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目張胆出軌,砍死妻子後自縊,天才詩人顧城的多面人生

2020-08-13 雞湯沒毒

提到詩人顧城,你一定想起了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顧城的一生也正如這句詩一樣,一生追尋光明,卻終究無枝可棲。

青年顧城

在詩歌裡,顧城是美好的童話詩人,他的詩歌帶著童心,空靈純淨,想像奇特,意境優美。但在生活中,他卻任性如一個被嬌慣壞的熊孩子,性格怪異,不近人情,隨心所欲,親手拆散了自己的家。尤其是顧城和自己妻子謝燁的愛情悲劇,更是令人唏噓。

與君初相識

謝燁顧城夫婦

1979年的夏天,23歲的顧城和謝燁在從上海開往北京的火車上相遇,座位相鄰。本應該是成為顧城「永生的幻覺」的謝燁,卻還是被顧城「強求&34;我無法再和他生活下去,故而天知道會怎麼樣。因他不容木耳,我定要和木耳在一起。打算九月初經美國回紐西蘭,我決定10月底離開他,這是我和他都明白的。我是想要木耳生活自由,在這方面他太可怕了。三月就想回去了,可是他要死的樣子,我真憐惜他,說是陪陪他。現在如果我要死,他一點也不會動心的。"

顧城和謝燁之間的關係已經變得越來越緊張了。因謝燁已然決定離婚,和大魚遠走高飛了,而顧城又怎麼能夠容忍。

顧城

終於,在1993年10月,距離謝燁給自己父親寫信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顧城把斧頭揮向了自己的妻子。

心愛的情人離開本就使他難受至極了,現在這個一向對他言聽計的貼身保姆也要離開,這怎麼可以,他感覺到自己的世界崩潰了,既然自己都已經被世界拋棄了,那即便是死,也不會讓謝燁離開他的。

這個自私又偏執的男人,即便是在自己的遺書裡,也從來沒有覺得是自己的過錯,他把婚姻裡的錯誤都推到了謝燁身上,毫不遮掩的指責並痛斥謝燁。他認為

是謝燁,想要他死

是謝燁,毀滅他的生活

是謝燁,背叛了他

他把自己塑造成了完美受害人的形象,即便他把謝燁殺了,在姐姐顧鄉去了之後,還淡然的說道:「我把謝燁打了」,「我現在去死,你別攔著我」,隨即自己上吊自縊了。

顧城與木耳

而這時五歲的小木耳還不知道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孤兒。

誠然,顧城在詩歌的王國裡是一個國王,他滿身才氣天下皆知,運詞用句信手拈來,但一個人有才就能代表他的全部嗎?當有才無德而不自知的時候,私慾就會無限膨脹,而他身邊的人,必然會成為他施加苦難的承受者。

更令人氣憤的是,世人會繼續追捧完美的國王形象,並且還試圖掩蓋他殘暴的罪行,不願意去承認他的缺陷。

2013年10月8日,是顧城二十周年亡祭,媒體和顧城生前好友紛紛發表文章表示懷念,而為了塑造一個完美的童話詩人,刻意把顧城舉起斧子砍向妻子的暴力場面模糊描述成「與妻謝燁衝突致其受傷倒地,顧城遂自縊,謝燁後不治。」這樣一個日常衝突偶然事故,怕是不知情的人讀起來還以為顧城是因夫妻衝突而衝動自縊,只會感嘆年輕童話詩人的隕落,卻沒有人知道謝燁在被自己丈夫亂砍時的恐懼與悽涼。

後來顧城的朋友,女詩人舒婷更在財新《新世紀》上發表一篇《燈光轉暗,你在何方》,文章結尾裡就提到:「結局永遠無法挽回,無法遺忘,只有謝燁有權寬恕。我深信,她已經寬恕過了。」這樣的說法未免太過好笑,既然都說了只有謝燁才有權寬恕,那麼殺人者的朋友又怎麼知道她已經寬恕過了呢?

