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文華詩經MV 《國風·周南·桃夭》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國風·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國風·周南·桃夭》「桃花色最豔,故以喻女子,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一首祝賀年輕姑娘出嫁的詩。

  通篇以桃花起興,以桃花喻美人,為新娘唱了一首讚歌。全詩語言精練優美,不僅巧妙地將「室家」變化為各種倒文和同義詞,而且反覆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娘與家人和睦相處的美好品德,也寫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給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鮮的血液,帶來和諧歡樂的氣氛。

  此詩開篇的「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不僅是「興」句,而且含有「比」的意思,這個比喻對後世影響很大。人們常說,第一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個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所以說這裡是第一個用花來比美人,並不為過。自此以後用花、特別是用桃花來比美人的層出不窮,如魏晉阮籍《詠懷·昔日繁華子》:「夭夭桃李花,灼灼有輝光。」唐代崔護《題都城南莊》:「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北宋陳師道《菩薩蠻·佳人》詞:「玉腕枕香腮,桃花臉上開。」他們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貶之為庸才、蠢才,但他們無不受到《周南·桃夭》這首詩的影響,只不過影響有大小,運用有巧拙而已。古代文學作品中形容女子面貌姣好常用「面若桃花」「豔如桃李」等詞句,也是受到了這首《周南·桃夭》的啟發,而「人面桃花」更成了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一種經典意境。

