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2020-12-09 白告觀文

NO.1 橫眉冷對千夫指。只是表象。

魯迅,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是中國近代文壇的標杆,是文學藝術工作者當中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更是我們好幾代學生群體無法繞過的高峰。

你問跟學生群體有什麼關係?那是因為從60年代直到現在,魯迅先生的文章在語文教學裡佔據了絕大篇幅,他的文章常常有深奧晦澀之處,卻偏偏是所有考試當中的重點。魯迅大師寫「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老師會說此處必有蹊蹺……呸,是必有深意,並且會讓學生們從每一個字眼找出這深意來。而倘若學生寫作文時這樣表達,老師多半會說兩棵樹就兩棵樹唄,你丫整什麼廢話?

甚至有人說語文學習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

在學生們眼中,魯迅先生是什麼形象呢?他是冷酷的,嚴肅的,橫眉冷對千夫指,常常板著個臉不苟言笑。他是執拗的,不屈的,我以我血薦軒轅,為民族大義犧牲一切。

他是鬥士,沒有在沉默裡滅亡,而在沉默中選擇了爆發……

其實,這都是某種意義上的成見,是教科書範圍內的魯迅先生,只是他整個生命當中的一小部分。

在很長一段時期以來,我們強加了太多的政治解讀,滲入到魯迅先生的文章和人生裡。倘若剝離「革命家」這樣的字眼,以更寬泛更人性化的目光去看待魯迅先生,我們會發現——咦?原來是這樣的魯迅先生!

NO.2 一言不合誰都懟。嘴強高手。

魯迅先生自然是嘴強高手的代表,若非筆下真有尖刀般的功力,怕也寫不出那麼多觸痛時人、驚醒後世的諷刺文章。

作為嘴強高手的標誌之一,魯迅先生愛「懟人」,這是大夥共認的。

懟當時政府和國民劣根性也就罷了,魯迅先生還常常牽扯入一些與其餘名流間的口爭筆鬥。光是被他寫文章懟罵的名人就有胡適、錢玄同、梁實秋、林語堂、郭沫若、田漢、章士釗、徐志摩、戴望舒、鄭振鐸、沈從文、潘漢年、李四光、梅蘭芳等等,堪稱是以一人戰遍民國各路高手。

樹敵如此廣泛,當時各類名流對其風評自然並不很好。

在民國年間創辦出版了《萬象》、《新月》、《詩刊》等知名雜誌的邵洵美評價魯迅說:「他的筆法刻薄,氣量小,所以稱他為『小說家』也不適當。……莫不如稱他為『諷刺文學家』。」

與徐志摩等聯辦《現代評論》雜誌的文學評論家陳源更與魯迅爆發多次激烈筆戰,他在1926年1月30日的《晨報副刊》上刊文稱:「魯迅先生一下筆就想構陷人家的罪狀。他不是減,就是加,不是斷章取義,便捏造些事實。他是中國『思想界的權威者』,輕易得罪不得的。」

魯迅「莽原社」重要成員,雜文創作最多產、最有成就作家之一的高長虹也在1926年11月17日上海《狂飆》雜誌上寫道:「我是主張批評的……魯迅卻是主張罵,不相信道理。」「魯迅……不能持論。……那是被感情、地位、虛榮等所搖動了。」(但人們普遍認為高長虹是因為許廣平,與魯迅爭風吃醋才導致反目)

上海《新時代》雜誌的主要撰稿人之一邵冠華,也專門作了一篇攻擊魯迅先生的文章,叫做《魯迅的狂吠》。裡面寫道:「魯迅先生是文壇上的『鬥口』健將。」「不顧事理,來勢兇猛,那個便是魯迅先生的『戰術』。」「然而,他的滑稽是狂暴的,我不得不說他是在狂吠!」

這還只是其中很小很小一部分。

而且除卻因家國大事互懟之外,有時魯迅先生與他人生出齟齬的原因教人匪夷所思。譬如他與林語堂之間兩次疏離,一次是因為魯迅點菸燒掉了林先生的蚊帳一角,被罵後覺得對方小氣;還有一次是在宴飲中發生了口角衝突,險些兒動手打起來。

但事實上,「那時打筆仗,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一本正經火氣大,不過是一群文人你也講講,我也講講。夜裡寫了罵某人的文章,老先生隔天和那被罵的朋友酒席上互相說起,照樣談笑。」魯迅與其中大多數文人既是互懟,也頗互敬。他在世時,經常對罵的夏衍等人與他也經常「吃飯聊天,熟得很」。他去世時,林語堂等都寫過深情的悼文。

