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文藝復興始於人們對人文主義的信仰嗎?

2020-12-08 百家號

嗨,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聊聊歷史。

在公元476年古羅馬滅亡至14世紀初的中世紀,歐洲人在科學和藝術方面幾乎沒有取得什麼進展。也被稱為黑暗時代,這個時代經常被打上戰爭、無知、饑荒和黑死病等流行病的烙印。然而,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種對中世紀的殘酷描述被嚴重誇大了,儘管許多人同意,當時對古希臘和古羅馬哲學和學問的關注相對較少。14世紀,一場名為人文主義的文化運動開始在義大利興起。在它的許多原則中,人文主義提倡人是自己宇宙的中心,人們應該接受人類在教育、古典藝術、文學和科學方面的成就。

1450年,古騰堡印刷機的發明促進了整個歐洲的交流,使思想得以更快地傳播。由於這種交流的進步,早期人文主義作家,如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所寫的促進希臘和羅馬傳統文化和價值觀更新的鮮為人知的文本被印刷並分發給大眾。此外,許多學者認為,國際金融和貿易的進步影響了歐洲的文化,為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文藝復興始於義大利的佛羅倫斯,一個有著豐富文化歷史的地方,富有的市民可以負擔得起對嶄露頭角的藝術家的支持。

統治佛羅倫斯60多年的強大的美第奇家族成員是這場運動的著名支持者。偉大的義大利作家、藝術家、政治家和其他人宣稱,他們正在參與一場知識和藝術革命,這場革命將與他們在黑暗時代所經歷的大不相同。這一運動首先擴展到義大利其他城邦,如威尼斯、米蘭、博洛尼亞、費拉拉和羅馬。然後,在15世紀,文藝復興思想從義大利傳到法國,然後傳遍西歐和北歐。雖然其他歐洲國家的復興要晚於義大利,但其影響仍然是革命性的。文藝復興時期一些最著名、最具開創性的知識分子、藝術家、科學家和作家包括。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建築和科學緊密相連。事實上,這是一個獨特的時代,這些研究領域無縫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像達文西這樣的藝術家將解剖學等科學原理融入到他們的作品中,這樣他們就可以非常精確地再現人體。布魯內萊斯基等建築師學習數學,以精確地設計和設計帶有巨大穹頂的巨大建築。科學發現導致了思維的重大轉變,伽利略和笛卡爾提出了佔星術和數學的新觀點,而哥白尼則提出,太陽系的中心是太陽,而不是地球。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以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為特徵。藝術家們努力以逼真的方式描繪人和物。當許多藝術家和思想家用他們的才能來表達新思想時,一些歐洲人卻到海洋去了解他們周圍的世界。在一個被稱為發現時代的時期,人們進行了幾次重要的探索。旅行者開始了環球旅行。他們發現了通往美洲、印度和遠東的新航線,探險家們長途跋涉穿越了沒有完全繪製地圖的地區。麥哲倫、哥倫布、韋斯普奇、馬可波羅等探險家都曾進行過著名的旅行。人文主義鼓勵歐洲人質疑羅馬天主教會在文藝復興時期的作用。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學會了閱讀、寫作和解釋思想,他們開始仔細審視和批判他們所知道的宗教。此外,印刷術也使包括聖經在內的文本第一次易於複製並被人們廣泛閱讀。16世紀,德國僧侶路德領導了新教改革運動,這是一場導致天主教會分裂的革命運動。路德質疑教會的許多做法,以及這些做法是否與聖經的教導一致。結果,一種被稱為新教的基督教形式誕生了。學者們認為文藝復興的消亡是幾個複合因素的結果。

15世紀末,義大利半島飽受戰爭之苦。爭奪義大利領土的西班牙、法國和德國侵略者在該地區造成了混亂和不穩定。此外,貿易路線的改變導致了一段時期的經濟衰退,並限制了富裕捐款者在藝術上的支出。後來,在反宗教改革運動中,天主教會審查藝術家和作家,以回應新教改革。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家害怕過於大膽,這抑制了創造力。此外,在1545年,特倫特會議建立了羅馬宗教裁判所,這使得人文主義和任何挑戰天主教會的觀點都被視為異端行為,可處以死刑。到了17世紀早期,文藝復興運動已經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啟蒙運動。

