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 調整策展方向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 線上線下聯動 調整策展方向

葛怡婷

[ 寶龍美術館館長呂美儀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基於國內外疫情局勢,目前館方正在積極策劃更多國內藝術家的個展項目。「中國一直不缺乏好的藝術家和好的創作,之前我們把大量目光投入到國際展覽項目上,這次的疫情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機遇,讓大家也靜下來看看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面貌,中國當代藝術的『驚喜』。」 ]

「春節檔」對於文博機構的意義不亞於電影業,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提前一年策劃的重磅展覽因疫情關閉兩月之久,針對展覽匹配的各類公教活動、線下講座不得不暫時擱淺。日前,隨著國內疫情趨於穩定,滬上多家展館重新開張,防疫措施充足,迎接觀眾到訪。

近年來,上海各大展館以高質量、國際化的策展激發觀眾的觀展興趣,也成為滬上文化活動的亮點所在。據了解,隨著疫情在國際範圍內暴發,對多數美術館的展覽排期造成影響,尤其是一些涉外展覽,需要根據國外疫情動態進行重新調整。

目前,上海市疫情防控重點國家為24個。多家文博機構將策展方向從國際轉移至國內,並通過開展一系列線上觀展及公教活動,持續喚醒公眾的觀展意願。多家機構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表示,雖然疫情對館方運營造成影響,但不會提價或降低後續展覽的品質,無論公立或者民營藝術機構,盈利都不是主要目的,希望能夠盡力「轉危為機」,持續將優質、多元的展覽推薦給更多觀眾。

寶龍美術館館長呂美儀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表示,基於國內外疫情局勢,目前館方正在積極策劃更多國內藝術家的個展項目。「中國一直不缺乏好的藝術家和好的創作,之前我們把大量目光投入到國際展覽項目上,這次的疫情反而是一個很好的機遇,讓大家也靜下來看看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面貌,中國當代藝術的『驚喜』。」

市民觀展意願強烈

第一財經記者走訪多家博物館、美術館發現,目前,各個機構嚴格執行疫情防控工作指南,採用線上實名制預約觀展,入館處乃至各個展廳處均設有體溫檢測,觀眾需全程佩戴口罩,以1.5米的間隔距離排隊購票入場,各個展館根據規模限定每日觀展人數。

3月13日恢復對外開放的上海博物館每日分時段預約,單日限額為2000人。正在展出的《滄海之虹:唐招提寺鑑真文物與東山魁夷隔扇畫展》延期至4月5日,該展覽觀眾人數較多。展覽入口處,「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詩句引人注目,和展覽一同作為中日友好交往的見證。

各家美術館提供的數據顯示,在近兩個月的閉館之後,一批藝術愛好者在做好防護措施之後,第一時間前往喜愛的展覽進行預約觀展,部分年前就已開幕的展覽進入倒計時,不少觀眾趕上了末班車一睹為快。

作為最早向公眾恢復開放的博物館之一,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單日預約人數額度為500人。據統計,工作日預約人數在300到400人左右,開館兩周的周末均預約滿額。

在公共文化活動暫停相當一段時間之後,市民的觀展意願較為強烈。館內正在展出的展覽中,《讓·努維爾在我腦中,在我眼中…歸屬…》與《穿越建築:戈登·馬塔-克拉克的十年》的建築雙展自開幕便受到關注,展期由原來的3月1日結束延期至3月29日,展覽包括一部時長為三個半小時、由建築師讓·努維爾監製的建築電影的全球首映。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媒體部主管張曉菁告訴第一財經,考慮到疫情期間長時間無法觀展的特殊情況,以及許多觀眾留言想要看展的呼聲,館方在尊重藝術家意願的前提下,經過協商將兩個展覽分別延期,作為公立美術館,展覽調整為免費向公眾開放。

在3月29日建築雙展結束之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將重新向公眾開放館藏展「客人的到來」,這也是該館自2012年創立迄今首個館藏大展,涵蓋影像、攝影、繪畫、雕塑、裝置、文獻等形式,對七年來的收藏進行系統性的梳理和呈現。張曉菁告訴第一財經,在展覽重新開放之後會相應增加一些作品,讓此前已經參觀過的觀眾看到更新的作品,館方也正在考慮開設一個新版本的館藏展,希望給觀眾提供不一樣的觀展體驗。

