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耗「陰德」的3件事,報應不爽,該如何化解?

2020-12-15 青蓮如我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有很多留下來的老話,年齡越大的人越深信不疑,是因為年齡越大的人,經歷的事情越多,也對一些老話深有體會,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意思就是要為人向善,多說好話,多做善事,自然也就有福報,反之經常做一些有損「陰德」的事,就會有惡報,會發生一些意外,會經歷疾病等等,看看自己有沒有做過下面這些事,那麼如果做過,應該如何化解呢,文末會有方法,可以參考一下。

1、不積口德

人人都說要積口德,是因為說好話可以正面激勵他人,可以讓他人感受溫暖,同時能夠起到鼓勵他人走出困境,能夠幫助別人積極起來,能夠讓人感知到關懷關心,讓人富有正能量。通過說好話幫助他人重新樹立信心,讓人有信念,也是福報的一種,也是幫助別人的一種途徑。

反之,說話尖酸刻薄,罵人,將人說到一無是處,打擊人的信心,讓人感受到失望和冷漠,從而導致對方做出什麼傷害自己的事情,有可能你覺得你僅僅是說了幾句話而已,實際上惡語相向,就如同利刃,句句誅心,往往比身體上的折磨更讓人絕望。

2、殺生

殺生之人多半認為只有人類為「萬物之靈」,畜生、螻蟻之流僅供我食我用,因此毫不在乎地犯下殺業。事實上,殺生所得的錢財或食物都只能帶給我們一時的滿足,動物卻因此承受莫大的驚恐及痛苦。人類在殺生、貪圖口腹之慾的起心動念中,不僅犯了「貪、瞋、痴」之毒,更與眾生結下惡緣。佛教要人戒殺放生,就是要我們斷除造惡的因緣。

3、不孝

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第一個福田,若是一個人不懂得孝順父母,那麼她就容易得到現世報。因為在佛教當中是非常重視孝道的一個真正信佛的人,他能夠讓自己變得更加有智慧,有善良的心,能夠信因果,行善事。

都說自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一個人不孝順父母,對父母的態度不好,無限索取,既不在經濟上給予,也不在時間上陪伴,對待父母沒有耐心等等等等這些行為,就會被孩子學會,將來這些行為就會被孩子放大,並且用到自己的身上。這種就叫做現世報。

如果做過這些事情,應該如何化解呢?做好人,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一定要從改變自己開始,不要擔心,不要害怕因果的發生,可以試著這樣化解:

1、改變自己,讓自己不要急躁,生氣的時候不要急著開口,可以跑出去運動一下,或者冷靜一下,這樣可能就不會說出傷人的話,給自己留點口德。

2、試著捨去,試著去捨去一些東西,去嘗試捐贈一些財務,去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3、試著回家陪伴父母,配父母談心,給父母做一頓飯,幫助父母料理家務等等,你會發現,這樣會讓你的心更加安寧,比起外出的聚會,酒局,回家陪伴父母更加有意義。把出去請朋友吃飯喝酒的錢,花到父母身上,你的福報就會越來越多。