本文由小七講歷史原創,歡迎關注,大家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中世紀的文藝復興
    傳統的觀點更集中於文藝復興的前現代性,並認為文藝復興與中世紀決裂,但是,今年更多的歷史學家更多的聚焦於文藝復興的中世紀中世紀性、認為文藝復興是中世紀的一個延展。文藝復興的知識基礎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來自於羅馬時代的Humanitas和古希臘哲學的重新被發掘—如普羅泰戈拉稱:「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這種人文主義的新思維在藝術、建築、政治、科學、文學中表現出來。
  •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與基督教文化的連續性
    那種將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形成看成是對中世紀基督教文化徹底反叛的觀念,既不符合歷史事實,也不符合唯物辯證法。儘管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有許多共同的特徵,但在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其內涵有明顯的差異。在基督教統治的中世紀,不少教會學校和神學院都開設了修辭、邏輯、幾何、算術、語法、音樂、天文等人文學科,傳授各種知識。「人文主義」一詞,就是由中世紀的人文學科演變而來的。同時,義大利人文主義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到了後期,其感性色彩明顯減少,而與基督教的聯繫增多。
  • 文藝復興時期的公民人文主義傳統
    第四,文藝復興催生了個體的自我意識,德爾菲神廟的神諭「認識你自己」開始被嚴肅對待。自傳、記錄自己生活方方面面的日記開始流行。馬基雅維裡的父親貝爾納多就很喜歡寫日記。誇大文藝復興時期的「現代」因素,便會犯下浪漫主義美化過去的錯誤。事實上,文藝復興時期,即便在商業繁榮的佛羅倫斯,社會生活的基本面貌仍是相當「中世紀」的。而人們的觀念中,對家庭、城市的忠誠仍佔主導地位。
  • 人文主義的源頭——文藝復興
    首先是文藝復興前三傑之一的薄伽丘,他出身於富商家庭。他將做生意的錢大量用於買書,以致父親說他:「買的書比賣的貨還要多」。薄伽丘的代表作《十日談》貫穿了人文主義思想,矛頭直指天主教會。該書揭露了教會的貪婪與腐化,抨擊教士的偽善與醜行,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提倡生而平等。
  • 文藝復興與人文主義
    在中世紀所使用的語言主要是拉丁文,所以相對拉丁文而言,不管是義大利語或者所謂的英語,它們都被稱為所謂的方言。第三個方面是人文主義的昂揚。那什麼又叫做人文主義呢?在中古世紀的時候,西歐幾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那個時候,是以神的世界為主,那希臘羅馬時代的所謂的人文精神比較重視現實的生活,所以文藝復興就是重視現實的生活。他們把它稱為所謂的「人文主義」。
  • 中世紀文藝復興的出現,終結了西歐文化的沙漠時期
    因為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內涵,就是要大力發揚人文主義精神和思想,其目標就是要讓當時被強力束縛和限制腐朽、黑暗、封閉的基督教神學思想體系下的西歐民眾,乃至整個歐洲民眾都能夠在這次文化運動中被喚醒。 喚醒的並不僅僅是人的良知,還有人性,人的自主性,因為在之前黑暗的中世紀西歐世界,人們甚至連基本的良知都在基督教會的影響下都迷失了。
  • Renaissance:文藝與人文再生之光——淺談文藝復興及人文主義背景
    文藝復興的定義在西方學界一直存在兩種認知分歧,即文藝復興是一個歷史時代,或文藝復興就是一場文學和科學運動。文藝復興的魅力正是在於:「這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恩格斯)。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時代,它開啟文學藝術和科學運動,打破了中世紀神學教會對人的思想禁錮和殘酷統治。而眾所周知,義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如此璀璨耀眼的再生時代,為何起始於義大利呢?
  • 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衝破中世紀黑暗,人文主義覺醒
    建築篇 | 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衝破中世紀黑暗,人文主義覺醒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逐漸擺脫中世紀神權的禁錮,通過對古典藝術研究、對自然的觀察和對現實生活的關注,不僅為繪畫作品注入了人性,而且透視法、明暗法、解剖學等科學法則被運用到繪畫創作中,確立了科學的繪畫技法和規範的繪畫體系
  • 藝術欣賞:淺談文藝復興時期美術作品中的人文主義,你了解過嗎?
    不同時期的社會因地理歷史、科學技術、生產力、政治、經濟、民族、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多方面因素,會影響到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14世紀到16世紀歐洲社會經歷了一場偉大的思想文化運動――文藝復興運動,這一偉大的運動是以「文藝復興」為代號、「人文主義」為旗幟、「文學藝術」為先導而展開的。
  • 歷史說:人文主義,文藝復興運動,導致宗教改革運動