民營美術館方面,明珠美術館、寶龍美術館等藝術機構均推出針對醫護人員免票的惠民政策,根據已有展覽檔期安排,推出不同形式的聯票活動或是衍生品特惠活動,在推介展覽的同時激活觀眾的觀展意願和消費意願。

調整策展方向,線上線下結合

新冠肺炎疫情毫無疑問對美術館、博物館第一季度的展覽和運營造成影響,而疫情在國際範圍內的暴發,令多家文博機構提前一兩年策劃的展覽延宕。

上海博物館公告顯示,館方對今年尚未開幕的多個特展展期進行了相應調整,而受歐洲和北美地區疫情影響,原定於2020年下半年舉辦的「瓷映蒼穹:中西陶瓷交流大展」(暫定名)和「義大利博爾蓋塞博物館珍藏油畫展」(暫定名)將延期至2021年上半年舉辦。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方面,原計劃今年春天與觀眾見面的木心與亨利·米肖的聯合畫展將有可能延期至5月,但會儘可能保留三個月的展期。一個好消息是,2020年11月舉辦的上海雙年展不會因疫情取消,將如期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與參展藝術家的合同正陸續完成籤約,為正在恢復中的藝術行業提振信心。

明珠美術館於年前啟動的兩周年慶典展「風景與書」,匯集陳丹青、清川阿莎美、王冬齡、徐冰、嚴善錞、楊小京、周小英7位中外藝術家的創作,但疫情所致,開幕一周後暫停,直到3月14日恢復開放。閉館期間,一系列公教活動轉移至線上舉辦。

明珠美術館媒體負責人王英又告訴第一財經,自2月2日起,明珠美術館在新媒體平臺啟動「PAM在線」項目豐富市民的精神生活,包括推出慕夏展的VR全景導覽,雨果展的直播導覽,邀請版畫家、書法家等推出的在線手工坊系列活動,針對「風景與書」展覽,推出重要展品解析和傳統文化科普,其中包括藝術家範景中等學者的線上講座,作家蔣方舟為展覽做的語音導覽等,作為觀展的補充。

王英又表示,線上項目原本就是館方一直在推動的策劃,考慮到展廳空間限制,關於展品的背景知識無法全部顯示,線上的呈現和解讀能夠給觀眾帶來更立體的觀展體驗,而疫情某種程度上加快了線上計劃的推動和落實。他提到,按照此前的計劃,後續展覽原本是國際展覽,但考慮到當下國外展覽的執行較為困難,目前將綜合各方因素統籌規劃,考慮策劃更多國內方向的展覽。

呂美儀介紹,寶龍美術館正在展出的兩個臨展,「再見·相思:常玉版畫展」讓觀眾近距離飽覽常玉作品的浪漫和孤寂,而「涅槃風光:胡軍軍個展」讓觀眾在特殊的時期尋得心靈的觸動和對生命無常的理解。他告訴第一財經,目前常玉版畫展、胡軍軍個展都不考慮延期。但常玉展會巡展至廈門寶龍藝術中心。「即使是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之下,還是希望調動資源和力量,讓觀眾看到更多樣的展覽,將有不同藝術審美需求的觀眾吸引到美術館來。」

閉館期間,恰好是美術館尤為重視的春節檔,未來人流的復甦也需要一段時間的培養和刺激。在呂美儀看來,其實也是拋給美術館一個更大的課題:如何讓美術館得到長足的經驗和發展。

一方面,寶龍美術館會繼續通過專業策劃和評估將優質展覽呈現給觀眾,5月推出的「春天吶喊藝術節」將集結藝術家、音樂人、設計師、表演人等不同人群參與,通過藝術活動激發創意和活力;與此同時加快線上運營,策劃展覽直播,線上公教活動和更有話題性的線上衍生品推廣。上周,寶龍美術館與合作藝人張超、許瑋甯聯名推出限量的衍生品,預售第一天幾乎賣空。

日前,西岸美術館、龍美術館、藝倉美術館等一批美術館陸續公眾開放。春日和煦,濱江地帶繁花似錦,美術館前的公共綠地上,滑板少年,婚紗攝影,舉家踏青,市民們重新開啟休閒娛樂生活。藝術機構、美術館、博物館蓄勢待發,期待嚮往藝術與美的觀眾歸來。

