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專欄作家 李秋實)這兩天開始新一輪的藥品醫保談判,還有剛剛結束被打了骨折價的醫療高值耗材集採,讓產業界和投資圈很擔憂中國創新藥企業的未來。
剛剛開始三四年的中國創新藥周期就這樣結束了?一邊是剛剛開始如火如荼的創新藥研發,一邊是海水般的商業化醫保降價,中國創新藥企就這樣陷入了冰火兩重天的怪圈,無法自拔?
我認為,真正良性的中國創新藥周期才剛剛開始,偉大的新一代創新藥企業將不斷誕生。以信達生物、君實生物、貝達藥業為首的中國第一代創新藥企,還有最早堅定轉型的恆瑞醫藥,做了最早的fast follow嘗試,當PD-1的K藥、O藥在美國進入最後臨床階段開始顯示巨大潛力的時候,國內的幾家藥企開始首批PD-1研發。十幾年前,當小分子靶向藥物在EGFR、VEGF等靶點開始顯示巨大市場潛力的時候,恆瑞醫藥開始做阿帕替尼、貝達藥業開始做埃克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