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國內求職海歸增長三成 這三大行業受青睞

2021-01-10 上遊新聞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66.6%海歸疫情後更看好國內發展。

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有意在國內發展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猛增33.9%,增幅遠高於2019年(5.3%)、2018年(4.3%)的同比增幅。

從整體求職海歸的年齡分布看,25-34歲群體佔比最高,達64.6%;16-24歲的海歸佔比較去年擴張4.5個百分點至27.9%;而35歲及以上的求職海歸在統計中不足一成。

海歸學歷分布也體現出了人才結構的進一步優化。碩士是向國內求職海歸的中堅力量,在2019年佔整體的70.7%,2020年擴張至72.4%;博士佔比1.7%,與去年基本持平;本科群體佔比25.9%,較去年收縮1.9個百分點。海歸群體所具有的高學歷特點更加凸顯,回國就業在學歷方面也將更具有優勢。

重點觀察當年畢業的應屆留學生群體,發現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即著手回國就業的留學生人數較2019年猛增67.3%,增幅是海歸總體的2倍。

智聯招聘的調研數據也對以上發現進行了佐證。2020年,有71%的受訪留學生表示將回國發展,過半受訪者表示疫情加強了回國意願,28.3%的留學生改變了原先留在海外的計劃,在疫情蔓延趨勢下緊急回國。

金融、網際網路、文娛行業更受海歸偏愛

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行業集中吸引22.1%的海歸求職者投遞簡歷,佔比最高,生產/加工/製造業(12.3%)、貿易/批發/零售/租賃業(10.5%)依次排在其後。

與全平臺所有求職者相比,海歸有意向從事金融業、IT/通信/電子/網際網路、政府/非盈利機構、文體教育/工藝美術、文化/傳媒/娛樂/體育、商業服務等行業的佔比更高。其中,9.5%的海歸向金融業投遞簡歷,比全平臺求職者佔比高出4.8%。

在全平臺求職者中,期望薪資在4000-6000元/月內的佔比最高,達31%,其次是6000-8000元/月,佔比25%。而海歸求職者的期望薪酬則整體向著高薪區間移動,主要分布在 8000-10000元/月與10000-15000元/月,分別佔22.2%、23%,還有18.1%選擇6000-8000元/月。

66.6%海歸疫情後更看好國內發展

當被問及疫情下選擇回國的考慮因素時,56.8%的海外留學生選擇了「國內疫情管控效果更好」,其次是「國內生活更加便利」,佔比45.3%。出於就業目的,分別有42.1%和36.8%的留學生表示「國內經濟恢復更好」以及「國內就業機會更多」。

據統計,留學生畢業回國後的規劃集中向「求職就業」傾斜,佔比87.5%。學習深造、自主創業、自由職業等選項分別佔比5%、2.5%、0.8%,還有4.2%的留學生沒想好具體規劃,先回國再做打算。

面對即將在國內展開的就業藍圖,71.4%的留學生表示求職時看重「薪酬福利」,其次是「企業文化」(41.9%)和 「職位晉升」(41%)。同時,處於事業起步階段的留學生們將「通勤時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優先級後置,這兩個選項分別佔比5.7%、8.6%。

66.6%的海歸表示,經歷疫情,對國內經濟發展與就業更加有信心。分年齡段來看,71.5%的95後表示更具信心,在各年齡段中佔比最高。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相關焦點