相關焦點

  • 人到五十,這2件損耗陰德的事,不要再做了
    人到五十,一定要知天命,有些人可以去做,有些事情千萬別再做了,容易損耗你的陰德,使你晚景悽涼。人到五十,人生已過半,千萬別再像個孩子一樣,經常做出一些幼稚的事,也不要經常去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了。第一件事:違背因果的事情,不要再做了。
  • 佛教:這十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一件也別做!
    一個人福報的多少,往往跟這十件事有關,這十件事最損陰德,哪怕做過兩件以上,就會招災惹禍。《太上感應篇》說:「福禍無門,惟人自召。」一個人如果經常積累陰德,就會招來好運,如果經常損耗陰德,就會招來災禍。這十件事,今後別再做了,一旦損耗陰德,就會招災惹禍,不僅害人,而是害己,不僅害己,甚至還會害了自己的家人。雖然說因果報應是個人的因果,但個人的因果也會牽連他人,如果你身為人父,經常損耗陰德,就會禍及子孫,如果你身為人子,經常損耗陰德就會禍及父母。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家人,這十件事也不要再做了,一旦報應現前,必然悔之晚矣。第一件事:殺。
  • 佛教:折損「陰德」的4件事,別再做了,因果不饒人!
    錢財易流失,唯有陰德利益子子孫孫。那麼如何積陰德?積德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多布施、放生,利益他人,救濟他人其實就是在救助自己。斷惡就是消業,行善就是培福,有句話叫「福禍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我們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如是因結如是果,因果之報、真實不虛。「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 最損陰德的十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也要懺悔了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有十件事是最損陰德的,最好一件也不要去做,一旦做了福報就會被損耗掉,福報少時災禍就會出現。要想積陰德,這十件事千萬不要做。第一、廣結惡緣。一個人陰德的多少,與他布施的多少有關,經常喜歡布施的人,福報就會增長,如果貪心太重,總想要得到更多,而不願意布施,就會損耗自己的陰德福報。第四、不孝父母。佛教認為,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如果孝順父母,自然會收穫世間最大的善果。若是不孝順父母,自然會種下世間最大的惡因。
  • 這3件事,既讓人心不清淨,又損陰德,儘量不要做了
    對於如何脫離苦海,佛家教導世人:「行善積德。」多做好事,多結善緣,德就能越積越厚,越來越多的人感激自己,幫助自己,自己也就越來越有福。陰德是指做好事不留名,這是播種在別人內心感恩的種子,在自己有難的時候才會生根發芽,長成參天大樹。
  • 善不積,不足以成名,這3件積陰德的事,能做到,功德無量
    佛家講,前世因,今生果,福報都是自己積德行善種下的善因,無論今生生活如何,只要深信因果,懂得因果的原理,從現在開始積德行善,在不久的將來就有希望收穫完美的人生,所謂積德行善洪福廣。積德也是門很深的學問,分為「陽德和陰德」,古語講:有陰德者必有陽報,有陰行者必有昭名。
  • 自古因果不饒人,3件損「陰德」的事,千萬不要做
    而往往陰德厚重的人,都是深信因果之人,廣結善緣,積攢陰德,福報後人。人生在世,難免會有委屈和辛酸。在佛家看來,這世上哪有什麼委屈,有的不過只是因果。佛家講究因果循環,而陰德厚重之人,絕不會做這三件事。佛家一般認為邪淫的事都是不好的事,不論任何一個人做了不好的事,就會受到因果的報應,而且對陰德損害很大,命運也不會好。比如夫妻之間,如果不做一些違背天地之理的,那就叫做正淫。如果是除了配偶之外的人,那便是邪淫。
  • 10件最「積陰德」的事,做過2件以上,就值得恭喜了
    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  這10件事最積陰德,如果我們能經常去做,就能積累陰德,只要你能做2兩件以上,就值得恭喜了。    如果你能做到慎獨,就能減少陰德的損耗。  《中庸》上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  當我們一個人獨處時,一定要守住自己心,在沒有人看到你的時候,也要做到表裡如一,恪守本分,不自欺欺人,不做違背因果和道德的事。
  • 佛教:折損人「陰德」的5件事,看看你做過幾個?
    福報積攢很難,損耗卻很容易。人的很多福報,其實都是不知不覺間被自身的惡業消耗掉了。人的福氣就像一個聚寶盆,你消耗得越快,卻又不知道往裡面積攢,福報就會很快耗盡,福盡則人亡。福報是爭不來、搶不來,算不來,也求不來的,唯有靠人行善積德,一點一點積攢而成。就如《易經》裡說得: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 佛教:這兩件事,最損陰德,別再做了!
