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落盡見真淳」——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賞析

2020-12-05 梧桐樹邊羽

「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表達的是什麼情趣與哲理?

此句出自蘇東坡的《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在杭州過了三年的舒心日子,這三年裡,他帶領杭州百姓疏通了西湖,修建了「蘇公堤」,正是官清民樂,景色宜人。一轉眼五十四歲,原以為自己就此知了天命,結果朝廷一紙調令,召他回朝。

此時,離「烏臺詩案」已經過去了十年,經歷幾次起復和貶謫,蘇老早已不再是當初入朝時志得意滿的少年,也不再是被下獄時惶惶然待死的中年。在新黨和舊黨之間浪蕩,估計也看穿了這些人的心思。所以他新黨反,舊黨罵,一肚子的不合時宜,誰上臺了都召為己用,卻發現控制不了再次流貶。

又要放棄在杭州的舒心日子北上,前途雖然和幾十年前一樣未卜,但是蘇軾早已經心如大江,任潮來潮往,隨風而走。

所以「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正是他站在錢塘江邊與老友道別時的心情。朝廷想起我來了,我就得走,朝廷不要我了,我還回來。

這就是一種比喻和感情的抒發,哪裡需要哪裡走,朝廷就是為官者的命運,有情無情,來還是去,並不是自己能決定的,人在官場,身不由己。

「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這錢塘江的落日啊,不知道迎來送往了多少家國之士。「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 」不用去想今天和過去的人了,我就站在這裡呢,抬頭低頭,這渡口的人都不一樣了。誰能像我一樣沒有名利之心,安然變老?

這裡面有幾個典故,「俯仰昔人非」,出自王羲之《蘭亭集序》:「俯仰之間,已為陳跡。」而「忘機」則出自《列子·黃帝》,傳說海上有一個人喜歡鷗鳥,每天坐船到海上,鷗鳥便下來與他一起遊玩。一天他父親對他說,「吾聞鷗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於是他就有了捉鳥的「機心」(算計之心),從此鷗鳥再也不下來了。

從「有情無情」的風到江潮來回,到人來人往,物是人非,蘇東坡的心思又和當年被貶到黃州寫《赤壁賦》的時候差不多了,「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世間萬物的滄海桑田讓他感覺到天地的真正無情。

俯仰天地,縱覽古今,得出的結論「一切無情」。因此,他的「忘機」,不只有「機心」,不僅僅代表「名利場」,還帶有深刻的大道悟性。

下片寫詞人和參寥子的感情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對「無情」的人生作出「有情」的相約。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這幾句簡單明了,回憶了和參寥子交遊的片段和西湖的景色,發出感嘆,像咱們兩這樣知心的寫詩人,不多啊。「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這一句裡面有個典故,《晉書·謝安傳》載:謝安雖為大臣,「然東山之志始末不渝」,「造諷海之裝,欲經略初定,自江道還東。雅志未就,遂遇疾篤」。

雅志,很早立下的志願。謝安很早就想好了,一旦天下平定,就歸隱東山。可惜願望還沒有達成,就病故了。

所以這句呢,就是希望自己能有告老還鄉的一天,不要像謝安一樣空留雅志,遺憾人間。

「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這裡又一個深典,但是同樣是用的謝安的典故,所以整體來說並不雜亂。謝安在世的時候,對外甥羊曇非常器重。謝安死後,羊曇「輟樂彌年,行不由西州路」。默哀整年,不從西州門經過。為什麼呢?因為謝安生病還京時就是走的西州門,也許羊曇當時在迎接,所以容易觸景生情,總是繞行。有一天吃醉了酒,沿路唱歌,不覺到了西州門。左右提醒他,他悲傷不已,以馬鞭敲門,誦曹植詩:「生存華屋處,零落歸山丘。」慟哭而去。

我一定會回來的,不會像謝安一樣耽誤我和你共同歸隱的雅志,更不會讓你像羊曇一樣在西州路上為我流淚。

蘇軾看破了天地大道無情,卻對友情如此珍重,正是對整首詞的開局「有情無情」句的回應。

這首詞整體來說字淺情深,字詞之間都很平淡,靜靜地敘說, 卻抒發了詞人深厚的情誼。可見他們的友誼是十分真摯的。詞人所抒之情發自內心,這種真摯的感情並不因文字的平淡而失去其深沉、雄厚之力。

