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善寺西街的舊書攤上,各種舊書、古書、舊雜誌、連環畫應有盡有,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淘書。 (記者 郝鍾毓 攝)
■記者 雷縣鴻
街邊的舊書攤,總是能吸引眾多市民的腳步和目光,在舊書攤淘到一本心儀的舊書,對愛書的讀者來講,是件非常愜意的事情。在專家們看來,舊書攤由來已久,它是書店的重要補充,給市民讀者的生活平添了一份樂趣。在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都西安,舊書攤無疑更加值得肯定與支持。
在舊書攤上挑選一本喜歡的書,是很多資深讀者難忘的購書記憶,其最吸引人的樂趣就在於閒逛和不經意間的發現。曲江新區新近推出的新·開門大集第三期增設的16家古舊書籍鋪位,吸引了眾多市民讀者到場淘書。對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來講,舊書攤作為文化活動多元樣態而存在,有利於城市生活的豐富多樣性,有助於打造西安城市文化的新特色和新亮點。
不經意間的收穫最吸引人
很多讀者都有舊書攤淘書、閱讀的經歷。
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李鵬飛告訴記者,當年最大的樂趣就是在學校門口的舊書攤上閱讀小人書,「《明英烈》《隋唐演義》《楊家將》《三國演義》……看一本只要兩分錢,經常是幾個人湊兩三毛錢,把一套十多本一起看完。30多年過去了,一直忘不了那個場景,我們幾個老同學說起來,都要感慨一番。」
曲江新區日前推出的新·開門大集在唐·新開門藝術街區火熱開啟,為古城市民提供了周末休閒生活消費的新場所。其中,新·開門大集第三期增設的西安出版社、臻品軒、寶藝閣等16家古舊書籍鋪位,吸引了眾多市民讀者到場淘書,這些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古舊書籍,不僅滿足了廣大市民讀者淘書購書的願望,同時也展現了古城風貌。曲江新區也將依託唐·新開門藝術街區,打造古舊書籍聚集地,為市民讀者提供更多的文化體驗和享受。
評論家劉寧表示:「在舊書攤買書,立馬讓我想起趙樹理這位當代著名作家。趙樹理曾希望自己的作品擺在地攤上,很便宜地出售。言下之意,是他要為絕大多數老百姓寫作。舊書攤可以說由來已久,很多舊書就是通過舊書攤而銷售的。在我的記憶裡,就曾在舊書攤上買到了1993年版的《白鹿原》,當時是陪朋友準備逛大興善寺,結果我們看到了舊書攤,就開啟淘書模式,沒有進寺去逛。買到書的那份喜悅和收穫感,感覺很美好,到現在都難以忘記。」
文化學者周榮說:「我記得在我們單位旁邊,每年春節期間就會開放給舊書攤賣書,然後過了春節就會撤走。在去舊書攤淘書的時候,大家可能沒有辦法有目的地去挑,只是想著閒逛買一些各種各樣覺得有趣的書,更多的時候還是看機緣。很多舊書攤上賣的書一般都是二手的,所以很難說能夠在每一次逛舊書攤的時候都會買到自己心儀的書。當然了,現在也有網上的二手書交易市場,我的很多研究上的書都是在這種網上書攤買到的。」
賣什麼樣的書很重要
擺舊書攤賣書,也有一定的難度在裡面。有網友也在網上諮詢如何擺舊書攤賣書、該怎樣進貨、該怎樣吸引讀者關注等。在劉寧看來,擺舊書攤賣書,肯定有需要解決的困難,擺攤需要空間,需要有來買書的讀者。另外舊書攤上賣什麼樣的書很重要,盜版的書不能賣,如果靠賣盜版去掙錢,不僅擾亂正常的圖書市場秩序,也是對作者和讀者的不尊重。「賣書的舊書攤需要提供給老百姓好的精神食糧,因為我們大家需要更好、更美的生活。」
周榮認為,舊書攤賣書對於空間的要求比較高,同時設置的地點也需要有較大的人流量。所以在布設舊書攤的時候需要加強管理,同時做好規劃,保證道路的通行性,在合適的地方規劃布局舊書攤。如果能夠把這個活動組織和安排好,一方面有利於書籍的交流和傳播,另外一方面也能展示西安的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
舊書攤讓城市生活豐富多樣
西安是歷史文化名城,是中國書店之都,有眾多品牌書店遍布城市的東西南北。與此同時,充滿煙火氣的舊書攤,同樣也能給市民讀者帶來難忘的閱讀享受,給古城西安平添一絲文化韻味。
劉寧認為,舊書攤不可能代替正規書店,但可以作為一種文化的補充而存在。舊書攤不僅能為大眾提供生活之便,還能增加普通經營者的收入。無論是書店還是舊書攤,只要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光彩,都值得肯定和支持。對西安這座歷史文化名城來講,舊書攤會作為文化活動多元樣態而存在,有利於城市生活的豐富多樣性。
周榮表示,舊書攤作為一種城市文化的載體,它還是一種小眾化的文化需求。舊書攤和實體書店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首先經營方向不一樣。雖然都是銷售書籍,實體書店主要售賣的是新書,所售圖書種類比較齊全,基本能夠滿足消費者有目的的購書需求。而舊書攤主要出售二手圖書,還有一些字畫,掛曆等二手文化產品,所以,它的經營不太可能滿足消費者有明確目的的消費需要,更適合讀者沒有直接目標的閒逛。這其實和大家去文物市場上轉悠是一樣的,在舊書攤淘書的樂趣就在於閒逛和不經意間的發現。同時,二手書從價格上來說就要低廉一些,有一些不再印刷的書籍還能夠滿足讀者的特定需要。所以從整個城市文化建設來說的話,如果能有一些特色舊書攤,還是很有意義的,一方面能夠讓大家買到一些價格較低的二手書,另外也有助於打造西安城市文化的新特色和亮點。
編輯: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