待見我呢?
  • 為啥有些家庭,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喜歡,過來人講的話很戳心
    很多人心裡會覺得父母喜歡孝順的孩子,但事實真是這樣嗎?如果你們仔細觀察身邊的案例,就會發現:越孝順懂事的孩子,反而越不受父母喜歡,而那些被認為「不孝順」的孩子,卻備受父母的偏愛和照顧。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從小上進勤奮,非常懂事,但是父母並沒有特別喜歡她。
  • 為什麼一個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真相很戳心
    文|文兒越長大越能認識到社會上的一些殘酷問題,現在也是有孩子了,回家後和一些親戚朋友聚在一起,討論的話題大都是一些家長裡短,孩子們的工作生活,誰家孩子孝順不孝順了等等。同時也會發現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在孩子比較多的家庭裡,往往最孝順的那個孩子過得最委屈,也最不受父母待見。
  • 為什麼越懂事孝順的孩子,父母越不待見?過來人講出實情,很戳心
    文|文兒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道的民族大國,也有很多孩子對待自己父母孝順到人人稱讚,是街坊鄰居都想要的懂事孩子。但是有些家庭的父母,卻對懂事孝順的孩子視而不見,偏偏寵愛囂張跋扈的孩子,還覺得他們可愛。而小兒子從小就調皮搗蛋,別說幫張姨的忙了,只要不惹事就謝天謝地了。張姨生日,他家小兒子從來沒有送過一分錢的東西。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張姨說,平時也知道大兒子更貼心,但自己就更疼愛小兒子,覺得小兒子的性格很可愛。很多人說,張姨的做法確實有點寒了孩子的心。
  • 為啥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被父母待見?真相太戳心
    都說越長大才能越看到現實的殘酷,許多人到了一定的年齡,進入了社會,特別是有了孩子之後,就會發現一個殘酷的現實:在多子女的家庭裡,往往最孝順的那個孩子過得最委屈,也最不被父母待見。為什麼家裡越孝順的孩子,越不受父母待見呢?真相太戳心。
  • 為何越不受寵的孩子越孝順?網友:想證明自己,但越努力越心酸
    偏心可能並非父母本意,是不自覺出現的,但對孩子的影響和傷害確實很明顯和嚴重的。而在眾多偏心家庭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不管孩子多大,是孩童還是成年人,總是越不受寵的孩子越孝順。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
  • 父母為什麼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的?3個老人說真心話
    導語:那些不待見孝順孩子,反而偏心不孝順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什麼想法?為了讓老二聽話,為了讓老二不那麼胡鬧,所以我分了更多的愛給老二,我更偏心老二。林女士:兩個孩子我也沒辦法做到一視同仁,一個個性比較乖巧,一個脾氣比較壞。脾氣比較壞的那個,當然比較不孝順,但是越不孝,越得順著他,越不孝,越得偏向他。不然的話,他只會越來越壞。
  • 讓孩子學會孝順父母的3個方法,家長照著做,孩子越來越孝順
    很多老人都說這種忘恩負義的被雷劈死是活該,雖然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不孝順老人的年輕人不多見了,但是也會有小部分人為了爭家產對老人不管不顧,爭的最後鬧上法庭,更甚至有為了吊著老人的命拿養老金,不擇手段。對於那些不孝順父母的人,從小就不應該太溺愛,教育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教會他們怎麼做人、處事,然後再自尊、自愛、自強。
  • 為何越孝順的孩子,反而越得不到父母的好感?答案太現實了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孩子從出生到養育長大,父母都是在辛苦的付出,就是希望等孩子長大後可以孝順父母,但是不同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性格上也是不相同的,對待自己的孩子父母也總是不同的態度。
  • 多子女家庭中為何是老二最孝順?原因讓人心疼,你家是這種情況嗎
    爺爺奶奶那一輩哪家不是至少兩個孩子?一碗水難以端平,生育多子女的父母,很難照顧到每個孩子的感受,考慮到經濟條件的限制,也很難給每個孩子同樣的讀書機會和生活條件。就這樣,不同的孩子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等父母老了,難免會有孝順的孩子和不孝順的孩子之分。在父母看來不起眼的偏心之舉很可能讓孩子難以釋懷,成為最終不願盡孝的導火索。這些孩子誰最孝順?