這正是「豪華落盡見真淳」。

而在上片從天地萬物得出的「有情無情」的想法,雖然高遠而空漠,卻並不消極沉淪,蘇東坡思想境界的高邈,性格中的達觀,性情中的出世和對友情的執著就這樣統一在這首平淡卻意蘊、感情都很深厚的《八聲甘州》之中。

相關焦點

  • 蘇軾的一首八聲甘州,氣勢雄放,豪華落盡見真淳
    蘇軾是北宋傑出的文學家,即使黃沙滾滾、歲月悠悠,這位偉大的詩人依然讓讀者充滿仰慕和崇敬。他一生磊落豪俠,又涵養沉穩,並且高風亮節、善良有愛心,與其打過交道的人們都十分敬佩他的人格與才華。下面一起欣賞蘇軾的一首八聲甘州,氣勢雄放,豪華落盡見真淳。
  • 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暮山好處,空翠煙霏。葉嘉瑩曾慷慨地把這首《八聲甘州》列為東坡第一流的詞。她在《唐宋詞十七講》中的熱情讚譽也非常有代表性:「畢竟是詞,蘇東坡跟辛棄疾的最好的詞,不管他寫了多少浩氣逸懷,不管他寫了多少豪傑的壯志,他們最好的詞,都應該有一種曲折幽微的美,要把浩氣逸懷或豪傑的意志結合了詞的曲折幽微的特點,這才是他們的第一等的作品。
  • 脫胎換骨後的蘇軾,從《定風波》與《八聲甘州》看其心態的變化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 脫胎換骨後的蘇軾,體現在其兩首詞《定風波》與《八聲甘州》中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問錢塘江上,西興浦口,幾度斜暉?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誰似東坡老,白首忘機。記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處,空翠煙霏。算詩人相得,如我與君稀。約他年、東還海道,願謝公雅志莫相違。西州路,不應回首,為我沾衣。
  • 宋詞排行榜·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八聲甘州》是在唐大曲《甘州》的基礎上改制而成。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
  • 原創詩詞|八聲甘州·秋草秋霜秋風冷,秋雁秋聲惹秋愁
    八聲甘州·秋愁文/喬平看排排雁陣掠長空,猶有五車書。唯見西風勁,殘月如初。不忍登高望遠,憶家鄉老樹,夢寐難除。嘆庭花倦舞,葉落瘦枝孤。鏡中人、寒霜染鬢,想餘生、步步是歸途。註: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詞譜》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另有變體六種。代表作品有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等。
  • 歷史上誰的《八聲甘州》最為慷慨激昂?
    詞牌介紹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詞譜》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另有變體六種。代表作品有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等。《八聲甘州》,簡稱《甘州》,源於唐代的邊塞曲。唐玄宗時教坊大曲有《甘州》,雜曲有《甘州子》,是唐邊塞曲,因以邊塞地甘州為名。
  • 蘇軾最有豪情的一首詞,其藝術境界冠古絕今!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是蘇軾由杭州知州召為翰林學士,即將回汴京時寫給參寥的一首詞。所謂最有豪情,當然只是我的個人之言。確切來說,指的是蘇軾在這首詞裡以錢塘江潮喻人世的聚散分合,其豪情之最,少有人能達到。
  • 原創詩詞|八聲甘州·嘆春夏秋冬來去匆,霜華染鬢,何奈秋風
    八聲甘州·嘆春夏秋冬來去匆看春秋冬夏去匆匆,歲月了無蹤。有梅香雪影,瓊枝玉樹,霜跡寒風。身後空留足印,半世悵飄蓬。註:八聲甘州,詞牌名,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池」,源於唐代邊塞曲。《詞譜》中,八聲甘州以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為正體,此體雙調九十七字,前後段各九句、四平韻,另有變體六種。代表作品有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辛棄疾《八聲甘州·故將軍飲罷夜歸來》等。
  • 蒼涼悲壯的詞牌——六州歌頭、八聲甘州
