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顧城:無法自立的巨嬰,當老婆面和小三出軌,用斧頭殺死妻子

2021-01-07 樹下史官

「黑色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

這句話正是顧城所寫,也成為了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而顧城,也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別人看到顧城的詩: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他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都會認為這是多麼浪漫的一個奇男子,這時候一個風情萬種、渾身上下散發著荷爾蒙的男神形象便出現在腦海中。

但是顧城只適合活在自己的詩裡,不適合活在現實世界裡,他的世界裡充滿了天真和幻想,作詩他可能是一個好手,可是如何生活,他卻學不會。

無法自立的巨嬰

1956年,顧城出生了,受到詩人父親的影響,對文學有著深厚的興趣,整天把自己鎖在屋子裡,整日與書為伴,這也就讓顧城和現實世界有所脫節,一直活在臆想中的世界中。

後來顧城乾脆不去上學,整日在家待著,但是家庭中的橫生變故,讓顧城的心理產生了變化。

顧城12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到了農場進行改造,整天與一些髒活累活終日為伴,這種勞苦的田園生活和和詩中愜意的田園生活有著天壤之別,這開始讓顧城變得異常敏感。

於是顧城逃到了詩裡,在詩中大肆綻放自己的才華,這也讓顧城在文學界有了一定的影響力,後來詩人之間舉辦了一場詩會,顧城也參加了,本該是熱熱鬧鬧的,但是顧城卻感覺到渾身不自在,因為他不善於接觸陌生人,這讓他像個受驚的小鳥,缺少安全感。

你會發現顧城的照片裡總會帶著一頂帽子,這是因為顧城從自己幻想的生活中進入現實世界後,對這個世界的一切都充滿了恐懼,於是只能依靠帽子來安慰自己。顧城的所有行為都像一個小孩一樣,生活處處需要別人照顧。

當老婆面和小三出軌

讓顧城最後詬病的就是顧城的畸形三角戀了。

顧城有一個老婆叫做謝燁,因為坐火車相識,兩人之間也有一段轟轟烈烈的感情,隨著兩人的相處時間長了,感情也逐漸濃厚,所以在一個吉利的日子裡,兩人迅速的結婚了。

婚後的日子裡顧城暴露出極強的控制欲,不讓謝燁打扮,也不讓她有工作,必須陪伴在自己的身邊,謝燁的母親曾來勸過顧城,但是顧城聽後直接把正吃著的麵條向丈母娘的頭上砸去……

圖為謝燁

國內生活不如意,顧城就帶謝燁跑到國外去,跑到了紐西蘭的激流島,在那裡定居。

而在這裡,顧城遇到了另一個女人李英,李英和謝燁一樣被顧城所吸引,但是和謝燁不同的是她更加活潑,對著顧城當面表白,顧城聽後也是感動的流眼淚。

從左往右分別是:謝燁、顧城、李英

於是顧城邀請李英到自己的房子裡,和謝燁一同生活,荒誕的事情發生了,李英和謝燁都同意了。

顧城度過了一段非常荒誕的時光,在我們眼裡如果我們是謝燁,現在一巴掌就已經甩在顧城的臉上了,可是這時候的謝燁正在為李英洗衣服,為顧城準備保險套呢。

從左往右依次是:顧城、謝燁、李英

但是誰也不知道的是李英是懷著目的來的,在一次顧城和謝燁出門的時候,李英把家裡所有之前的物品全部一卷而空,而她自己也嫁給了一個外國的老頭。

圖為李英

李英只是為了出國拿到綠卡,而顧城只是一個跳板。

離婚後殺害前妻

無獨有偶,李英離開自己後,謝燁也邂逅了一位才子,這時候謝燁對顧城提出了離婚,對於一個內心世界不正常的來說,這無異於對他宣判了死刑。

顧城也許是害怕以後沒有人照顧自己,也許是內心的佔有欲太過於強大,在妻子提出離婚的時候,顧城崩潰了,但是謝燁此刻不再和之前一樣對顧城死心塌地了。

或許是謝燁已經隱忍夠了,也或許是謝燁的新歡實在是太讓謝燁著迷了,謝燁執著要走。

於是歇斯底裡的顧城親手用斧頭終結了謝燁的生命,然後自己也自縊而亡。

雖然顧城這個人我們無法去正面看待,但是他的作品卻有著獨特的價值,他在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朧詩,是促進文學解放、開發人們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他的作品可以說是純潔無瑕的,是一個虔誠的靈魂在創作,如果您對顧城的作品感興趣,可以看看這本《精美詩歌》。

