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舊書攤

2020-12-17 德州新聞網

□陸冠京

讀書人總忘不了舊書攤。曾幾何時,在城市的街頭巷尾,舊書攤並不難覓。一摞摞各式各樣的舊書在地上擺開,吸引著愛書人的目光。記憶裡,最早接觸舊書攤,是上小學時。當時城市街邊有許多舊書攤位,擺放著四大名著的插圖本、小人書、舊雜誌、小說等。

少年時,最喜歡逛舊書攤,最愛看《兒童文學》《少年文藝》《故事會》,以及連環畫等。這些書攤的特點就是價格低廉,基本上兩三角錢一本,租的話也就一兩分錢,雖然書的品相有些陳舊甚至破損,但很多是從書店裡買不到的。因此,每當我口袋裡有點零用錢時,便或租或買愛看的書。街邊舊書攤上,總會有我流連的身影,很多攤主也都認識我,買書時總會給一點優惠。那時候,媽媽給的零花錢,大都投到這上面去了。看得多了,也會講給同學聽,每天放學回家,一路上都有同學簇擁在身邊聽我講故事,這帶給我莫大的滿足與快樂。我的作文也經常成為班級範文。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擁有的各種書已有上百冊。這些書是我少年時代最好的娛樂品與精神食糧。

舊書攤的書不僅便宜,而且大多是正版的。這些舊書絕大部分都是低價收來的。收的人走街串巷購買書報,回家後再挑選出來。印象最深的舊書攤主,是一位白髮老大爺,他的書攤最大,書的種類也多,除大量的舊雜誌、小說外,還有許多畫報、畫冊,以及五六十年代出版的連環畫,甚至可見到民國時刊印的《幼學瓊林》等,但他的書價格較高。我曾見到一本民國出版的小說,一問價錢,他伸出手指說:「10塊!」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是個天文數字,只能戀戀不捨地把它放回原處。

如今,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紙質書逐漸受到冷落,舊書攤主紛紛轉行。但在記憶深處,這些是抹不去的。而今,有時再翻起那些少年時的啟蒙讀物,回味曾經的閱讀時光,溫暖的感覺便瀰漫心頭,久久難以散去。

