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馬紅麗
山藥、紅蘿蔔,入籠蒸20分鐘,熟後分開用布壓擠出水,分別拌麵粉和精鹽適量攪爛成泥。將山藥泥搓成圓條壓平擀成長條,把紅蘿蔔泥也搓成圓條,放至山藥條上,包捲成鴨蛋形狀,上籠蒸15分鐘,取出抹勻芝麻花椒油,用刀從中間一劈兩半,截成半寸厚的半圓塊,擺放盤中,白者如蛋清,紅者似蛋黃,軟嫩鹹香。這就是南陽玄妙觀的著名菜品「鹹鴨蛋」。
道家眼裡的吃是欲望
素齋,是在僧侶文化的影響下,在文人士大夫的推進下,進入並影響中國人的飲食體系的,道教的道觀菜也是在素齋的影響下形成並完善的。
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是從佛祖的教誨中參透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痛苦,斷盡一切人生煩惱。他們不反對吃飯,只是提倡素食,即素齋,提倡「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養生理念。他們認為,飲食的目的同時也是在為進德修業服務,因此,各家寺院基本都設有專供僧侶吃飯的齋堂。在《優婆塞戒經》中,對僧侶吃飯有明確要求:「復須作念,初下一匙飯時,願斷一切惡盡;下第二匙時願修一切善滿;下第三匙時,願所修善根,回施眾生,普共成佛。」
但與佛教不同的是,道教從創始之初就忽視飲食對人體、對社會的意義和作用。因此,道觀菜的發展既沒有佛教的齋飯豐富,也沒有一套完善的理論體系支撐。
道教創始人老子,他的社會理想是回到小國寡民的時代,把人的種種欲望抑制在最低點。他認為如果百姓沒見過珍異的美食美味,自然就不會有非分之想,所謂「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莊子更是主張消滅一切文化,回到太古時代,並鼓勵人們重回「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王學泰《中國飲食文化史》)。
在道家創始人的眼裡,吃是一種可怕的欲望,不值得提倡,更不需要追逐。基於這個飲食觀念,道家不僅吃素,就連刺激性的韭、薤、蒜、蕓薹(油菜)、胡姜(香菜)等香辛植物也被視為「五葷」而禁止食用(清代後,「五葷」的戒律漸漸被打破)。
吃唾液能長生?
大多數道士修煉是為了能夠長生不老,他日可以羽化成仙。
但羽化成仙的前提是身體要輕,只有輕身才能獲得飛仙的資格。因此,為了能夠得到輕身的效果,就必須控制飲食,不僅不能吃肉以及有刺激性的植物蔬菜,還要少食且適當斷食(即「辟穀」,今日朋友圈中流行的「辟穀」,就是來自道教的這個飲食理念)。在這個理念的支撐下,道士們研發了各種飲食秘籍,其中頗具搞笑性質的是「以氣為食」一派和「飲食自然」一派。
「以氣為食」一派認為,「五穀雖能充體而不能益壽」,甚至「食谷者夭」。於是,這類「活神仙」通常以「吃松子、喝泉水」來修煉「食氣」,或者根本不吃食物,以身體的「氣」為食,稱「服氣」,修煉到一定境界時,便可不思百味了。
「飲食自然」一派則認為,人體的唾液是精華,稱為「華池」,是「自然」。這一路的道士均以口中唾液為食,稱為「飲食自然」。吃唾液不僅能長生,還能得道成仙?這種極端的道教「飲食療法」,想想,也是醉了。至於那些指望煉些丹藥、吃點重金屬就能得道成仙的邪門飲食,就更不靠譜了。
但上述不靠譜的飲食並不是道教飲食的全部。畢竟長生不老、羽化成仙只是少數人的幻想,大多數人採取的還是退而求其次,希望通過控制飲食達到養生長壽的目的。
