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說到佔卜,大家一定會想到路邊攤上的算命先生,其實佔卜他有自己的體系,如果要和算命作一個區別的話,佔卜具有儀式性或社會性的特色,通常與宗教有關;相對來說,算命大多是服務個人的日常活動。佔卜常常被人質疑只是一種迷信而已。然而,擁護者會說有許多奇聞軼事來證明佔卜的效力。佔卜是一種普世文化現象,人類學家發現從古代到我們21世紀都可以在宗教與文化中發現佔卜的存在。
現在大家所熟悉的主流佔卜方法有以下幾種,梅花易數,文王聖卦,塔羅牌佔卜,高度佔星學,水晶卜,佛教佔察,大衍筮法,納甲六爻。其中高度佔星學,佛教佔察屬於印度佔法,水晶卜屬于吉普賽佔法,塔羅牌佔卜屬於歐美佔法,除了這些主流佔法,各個地方還有自己一些特色的佔卜方法,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今天我們所要說的是在東方佔卜界佔有重要地位佔卜方法,大衍筮法及納甲六爻。
02
大衍筮法即蓍草揲蓍法,是"四書五經"之《易經》原文中所唯一記載的一種最為古老的筮法。筮即策,是運用蓍草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規定得出特定的數字組合,從而用數字變化成周易陰陽卦爻符號,並以此結合《易經》卦爻辭吉兇作為決策或謀略的重要判斷方法。
卜筮即卜與筮的合稱。卜,龜卜也,乃象;筮通蓍,即策,乃數。卜筮是古人總結歸納的兩種揭示自然事物發展變化規律的方法,現代人稱之為預測或佔卜,其實這是狹義的理解。卜筮源於古人對自然界的觀察和對天體運行規律的總結,還有以此衍生出來的曆法、數學等等。龜卜早已失傳,但現今在我國西南部少數民族仍有類似運用動物骨骼燒灼根據裂紋走向判斷吉兇的方法。如雲南省西盟佤族的雞骨卜等,然而已無完整的體系傳承和方法供大家研究。
自古以來,在佔卦預測的源流中,大衍筮法一直佔據著主導地位,從來未被動搖過。《左傳》、《國語》中記載的二十多則先秦筮案,皆為大衍筮案。後世以預測精確著稱的管輅和郭璞,所用皆為大衍筮法,只是在判斷上他們各有自己的獨到之處。自唐代以來的文字資料中,不斷有以錢代蓍法德記載,明清兩代出現的《卜筮正宗》、《增刪卜易》等書,把"六搖"納甲法推向了高潮。尚秉和先生對此有過充分肯定的論述。近年來,邵偉華先生的《周易與預測學》問世後,納甲法再掀高潮,在學習研究此術者中,幾乎普及了。在街頭術士中,用"六搖"者則更為普遍。
03
衍筮法起卦步驟如下,裝備五十根蓍草,沒有的話可以用筷子或者牙籤代替,取出一根,橫放在正前方,代表太極,始終保持不動,真正進行運算的是餘下的49根,是為大道五十,其用四九。
接下來便開始第一次運算,將四十九根任意分為兩組,一左一右,從右手邊取出一根放在左手二指中間,右手邊的以四除之,右手邊的餘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將餘出來的餘數也放置在左手的二指中間。左手邊一組也是同樣的做法,用四除之,也將餘數放在左手二指間。如此完成第一變得算法,將左手二指間所有的餘數放在左斜上角,現在剩餘的數量為四十四或者四十根。
接下來開始第二次運算,將所餘之數,四十四或者四十根,任意分為左右兩組,重複第一次的運算,將二指間所餘之數再放在左斜上角,但是千萬不能與第一次的重疊。此時桌面餘數應為四十或者三十六或者三十二。
接下來開始第三次運算,將第二次運算的餘數,任意分為左右兩組,重複第一次的運算,將左右二指間的所得之數放在左斜上角,不與前面兩次的重疊,此時餘數應該是三十六或者三十二,二十八或者二十四。最後將留在桌面的餘數除以四,得到九或者八或者七或者六,九與七為陽爻,八與六為陰爻。
經過三次運算得到初爻,知道了初爻是陰爻或者陽爻,並且記下數字。再重複前面三次得到一爻的過程五次,得到由下往上的五爻,六爻要經過十八次運算,最後終於得到一卦,那麼這個卦我們叫做本卦。
04
六爻其實可以算是大衍筮法的簡化版,用三枚銅錢或硬幣起卦,將三玄變簡化為搖硬幣6次,6次十八變,起卦之後再配以天幹地支,預測時間可以說準確率是是相當的高,其起卦方法如下。
以錢三文燻於爐上,致敬而祝曰:天何言哉,叩之即應,神之靈矣,今有某姓有事關心,不知休咎,罔事厥疑,唯神唯靈,若可若否,望垂昭報。祝畢擲錢,一背為單面「——」,兩背為「— —」,三背為「○」,三字為「×」,自下裝上,三擲內卦成,再祝曰:某宮三象,吉兇未判,再求外象三爻,以成一卦,以決猶疑,祝畢復如前法再擲,合成一卦再斷吉兇,致敬致誠無不感應。
雖然我們懂得了起卦方式,但是卦起出來了,但是解卦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i,在問大事上建議用大衍筮法,答案簡單明了果大家問時間,可以用六爻,起卦後,配以天幹地支,就可以知道了。大衍筮法可以說是入門最簡單的了,但是想要達到高級的水平,必須得多練,不要怕出錯,但大衍筮法有一個到現在大家都爭論不休地點,就是怎麼用大衍筮法去問時間呢?但很遺憾,到目前為止並沒有一套系統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