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弗孔的寶麗來照片:拍攝中的靈光一閃

2020-12-13 雅昌文化集團

2016年,成都攝影師、收藏家鍾維興一行前往貝爾納·弗孔家拜訪,探討展出其更多攝影藝術作品的可能。期間,弗孔在臥室裡發現了一個舊報紙包裹,拆開包裹裡面散落著雜亂的寶麗來照片。這些照片曾經只是弗孔拍攝時的構思草圖,通常會被銷毀。但最終,經由命運的安排他們作為最後的「倖存者」,雅昌協助其印製出版。

▲《倖存者》(中文版)| 雅昌印製

1986年,讓-克勞德·裡約導演的短片《貝爾納·弗孔》記錄了弗孔《懸崖》的拍攝過程,這是弗孔《悠長假期》系列中的作品。弗孔和兩個男孩,烈日炎炎下背著沉重的容器,走在阿普特的小山坡上。

▲ Jean-Claude Larrieu導演作品

《貝爾納·弗孔》影片截圖,1986

弗孔站在三腳架後,按下快門,抽出寶麗來照片,為了顯影更快,他會把照片夾雜胳膊下稍等一會兒。他在用寶麗來相機構思草圖、取景試拍。

當年,弗孔總會銷毀這些照片,就像毀掉為拍攝精心搭建的布景一樣。在按下快門的神奇瞬間之後,一切都要摧毀,銷毀已經喪失意義的堆砌,抹去構築影像的枯燥過程。為何會有這樣一批「倖存者「,或許是一時疏忽,或許是一念之差,抑或是為了留作紀念。

為何存在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世人未曾得見「倖存者「終於能被更多熱愛攝影、熱愛弗孔的人看到。書中的作品與大家熟悉的弗孔作品略有不同,方形、小尺寸、失真的色調……把人迅速帶回當初弗孔創作的場景。

這些倖存下來的寶麗來照片,包含了弗孔從1979年到1992年時期的作品,在書中被分成了四個部分。

人偶與偶像

正是在籌備和拍攝《悠長假期》系列的過程中,貝爾納·弗孔開始使用寶麗來相機……

▲《倖存者》內頁

這一系列照片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敘事:一段有關記錄下失落往事的殘片如何在時光中倖存下來的敘事。與寶麗來器材本身一樣,它們都擁有略帶憂傷、略顯陳舊的氣質。

▲《倖存者》內頁,照片上仍留有膠帶的痕跡

▲ 火球

▲ 紙片紛飛

▲長笛手

愛之屋與金之屋

開始拍攝《愛之屋之一》時,弗孔就知道自己找到了屬於他的主題,一個可以永無止境地拍下去的主題。但最終必須有一個終結,必須不斷地重新開始,必須永遠處於運動變化之中。

▲《倖存者》內頁 | 《愛屋之屋四》

《最後的愛之屋》拍攝於阿普特,起初房間裡空空如也,什麼都沒有。後來,其中一面牆被清理出來,重新粉刷,構圖便集中在這面牆壁上。地上鋪了一層沙子,然後布置成海浪的樣子,化靜為動。

▲《倖存者》內頁 | 《最後的愛屋之屋》

▲《倖存者》內頁

偶像與犧牲

貝爾納·弗孔所拍攝的影像中,總是能覺察到孩子們的身影。《偶像》系列中的男孩們俊美得無需任何後期處理。那些不是生命力,而是神性。

▲《倖存者》內頁 | 《選角》

《偶像與犧牲》系列又好像是一場讓人覺得眼前影像即將消失的告別儀式。不久之後,弗孔又創作了《書寫》和《形象的終結》系列,在這兩個系列中營造出了更加強烈的距離感。

▲《倖存者》內頁

▲ 《犧牲》系列測位試拍

書寫與形象

弗孔的影像始終帶著通向虛無和消逝的張力,最終凝聚成了以下一系列的攝影作品,片段化的風景上寫有詞語,人體隱約可見:這就是《書寫》系列和《形象》的終結系列。

▲ 總有一天我們會遇見幸福 1992

它們觸及的是風景和人體抽象的一面,不再是外部與內部的融合,而是空間與語言的融合,表現了時間的冷硬質感。這兩個系列只涉及外部。

▲《倖存者》內頁 | 《摩洛哥的大路上》

▲ 我的小寶貝

翻閱完整本書,你會發現這些照片本身不甚完美,有著微小的斑點、明膠留下的毛邊和畫面輕微的撕裂感,221張照片仿佛串聯起了一場老舊電影,每一次翻閱,總有一種力量推著你繼續探尋,讓你無心在單張作品上多做停留。合上書,那些一晃而過的朦朧錯覺、迷幻回憶,令人恍然明白:時光流逝,最終留下的,唯有影像本身。