相關焦點

  • 於文華MV-國風·周南·關雎(國學唱歌集·詩經)
    於文華-國風·周南·關雎(四庫全書古琴版)(國學唱歌集 詩經)於文華-國風·周南·關雎(國學唱歌集 詩經)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詩經》國風·周南
    目錄:國風·周南關雎葛覃《國風·周南·關雎》這首短小的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據著特殊的位置。它是《詩經》的第一篇,而《詩經》是中國文學最古老的典籍。雖然從性質上判斷,一些神話故事產生的年代應該還要早些,但作為書面記載,卻是較遲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說,一翻開中國文學的歷史,首先遇到的就是《關雎》。
  • 《國風·周南·桃夭》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不論自古以來多少解經者就《桃夭》作過多少文章,但象小桃樹那樣年輕,象春日驕陽下桃花那樣鮮豔、美麗的少女,卻永遠活在讀者心裡。人們衷心祝願她:「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今日我們學習先秦民歌——《國風·周南·桃夭》,一起來背誦!
  • 詩經名句:國風·周南·葛覃
    《國風·周南·葛覃》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國風·周南·葛覃》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國風·周南·葛覃》原文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莫莫。是刈是濩,為絺為綌,服之無斁。  言告師氏,言告言歸。
  • 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芣苢》:採採芣苡
    《國風·周南·芣苢》採採芣苢,薄言採之。採採芣苢,薄言有之。採採:茂盛,眾多貌。芣苢(fú yǐ ),亦作「芣苡」,即車前草。薄言,均為發語詞,無意義。有,取。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 於文華詩經MV 《國風·衛風·伯兮》
    國風·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國風·衛風·伯兮》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寫妻子思念丈夫遠行出徵的詩。全詩四章,每章四句,全以思婦的口吻來敘事抒情。
  • 《詩經》解讀《國風·周南》十一篇,我的總結和看法
    從三月十號開始,我每天都寫一篇《詩經》解讀,到今天為止《詩經》《國風·周南》裡的十一篇已經全部寫完。《詩經》系列沒有特殊情況仍然會繼續寫下去,但以後的題目也許會稍加改變。今天對《國風·周南》十一篇做一個總結。
  • 注音版《詩經》|國風·周南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現存305篇(此外有目無詩的6篇,共311篇),分《風》《雅》《頌》三部分。由於年代久遠,大部分讀者對古音古字缺乏了解,讀起來都很費勁,更別說去理解了。為了解決大家的閱讀障礙,我們決定為《詩經》注音並簡單解釋其含義,以便大家更方便地去了解我們的傳統文化。《風》,也成「國風」,是《詩經》的第一部分,包括15個地方(多為黃河流域)的民歌,共165篇。我們今天先來看其中的《周南》。
  • 詩經·周南·桃夭_朗讀、注音、翻譯及賞析
    詩經·國風·周南·桃夭原文桃之夭夭[1],灼灼[2]其華[3]。之子[4]於歸[5],宜[6]其室家[7]。桃之夭夭,有蕡[8]其實。桃夭朗讀桃夭注釋及注音[1]夭夭:鮮妍美盛貌。[2]灼灼:茂盛鮮明貌。[3]華:同「花」。[4]之子:這個人,此指這位女子。
  • 《詩經桃夭》:讚美女子宜其家室的良好美德
    絕大多數人肯定是不能背下《國風·周南·桃夭》篇的,但是很多人都會背誦「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這兩句。我想這是我們的文化基因對於我們的傳承,就是要看重婚姻和家庭,因為婚姻家庭才是我們的立足之本。
  • 每日一篇《詩經》解讀——桃夭
    《桃夭》是《詩經》裡《國風·周南》裡的一篇,作成於先秦時代的周,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如下: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最後說一說我對《桃夭》這篇詩歌的見解:《桃夭》是《詩經》裡的傳世名篇,也是我從小時候讀《詩經》就很喜歡的一篇。很多沒讀過《詩經》的人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這句詩,可見流傳之廣,就連古代王朝的皇帝很多都會對新進宮的嬪妃說一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從而希望嬪妃為皇家開枝散葉。
  • 《國風•周南》周南•桃夭
    這首詩選自《國風•周南》,為女子出嫁時所唱。出嫁之時,對以後的婚姻充滿了希望和憧憬,桃樹的枝葉茂盛,果樹累累象徵著婚姻生活的幸福。「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自古以來,很多人就《桃夭》一詩寫過文章,那春日裡桃花一般鮮豔、美麗的少女,一直被人們懷念。
  • 詩經名句:國風·周南·兔罝
    《國風·周南·兔罝》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深切感情,我們一起來看看《國風·周南·兔罝》的原文及作者簡介。  《國風·周南·兔罝》原文  肅肅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幹城。  肅肅兔罝,施於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肅肅兔罝,施於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 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樛木》
    《國風·周南·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樛(jiū)木:彎曲的樹枝。葛藟(lěi):葛類蔓生植物,野葡萄之類,莖繞樹。累(léi):攀緣,纏繞。綏,降臨南有樛木,葛藟荒之。樂只君子,福履將之。荒:遮掩,覆蓋將:扶助南有樛木,葛藟縈之。樂只君子,福履成之。
  • 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卷耳》
    《國風·周南·卷耳》採採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採採,採了又採。卷耳,即蒼耳,蔓生植物,嫩苗可食。頃筐,斜口筐嗟,語助詞,無意義。懷,思念。寘,通「置」放置。周行(háng),大道。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陟,登高。崔嵬,有石頭的土山。虺隤(huī tuí),腿軟無力的樣子。姑,姑且。酌,倒酒。
  • 學詩經,通古今,每天一首詩陪你入睡-《國風·周南·桃夭》
    《詩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是五經之一,作者佚名。 收集了周朝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 風,是民間樂曲;雅,是王都附近的樂曲;頌,是祭祖祀神的樂曲。
  • 《詩經》06國風.周南 漢廣
    《詩經》06國風.周南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
  • 注音版《詩經》|國風·周南2
    《桃夭》《桃夭》:路邊的桃花灼灼,即將出嫁的姑娘啊,祝你與夫家和睦相處。至此,《周南》的11篇就全部注音完了,明天開始咱們為《召南》的14篇注音。
  • 桃夭
    李綦周按,《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以花喻美人,從詩經始。
  • 每天一首詩經——《國風·周南·關雎》
    國風·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因為《詩經》距現在時間太久了,對於裡面的字句,沒有統一的解釋,大家都是按照自己認為對的來理解《詩經》。所以我也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簡單翻譯如下:關關叫的雎鳩,停歇在水中的沙洲上;美麗賢淑的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長短不齊的荇菜,左右不停地採摘;美麗賢淑的姑娘,醒著睡著都想得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