相關焦點

  • 上海多家美術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 調整策展方向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調整策展方向多家機構相關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表示,不會提價或降低後續展覽的品質,希望能夠盡力「轉危為機」,持續將優質、多元的展覽推薦給更多觀眾。
  • 上海多家美術館博物館復工:線上線下聯動,調整策展方向
    「春節檔」對於文博機構的意義不亞於電影業,多家博物館、美術館提前一年策劃的重磅展覽因疫情關閉兩月之久,針對展覽匹配的各類公教活動、線下講座不得不暫時擱淺。日前,隨著國內疫情趨於穩定,滬上多家展館重新開張,防疫措施充足,迎接觀眾到訪。
  • 上海藝術機構推出新玩法,線上線下聯動拓展文化消費空間
    逛展賞畫,拍照打卡,滬上百餘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地標,為都市青年釋放壓力,感受藝術之美提供不同選擇。今年3月,在嚴格的防疫措施下,多家美術館、博物館率先開放,有序迎接疫情後首批客人。日前,隨著亞歷克斯·卡茨個展等重磅展覽揭幕、上海雙年展宣布日程,滬上各大文化場館以紛繁多元的策展回饋觀眾。
  • 線上公共文化活動精彩上新 線下美術館博物館有序開放
    原標題:上海「五一」小長假:線上大批公共文化活動精彩上新圈粉無數 線下美術館博物館有序預約分時限流開放「五一」小長假,上海一大批公共文化活動上新,豐富著市民的假期生活。記者了解到,滬上美術館舉辦的各類線上活動瀏覽量小長假期間穩步增長;各博物館推出的「雲展覽」累計瀏覽量也呈上升態勢;雲上市民文化節點擊量不斷刷新。線上線下文藝過節,成為這個假期的一道新風景。全預約制,線下文化場館有序開放「五一」小長假,原本是文博場館參觀的高峰期。
  • 和書店一場五萬網絡讀者的啟示 博物館兩千場線上展覽
    首批線上展覽中,就包括因疫情而中斷的展覽,如故宮博物院在2019年12月舉辦的《須彌福壽——當扎什倫布寺遇上紫禁城》跨年展,而湖北省博物館的展覽則出現在第二批名單中。   截至目前,故宮博物院推出「全景故宮」「V故宮」「故宮名畫記」多種「雲遊」方式,中國國家博物館、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館等紛紛上線重磅大展。公開數據顯示,僅2月當月,多家線上展廳點擊量都在10萬以上。
  • 藝述上海 | 閉館不閉展,上海市美術館線上集結!
    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滬上美術館暫停對外開放。目前,各美術館通過微信公眾號平臺推出線上展覽、講座、作品賞析,升級線上美術館服務,讓大家足不出戶享受藝術大餐,做到「閉館不閉展」。全市83家美術館中,46家美術館有官網,77家美術館有微信公眾號。觀眾可以在公眾號上查詢各館開放信息、展覽介紹、導覽視頻。
  • 聚焦國際博物館日丨馬琳:線上策劃或將重新定義藝術展覽
    ——編者上海博物館「心靈的風景:泰特不列顛美術館珍藏」VR展疫情發生以來,越來越多的藝術展覽被迫搬到線上,而一連串關於線上展覽的討論與思考其實才剛剛開始。例如,博物館的線上展覽應該怎麼辦?有哪幾種形式?
  • 首次線上線下雙展聯動,北京國際圖書節亮相服貿會
    作為服貿會的主展區之一,本屆北京國際圖書節將首次以線上線下雙展聯動的方式呈現,讓更多人能夠多渠道、多方式、多體驗地感受該活動。北京歷史輿圖展覽將收集遴選各博物館、圖書館及私人藏家的上自宋代,下迄民國北京古地圖予以集中展示,包括區域總圖、北京城圖及城內分區圖、郊區、郊縣(畿輔)地圖、外文圖及風景名勝圖、專題地圖等,用互動投影方式描繪北京城及周邊幾個縣境的宮苑、廟宇、官署、村落等景象,讓觀眾領略不同老北京的城市記憶。
  • 2020上海書展開幕:聯動線上線下展 體驗「未來閱讀」新模式
    中新網上海8月12日電 (周卓傲 王笈)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12日拉開帷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環境下,本屆書展通過多維度、線上線下聯動的形式為讀者提供了一場「不一樣」的閱讀文化盛宴。安全、出彩,是今年上海書展的兩個關鍵詞。
  • 2020上海書展開幕:聯動線上線下展 體驗「未來閱讀」新模式
    中新網上海8月12日電 (周卓傲 王笈)2020上海書展暨「書香中國」上海周12日拉開帷幕,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環境下,本屆書展通過多維度、線上線下聯動的形式為讀者提供了一場「不一樣」的閱讀文化盛宴。安全、出彩,是今年上海書展的兩個關鍵詞。