  • 海歸求職:什麼樣的僱主和企業文化更受青睞?
    海歸求職,更看重什麼?  本報記者 孫亞慧  今年,中國高校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874萬人,增量、增幅均為近年之最,競爭激烈程度引人關注。秋招正酣,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今年或許會有更多海歸加入國內求職大軍。對於年輕的海歸求職者來說,什麼樣的僱主更受歡迎?
  • 海歸求職更看重什麼?人性化、有安全感的企業受青睞
    秋招正酣,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響,今年或許會有更多海歸加入國內求職大軍。對於年輕的海歸求職者來說,什麼樣的僱主更受歡迎?什麼樣的企業文化更受青睞?國內一些大學生從大一、大二開始就參與社會實踐和實習,老師現在也有意識地帶學生做項目,幫助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在國外有時反而並非如此。第二,海歸也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求職心態。站在企業角度,如果沒有海外業務需求,國內畢業生可能會更了解和熟悉國內市場,招聘海歸成本不低,但產生的效益卻不一定高。
  • 疫情下的海歸:回國求職者大增三成,過半薪資不及預期
    在此背景下,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結合平臺求職大數據及問卷調研,呈現2020年海歸尤其是留學生群體的回國趨勢,以及海歸就業、創業情況。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57%的海歸薪資不及預期。海歸就業首選城市仍是京滬,深圳、杭州和廣州位列三到五位。
  • 疫情下的海歸:回國求職者增長33.9% 過半薪資不及預期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8日電 近日,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同比增長33.9%,45%海歸期望紮根一線城市,京滬兩城佔3成多。
  • 去年 全國4.2%的海歸人才選擇了成都
    在此背景下,智聯招聘發布《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結合平臺求職大數據及問卷調研,呈現2020年海歸尤其是留學生群體的回國趨勢,以及海歸就業、創業情況。數據顯示,海歸期望就業的城市與其等級成正相關。依託區域經濟水平發達、基礎設施完備、國際化程度高等優勢,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與成都等新一線城市更具有海歸人才吸引力。
  • 2020成「找工作最難年」?看大數據怎麼說|2020應屆生春招求職趨勢...
    較 2019 年同期增長4.1%。1.3  一線城市應屆生需求比例首次跌破三成2020 年春招季,疫情導致人員流動大幅下降,給大城市應屆生的返校和求職帶來明顯影響。中小微企業需求不足,北上廣深的應屆生招聘需求近三年來首次跌破三成。
  • 海歸的「就業時差」:畢業時間與國內高校不同步
    原標題:海歸的「就業時差」:畢業時間與國內高校不同步萬象海歸的「就業時差」24%,這是近10年我國留學歸國人數的年均增長率。「投了幾個」成為「海歸」們的特定暗號。招聘會的火爆只是海歸就業熱潮的一個切面。前不久,啟德教育與前程無憂、應屆生求職網聯合發布的《2019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留學歸國人數由2007年的4萬人次增長到2018年的51.9萬人次。
  • 「海歸夢∙渝之夢」2020重慶(渝中)海歸人才招聘會11月13日舉行
    3日,記者從解放碑CBD管委會獲悉,2020年重慶(渝中)「海歸夢∙渝之夢」海歸人才招聘會將於11月13日在解放碑威斯汀酒店7樓宴會廳舉行。
  • 求職際遇各不同「大海歸」吃香「小海歸」等機遇
    編者按:面對就業,海歸何去何從!核心提要:在國外辛苦留學數年,拿到高等文憑,以為回到國內就能進大企業、賺高工資,過著電影、電視劇裏海歸那樣的生活……但現實並非如此!每年有數以萬計的留學生從各個國家返回國內。有的回到家鄉,有的奔赴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他們當中,真正又有多少人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呢?
  • 海歸就業求職深度分析