相關焦點

  • 塞納河畔的舊書攤
    有人把塞納河畔的舊書攤稱為小型古典圖書館和袖珍博物館,把書商稱作「歷史的教科書」  美麗的塞納河是令人難忘的,而更令人難忘的是河畔的舊書攤。我們傍晚來到塞納河畔時,看到齊腰高的欄杆上掛著一個個綠色的鐵皮箱,全都上了鎖。  我們猜想這種長方形的箱子一定是垃圾箱了。可是第二天上午我們再漫步塞納河邊時,卻發現這些剛剛打開蓋子的鐵皮箱原來是舊書攤。
  • 特寫 | 又見舊書攤
    山上曰舊書攤的黃金年代隨著城市整改業已成為上個世紀的故事,三年前,經營慘澹的舊書攤,如今仍在現實中掙扎.(詳情疇昔舊文 特寫 | 舊書攤,你慢些走)對於書攤老闆而言,無論是苦苦堅守或是沉淪現實,在他們的書攤像雨滴一樣被蒸發之前,淘書、出攤兒和吃飯一樣,仍然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三年過後,舊書攤的日子總還要過下去。
  • 天津海河邊的舊書攤
    周六,成都的瑪塞城有舊書攤,天津的海河邊也有舊書攤。舊書攤的多少,在某種程度上是檢驗一個城市閱讀力的高低的標準。舊書是知識的源泉,而通過知識的累積,讓我們看到了城市文化的厚度。在中國,有兩座城市的舊書攤均是位於水邊,一是株洲的湘江邊的舊書攤,每個周末固定擺攤,當地還為舊書攤分別建造了亭子,這樣的舉措讓他們少了風雨中擺攤的苦,那是湖南閱讀力的體現。而天津的海河邊舊書攤,是從古文化街趕了出來,不得已在這裡擺攤,極易受到天氣的影響。這幾年,去天津參加文化活動,少不得去逛逛舊書攤,第一次是在古文化街,那時書攤多,也鬧熱。
  • 堅守舊書攤的老人|沈向明
    W是我的老師,退休以後,就在街上擺了一個舊書攤,雖說生意清淡,但他卻一直默默地堅守著,一邊看攤,一邊讀書,倒也落了個悠閒自在。在街頭巷尾找一塊較為寬敞的空地,鋪上一張大塑料布,上面擺放著幾個盛滿舊書的用白鐵皮做的頗似燒烤爐的條狀鐵盒,然後再在空餘處,整齊地碼放一些過期的《十月》、《讀者》、《青年文摘》,就可以任人隨意翻閱、選購了。那種專門用於放書的條形鐵盒,是W老師的書攤區別於在鬧市路邊常見的舊書攤的一個最明顯的標誌!
  • 舊書攤的樂趣
    因為疫情的原因,很久沒有逛舊書攤了。從大學畢業後不久就開始周末去逛書攤,這個習慣已經堅持二十多年了。這兩年逛得有些稀疏了,因為網上淘舊書也很方便 ,雖然方便,但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時不時的還會在周末起個大早去「趕集」
  • 舊書攤藏身古城各個角落 在煙火氣中為城市增添文化味道
    (記者 郝鍾毓 攝)■記者 雷縣鴻街邊的舊書攤,總是能吸引眾多市民的腳步和目光,在舊書攤淘到一本心儀的舊書,對愛書的讀者來講,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在專家們看來,舊書攤由來已久,它是書店的重要補充,給市民讀者的生活平添了一份樂趣。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都西安,舊書攤無疑更加值得肯定與支持。
  • 潘家園舊書攤撿漏記
    我的業餘愛好,就是利用周六時間到潘家園舊書攤撿漏,潘家園舊書攤的「古玩市場」,這裡人山人海,眾多的讀書、藏書愛好者一大早就在這裡撿漏,潘家園舊書攤這裡因為舊書攤,吸引了較多的賣書者,來這裡賣書,所以市場規模較大,單單舊書攤就有100多個攤位。冬天雖然天氣冷,但仍吸引了不少購舊書的人,來這裡逛,買舊書是我平生的一大愛好。
  • 舊書攤沒有擺了?
    只好問他,「何以現在舊書攤都沒怎麼擺了?」「是不讓擺了。」「過一陣子會好吧?是不是因開會期間。」他皺起眉頭嘆氣說,「有一個多月了哩,不知後事如何。」以我多次來此訪舊書的經驗來看,此地絕大多數書都是大陸正規出版社的,多為八九十年代的正版二手書,是守法的,也並未像川普所說那樣侵犯了智慧財產權。在靠河邊買了個搪瓷茶缸,蓋子不緊的,將放在單位刷牙,3元。
  • 你的舊書怎麼處理:舊書攤、舊書網站的異同有哪些?
    二、半低廉的處置方式:賣給舊書攤   優點:處置快、必須比賣廢品收益高 缺點:有些地方舊書攤難找   舊雜誌還是有一定的價值,有些舊書攤會用兩本舊雜誌換你一本舊雜誌,實物換實物。舊書攤回收舊書也是給出的價格很有限,畢竟人家是做生意的嘛。
  • 海河邊的舊書攤,消失的風景
    昨天(8月4日),天津愛書人抵達海河邊,獅子林的橋頭,密密麻麻的舊書攤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上一周,《藏書報》還對此做過報導,不僅如此,遠在菲律賓的《世界日報》在前不久還是以《海河邊的舊書攤》為題書寫天津之美。「天津取締舊書攤,實在不是一個明智之舉。」多位愛書人對此表示。天津海河邊舊書攤最早是位於古文化街,每周六固定擺攤,然後被有關方面趕到海河邊,繼續擺攤。
  • 古城正在消失的舊書攤