  • 上海國際童書展11月13日開幕:全城聯動,線上也可逛展
    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然而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以來大部分國際性書展,都改到線上舉辦,或者不得不宣布延期甚至取消。但中國是全世界疫情防控做得最好的國家,在此基礎上經濟運行和社會生活正率先走向正常化。在上海,幾個月來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已經或即將舉辦一系列重大展會,2020上海國際童書展也決定如期舉辦。
  • 上海的美術館建設方向和目標是什麼
    中華藝術宮「文心雕龍——上海山水畫邀請展」分享運營之道,激發文化體驗在2016年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中,中華藝術宮的《西學·西行——早期吳作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第十一屆上海雙年展》被評為優秀展覽項目,上海的美術館在入選的8個展覽項目中佔有兩席。
  • 線上展覽策展人 依舊發揮作用
    在線上展覽中,策展人應該發揮什麼樣的作用?是否還需要策展人?上海美術學院副教授馬琳在一次直播中說,假如劉海粟美術館的文獻展還要深入做下去,是否有可能請策展人圍繞相關主題,聯動不同機構圍繞跟展覽主題相關的展品在同一時間直播不同的作品,打破各自機構單獨做的局面?
  • 線上策劃或將重新定義藝術展覽
    疫情發生以來,越來越多的藝術展覽被迫搬到線上,而一連串關於線上展覽的討論與思考其實才剛剛開始。例如,博物館的線上展覽應該怎麼辦?有哪幾種形式?策展人如何在線上展覽中發揮作用?隨著虛擬空間的出現,是否還需要策展人?策展人還能繼續發揮像在實體空間裡那樣的作用和重要性嗎?
  • 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
    去博物館或美術館,在一件藝術品前,駐足靜賞。這個平常的觀展模式,在過去一段時期由於疫情成了一個「奢侈」的行為。3月13日起,喜愛博物館、美術館的上海市民又可以「如常」觀展了。這也是上海各大博物館、美術館自1月下旬閉館以來首次恢復開館。
  • 線上線下聯動,中食展直擊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線上線下聯動,中食展直擊後疫情時代新趨勢 2020-09-11 23: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江蘇省美術館 線上線下齊發力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江蘇省美術館——線上線下齊發力江蘇省美術館「感悟生活——2019江蘇省美術館藝術家作品展中國美協副主席周京新、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徐惠泉正在為觀眾做一場展覽導賞。近一個小時的直播中,近90萬線上觀眾跟隨兩位藝術家的腳步,欣賞了展出的部分作品。末了,徐惠泉對網友說:「畫,一定要到現場看。我們把精彩保留一點,歡迎大家到美術館來看展!」當天,「感悟生活——2019江蘇省美術館藝術家作品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
  • 春暖花開,感受藝術的魅力 上海又一批美術館和博物館開放
    圖說:上海各美術館及博物館逐步恢復開放近期,上海民營博物館美術館根據自身情況相繼復工,各類藝術機構開始以預約的形式與觀眾見面。昨日,徐匯西岸濱江聚集了許多出遊的觀眾。龍美術館門口的草地上櫻花開放,展覽吸引著不少宅家許久的觀眾。
  • 線上線下聯動 書香為生活重啟添彩
    「在防疫不放鬆的新背景下,北京國際圖書節致力於搭建全國文化平臺、打響『北京文化』品牌,以打造高品位國際圖書節為己任。」王野霏表示,本屆圖書節將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時代精神,對辦展思路、方式和具體項目進行了調整優化,努力為廣大讀者呈現一場高品質、多維度、線上線下聯動的閱讀文化盛宴。
  • 江蘇省美術館——線上線下齊發力
    中國美協副主席周京新、江蘇省美術館館長徐惠泉正在為觀眾做一場展覽導賞。近一個小時的直播中,近90萬線上觀眾跟隨兩位藝術家的腳步,欣賞了展出的部分作品。末了,徐惠泉對網友說:「畫,一定要到現場看。我們把精彩保留一點,歡迎大家到美術館來看展!」   當天,「感悟生活——2019江蘇省美術館藝術家作品展」在江蘇省美術館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