或許那也正是民國時期的文人特色吧。

不過,更叫人匪夷所思的是魯迅還曾經跟一隻豬挺身肉搏過,說起這事兒,就更需稱讚一聲其真性真情了。

NO.3 憐子如何不丈夫?真性真情

大家都知道魯迅先生打過吧兒狗,但他也和豬鬥過的。有一次,魯迅說:「在廈門,那裡有一種樹,叫做相思樹,是到處生著的。有一天,我看見一隻豬,在啖相思樹的葉子,我覺得,相思樹的葉子是不該給豬啖的,於是便和豬決鬥。恰好這時候,一個同事的教員來了。他笑著問『哈哈,你怎麼和豬決鬥起來了?』我答:『老兄,這話不便告訴你。』……」——章衣萍《枕上隨筆》

這便是「魯迅揍豬」事件的初始來源。第一次讀來教人匪夷所思,豬吃樹葉豬啃草,那是動物生來天性,只要它不逆天上樹,都沒什麼可幹涉的。然則魯迅先生怎地就大動幹戈,非要跟一隻豬肉搏起來。

後來經人解讀背景,才知道其背後實在能體現先生性情中人的一面。

魯迅說:「這話不便告訴你。」為何?那是因為當時魯迅與妻子許廣平分居二地,飽受思念之苦。那兒的樹叫做相思樹,正被魯迅當作思念的寄託,這寄託卻被一隻豬給啃拱著,自然不能忍。

魯迅的真性情並不止體現在與人與豬互懟這方面,還體現在生活的其他點點滴滴。

他酷愛零食,尤其喜愛甜食。魯迅先生有寫日記的習慣,在日記便記載過這樣一件事: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有一次期末考試成績優異,學校發下一枚金質獎章。他竟立馬把獎章賣了,買回一大包零食和辣椒。夜深人靜讀書時,就吃零食。零食吃完了,就開始嚼辣椒。可以說是零食的香跟辣椒的刺激,激勵著魯迅的學習成長。

在《華蓋集續編》裡他也寫有日記,裡面有「夜間,又將藏著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為我忽而又以為嘴角上生瘡的時候究竟不很多,還不如現在趁新鮮吃一點。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午後,密斯高來,適值毫無點心,只得將寶藏著的搽嘴角生瘡有效的柿霜糖裝在碟子裡拿出去」等等描述,可見其對柿霜糖的喜愛。

這麼吃下去,當然是不行的,實際上魯迅先生是早就不行啦。他很早就得了嚴重齲齒,痛起來的滋味那是欲仙欲死。於是寫過一篇《從鬍鬚說到牙齒》,自稱「我從小就是牙痛黨之一」。同樣在《華蓋集續編》等文章裡,他記載了自己「到伊東醫士寓去補牙」等情況……然而,有幾次剛剛從牙醫那兒出來,又轉悠去買甜食了……

他時而犯二,懷著一身孩子氣。魯迅先生跟妻子許廣平之間曾經有過較長時間的書信通訊,後來他們的信件被結集出版為《兩地書》。從這書信集中,更向世人展露出魯迅先生真性情的一面。

他在廈門大學當教授時,公共廁所在遙遠的地方,於是「每每在半夜的時候,跑到樓下,找一棵樹,草草傾瀉,了事。」後來終於找了一個替代的辦法,用瓷罐子,半夜裡尿急了,便滋進去……這也就罷了,可魯迅先生還犯懶不想去廁所倒尿,於是「看夜半無人時,即從窗口潑下去」。這些事本來是他單獨寫給許廣平的秘密,卻不料也隨著《兩地書》的出版被公布出來,卻讓人覺得呆萌可愛。

隨之一起被公布出來的還有他與許廣平女士相互間的愛稱,「小白象」、「嫩弟弟」、「哥」、「小蓮蓬」、「姑哥」、「狗屁」,「害馬」、「小鬼」、「乖姑」等等,真是肉麻中夾雜著許多膩……

魯迅先生晚年在上海做自由撰稿人,喜歡開著窗子伏案寫作,這時候看到有人溜到樓下的牆角來小便,他就會用橡皮筋和紙團做成彈弓,彈在那人的屁股上。他從小仇貓,寫作時有一次遇到窗外有貓叫擾亂思路,也如法炮製,隨即拿起手邊的五十支裝鐵皮的香菸罐,對著可惡的貓一一發射驅逐。