    「復興」首先指該時期人們對古代希臘和羅馬文化的強烈興趣,及著力發掘和崇尚古希臘羅馬文化的新現象。但文藝復興又不是簡單地復古,它是從古希臘羅馬文化中重新發現人的價值,激發人的潛能和樂觀進取、追求現世幸福的人文主義思潮。在新文化感召下,有識之士抨擊當時衰落的封建制度和宗教文化,為建立新文化和新社會制度營造輿論。
  • 重塑基督教義,啟發人們思考,「文藝復興」運動迅速席捲整個歐洲
    由此,文藝復興運動所帶來的人文主義精神,也在最大程度、最廣範圍上,衝擊了中世紀腐朽的天主教會勢力。但是隨著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範圍不斷擴大,義大利地區已經不僅僅在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唯一陣地了。隨著人文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整個西歐社會的人們都開始在思考,自己作為一個具有社會屬性的人,應該怎樣去度過自己的人生,因此他們開始試圖衝破一直被天主教會勢力操控自己的局面。
  • 人文主義思潮的形成和什麼是人文主義
    我們大家都知道歐洲在中世紀時期,基督教勢力強大,對人的控制是非常強的。在中世紀逐漸走向末路的過程中,人文主義思潮形成了,自然科學精神也衝破了重重阻礙逐漸強大。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段時間的歷史。在中世紀晚期,教會內部發生嚴重分裂和道德墮落,教皇權力受到來自宗教立場的改革者和來自世俗立場的國家主義者的批判和否定,經院哲學理性和信仰的綜合觀念遭到破產,這一切都表明,中世紀文明陷入了某種宗教性的價值危機。
  • 趙敦華:回到中世紀歷史看到底什麼是「人文主義」
    文化上出現了新舊並行或交替的局面:人文科學與神學、古代哲學與經院哲學、亞里斯多德主義與柏拉圖主義和復興的其他古希臘哲學派別、個人主義與權威主義、批判精神與教條主義、理性與信仰、經驗科學和自然哲學、科學與偽科學相互撞擊與混淆,表現出從中世紀到近代文化過渡的特徵。「人文主義」興起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運動中的主要思潮。
  • 中世紀與文藝復興的明暗對比
    延伸閱讀    《文藝復興的隱暗面》,(阿根廷)瓦爾特·米尼奧羅著,魏然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2月版,72 .00元。    林頤 自由撰稿人,浙江    威廉·曼徹斯特最有名的作品是初版於1973年的《光榮與夢想》,時至今日,這個短語幾乎成了一個固定詞組,經常被人們各種套用。
  • 中世紀的三次文藝復興運動是獨立產生還是文學的傳承發展?
    中世紀的歐洲共發生過三次文藝復興,但是隨著時代發展的不同,每個階段的文藝復興運動特點也不相同,但都是古典文化的再次學習並繁榮運動。促進中世紀科學發展;14至15世紀文藝復興是不斷完善古典文化並探究「人」的過程。
  • 歐洲:文藝復興運動 人文主義思想
    「文藝復興」運動的思想體系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最初表現。它的思想核心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它的理論基礎是資產階級「人性論」。人文主義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束縛謀取自身政治經濟地位的思想武器。
  • 在談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成就時,布克哈特認為它是突然出現的
    在談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成就時,布克哈特認為它是突然出現的,是一個截然不同於中世紀的時代,認為「這種新精神與以宗教信仰為特徵的中世紀精神相對立,這種精神的主要特徵就是把理智解放出來」。100多年來,布克哈特的觀念左右著人們對文藝復興的看法,也左右著人們對這一時期人文主義的看法,「但他並沒有否認,也無法否認人文主義精神與宗教信仰糾結在一起的特徵」 。由於他沒有做過多的解釋,因此往往被人誤解。同時,人們也誤將布克哈特對義大利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理解當作對整個歐洲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的理解。
  • 繪畫篇 | 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衝破中世紀黑暗,人文主義覺醒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逐漸擺脫中世紀神權的禁錮,通過對古典藝術研究、對自然的觀察和對現實生活的關注,不僅為繪畫作品注入了人性,而且透視法、明暗法、解剖學等科學法則被運用到繪畫創作中,確立了科學的繪畫技法和規範的繪畫體系。
  • 文藝復興堪稱人文主義的開端,它給人們留下了多少燦爛的文化
    米開朗基羅是文藝復興的典型人物,他使16世紀的雕塑達到登峰造極的境地。他於1475年生於佛羅倫斯,與美第奇家族周圍的藝術家頻繁接觸,受到薰陶。他製作了羅馬聖彼得大教堂裡如聖母哀悼耶穌的雕 像以和及雄壯有力的大衛的雕像。
  • 第一章 歐洲文藝復興從「神」到「人」的「人文主義」
    在中世紀,文學、藝術、哲學等都成了為神學服務的工具或奴婢,基督教的經典教義——《聖經》成為真理的標準和最高的價值,誰違背教義哪怕是懷疑教義,都要受到宗教法庭的審判,嚴重的要處以死刑。在愛上帝、愛鄰人、四海之內皆兄弟的基督教倫理觀念和禁欲主義專制文化的影響和統治下,人性普遍處於一種被扭曲和被壓抑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