俗話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如果真要讓人出來寬恕的話,也應該是受害者最親的人。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謝燁的家人釋懷了嗎?可曾說過原諒的話語?

小木耳至今還漂泊在外,不知道父母死亡真相,等他知道真相的那一天,他是否會寬恕自己的父親我們也尚未可知。

這並不是說顧城不能被寬恕,而是不應該被外人來寬恕,我們只不過是這場悲劇的旁觀者,站在歷史的邊緣去冰冷的審視,又有什麼資格去談寬恕和原諒呢?

當然,婚姻的支離破碎也不光是顧城一個人的過程,顧城最後越發瘋狂偏執,離不開身邊的人對他無限的縱容。那麼原本天真的童話詩人到底又是怎麼一步步走向癲狂的深淵的呢?

顧城

顧城性格養成原因

1956年,一個詩人之家響起了嬰兒的啼哭聲,顧城來到了這個世界,在自己的詩人父親顧工的良好教育和文化薰陶下,顧城從小就天資聰穎出類拔萃,五歲就開始寫詩了。但他從小性格孤僻,不願湊熱鬧,總是一個人躲在一邊看書或者看螞蟻,沉浸在自己童話王國中。

顧城小時候作的詩

顧城從小博覽群書並過目不忘,小時候有朋友受欺負了,為了安慰他,小顧城還給朋友們講起了《三國演義》的故事,並且得到了」故事(顧事)「的稱號,而小顧城不願意被很多人包圍打擾,只好尋求姐姐做他唯一聽眾,有時候姐姐不在,他也自顧自的對著牆壁講,一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顧城小時候寫的詩

17歲的時候顧城開始寫作生涯,給各個報社雜誌投稿,後來他在《蒲公英》小報發表詩作後在詩歌界引起強烈反響和巨大爭論,他成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因為詩歌內容以童稚見長,又被譽為「童話詩人」。

一時間,顧城紅遍中國,家喻戶曉。

早年成名使得顧城越發相信自己的童話世界,也越發沉浸在自己的童話王國裡,而極度自我的性格種子也漸漸萌芽生長。

這個時候他的自我還是以自己為自我,沒有傷害到別人,只要別人不去打擾他就好,這個時候的他,還是那個天真不諳世事的小孩。

後來他遇到了謝燁,對謝燁展開了瘋狂的追求,謝燁家人不同意,便不管不顧的強行撒潑耍賴,最後相當於逼得人家同意。

對於這些事情顧城的家人們一直持放縱態度,甚至在顧城殺妻之後,顧家人從來沒有去看過謝燁的父母,連一句抱歉也沒有,後來甚至還試圖把悲劇緣由甩到謝燁身上,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顧城,真能分清是與非嗎?

顧城

和謝燁結婚後,謝燁把又顧城當作一個任性的小孩看待,並且不斷縱容他怪癖的性格,於是他越來越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極端個人主義,以至於最後丟掉道德的底線,剝奪了謝燁的生命。

顧城太順了,順利得他心中瘋狂生長的野蠻小孩都沒有受到一點挫折,在詩歌上,他才華橫溢,一帆風順,在生活中,家人都順著他,妻子全心全意照顧他,完全聽從他的安排。想不上班就辭職了,想過田園生活就去激流島,反正總有人會為他的天真想法兜底買單。

他是個好詩人,卻並不是一個好丈夫和好父親,因為沒人教他成長。

他曾說他到了一種「無我」的境界,可是謝燁的離開,又把他拉回他最不願意面對的生硬的現實,他開始不得不從自己的童話王國美夢中醒來,發覺僅憑自己完全無力對抗生活。

於是他選擇了玉石俱焚,就算他自己活不下去了,也要把謝燁帶走。

顧城的意識是多面複雜的,一方面他想永遠沉浸自己的世界,永葆孩童般的純真,做個長不大的孩子;另一方面,他又擁有大人的力量,這是非常可怕的。

顯而易見,他只想做一個任性的小孩,從奉獻者身上去肆意的攫取他想要的東西,而一旦讓他變成奉獻者,他就會開始抓狂,開始暴怒。

在他的身上,同時具備了小孩的純真與貪慾,並且這種貪慾隨著年歲的激增而越發膨脹,又因力量的增強而對他人造成一定的威脅,再加上沒有得到及時調整,最後才釀成了一場人間慘劇。