相關閱讀: 攝影 | 貝爾納·弗孔:以相機理解時間的幻象

加小雅君

帶你看&做更多好書

相關焦點

  • 《貝爾納·弗孔2020》丨攝影書VOL.4
    同時也預示出攝影以其不可救藥的缺陷面對濃烈鮮活的生命時的無能為力:祭品的獻血在照片中變成像傷口。」——貝爾納·弗孔(Bernard Faucon)貝爾納·弗孔(Bernard Faucon)從1976年開始從事攝影創作,是構成攝影和觀念攝影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視為當代攝影從「照相」(taking)走向「造相」(making)的典型。他的攝影方式有別於捕捉現實瞬間的手法,通過構築場景,安排情節,擺布人物再以照片的形式加以再現。
  • 明天,在川美邂逅貝爾納·弗孔!
    © Bernard Faucon© Bernard Faucon不過,弗孔在1995年停止了他的攝影創作。對此,他解釋道:「20世紀80年代是一個高峰,攝影在這個時期已趨於成熟。當這樣一個時代結束後,隨著攝影設備的普及,人們隨時可以拍攝大量圖片,進入了一個純圖像時代。
  • 「真實與虛構——貝爾納·弗孔」展覽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顧錚先生,成都當代影像館創始人、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主席鍾維興先生,四川美術學院校長、重慶市美協主席龐茂琨先生,重慶市文聯書記龍川先生,發表致辭。藝術家貝爾納·弗孔因疫情無法到現場,用視頻送來了遠方的祝福。
  • 映·PHOTO | Polaroid寶麗來文化體驗周:感受亞洲僅有的一臺超大畫幅寶麗來20*24相機創作的原作
    1948年末,正式向公眾發售起第一款機型:Polaroid Model 95相機,正是這臺相機開始了寶麗來大半個世紀的輝煌。到了1970年代,每年有將近十億張照片是用寶麗來拍攝的。寶麗來改寫了攝影文化的歷史,生活照不必再送進專業暗房經過長時間的洗衝,只要十幾秒,照片即可完成顯影。
  • 寶麗來|70年從誕生到風靡 從沒落到重生
    臺;20世紀70年代,攝影師每年要拍攝約10億張寶麗來照片。寶麗來改寫了攝影文化的歷史,生活照不必再送進專業暗房經過長時間的洗衝,只要十幾秒,幾句閒聊的工夫,照片即可完成顯影。雖然今日數位相機當道,但寶麗來已經由相機升華為一種攝影次文化:古董造型的機身、黃褐色的照片、照片四邊寬大的白框……在復古風潮下,寶麗來照片即有數位相機拍完立即看的優點,更有不可複製的特性。
  • 攝影「靈光」考:攝影雙年展語義分裂命名
    「靈光」(aura)一詞源自德國人瓦爾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第一次出現,是在他的《攝影小史》一文的第二章節裡:「早期的人相,有一道『靈光』環繞著他們,如一種靈媒物,潛入他們的眼神中。使他們有充實與安定感。」而後本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裡對此進行強化論述。以宣布一個新的機械複製時代的到來。
  • 《LOR》靈光一閃卡牌介紹
    18183首頁 符文之地 《LOR》靈光一閃卡牌介紹 《LOR》靈光一閃卡牌介紹 來源:網絡
  • 攝影好書|本雅明《攝影小史》:靈光的消逝與影像的狂歡
    這是德國學者、作家本雅明於1931年寫作的重要文章《攝影小史》中援引斯特凡·格奧爾格(Stefan George)的詩句。那一刻,他凝視的是英國肖像畫家、攝影師希爾(David Octavius Hill)於1845年拍攝的照片《紐哈芬的漁婦威爾森》。
  • 手機照片想變成膠片相紙?用寶麗來這臺印表機翻拍就好
    雖說現在是數碼時代,但仍有不少人對膠片迷戀不已,而現在要將數碼照片還原成膠片也有很多方式,比如將照片導入印表機後再列印出來等等。最近,寶麗來發布了一款新的印表機,名為寶麗來實驗室(Polaroid Lab),它轉換數碼照片的方式非常簡單,只要將手機放在印表機,翻拍一下,即可變成膠片相紙。