    官冗從,懷倥傯,落塵籠,簿書叢。鶡弁如雲眾,供鹿用,忽奇功。笳鼓動,漁陽弄,思悲翁,不請長纓,系取天驕種,劍吼西風。恨登山臨水,手寄七弦桐,目送歸鴻。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八聲甘州《八聲甘州》又稱《甘州》《瀟瀟雨》《宴瑤池》等,是從唐代教坊大曲《甘州》截取一段改制而成。
  • 蘇軾被朝廷召回,和朋友告別,寫了一首離別詞,卻盡顯豪放不羈
    也會有很多的其他的作品,蘇軾的《八聲甘州·寄參寥子》就是他為自己的莫逆之交參寥子所寫下的。用以寄託兩個人之間的友情,每個成功的人背後都會經歷人間的悲歡離合。《八聲甘州·寄參寥子》就是在蘇軾將要離開杭州的時候寫給參寥子的詞。曾經因為「烏臺詩案」,蘇軾已經不再是從年那樣心懷抱負的人,終究還是被生活磨平了稜角。杭州的生活其實對於蘇軾來講是比較幸福的,好過在朝廷官場之中參與新舊之爭。
  • 分享八聲甘州的創作心得
    【八聲甘州】研習初作八聲甘州,源於詩友千尋君的一闕,寫得蠻生動的,細節處雖然需要打磨,但該詞牌鮮明的特色深入吾眼心,故對此進行了學習並創作。先來學習【八聲甘州】幾個經典例詞。〔一〕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宋 ·柳永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 蘇軾詞《八聲甘州》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人非
    蘇軾有許多真心朋友,他們有的因為烏臺詩案被牽連,遭到貶謫,有的幸運躲過一劫,但他們都沒有因此疏遠蘇軾。其中有一個人,在蘇軾被貶黃州後,不遠千裡前去探視,甚至到後來,蘇軾被貶到海南島後,他都打算渡海前往,這個人就是參寥子。
  • 詩詞賞析:八聲甘州悠悠邁 天涯之外你是否還在
    《八聲甘州》既是曲牌名也是詞牌名。《西域記》云:「龜茲國土製曲,《伊州》《甘州》《梁州》等曲翻入中國。」《八聲甘州》是從大曲《甘州》截取一段而成的慢詞。因全曲共有八小段音樂組成,而作為詞牌,全詞前後闋共八韻,故名八聲。又名《甘州》、《瀟瀟雨》、《宴瑤沁池》、《宴瑤池》。
  • 【詩詞賞析】唐宋詞:柳永《八聲甘州》
    ,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顧問,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這首詞是柳永另一種類型的代表作。柳永的詞重點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愛情詞;二、都市風光詞;三、羈旅行役詞,就是描寫獨處異鄉、在旅途當中風塵僕僕。羈旅行役題材的代表作品就是這一首《八聲甘州》。
  • 東坡第一等詞 閱盡人生百態後的吟唱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為什麼要把這兩首詞放在一起呢,筆者看來,首先是時間上的先後,經歷過一系列政治風波後,蘇軾的心態也在發生變化,不可避免的反映在他的這兩首詞中。竹林寫《八聲甘州》時,蘇軾是被從杭州召回汴京,心情也甚是複雜,回到朝廷以後的結果如何,將來的得失禍福如何,不可逆知
  • 眾創 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秋日思懷作者/冰山看深深遠空碧藍天,山川似春柔,遇霜楓葉豔,水窮石落,沉靜中秋。到處山花爛漫,秋菊綻無休。心事隨江水,汨汨東流。應是登高懷望,望星河邈遠,壯志難酬。往事如煙去,無一可堪留,想未來,萬般渴望,志不回!願踏浪飛舟。誰知我?躊躇滿志,從不悲秋。
  • 八聲甘州
    《八聲甘州》是詞牌名,也是曲牌名。其之所以叫「八聲」,因為全詞共有八韻。《八聲甘州》也簡稱《甘州》,以邊塞地甘州取名。 古甘州歷史悠久。西魏初,張掖改名西涼州,西魏廢帝元欽元年(552),改西涼州為甘州。至隋代,甘州已成為東西方經濟貿易的重要商業基地。元朝設甘肅行中書省,省會設在甘州。
  • 淺談陶淵明的田園居與田園詩:獨特的浪漫,落盡豪華見真淳
    淺談陶淵明的田園居與田園詩:獨特的浪漫,落盡豪華見真淳有人說:人無癖好不可與交。大概是因為有癖好的人比較率真可愛吧。陶淵明有癖好,除了詠詩作文,他還有三樣喜歡的東西。「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至今膾炙人口。其二,好酒。朋友來訪,無論貴賤,只要家中有酒,必與同飲,飲則必醉。他先醉了,便對客人說:「我醉欲眠卿可去。」 獨自醺醺然的欣悅中體味醉的妙趣。他的老朋友顏延之,於劉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經過潯陽,每天都到他家相會飲酒。顏延之臨走時贈陶淵明兩萬錢,淵明竟然將此全部送到酒家,為飲酒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