除顧城外,這部作品還收集了徐志摩、孩子、舒婷、席慕蓉、林徽因等文學大家的詩歌,更具有其文學價值,也是整個中國近代史上熠熠發光的精華文化。

只有在詩歌裡,才是顧城的本質所在:既是源於生活與生命的創造,又是生活與生命自身的存在方式。

正像文中開頭說的,顧城只適合存在於他的詩歌裡,這是他靈魂中最真摯的地方,如果你對顧城的朦朧派詩歌或者中國近代史文人的詩歌感興趣,這本《精美詩歌》一定不要錯過。

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方連結購買

相關焦點

  • 顧城:妻子與情人共處,殺妻後自殺,千萬遠離愛情中的「巨嬰」們
    大觀園」中唯一的男人顧城,一位享譽盛名的詩人,卻用斧頭親手砍死自己的妻子,隨後自殺身亡。謝燁是一個熱愛文學的女文青,在那個詩歌盛行的年代,像顧城這樣有才氣的詩人是謝燁極其崇拜的,這種崇拜也會轉化成濃濃的愛。顧城的家世很好,父親是我國知名的詩人顧工。年少成名的他26歲便加入了北京作家協會,隨之而來的是名聲、地位和不薄的收入。但現實生活中瑣碎的工作讓他厭煩,他更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大觀園"。
  • 悲劇「巨嬰」詩人!警方要依法將顧城移送精神病院,妻子拒絕籤字
    「巨嬰」,泛指極度自私、只求索取、絕對自我中心,且缺乏規則、法律意識,將別人付出、贈與視為理所當然的奇葩成年群體。深入研究過近現代詩人顧城的人都不能否認: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顧城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巨嬰」。
  • 詩人顧城,原來是一個巨嬰,或許不應該稱他為詩人
    敏感多情的詩人,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我畫了你身邊每一個人,但卻沒有畫你。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顧城深情熱切的眼神,讓謝燁無法不去關注眼前這個年輕男子。謝燁是活潑的、開朗的,她知道這個笨拙性格有點古怪的男孩,對自己有好感。於是,兩個陌生的年輕人,不知不覺聊起了天。到站的時候,顧城從隨身攜帶的筆記本撕下一頁紙,匆忙寫下自己的地址。
  • 26年前,詩人顧城殺妻後自殺,留下獨子木耳,現狀如何?
    中國朦朧派詩人的代表顧城,在最受歡迎的時候選擇隱退,一家三口生活在紐西蘭的一個孤島上。可是當他的妻子愛上別人以後,顧城受不了這個打擊,在殺死他妻子以後選擇自殺,只留下一個五歲的孩子。那麼他的獨子木耳過得怎麼樣?他有知道自己父親的故事嗎?
  • 26年前,詩人顧城殺妻後自殺,留下獨子木耳,現狀如何?
    中國朦朧派詩人的代表顧城,在最受歡迎的時候選擇隱退,一家三口生活在紐西蘭的一個孤島上。可是當他的妻子愛上別人以後,顧城受不了這個打擊,在殺死他妻子以後選擇自殺,只留下一個五歲的孩子。那麼他的獨子木耳過的怎麼樣?他有知道自己父親的故事嗎?朦朧詩的代表顧城顧城出生在1956年的北京,他的父親是大詩人顧工,所以從小他就受到很好的教育。
  • 著名詩人顧城:拋棄兒子、打罵嶽母、出軌、吃軟飯!妻子從無怨言
    婚後一年,顧城「惡魔」的本性開始顯現:他不允許妻子打扮,不允許妻子出去工作,就連妻子出門穿什麼衣服,都要經過他的審核和批准!顧城是一個「巨嬰」,沒有任何的生活能力!從生活起居到外出工作,都需要妻子謝燁來照顧。顧城沒有工作,家裡過的非常拮据,但他卻不允許妻子出去工作!
  • 浪漫詩人顧城的另一面,非愛即恨,砍殺妻子又自殺
    顧城在8歲時就能出口成詩,22歲時,因為在《蒲公英》報紙上發表了的兩首詩從而引起了巨大反響,這一篇報紙在國內可謂是引論紛紛,正因如此,使他成為了當時朦朧派的代表詩人。那最為經典的一句,就非「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莫屬了。
  • 顧城:殺掉妻子,然後自殺,卻是一個傑出的浪漫詩人
    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顧城17歲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死,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
  • 詩人顧城和妻子謝燁之死誰來負責,第三者李英,她何錯之有?
    詩人顧城的三人行愛情,用生命的代價釀了一場曠世悲劇「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很多人都知道這首小詩,卻很少有人知道這首詩出自顧城,他是黑暗時代的一束光,用一己之力撐起詩壇的發展。可這樣尋找光明的詩人卻做出了魔鬼該做的事――婚內出軌、殺妻自殺。顧城被稱為童話詩人,所以我們便下意識地認為他有一個幸福的童年,其實不然。他的童年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那便是孤僻。他生活在黑暗的時代,小時候他親眼目睹這個時代對自己父親的打壓和蠶食,自此便留下了陰影,他五彩斑斕的世界就此變成了無盡的深淵,這紛紛擾擾的世界不僅沒讓他感受到煙火氣,還讓他感到喧囂感到壓抑。
  • "巨嬰"天才詩人顧城——複雜的人性,多面的人生
    ——羅白朗寧他是孩子,需要周圍人對自己付出一切;他是詩人,略帶憂傷的童話詩句驚豔了一個時代;他是兇手,殘忍的向妻子舉起屠刀。如此複雜的人性,多面的人生,扭曲的交織在一起,匯聚成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顧城。
  • 詩人顧城與妻子謝燁、情人李英三人荒唐情事緣何走向終結?
