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賞析:南宋李唐《萬壑松風圖》

2021-01-15 畫廊


李唐(1066-1150),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州)人。初以賣畫為生, 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


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範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自成風格。並以畫牛著稱。


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採薇圖》等。


《萬壑松風圖》 南宋 李唐  絹本設色   縱188.7釐米  橫139.8釐米  現藏於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

《萬壑松風圖軸》是作者晚年精心傑作。此圖以濃談色畫高崖深塑,苞松疊翠。山石多用小斧劈皴,峭利如削如砍, 並用擦、點、染等技法,積墨深厚、堅實、厚重。畫時宜注意把握疏密、及濃淡層次的變化。


該圖構圖滿實, 有一種威壓的力量欲突出畫面,用濃墨重色畫萬松深壑,高嶺飛泉,雲霧巒嶂,山石作大斧劈皴,氣勢雄厚之極。墨色澀而不枯,厚重而又不失靈氣,山石虯勁豐實,筆意不凡,能曲折多變地勾劃出丘壑的變化,遠山空靈峻麗,似有升騰之意,石下小泉流水,似有汩汩之音,別有一番雄奇秀麗之境界,氣魄壯麗,雲中山頂,四面峻厚。




來源:美術史



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大家共同分享學習,如作者認為涉及侵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核實後立即刪除。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搶購