他是講黃段子的高手,他的半個弟子唐弢先生在《記鬱達夫》一文裡就記載過他講的黃段子,其辣眼睛程度比起當今的段子也不遑多讓。

這也就罷了,他還堪稱是無釐頭風格的裡程碑式人物。在魯迅先生的《故事新編》裡,就用新穎的編寫手法重現了傳統故事,以下原文節選摘錄了其中《奔月》的部分內容,可以自行體會。

「哼!」嫦娥將柳眉一揚,忽然站起來,風似的往外走,嘴裡咕嚕著,「又是烏鴉的炸醬麵,又是烏鴉的炸醬麵!你去問問去,誰家是一年到頭只吃烏鴉肉的炸醬麵的?我真不知道是走了什麼運,竟嫁到這裡來,整年的就吃烏鴉的炸醬麵!」……「你不能用小一點的箭頭的麼?」「我沒有小的。自從我射封豕長蛇……」「這是封豕長蛇麼?」她說著,一面迴轉頭去對著女辛道,「放一碗湯罷!」便又退回房裡去了。只有羿呆呆地留在堂屋裡,靠壁坐下,聽著廚房裡柴草爆炸的聲音。他回憶半年的封豕是多麼大,遠遠望去就像一坐小土岡,如果那時不去射殺它,留到現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飯菜。還有長蛇,也可以做羹喝……。

因為后羿箭法太強,將附近大型動物射殺殆盡,於是嫦娥只得頓頓吃烏鴉面,於是心生不滿,最終至於奔月飛走。這故事構思得,也是沒誰了……而故事結尾也設置得很有意思。

「唉,」羿坐下,嘆一口氣,「那麼,你們的太太就永遠一個人快樂了。她竟忍心撇了我獨自飛升?莫非看得我老起來了?但她上月還說:並不算老,若以老人自居,是思想的墮落。」「這一定不是的。」女乙說,「有人說老爺還是一個戰士。」「有時看去簡直好像藝術家。」女辛說。「放屁!——不過烏老鴉的炸醬麵確也不好吃,難怪她忍不住……。」「那豹皮褥子脫毛的地方,我去剪一點靠牆的腳上的皮來補一補罷,怪不好看的。」女辛就往房裡走。「且慢,」羿說著,想了一想,「那倒不忙。我實在餓極了,還是趕快去做一盤辣子雞,烙五斤餅來,給我吃了好睡覺。明天再去找那道士要一服仙藥,吃了追上去罷。女庚,你去吩咐王升,叫他量四升白豆餵馬!」

除此外,魯迅先生的成就還遠不只是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版畫收藏很多,造詣也高,被譽為「中國現代版畫之父」,他設計了袁世凱時期北洋政府的國徽、北京大學的校徽,還幫助《萌芽月刊》等諸多雜誌設計過圖書封面。便是單論美術領域的成就,也堪稱名家了。