    1994年,《英子》出版,這本由詩人顧城與妻子謝燁合著的長篇小說,書中採用作者原名,詳盡描述了顧城與妻子謝燁,情人李英三人在激流島的一段荒唐情事。三人行之愛,始於顧城天真和霸道,終於他手中的一把斧頭。風之狂,好似李英熱烈的愛戀,最終吞噬掉顧城的理智,殺死謝燁;而謝燁,猶如那靜靜的海水,以極大的忍讓包容了顧城所有的錯與罪。
  • 到底是什麼心理讓詩人顧城殺妻自盡?
    ,才華和運氣自然都是必備的。在那個全社會都流行看詩的年代,詩人正如今天的直播網紅一般,很受人們追捧。而顧城的才華還在於改變古語詩歌,在西方散文詩方面用詞白話通俗,卻準確,直擊人心。很快,顧城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並應邀出訪歐美,他的名氣如日中天。也正是這種被社會認可的激勵下,他更加痴迷於內心世界,於是開始隱居激流島,專心創作。這個期間,一直都是他的妻子陪伴和照顧她!
  • 20多年前,是誰殺死了顧城?
    1986年,23歲的李英,在昌平詩會結識了詩人顧城和《詩刊》社副主編劉湛秋,在未來的日子裡,她將與這兩個男人糾纏不清。少女時代的李英,形容自己每次見到顧城:「像進殿堂朝聖一樣,我的精神世界被他的光環所籠罩。」那一年,顧城30歲,與妻子謝燁已結婚3年。
  • 純真面孔的詩人顧城,出軌小三還三人同居,最後殺妻上吊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這句眾人耳熟能詳的詩句出自顧城,一個自稱「長不大的孩子」的浪漫詩人,與舒婷、北島、海子齊名,所有生活中常見的意向到了他筆下便仿佛生出花來,充滿了美感。「我要在大地上畫滿窗子,讓所有熟悉黑暗的眼睛都習慣光明。」顧城在大眾眼中的印象,就是一個常年喜歡戴帽子,心裡充滿純真的大孩子。
  • 魂斷激流島:「巨嬰」顧城和「聖母」謝燁的愛情悲劇
    談到中國當代的詩歌、文學,必然繞不過一個人,繞不過那個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對,他是顧城,中國「朦朧詩派」的代表。1979年,23歲的顧城因為短詩《一代人》受到矚目,被譽為天才詩人。
  • 詩人顧城殺妻案中,妻子謝燁犯下的致命錯誤,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1993年,著名詩人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用斧頭殺死了自己的妻子謝燁,而後顧城也跟著自縊身亡了。此案一出引起社會廣大關注。一個名揚四海,溫文爾雅的詩人才子,怎麼會幹出如此喪心病狂的事情,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對情侶最後走上了玉石俱焚的悲慘結局呢?
  • 明目張胆出軌,砍死妻子後自縊,天才詩人顧城的多面人生
    提到詩人顧城,你一定想起了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的一生也正如這句詩一樣,一生追尋光明,卻終究無枝可棲。尤其是顧城和自己妻子謝燁的愛情悲劇,更是令人唏噓。顧城終於,在1993年10月,距離謝燁給自己父親寫信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顧城把斧頭揮向了自己的妻子。
  • 顧城弒妻:被寵壞的「巨嬰」,瘋狂之下毀掉了苦心經營的童話生活
    1993年10月8日,中國詩人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上用斧頭殺妻後自縊身亡,消息震驚中外文壇,引發輿論一片譁然。夫妻雙雙身故,帶走了所有的愛恨情仇,只留下一個年僅5歲的兒子,名叫木耳。遇見只是一個開始,離開卻是為了遇見下一個離開;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是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 顧城:斧頭砍殺妻子,三人同居,童話詩人的殘忍與荒誕
    詩歌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似乎是一種古老的存在,詩人是紙墨中漂浮的幻象,但只要提到新詩,最該懷念的人就是顧城。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滋潤了多少文學青年奮起的艱難時光。顧城的詩就像混沌世界裡最純淨空靈的花園,給人洗禮和慰借,但文字美麗的背後卻是殘酷血腥的現實――想童話般生活的顧城,最終變成了瘋子,三人同居,斧頭殺妻,上吊自殺。壓抑的青春,唯美的詩意,撕裂的現實,塑造撕裂的人格。顧城1956年出生於北京,天生敏感孤僻,總愛獨處,不喜歡社交。父親顧工是文工團創作員,熱愛詩歌和創作。
  • 偏執詩人顧城:砍殺妻子,被小三拋棄,帽不離身,最後自縊於樹下
    大多數的詩人都是偏執的,都是似乎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於是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優秀的詩,而寫給這些作品的詩人,卻是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著。比如海子,比如顧城。說起顧城,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但是我說一句他寫的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你可以就會恍然大悟,就是他啊。看到過顧城照片的人都會發現,顧城幾乎是帽不離身的,而且各式各樣的帽子都有,我們很少看到他有不戴帽子的時候。關於外面的人關注他為什麼要戴帽子有這個疑問,他自己也解釋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