相關焦點

  • 高清賞析:南宋李唐《萬壑松風圖》
    李唐(1066-1150),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州)人。初以賣畫為生, 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範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34;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蕩之趣。
  • 李唐《萬壑松風圖》
    李唐原供奉宋徽宗的畫院,精於山水畫和人物畫,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李唐顛沛流離,逃往臨安(今杭州),以賣畫度日。南宋恢復畫院後,李唐經人舉薦,進入畫院,授成忠郎職務。李唐的山水畫最初多畫北方氣勢雄渾的山河,以雄健的斧劈皴描繪青綠山水,如《萬壑松風圖》、《長夏江寺圖》等,是北派山水的著名代表人之一,其後用筆及取景變的簡括凝鍊,構圖精練,意境優美,開闢了南宋的新畫風,並創作了人物畫《胡笳十八拍》、《採薇圖》等,借歷史抒寫懷念故國,希圖中興的感情。
  • 南宋四家——李唐《萬壑松風圖》
    李唐 萬壑松風圖 絹本淺設色 188.7×139.8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萬壑松風圖宋李唐1124絹本設色畫軸188.7x139.8 cm〈萬壑松風圖南宋 李唐(傳) 四季山水圖卷李唐試圖在一幅畫中融合多種不同的風格,是促成南宋宮廷畫風轉變的重要關鍵。特徵說明最早以「虛」、「實」論畫的文字,見於李澄叟形容李唐:「落墨蒼硬,闢綽簡徑,謂之實裡有虛」,此件〈江山小景〉即是「虛」、「實」對應的例證。
  • 李唐《萬壑松風圖》啟示錄
    >這是我在2018年10月初寫下的一首詩,詩名叫《萬壑抒情》,靈感來自南宋山水畫風奠基人李唐的代表性作品《萬壑松風圖》。兩年前,我在創作次方水墨《綠肥紅瘦》的時候遭遇迷茫,於是轉向古代繪畫求教,把《韓熙載夜宴圖》、《貨郎圖》、《早春圖》、《溪山行旅圖》、《千裡江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和《萬壑松風圖》等列為我的重點研究課題。其中李唐的《萬壑松風圖》與郭熙的《早春圖》和範寬的《溪山行旅圖》,被譽為宋畫三大精品。我希望從當代藝術的角度重新解讀古人的審美色相。
  • 從李唐《萬壑松風圖》淺析南北宋山水畫風格演變
    在分析兩宋畫風演變中,北宋南渡的畫家李唐是關鍵性承上啟下的角色,在這山水畫變革中開宗立派,對南宋畫壇以及後世影響深遠。本文通過分析李唐南渡前的代表作《萬壑松風圖》,從而淺析北宋至南宋山水畫風格的流變。關鍵詞:山水畫;李唐;萬壑松風圖;北宋;南宋;風格演變(一) 作者小傳李唐(約1065-約1150) ,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根據《中國古代畫家詞典》所載,李唐為人勤奮好學,穎慧過人,詩文書畫俱佳。初以賣畫為生,徽宗趙佶政和中參加畫院殿試,以切題畫佳中魁,補入畫院。
  • (宋)李唐.萬壑松風圖
    《萬壑松風圖》是宋代畫家李唐所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山水畫作品。雙峰交錯,堂堂正正,厚重而拙實,給人以渾厚大氣之感,表現為「萬壑松風」之境。《萬壑松風圖》為簡括畫的表現開了先河,對南宋初期的山水畫具有開派作用。其與郭熙《早春圖》、範寬《溪山行旅圖》,合稱為「宋畫之三大精品」。
  • 《萬壑松風圖》李唐,大斧劈法,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
    《萬壑松風圖》,這幅巨作與郭熙的《早春圖》、範寬的《溪山行旅圖》,並列為北宋山水畫的三大經典作品,將北宋全景式繪畫推向了一個高峰。李唐是南宋美術史上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居於南宋四大家之首。《萬壑松風圖》的畫面便是繼承、採用了北宋前期範寬、李成慣用的主峰正中對稱,上留天、下留地,突出北方山水雄渾氣勢的全景式構圖。雖然皴法上與範寬不同——李唐使用更強調角度與速度的小斧劈皴,但他用於勾勒山石的線條同樣中鋒用筆,力透紙背。在刻畫松枝與樹幹時,也能明確分辨出立鋒回鋒的筆跡,甚至在溪水的處理上,他也以骨法用筆,畫出富有力度的流轉,使全圖呈現厚重雄渾的非凡氣度。
  • 中國古代十大傑出畫家,淺聊李唐及其代表作《萬壑松風圖》
    而接下來所聊的這一位大家,同樣是我國繪畫史上的一位舉足輕重的關鍵人物,他開創了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的先河,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被評為「中國古代十大傑出畫家」之一——李唐。李唐 畫像公元1066年,李唐出生於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
  • 北宋愛國畫家,75歲畫了《萬壑松風圖》,成為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
    他是北宋愛國畫家,75歲畫了《萬壑松風圖》,成為臺北故宮的鎮館之寶李唐的《萬壑松風圖》有別與《早春圖》和《溪山行旅圖》,這幅畫作裡沒有出現任何一個人物,其中之意表達的是什麼?又有著怎麼樣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 《國寶奇旅》中提到的《萬壑松風圖》,大有來頭
