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這句話正是顧城所寫,也成為了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而顧城,也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別人看到顧城的詩: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他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都會認為這是多麼浪漫的一個奇男子,這時候一個風情萬種、渾身上下散發著荷爾蒙的男神形象便出現在腦海中。
但是顧城只適合活在自己的詩裡,不適合活在現實世界裡,他的世界裡充滿了天真和幻想,作詩他可能是一個好手,可是如何生活,他卻學不會。
無法自立的巨嬰
1956年,顧城出生了,受到詩人父親的影響,對文學有著深厚的興趣,整天把自己鎖在屋子裡,整日與書為伴,這也就讓顧城和現實世界有所脫節,一直活在臆想中的世界中。
後來顧城乾脆不去上學,整日在家待著,但是家庭中的橫生變故,讓顧城的心理產生了變化。
顧城12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了農場進行改造,整天與一些髒活累活終日為伴,這種勞苦的田園生活和和詩中愜意的田園生活有著天壤之別,這開始讓顧城變得異常敏感。
於是顧城逃到了詩裡,在詩中大肆綻放自己的才華,這也讓顧城在文學界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後來詩人之間舉辦了一場詩會,顧城也參加了,本該是熱熱鬧鬧的,但是顧城卻感覺到渾身不自在,因為他不善於接觸陌生人,這讓他像個受驚的小鳥,缺少安全感。
你會發現顧城的照片裡總會帶著一頂帽子,這是因為顧城從自己幻想的生活中進入現實世界後,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充滿了恐懼,於是只能依靠帽子來安慰自己。顧城的所有行為都像一個小孩一樣,生活處處需要別人照顧。
當老婆面和小三出軌
讓顧城最後詬病的就是顧城的畸形三角戀了。
顧城有一個老婆叫做謝燁,因為坐火車相識,兩人之間也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感情,隨著兩人的相處時間長了,感情也逐漸濃厚,所以在一個吉利的日子裡,兩人迅速的結婚了。
婚後的日子裡顧城暴露出極強的控制欲,不讓謝燁打扮,也不讓她有工作,必須陪伴在自己的身邊,謝燁的母親曾來勸過顧城,但是顧城聽後直接把正吃著的麵條向丈母娘的頭上砸去……
圖為謝燁
國內生活不如意,顧城就帶謝燁跑到國外去,跑到了紐西蘭的激流島,在那裡定居。
而在這裡,顧城遇到了另一個女人李英,李英和謝燁一樣被顧城所吸引,但是和謝燁不同的是她更加活潑,對著顧城當面表白,顧城聽後也是感動的流眼淚。
從左往右分別是:謝燁、顧城、李英
於是顧城邀請李英到自己的房子裡,和謝燁一同生活,荒誕的事情發生了,李英和謝燁都同意了。
顧城度過了一段非常荒誕的時光,在我們眼裡如果我們是謝燁,現在一巴掌就已經甩在顧城的臉上了,可是這時候的謝燁正在為李英洗衣服,為顧城準備保險套呢。
從左往右依次是:顧城、謝燁、李英
但是誰也不知道的是李英是懷著目的來的,在一次顧城和謝燁出門的時候,李英把家裡所有之前的物品全部一卷而空,而她自己也嫁給了一個外國的老頭。
圖為李英
李英只是為了出國拿到綠卡,而顧城只是一個跳板。
離婚後殺害前妻
無獨有偶,李英離開自己後,謝燁也邂逅了一位才子,這時候謝燁對顧城提出了離婚,對於一個內心世界不正常的來說,這無異於對他宣判了死刑。
顧城也許是害怕以後沒有人照顧自己,也許是內心的佔有欲太過於強大,在妻子提出離婚的時候,顧城崩潰了,但是謝燁此刻不再和之前一樣對顧城死心塌地了。
或許是謝燁已經隱忍夠了,也或許是謝燁的新歡實在是太讓謝燁著迷了,謝燁執著要走。
於是歇斯底裡的顧城親手用斧頭終結了謝燁的生命,然後自己也自縊而亡。
雖然顧城這個人我們無法去正面看待,但是他的作品卻有著獨特的價值,他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朧詩,是促進文學解放、開發人們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作品可以說是純潔無瑕的,是一個虔誠的靈魂在創作,如果您對顧城的作品感興趣,可以看看這本《精美詩歌》。
除顧城外,這部作品還收集了徐志摩、孩子、舒婷、席慕蓉、林徽因等文學大家的詩歌,更具有其文學價值,也是整個中國近代史上熠熠發光的精華文化。
只有在詩歌裡,才是顧城的本質所在:既是源於生活與生命的創造,又是生活與生命自身的存在方式。
正像文中開頭說的,顧城只適合存在於他的詩歌裡,這是他靈魂中最真摯的地方,如果你對顧城的朦朧派詩歌或者中國近代史文人的詩歌感興趣,這本《精美詩歌》一定不要錯過。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