  • 孩子學歷越高將來越不孝順?這3個原因,既現實又讓父母寒心
    然而,兒子在結婚後從來沒有讓父母去過家裡,說去看孫女也被無情地拒絕。兒子說:「到北京太遠不方便,和孫女的視頻就算看過了」,實際是兒媳不願意讓老人去。這讓劉大哥夫妻感覺心寒,只當是白養了這個孩子。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想法。他們說,孩子不要培養得太好,否則,在出人頭地之後就會飛得更遠,一年到頭甚至生病的時候也看不到孩子,孩子也不會孝敬父母。
  • 為啥子女越「孝順」老人越不待見?過來人給的理由,引起網友共鳴
    而小李作為過來人給出的理由,也引起了網友們的共鳴夜空中不一樣的煙火:小李這樣還算好的,我父母只喜歡姐姐,就因為她愛撒嬌嘴甜,每次過節都成箱成箱給她拿東西,跟別人提起來子女來也總是大女兒如何如何,我一個在爸媽跟前照顧的人反倒像是透明的一樣
  • 不孝順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說這「3句話」,家長避免養出白眼狼
    對此,父母也覺得不太好,但每次想勸說,都被二老以"孩子還小,寵著點沒事"為由推回來了。這天,爺爺奶奶帶牛牛去逛街,牛牛看到個非常喜歡的玩具,當下就吵著要買。可兩位老人身上帶的錢不夠,也沒有帶手機,便跟孫子說下次再來買。然而牛牛不高興了,臉色陰沉地說了句:"你們這兩個老不死的,有什麼用?"
  • 為什麼有些懂車的人,不選擇買大眾?過來人說出四個原因
    雖說電動車以及近年來興起的電動滑板也能夠充當代步的工具,但不得不說小汽車能夠給人更好的出行體驗,最重要的是它能夠讓一個人看上去更加體面,這對於那些總需要會見客戶的人來說非常重要。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市場上出現了不少汽車品牌,但是絕大多數消費者還是會選擇購買經典款的車型,避免自己踩雷。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一些懂車的人並不會選擇購買大眾,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過來人說出四個原因。
  • 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家長是怎麼把孩子養成「白眼狼」的?
    孩子孝順父母卻不領情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事情發生在高鐵上,中午買飯的事情。10歲左右的小男孩,買了三份高鐵飯,高興的回到座位上,媽媽看到後,一下子發脾氣了:「你怎麼買這麼多?不是跟你說了,買一份嗎?」我選擇買一份,跟孩子一起吃(當時只有我帶著4歲的妹妹)。高鐵上的盒飯不便宜,動輒大幾十塊錢,父母捨不得,覺得太浪費錢了,孩子有的吃就行了。但卻忽略了,來自孩子的愛,那份孝心,是孩子給父母最真誠的回報。文學家高爾基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會做的事情。
  • 你理解孩子嗎?扎克伯格分享的11幅漫畫,戳中了幾億中國父母的心
    扎克伯格分享的11幅漫畫,戳中了幾億中國父母的心 2020-06-14 0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高分韓劇《請回答1988》:孝順的孩子,懂得父母這「三被」需求
    比起劇裡朦朦朧朧的愛情,我更喜歡的是其中意義深刻的親情。中國人不擅長向喜歡的人大膽的表達愛,親情更是如此。而1988將點點滴滴的愛用一種生動的方式表現了出來,直擊我們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奇葩說》裡曾有一個辯題「父母要和我不喜歡的人再婚該不該阻止」,陳銘說了肖驍的例子:曾經全力阻撓父母再婚的他,在28歲的時候忽然理解了,他明白過來,年輕人為什麼要結婚,很簡單嘛,因為愛彼此,要和對方廝守終身;那中老年人呢,為什麼要再婚呢?因為「撐不住」了,媽媽又不是神奇女俠,她拿什麼力量來撐住一個沉重的家庭重擔啊!
  • 你為什麼還不要孩子?五大生不動的原因,條條戳中當下年輕人的心
    一位網友算了一筆帳,從孕期到孩子出生,再到他上幼兒園直至高中畢業,撫育費大致要花掉約70萬元人民幣,其中有一半的金額,都用在了教育支出上,最讓人揪心的是,這僅僅算是中等教育水平。養娃成本最高的10座城市,排名最高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四座城市從孕期到孩子18歲高中閉月,家庭開銷均在200萬元以上,排名第11位的長春也需要121.45萬元。
  • 有遠見的父母,會常對孩子說以下幾句話,孩子長大會更孝順
    相信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孝順的孩子,那究竟如何讓孩子長大後成為孝順的孩子呢……孝順的孩子都有哪些特徵?2、對周圍的人充滿善意孩子會對別人、對世界都充滿善意,也會願意去幫助別人,當看見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他會主動地去幫助別人,有貢獻自己的精神,對自己的父母更會存有感激之心。
  • 父母陪孩子坐小火車,一個細節暴露家教,孩子:看完很戳心
    很多家長帶孩子去坐小火車,雖然父母都出動了,但一上車就掏出手機玩了起來,讓孩子呆呆地享受著小火車的旋律。孩子的表現和第三種情況差不多,其實大多孩子都不開心。都是陪娃坐小火車,哪種情況的孩子是最開心的呢?明人一眼就看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