道教經典《胎息秘要歌訣》中談到「飲食所宜」雲「淡粥朝夕渴自消,油麻潤喉足津液。就中粳米飯偏宜,淡面餺飥也相宜」。修道的目的就在於保養臟腑、頤養精神,因此不主張五味繁雜,酸辣辛鹹、時飢時飽、生硬冷食、葷食腥血都是道教的飲食禁忌。應該說,這些主張都是頗為健康養生的飲食理念。
南陽玄妙觀的素齋
清末民初,隨著寺廟、道觀把素齋投入商業經營,道觀菜開始走入民間。當時最著名的道觀菜代表就是北京的白雲觀與河南南陽的玄妙觀。
南陽玄妙觀始建於東漢,明代重修,清代、民國時期香火旺盛,素有「玄妙雅趣」之美譽。玄妙觀內有「三寶」:一是清朝皇帝的欽賜御經《道藏》,二是玄妙觀秘傳「素菜葷吃」,三是玄妙觀碑刻。
高級經濟師、高級政工師、焦作旅遊飲食顧問呂世範介紹,南陽玄妙觀屬道教全真道。全真道由王重陽創建,主張「三教合一」,以老子的《道德經》、儒家的《孝經》、佛教的《般若心經》為主要經典,教人孝謹純一、少私寡慾、以「明心見性」為全真。全真道教規要求入道者不娶妻,不茹葷,出家住叢林。因此南陽玄妙觀的道人不娶妻室,只吃齋飯素食。
玄妙觀西北園、宛南公園裡廣種牡丹、月季、荷花、菊花、臘梅等,每逢重大節日或觀內名花盛開之日,都要邀請遠近施主及當地名流和親朋好友來觀內遊覽,並設素齋招待。玄妙觀素齋製作考究,選料充分利用本地的各種特產、食用菌、蔬菜和豆製品,在烹飪技法上也是扒、熘、炒、炸、燴、蒸等俱全。
除「素火腿」、「扒素雞」、「素魚翅」、「一品菊花素燕菜」、「佛手白菜」、「竹網鍋貼餃」、「素燕窩」「素鴿蛋」、「滷大腸」、「黃燜雞塊」、「熘素魚片」等形葷實素的齋菜聞名外,還注重時令吃鮮。比如,每當夏秋之際荷花盛開之時,用觀內鮮荷花製作的「山楂糕炸荷花」,秋季用北瓜秧尖配香菇、口蘑炸制而成的「龍鬚菜」,用包穀棒尖加玉蘭片、香菇、口蘑、南薺、猴頭、糯米和調味品烹製而成的「八寶冬瓜」等,都鮮美可口,廣受食客讚譽。
曾為玄妙觀廚師的南陽飯莊一級廚師尹德明,在新中國成立後,總結整理出了「玄妙觀素齋」譜55個,其中一些菜品被作為河南傳統名菜載入史冊。1984年,「玄妙觀素齋」被北京電視中心拍成電視片。
道觀菜裡的「葷菜」是怎麼做成的
素火腿
用豆腐皮在芝麻油缸內浸泡製成,成品色澤棕紅,酷似火腿,鹹香味美。具體做法是:將豆腐皮在清水鍋中煮透,趁熱每兩張豆腐皮擺壓成圓形,每隔兩層抹上一層醬油和紅曲,每層只抹一味,待全部攤完後兩頭各疊一寸,緊捲成卷,用淨布包裹,通身用繩捆緊,晾涼後將布去掉,泡入芝麻油缸,經過48個小時,使油浸透後出缸即成。食用時用刀從中間劈開為兩半,切成半寸厚的扇面薄片,在盤中擺放整齊,撒上蒜苗花、薑絲,滴幾滴小磨香油上桌。
熘素魚片
將山藥上籠蒸半個小時,熟後剝去外皮,壓成山藥泥,再加入澱粉、麵粉、鹽適量攪拌均勻,放盤內攤平,上籠蒸5分鐘,取出後按成半寸寬、二寸長、半寸厚,待晾涼後片成魚片狀,勾入粉芡,入油鍋炸至黃色時將油倒出,鍋中留油少許,放進蔥花、薑末、木耳、鹽、醬油適量,添半勺黃芽湯,燒兩分鐘後取出裝盤上桌。似魚片而非魚片,軟潤鹹香,美味可口。
扒素雞
將豆腐皮在清水鍋中煮幾滾後,取出用布包壓起來,約10分鐘後揭掉包布,用刀切成二寸長、半寸寬、半寸厚的塊,擺在碗內,放上花椒、蔥花、糯米、鹽各適量,添半勺黃芽湯,上籠蒸15分鐘取出,再加少許開水和胡椒麵即成。形似雞塊,嫩脆香辣。
炒肉絲
取麵筋三兩,入籠蒸20分鐘後取出切成細絲,放盆內加入紅曲、水澱粉適量,攪勻後入油鍋炸成柿紅色撈出。鍋內留少許油,放進蔥花、蒜苗,輕炸一下後放入韭菜段和麵筋絲,翻炒兩遍,再放入精鹽、醬油翻炒兩遍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