顧城

總結

不論是「童話詩人」顧城,還是「殺人者」顧城,我們都要坦然的接受,不能只側重的看一方,不能說因為他才華蓋世就刻意遮蓋掉他的缺陷,承認天才的不完美,比刻意的打造完美天才更重要

顧城終究沒能找到他的光明,而是親手把自己和曾經最愛他的人葬送在了黑暗裡。

現在桑木耳已經長大,卻對中文一竅不通,顧家人刻意的不讓他接觸詩歌,也沒有告訴他父母死亡的真相,他也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外公外婆,甚至他還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到底有多麼愛他

謝燁《你是小木耳》片段


也許等哪一天,他慢慢熟悉中文後,讀懂謝燁留給他遺言,能夠聽到遙遠的溫柔的呼喚——小木耳,那是幼童時熟悉的聲音,知道媽媽想要帶他回家,回到燈影溼潤的江南水鄉。

謝燁《你是小木耳》片段

也許哪一天,他也能夠讀懂顧城給他寫的詩,明白父親曾經也只是一個長不大的孩子,需要他帶他回家。


顧城寫給小木耳的詩

相關焦點

  • 逼迫妻子流產、出軌、殺妻後自縊,顧城的悲劇人生到底是誰造成的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一代人》殺妻後自縊提起顧城的名字,很多人都已經聽說過,他是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稱為「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但是提及顧城的時候,大家所記住的,並不是顧城較高的文學修養,而是顧城殺妻後自縊的事件。1993年10月8日,顧城用斧頭將妻子砍傷致死,隨後在一棵大樹下自縊身亡。
  • 顧城:殺掉妻子,然後自殺,卻是一個傑出的浪漫詩人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過自給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紐西蘭寓所因婚變,用斧頭砍傷妻子謝燁致死,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
  • 顧城是天才還是瘋子?還原顧城殺妻自縊的真相
    殺妻自縊作為朦朧詩的引領者,顧城確實為中國文壇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但是,1993年,年僅37歲的詩人顧城竟然舉斧劈死了結髮妻子謝燁後上吊自殺。顧城殺妻自殺案在社會上掀起軒然大波,無數人瞠目結舌、扼腕嘆息:詩人顧城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
  • 天才往往是瘋子,詩人顧城和諧三人行,為何最終先殺妻後自縊?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有誰想到寫出這麼陽光美好詩句的詩人,會親手用斧頭砍死自己的初戀妻子呢?「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曾經他們相遇在綠皮火車上,顧城笨拙地往謝燁手中塞了小紙條,表露心意。
  • 他是天才詩人,卻糾葛在妻子和小三之間,砍傷妻子後自縊身亡
    這句充滿朦朧的詩句,是上世紀的一位天才詩人顧城寫的,在顧城的世界裡,或許這個世界的美麗就像是神一般聖潔。1956年,顧城出生在北京一個詩人家庭,也許因為從小出生在詩人家庭,顧城在詩歌方面有著很高的天分。另外顧城的父親顧工也是一個詩人,受到父親的良好教育和薰陶,因此他在詩歌方面的天賦既有先天的,也有後天的培養。然而,顧城從小就顯得比較文靜,不像其他男孩子那般喜歡熱鬧。
  • 殺妻後又自殺的天才詩人顧城,自己出軌還不讓妻子離婚
    顧城,這個名字,在詩歌文壇如雷貫耳。不僅因為他是為偉大的天才詩人,更因為他還是一個殺人犯。無法想像一個與世隔絕的文弱詩人,居然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妻子,而後自殺,留下年幼的獨子,還有年邁的父母。01.在1974年全家返回北京後,顧工發現兒子顧城確實堪稱詩歌方面的天才。隨著顧城的詩作發表得越來越多,影響越來越大,父親很為他驕傲,但也有憂慮,他發現顧城的詩歌了帶著濃重的孩子氣,以及完全脫離現實的想法,再加上兒子多年的孤僻性格,似乎總在擔心某一天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02.