跳出教科書之外,魯迅先生實在顛覆我們太多的固有認知。

相關焦點

  • 讓魯迅先生愛恨交加的外國作家,原來是這樣一位偉大的人
    為什麼魯迅先生說不喜歡他的作品,其原因在於他的偉大,也在於魯迅先生的偉大。魯迅曾在書中寫道:「回想起來,在青年時代,讀了偉大的文學者的作品,雖然佩服他們,然而總有一些不愛的,一共有兩個,一個是但丁,還有一個,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其實大家看到沒有?
  • 妙趣橫生、入木三分,原來魯迅也可以這樣幽默
    朋友們好,我是小奇,今天給大家講述的是「我們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魯迅先生。說起魯迅先生,大家可能會想起不顧個人安危頑強奮鬥的魯迅;或者是愛憎分明,不斷對專制社會和黑暗的文化禮教進行批判的魯迅;亦或者是那個堅持社會主義,為弱勢群眾伸張正義的魯迅。其實除了筆尖鋒利,魯迅先生也有幽默風趣的一面。
  • 魯迅先生的死原來是死於「誤診」!
    1936年3月,魯迅先生突然出現嚴重的病情,一度氣喘嚴重,臥床不起,發燒長達20日。體重一度降到37公斤。可見病情的嚴重。到了6月,魯迅先生的主治醫生,日本醫生須藤才進行X光片和化學檢驗,確診他是肺結核。須藤隨後按照肺結核進行治療,也有一些效果。在8月的時候,魯迅先生氣喘好轉,也不會出現咳嗽出血。
  • 魯迅先生原來還有一段婚姻,許廣平屬於後者
    魯迅先生原來還有一段婚姻,許廣平屬於後者魯迅先生,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那麼對於那個年代來說,這樣一位偉大的,受人追捧的巨人,卻也受到了家庭包辦婚姻的折磨。
  • 原來這些名句,都是魯迅先生說的,就問你服不服?
    魯迅以筆代戈,戰鬥一生,被稱為「民族魂」。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越來越多的名言警句都被冠上魯迅的名字。這也是因為魯迅先生的句子太深刻,金句頻出,才讓那麼多的人認為,這些有意義的話應該是出自魯迅之口。其實,魯迅先生一生的名言真不少,因為「魯迅」只是他一個筆名,據統計,魯迅先生的筆名至少有100多個。
  • 魯迅: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走近一看原來是郭沫若先生
    魯迅:遠看是條狗,近看是條東洋狗,走近一看原來是郭沫若先生。魯迅先生大名鼎鼎,想必每一個中國人對他都十分地了解。魯迅先生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最初魯迅先生是學醫的,但後來他發現醫學並不能拯救國人的麻木的精神和心靈,所以他棄醫從文。
  • Q版魯迅先生簡筆畫教程,可愛成這樣的魯迅先生你肯定沒見過!
    無論是那個一波三折的祥林嫂,還是那個潦倒不堪的孔乙己,又或是那個只知精神勝利的啊Q……魯迅先生的筆下塑造了太多太多經典的人物形象,作為讀者,我們看得唏噓不已,作為讀者,我們不由得感慨起先生那棄醫從文的奮世的氣魄!
  • 重識魯迅先生
    文 | 劉霽餘華曾說年輕時候,魯迅是他唯一討厭過的作家。等到自己上了年紀,有了更多的人生閱歷,才知道魯迅的可貴。我一頭霧水地看下去,直到看到這樣一段話: 《雪》,1925年1月18日寫於北京,當時魯迅先生在北京女子師範大學任教。這時正值「五四」退潮時,他以優美的藝術形式記錄他當時彷徨、苦悶、希望能找到未來的心情當時正處於北伐革命的前夜,同是兩黨結成統一戰線,革命形勢出現了可喜的局面。
  • 魯迅筆下的藤野先生:永志難忘!藤野先生反問:魯迅是誰?
    魯迅先生是我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道:「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但事實上,魯迅先生原先並不是從事文字有關的工作的,而是因為他的父親因病而英年早逝,所以他立志要治療像自己父親一樣的病人而選擇了去日本學醫。
  • 原來你是這樣的魯迅
    亞洲第一梗王不知何時起,中國大地上開始颳起了一陣「魯迅說」的大風。史稱:魯迅很忙。魯迅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網紅,歡迎走進那些年我和魯迅不得不說的故事。傻人有傻福,傻x沒有。--魯迅有人的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魯迅人只要有錢,煩惱就會減掉90%以上,情商和智商也會提高,更不會亂發火。--魯迅我也不知道我又沒有說過這些話,反正只要加上破折號就是我魯迅的名言。
  • 魯迅先生笑笑說:「沒有,被沒收了。」