    一城文化 半城神仙 何處容身舊書攤?   在巴黎,沿著塞納河行走,你會看到一排綠色的書箱,每一個清晨,它們都會被打開,為全世界的舊書愛好者提供思想的盛宴。不知不覺中,塞納河的舊書攤已經歷了近百年歷史,成為巴黎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
  • 陝西西安:舊書攤藏身古城各個角落 在煙火氣中為城市增添文化味道
    記者 郝鍾毓 攝街邊的舊書攤,總是能吸引眾多市民的腳步和目光,在舊書攤淘到一本心儀的舊書,對愛書的讀者來講,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在專家們看來,舊書攤由來已久,它是書店的重要補充,給市民讀者的生活平添了一份樂趣。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都西安,舊書攤無疑更加值得肯定與支持。在舊書攤上挑選一本喜歡的書,是很多資深讀者難忘的購書記憶,其最吸引人的樂趣就在於閒逛和不經意間的發現。
  • 舊書攤打開城市最美的黃昏
    舊書攤打開城市最美的黃昏一群人圍著舊書攤挑著自己的鐘愛。一群穿著像書一樣舊的人與此最是般配。富麗堂皇的書店常常讓他們自慚形穢他們被喚作進城務工者。下班後,他們順路把電瓶車,三輪車二手摩託車,全身都響的自行車,隨手停在書攤邊俯下身,低著頭對著一攤舊書虔誠地膜拜,像是在祈禱
  • 湘江邊有條舊書攤
    在過去的9年時間,肖幸福的日子裡總飄著一股書香,在株洲湘江風光帶上,肖幸福經營著一個舊書攤,從一開始只在周末出攤,到如今每天擺攤,最近收了哪本好書,遇到懂書的書友,互相交流幾句,這是肖幸福一天之中最快樂愜意的時光。這條200多米長的舊書攤,藏著很多像肖幸福一樣的愛書人。
  • 株洲舊書攤裡的民生情懷
    5月24日傍晚,太陽落山,微風漸涼,湘江邊的舊書攤開始熱鬧起來。49歲的胡前飛準時騎著三輪車,來到湘江邊。他將一本本年代不同、或新或舊的書本,熟練地擺好,開始了一天的營生。愛書好書的他,從別人家收來舊書,簡單篩選後,放在臨街售賣。既沒有經營許可,也沒有固定攤位,他常常要和城管部門「打遊擊」「躲貓貓」,收入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直到2011年,幾名愛書之人發起「湘江邊的舊書攤」,他便將攤點遷移至此。事實上,在這條200米的街市上,幾乎每個攤主都有著和胡前飛差不多的經歷。
  • 從日本舊書攤說起
    日本人好書也是舉世聞名的,圖書館比比皆是,東京的書攤更是街市一景,古今中外、各種各色書籍琳琅滿目;尤其是舊書攤鋪更有特色。一、從下午五時至夜晚十二點,攤主不像生意人,並不刻求人流量,也不計價還價。逛書的人在那翻看,喜歡了,價格合適就買走;覺得貴,就待那兒將書看完,推主也任你自由,絕不攆客。
  • 宋石男:那些不復存在的舊書攤
    [摘要]他們不在蓮桂路口擺舊書攤已經快9年了。在他們的書攤像雨滴一樣被國家蒸發之前,去他們那兒淘書,和吃飯一樣,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們不在蓮桂路口擺舊書攤已經快9年了。在他們的書攤像雨滴一樣被國家蒸發之前,去他們那兒淘書,和吃飯一樣,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2001年我搬到現在的居住地時,蓮桂路口的舊書一條街已存在多年,頂峰時期有十幾家書攤。他們黃昏出來,在落日餘暉中將書一本本擺上帆布,到8、9點,散步的人都不見蹤跡,他們就將書一本本收拾到麻袋裡,各自回家。剛開始,我們並不和睦。
  • 舊書攤的記憶
    今天在舊書攤上淘來了幾本書,明顯地看出大家的閱讀方式變了,紙質書沒有了昨日的輝煌。 逛舊書攤就像淘寶,仔細尋找,也許就能找到你需要的東西。那時,喜悅的心情也是無言以表。
  • 成都送仙橋,發現有意思的舊書攤
    書友劉禎貴倒是在朋友圈曬了舊書攤和這裡的幾家舊書店照片,感覺淘書的人和舊書,數量不算豐富。這也算是少了點遺憾吧。幾位書友約著去送仙橋舊書攤閒逛。在過去的一年,去這裡淘書的頻次減少,今年還是看看淘書的運氣再說,不過,總的來說,自己淘書的面太窄,以至於每次收穫都不算豐富。這次,起個大早,到送仙橋去,路上遇見書友,說是前一天去成都博物館看展覽,看了五個小時。這精神真是難得。
  • 七夕會雅玩 | 舊書攤,舊書店
    我尤愛那種擺賣舊書的地攤。印象最深的舊書攤世紀之交那幾年,我客居製造局路,每天大把時間不知如何打發,遂四處閒逛,在左近瞿溪路發現了那個舊書攤。書攤老闆高高瘦瘦,不論冬夏都喜歡抄著手,斜眼乜人。書攤上全是些舊書,品相極佳,價卻極卑,令人喜不自勝。簇新的舊書扉頁及內頁裡頭,往往還蓋著鮮紅的「上海某某工廠圖書室」的印章,在尾頁上粘著借書袋,有些還有記錄完整的借書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