    最近《國寶奇旅》正在熱播,其中提到一幅畫叫《萬壑松風圖》,這幅畫至今還陳列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這幅畫,大有來頭。《萬壑松風圖》是北宋時期李唐的作品。這是一張相當「緊實」的山水畫,中國繪畫史上,可以說沒有一張可比得上它。
  • 重巒疊嶂,明朗潤澤,近代畫家鄭午昌繪《萬壑松風圖》
    鄭午昌 萬壑松風圖這幅《萬壑松風圖》創作於1941《萬壑松風圖》是山水畫創作中的傳統題材,傳世知名度最高的是宋代李唐創作的《萬壑松風圖》。創作這樣的經典題材作品,一方面要保證技法上能夠和古人比肩,另一方面要保證在內容上、思想上畫出新意。鄭午昌這幅作品在構圖上元代王蒙作品的風採,細膩高古。以淺絳加水墨的設色風格,畫出了重巒疊嶂的潤澤之美,畫風清新明麗。
  • 範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上...
    《萬壑松風圖》 《萬壑松風圖》是宋代畫家李唐所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山水畫作品。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李唐是一個愛國主義畫家,在他心中奔躍著愛國的熱血,在他思想中,想的是復國大計,他的情緒是剛猛的,所以,出現在他筆下的是剛性的線條,急促的頓挫,猛烈的大斧劈皴,而不是柔弱的清淡的萎靡的線條
  • 台州一藏家30萬「拍」來的《萬壑松風圖》是贗品?
    專家們得出的結論很一致:這幅《萬壑松風圖》是假的。專家們甚至還表示,黎雄才根本沒有畫過《萬壑松風圖》,韓勝利買到的畫肯定是贗品。  韓勝利大吃一驚,此後多次聯繫並通過律師發函給季維辛要求退畫、退款,但對方一直找藉口拖延。  「他要我先退畫,等畫賣出去了,再退錢。」韓勝利說,季維辛曾表示同意協商解決,但提出的方案讓他無法接受。
  • 「大斧劈」創造者李唐,耄耋之年,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
    《萬壑松風圖》,這幅巨作與郭熙的《早春圖》、範寬的《溪山行旅圖》,並列為北宋山水畫的三大經典作品,將北宋全景式繪畫推向了一個高峰。李唐是南宋美術史上最重要的畫家之一,居於南宋四大家之首。南宋畫院的山水畫,由於自身特色和在南北宋交替中的激變,使之成為山水畫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而處在兩宋交替中的李唐,對中國山水畫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傳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劉松年、馬遠、夏圭皆出於李唐一脈風格,史稱「南宋四家」,影響了南宋畫壇150年的畫風,奠定了李唐作為南宋院體山水畫開宗立派的重要地位。
  • 千巖奇峰秀萬壑松風新
    □支 英琦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裡,珍藏著三件宋代的巨幅山水畫國寶,分別是郭熙的《早春圖》、範寬的《溪山行旅圖》和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 「南宋四大家」李唐一生顛沛流離,首創南宋院體山水影響深遠
    北宋末年「靖康之恥」的發生,讓一位宮廷畫家命運隨之跌宕,顛沛流離,好不容易逃到臨安(今浙江杭州),靠賣畫為生,他就是南宋歷史上著名的山水畫大家李唐。他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為「南宋四大家」。李唐(1066-1150),字琋古,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徽宗時為畫院待詔。他在考試時畫的「竹鎖橋邊賣酒家」曾被列為首選,康王趙構非常欣賞他的畫藝。靖康二年(1127) 汴京淪陷,徽、欽二帝及宮中隨從被掠走,李唐也在其中。不久,趙構在臨安即位為高宗,李唐輾轉南下,到達臨安後,最初以賣畫為生。
  • 大斧劈寫大千世界-李唐國畫精選
    李唐(約1066~約1150),字晞古,河南人,南宋畫院「四大家」之一。 代表作《萬壑松風圖》,為「故宮三寶」之一。 人物生平: 歷經北宋,南宋。
  • 大斧劈寫大千世界--李唐國畫精選
    李唐(約1066~約1150),字晞古,河南人,南宋畫院「四大家」之一。
  • 小央美美術教育:李唐,南宋傑出畫家,以畫牛著稱,作品賞析
    李唐[1](1066—1150),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人。北宋畫院南渡而入南宋畫院的畫家,精於山水畫和人物畫。南宋恢復畫院後,李唐經人舉薦,進入畫院,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時年近八十。擅畫山水,變荊浩、範寬之法,用峭勁的筆墨,寫出山川雄峻的氣勢。晚年去繁就簡,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他畫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大的影響,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誌。
  • 宋高宗為什麼「雅愛」李唐?南宋院體新畫風形成的動機與外因
    貳 從《萬壑松風圖》到《採薇圖》,李唐的兩種不同畫風 李唐最突出的成就當體現在山水畫方面,若以「南渡」作粗略劃分,其風格呈現出前後兩種完全不同的面貌。 其早期山水畫初學李思訓,並以荊浩、範寬的渾厚山水為骨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