    其時,魯迅先生曾遣工役傳話給周作人,請他出來當面溝通,但是周作人拒絕露面。無奈之下,魯迅先生決定另覓住所。魯迅先生在西三條21號的房子收拾妥當之後,回到原來的住處取回自己的書籍。周作人和羽太信子看到魯迅先生大為恐慌,羽太信子甚至拿起電話搬救兵。
  • 歷史人物:憂國憂民的魯迅先生的後半生
    ,在現代也有這樣懦弱的人。關於魯迅的簡歷小編這裡就不用給大家具體介紹了,畢竟大家都熟悉,從初從小學初中高中的語文教材上我們都學習過,魯迅先生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孔乙己。今天小編要聊的不是魯迅先生文學上的成就,而是魯迅先生的生活經歷,魯迅先生在這段時間過得是最自由,最開心的日子。我們把魯迅先生的生活經歷分為前後半生。
  • 用魯迅先生原配朱安,來構陷魯迅先生是「渣男」,究竟有多荒謬?
    不僅是當代的一些藝術家,已經作古的人物也未倖免,而魯迅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但是,他所謂的"黑料",也不過是他對待原配的態度,一些人因此說他"薄情寡恩",是個渣男。可是這樣的理論實在是荒謬。魯迅先生原配民國時期,一批受過新時代教育的人,開始紛紛要求婚姻自由,這原本是沒有錯的。
  • 不朽的魯迅先生
    魯迅先生是很熟悉農民的,他聽到過去那些屈辱的、受壓迫最深重的人們,都伸直腰站起來戰鬥了,他是很興奮的。陳賡記得特別清楚的一件事,當他和魯迅先生談到蘇區某些房子,在四面都開了窗子時,魯迅先生立刻就注意了這件事,他說:這是因為人民生活好了,已經知道注意居住的衛生條件,四面都開窗子,空氣一定很流通了,這是一個進步。
  • 盤點:原來魯迅先生也寫過鬼故事
    文/風鈴子不語眾人皆知,魯迅先生是個鋼鐵般的槓精,沒有他懟不贏的人。頭髮像鋼絲,狂風吹不動,脾氣如火山,狂暴且熱烈。一生最是反對封建迷信,尤其痛恨庸醫和無用的禮教。但是魯迅先生也寫過不少的文章,以鬼神作為主角,犀利地揭開了社會的醜惡和人性的弱點。接下來風鈴來為大家盤點那些魯迅先生寫過的鬼故事。【1】鑄劍恐怖指數:五顆星《鑄劍》以眉間尺的復仇展開。
  • 原來你是這樣的魯迅?網友:皮這一下很開心
    說起魯迅,他可是我們語文教材的常客呀!從古至今如此多的作家,只有魯迅能讓語文教材的主編如此鍾情!小學初中高中的教材中都能看到他的作品。因此大家對魯迅先生應該都不陌生吧。在你印象中,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正直?深沉?高傲?博學?不過今天小編要講的是魯迅的另一面——幽默。
  • 魯迅先生關於運動的言行
    馬承鈞魯迅先生自小就有體育情結,早年在南京求學時,魯迅就愛騎馬,每天都要跑一兩個鐘頭,還用過「戛劍生」、「戎馬書生」等別號,甚至刻了一枚「文章誤我」的印章,是很有點「尚武」之風的。後來他在一篇文章中說,一次夜裡途經某墳地,忽見一形同鬼魅的東西,便上前飛起一腳,直踢得那傢伙哇哇亂叫,抱頭鼠竄,原來是個裝神弄鬼的盜墓賊。在杭州、紹興任教期間,他經常帶領學生或邀請友人到孤山、北高峰、會稽山等處爬山,順便採擷植物標本或拓碑考古。
  • 魯迅念念不忘的藤野先生後來怎麼樣了
    魯迅說「狀況也無聊,說起來無非使他失望」,其實是他自己對自己的狀況失望。他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牆上(給他良心和勇氣),承諾的照片卻沒有寄,信也沒有寫,就這樣歉疚地記在心裡。1918年,37歲的周樹人以「魯迅」為筆名發表小說《狂人日記》,邁出了文豪的第一步。1926年,45歲的魯迅先生發表散文《藤野先生》。1931年,有朋友寫信問他,藤野嚴九郎是否真名?魯迅回信說是真名,然後說自己很想念藤野先生,曾經託日本的朋友打聽先生的近況,卻被告知十幾年前仙臺醫專被合併入東北帝國大學,縮減教授編制,藤野先生「辭職」,如今下落不明。很是可惜。
  •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魯迅為什麼這樣說?專家表示:先生高明
    但是在所有的大家中最出名的一位,想必大家脫口而出,就是魯迅。魯迅在中國文學史上影響深遠,而且魯迅先生很多篇文章都被列入到了中小學學生必讀經典書目中。魯迅先生在他的文章中也傳播了新思想,新觀點。尤其是在民國時期,各種思想繁榮發展,在魯迅先生的文章中也能窺探一二。除此之外,先生不僅散文雜記寫得好,在詩歌小說方面也極其厲害。
  • 遊瞻魯迅公園,魯迅先生之墓,令人肅然起敬
    縱使難說眼前的景象是「原來奼紫嫣紅開遍」,可卻也使人意想不到現在已經是數九寒冬了。上魯迅公園的目的,自然不在於觀賞花草樹木。因為住家附近中山公園的古樹名花,要遠勝於魯迅公園,來這裡主要的瞻禮重點,還是落在了魯迅身上,因為這裡有魯迅的墳墓和紀念館。按圖索驥,看著地圖先找魯迅紀念館。書本記載魯迅紀念館建造於1956年,紀念館外形是典型的紹興民居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