    那次五六個朋友一塊吃飯,三個人異地5年以上,一把辛酸淚,不異地的也是長年出差(也看項目在哪)。酒與情,都是年輕時候的回憶。多少投行民工,跟我一樣,年假是什麼滋味從來沒體驗過。這張圖很美,美的有點不認識,圖片與實際差不小,且當廣告看吧,下面其實看著更真實。
  • 「海歸」求職記:喝過「洋墨水」不再是加分項
    求職壓力的逐步攀升,留學生「求職戰」變成「持久戰」,回國後找準合適的方向進行創業,也是目前海歸們的發展路徑之一。目前國內企業也開始重視海外招聘,主動到海外開設專場招聘會,給了留學生們更多的機會。【編者按】2月3日起,201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招生考試(簡稱考研)成績將陸續公布,標誌著高校畢業生就業新一波春招高峰到來。根據人社部和教育部的統計,2018年我國大學生畢業生將達820萬人,創歷史新高,如果把海歸畢業生和往年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都統計在內,總數將超過千萬人之多。
  • 小紅書聯合獵聘發布2020大學生求職報告:在線學習求職經驗成趨勢
    12月24日,小紅書與獵聘聯合發布《2020大學生求職報告》。報告顯示,網際網路是年輕人最關注的行業,網際網路求職相關筆記佔小紅書全部求職討論近50%,其中在線教育今年受關注度增長迅速。
  • 三成海歸薪資低於10萬,為何鍍金職業開始不值錢了,原因在這裡
    導言:三成海歸薪資低於10萬,為何鍍金職業開始不值錢了,原因在這裡近日來某個留學生職業教育機構是發布了一則「2019好貴就業力調查報告」報告的大體內容就是海歸人才近些年來已在國內的吃香程度大跌。毫無以為,這一點受到最大影響的莫過於年輕人了。據報告顯示,有近70%的海歸,回歸祖國後產生了文化差距、落戶就學、政策限制等問題。而且其中高達30%的人對第一份工作的滿意度低。而且企業端則有27%的海歸,實際年薪小於10萬。而且其自視過高對企業也形成了負擔。年薪小於10萬的留學生,毫無疑問,競爭力有時候甚至連二本院校的學生都難以抵擋。
  • 留學生十年就業大數據:海歸就業優劣勢明顯
    教育部數據統計,2015年,我國出國留學總人數為52.37萬,較去年增長13.9%;而留學歸國人數達40.91萬,比上年增長12.1%。有專家預言,三年之內,海歸人數會基本與出國人數持平,甚至反超。專家的語言並非毫無根據,一方面是海歸的主動性,這源於對國內的情感歸屬與文化認同;另一方面則是國內社會經濟發展的強大吸引力與歐美國家的政策收緊。
  • 58同城:2020年全國第三季度招聘求職數據
    近日,58同城發布2020年全國第三季度招聘求職數據,從城市、職位等維度對全國就業形勢進行了統計分析。
  • 月薪3000,海歸願來 海歸,不再「金貴」了嗎?
    多地招聘專場傳來信息:新進入人力資源市場求職者的薪資期待值持續下降,特別是其中的「海歸」,起薪已基本與本土的高校畢業生一致,月薪3000元照樣有不少「海歸」願意來。有評論稱:「海歸的含金量下降了」。  近些年,籠罩在「海歸」這一群體頭頂的不再只有光環,也伴隨著陰影;雖然不乏精英,卻有越來越多的海歸被稱為「海帶(待)」「海參(剩)」。
  • 獵聘:2020年1-7月大灣區數字經濟人才需求同比增長超六成
    一、粵港澳大灣區就業機會分析1、粵港澳大灣區在線職位變化趨勢同比持續高速增長,2020年以來增長超30%從2017年到2020年7月,粵港澳大灣區在線職位處於持續增長中。2017年、2018年、2019年該灣區在線職位同比增長分別為60.97%、40.91%、30.38%;2020年1-7月比2019年同期增長34.12%。
  • 海歸從「鍍金時代」步入「青銅時代」
    她說,三四年前,收100份簡歷只有五六個海歸,現在100份簡歷中可能有約20份是海歸投送的。    2007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為14.4萬人,海歸人數為4.4萬人,當年留學歸國與出國留學人數佔比為30.5%;到2011年,這一比例達54.8%。去年,我國出國留學人數增至52.37萬人,海歸則達40.91萬人,歸國與出國人數比提高至78.1%。
  • 中國學生研究生留學白皮書:英美澳最受研究生青睞 就業為主要留學...
    就目前留學行業的整體發展狀況來看,出國讀研仍是主要的留學選擇。出國讀研,各國熱門專業有差異啟德留學最近三年客戶服務數據顯示,最受學生歡迎的十大出國讀研專業中,排名前三的均屬商科類專業。綜合來看,金融大類(包括金融學、金工金數等)仍是最受歡迎的專業方向。
  • 海歸就業進入"青銅時代"? 順利求職還須端正心態
    一年制海歸碩士面臨就業難  「為什麼你的碩士只有一年時間?一年時間能學到什麼?」這是最讓張航尷尬的面試問題。每逢此刻,他的心裡都會浮現出一種「被質疑的不適感」。  「去香港讀一年碩士,原本是為了提升自己,現在卻被用人單位質疑。」張航有些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