  • Polaroid寶麗來八十周年新品在京發布
    10:59:0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季   中新網8月29日電 近日,在北京舉行「Polaroid寶麗來八十周年藝術展暨寶麗來Polaroid POP 新品發布會」。
  • 寶麗來2020:暮色蒼茫看故宮
    這個創意其實已醞釀已久,早在2015年張旭龍在調試新改進的Polaroid20X24過紙行程時,突然閃出一個念頭,為什麼不用Polaroid20X20尺寸拍攝一組作品來迎接2020年? 20寸X20寸是方型畫幅,「方」、「四方」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很多寓意。
  • 宛若夢境 前蘇聯導演塔可夫斯基的寶麗來日記
    作品集《Instant Light:Tarkovsky Polaroids》於 2006 年由Thames&Hudson出版社出版,收錄了 69 張塔可夫斯基在前蘇聯和義大利拍攝的寶麗來照片。
  • ​弗蘭克、薩爾加多、荒木經惟……他為當代攝影大師造像
    不同的是,自從偶然為薩爾加多拍下肖像照後,他立即付諸行動,開啟了為當代攝影大師造像之路。羅伯特·弗蘭克、威廉·克萊因、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約瑟夫·寇德卡、貝爾納·弗孔、薩拉·莫恩、細江英公、森山大道……自2015年至今,鍾維興已經為世界上近100位攝影家和影像藝術家拍攝過肖像,他們中,不乏耄耋之年的老人。
  • 北京路聯合書店10月8日-13日展覽:寶麗來攝影展
    北京路聯合書店10月8日-13日展覽:寶麗來攝影展【導語】: 北京路聯合書店2013年10月8日-13日展覽推薦:寶麗來攝影展   寶麗來攝影展  地點:北京路聯合書店  時間:即日起至10月13日  這不僅是一種攝影,還是一種生活,它因無可替代的這一次快門而珍貴,因不能重來的這一秒記憶而美好。
  • 波普藝術開創者安迪•沃霍爾是絕對的攝影高手
    他的藝術生涯與攝影緊緊聯繫在一起,他一遍又一遍地將來自於大眾媒體的名人影星肖像、新聞照片、檔案照片經過絲網印刷複製成自己的繪畫,讓明星和大眾生活進入藝術。他也自己動手拍攝照片,Minox和寶麗來是他的長伴,為耀眼的明星拍攝肖像;在藝術展開幕式、電影開幕、圖書會或者只是赴宴和去跳迪斯科時,他的夾克口袋裡總是塞滿了膠捲和電池,記錄他喜愛的人們。照相機是沃霍爾的一個日記和素描本的混合物。
  • 戳這裡,教你身份證「消磁」了怎麼辦[靈光一閃]
    戳這裡,教你身份證「消磁」了怎麼辦[靈光一閃] 2020-05-13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必擁有拍立得,也能拍出「即影即有」照片?Polaroid Lab做到了
    寶麗來即將發售的Polaroid Lab,本質是一款專門拍攝手機屏幕的寶麗來相機,可以將數碼影像變成經典寶麗來。 這意味著你不必擁有拍立得,也可以拍出拍立得「即影即有」照片。 這波復古浪潮趕起來?
  • 攝影:減光鏡,專門拍攝長曝光照片的攝影濾鏡
    在白天拍攝照片,光線相對較強,所以相機上的光圈一般偏小、快門速度偏快、ISO較低。而當我們想要在白天來拍攝長曝光照片的時候,就會發現將快門速度調慢了,就算將光圈調到最小光圈、ISO調到最低都還可能曝光過度。這個時候一塊減光鏡就可以緩解曝光過度的問題,同時還能讓光圈不至於開到最小,從而拍攝出滿意的長曝光照片。
  • 「IPPP中國寶麗萊」 -3℃挑戰寶麗萊拍攝極限.
    IPPP成員 苗青在布拉格創作中在完成了白天的拍攝之後,「IPPP中國寶麗萊」成員為了更好的展現布拉格的美麗, 頂著寒風前往布拉格的地標建築--查理大橋進行夜景拍攝。--- END ---什麼叫寶麗來20X24相機?因為這相機拍出的是20X24英寸的即時顯影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