  • 為什麼顧城砍死了自己的妻子?——朦朧詩領袖詩人的往事
    這個流派的主要詩人有食指,北島,舒婷,芒克,多多,顧城,江河,楊煉,林莽,梁小斌等。其中,顧城是朦朧詩派裡的領袖人物之一。諸如「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他尋找光明」,「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等詩句廣為流傳。然而,由於在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紐西蘭砍死自己妻子後上吊自殺這件事的發生,也使得他成為了一個飽受爭議的人。
  • 詩壇巨星顧城8歲作詩,14歲寫出代表作,人生巔峰弒妻後上吊自縊
    詩壇巨星顧城8歲作詩,14歲寫出代表作,人生巔峰弒妻後上吊自縊宋人王安石筆下的《傷仲永》自小就是天才,五歲就可以「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但他的父母沒有給他恰當的教育,才能得不到發揮施展,隨著年齡的增長才能漸漸式微。
  • 詩壇巨星顧城8歲作詩,14歲寫出代表作,人生巔峰弒妻後上吊自縊
    詩壇巨星顧城8歲作詩,14歲寫出代表作,人生巔峰弒妻後上吊自縊宋人王安石筆下的《傷仲永》自小就是天才,五歲就可以「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朦朧詩派的代表詩人之一,與北島、舒婷齊名!在國外居住的時間,出軌移情別戀,把親生兒子寄養到別人家中,最後因人格分裂用斧子將妻子砍殺,隨即自己上吊自縊,文壇巨星隕落!他本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卻還不如王安石筆下的仲永。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殺妻後又自殺的天才詩人顧城,自己愛上別人還不讓妻子離婚
    這是顧城的短詩,此兩句便是全詩。至今為止,這首《一代人》依舊被認為是無法超越的短詩絕唱。顧城,這個名字,在詩歌文壇如雷貫耳。不僅因為他是一位偉大的天才詩人,更因為他還是一個殺人犯。無法想像一個與世隔絕的文弱詩人,居然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妻子,殺妻的手段還極其殘忍:用斧頭砍死!而後自殺,留下年幼的獨子,還有年邁的父母。今天,顧城殺妻案事發生了27年後,人們對這一事件的關注度依舊未減。
  • 偏執詩人顧城:砍殺妻子,被小三拋棄,帽不離身,最後自縊於樹下
    大多數的詩人都是偏執的,都是似乎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於是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優秀的詩,而寫給這些作品的詩人,卻是在理想與現實中掙扎著。比如海子,比如顧城。在這裡忍不住想插一句,似乎詩人們都活得很孤獨,永遠患得患失,沒有安全感啊。詩人的心思是非常地難懂的,顧城也對待他的兒子也是非常地複雜,在他的作品裡,對於他的孩子,他是非常地疼愛,認為他是上天給自己的禮物,而且字裡行間似乎全是對孩子的愛。但是在現實中,他卻把孩子送給了別人撫養,原因是因為他覺得兒子分出了妻子對自己的愛,也是非常矛盾了。
  • 詩人顧城殺妻案中,妻子謝燁犯下的致命錯誤,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對於天才而言,在人們看不到的背後也付出了非凡的耕耘和努力。人們不知道的是,平常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的謙謙君子,背後也有固執己見、暴躁易怒這鮮為人知的一面。1993年,著名詩人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用斧頭殺死了自己的妻子謝燁,而後顧城也跟著自縊身亡了。此案一出引起社會廣大關注。