    古德云:「行善以積陰德為最善,陰德又以護生及不淫為上。」由此看來,厚積陰德可能並不一定要去做多少善事,因為從一定意義來講,不做損陰德的事,本身就是在積陰德!殺生和邪淫兩件事,最易折損陰德,千萬別再做了。殺生。
  • 佛教:積「陰德」的5件事,能做到2件以上,也要恭喜你了!
    提到「陰德」,可能很多人不太明白是什麼意思。在佛教裡,「陰德」是與「陽善」同時出現的。如果一個人做好事,想要受到世人的稱讚,帶有一絲功利的念頭,這種善業叫做「陽善」。相反,如果一個人是暗地裡偷偷做了很多好事而不求回報,不計名利得失,這種善業我們稱之為「陰德」。
  • 佛教:「舉頭三尺有神明」,這5件損「陰德」的事,別再做了!
    何謂「陰德」?指一個人暗地裡做好事,而不為人所知,別人不知道,這種善的行為被上天記功,功德利益無邊。陰德大的人,善良敦厚,自有上天庇佑,福報無量。人這一生缺什麼,都不可缺福報,沒有福報,會過得很苦。常言說得好「有福不用忙,無福跑斷腸」,沒有福報的人,一生窮困潦倒、奔波勞累,最是心酸。
  • 老僧人說:最「消耗陰德」的5件事,果報不饒人!看看你有嗎?
    作者:文字溫暖心靈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卷首語:「陰德」,是福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離苦得樂」,所以,老僧人說:最「消耗陰德」的5件事,果報不饒人!看看你有嗎?那麼,老僧人所說的最「消耗陰德」的5件事,究竟是哪5件事呢?第一、「貪」貪慾會使人走上不歸路。
  • 這三件損陰德的事,正在消耗你的福報!
    德有二十五種之多,我們今天來講陰德!積陰德歷來為古人所重視!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積陰德的人,雖然人們不知道,但是「人在做、天在看」,上天不會虧待善心!留家財萬貫給子孫,不如留子孫無量陰德!佛家講求因緣,因緣和合,行善積德才是真正改善命運的良策。下面這些最損陰德的事,奉勸不要去做!
  • 道教認為,這兩件事有損陰德,不要再做了!
    多做善事,必定會有福報;而做惡事的人則會有損陰德,甚至會禍及後人。道教認為,這兩件事有損陰德,不可以去做。不敬三光「三光」指的是自然界的日光、月光、星光。道教認為世間萬物皆有靈性,日月生育萬物,為人類帶來光明,歷來是人們自然崇拜的對象。
  • 生而為人,要敬畏因果,這3件有損陰德的事,儘可能不要做
    其實行善積德也有分別,明代袁了凡著有訓子善書《了凡四訓》,書中就有這樣的說法: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按照書上所說,做好事兒要出名的是陽德;做好事不留名的是陰德。
  • 這四件事最積陰德,要盡力去做!
    世間之事起伏不定,福禍難求,不過是一報還一報罷了。你以為的財富,名利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這當然不假,但是因緣成熟必定要有一段時間。每個人都必須挺過一段艱難的歷程,才能逐漸走上人生的巔峰。但是只要方向對了,不放棄,一直堅持到底,就一定收穫滿滿。什麼才是人生最正確的道路,最正確的生活方式?
  • 10件最積陰德的事,你做過嗎?
    要想福報增長,家道昌盛,子孫興旺,就要多積陰德,常行善事,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持之以恆地終生去做。下面列舉的這十件事,最能積陰德,看看你做過嗎?一、忠孝友悌。忠於國家、孝養父母、友愛兄弟、敬重兄長,這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則。只有這些都做到了,我們才能正己化人,影響感化他人,淨化社會風氣。
  • 佛教:這5件事,損人「陰德」,別再做了,因果不空!
    「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一個人行善做好事,如果帶著一定的功利心,想要得到世人的認可和讚譽,這種行善雖有福德,但功德未必很大,若是德行與事實不符,則必有災殃。但若一個人暗地裡偷偷做好事,而不欲為人所知,這樣「陰功」就會很大,會被善神天佑。
  • 這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要警醒!
    一個人的心量有多大,福報就有多大,如果一個人心量狹窄,總是自私自利,喜歡斤斤計較,福報就會被損耗,這樣的人會越活越苦。第二、嗔恨心重。一個人的嗔恨心越重,福報損耗的就越多,佛家經常說:「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嗔恨的行為最損陰德,要想為自己積陰德,一定要少生氣。第三、不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