  • 8歲成詩12歲養豬27歲結婚37歲砍死妻子後上吊自殺,他是誰?
    8歲寫詩12歲養豬27歲結婚37歲砍死妻子後上吊自殺,他是誰在今天,這個連詩都少有人讀的時代,20歲左右的青年不知道顧城其人其事,已不足為怪。寫出童話般詩句的顧城,1956年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1964年,在其8歲的時候就在一首名為《楊樹》的詩中寫下了「我失去一隻臂膀,就睜開了一隻眼睛」的詩句,很早就顯現出眾的詩才。然而天才歸天才,顧城自小就比較孤僻,12歲時,他就輟學回家養豬了。1969年他隨父下放山東、東北農場。
  • 顧城的愛情故事:用利斧砍死愛妻,用上吊解脫自己
    這首詩正是顧城和謝燁的愛情寫照,無數人曾經豔慕過他們的浪漫愛情,但他們不會想到,名滿天下的絕代詩人,最後會落得殺妻棄子,自縊而亡的結局。一、男才女貌本陌路,火車相遇誤終身。女大不由人,雖然謝燁的父母不接受顧城,但擋不住謝燁對顧城的痴迷,一個21歲的女孩,面對一個天才詩人的浪漫熱烈的追求,除了在愛河中無限沉淪,別無他法。四年後,他們如願結婚。二、愛情並非童話,生活並不如詩。
  • 26年前,詩人顧城殺妻後自殺,留下獨子木耳,現狀如何?
    中國朦朧派詩人的代表顧城,在最受歡迎的時候選擇隱退,一家三口生活在紐西蘭的一個孤島上。可是當他的妻子愛上別人以後,顧城受不了這個打擊,在殺死他妻子以後選擇自殺,只留下一個五歲的孩子。那麼他的獨子木耳過得怎麼樣?他有知道自己父親的故事嗎?
  • 26年前,詩人顧城殺妻後自殺,留下獨子木耳,現狀如何?
    中國朦朧派詩人的代表顧城,在最受歡迎的時候選擇隱退,一家三口生活在紐西蘭的一個孤島上。可是當他的妻子愛上別人以後,顧城受不了這個打擊,在殺死他妻子以後選擇自殺,只留下一個五歲的孩子。那麼他的獨子木耳過的怎麼樣?他有知道自己父親的故事嗎?朦朧詩的代表顧城顧城出生在1956年的北京,他的父親是大詩人顧工,所以從小他就受到很好的教育。
  • 悲劇「巨嬰」詩人!警方要依法將顧城移送精神病院,妻子拒絕籤字
    深入研究過近現代詩人顧城的人都不能否認: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顧城都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巨嬰」。「巨嬰」有特定的土壤,顧城變成「巨嬰」,在很大程度上,與和他結婚十年的妻子謝燁有關。作為詩人,顧城是成功的,他的詩作影響了一代人。
  • 顧城殺妻自縊後:其父依舊在寫詩,嶽母至今未走出失去女兒的痛苦
    這是顧城的短詩,此兩句便是全詩。至今為止,這首《一代人》依舊被認為是無法超越的短詩絕唱。顧城生於1956年,是朦朧派代表詩人,但在世俗眼裡,他還擁有一個和詩人浪漫身份極不相襯的身份:劊子手。這是因為,他在自殺前曾親手殺死了陪伴自己十多年的妻子謝燁。
  • 顧城:從天才詩人到殺人犯的沒落,是誰折斷了天使的翅膀?
    顧城(二)天才詩人光環下的顧城他會記錄夢,記錄幻覺,記錄最纖細的感動與悲傷。在詩詞的世界裡,他是王者榮耀。在我心裡,他是為詩而生,他是當之無愧的天才詩人。(三)殺妻兇手的顧城然而就是這樣全身都散發著詩歌氣息的詩人卻成了殺死妻子的兇手。謝燁,是他的妻子。北京到上海的火車上,謝燁讓拘謹的顧城一見傾心。
  • 詩人顧城:無法自立的巨嬰,當老婆面和小三出軌,用斧頭殺死妻子
    這句話正是顧城所寫,也成為了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而顧城,也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別人看到顧城的詩:「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他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都會認為這是多麼浪漫的一個奇男子,這時候一個風情萬種、渾身上下散發著荷爾蒙的男神形象便出現在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