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的領軍人物,他是宋朝為數不多的能與蘇軾相媲美的詞人之一,在某種意義上,他對於宋詞的貢獻要超過蘇軾。可是,作為獨樹一幟的領軍人物,他的詩詞看上去卻大多是比較普通的作品,但是這些看似平淡的作品細細品讀後你會發現另有深意蘊含在那字裡行間。
曾記否,那
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多麼得令人驚豔,看似普普通通,信手拈來,不過最後成句後能量十足成就兩句千古名言。
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的是一首黃庭堅被嚴重低估的詩《登快閣》: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裡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這首詩就是黃庭堅初登政壇,任江西吉州泰和縣令時所作,在宋朝,江西還十分的偏僻。更別說一個小縣城了,可是黃庭堅依然是兢兢業業,克己奉公。有一天當他處理完一天的事務之後,借著短暫的休息時間獨自登了一座高樓,遠眺之下感而發,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經典的詩作,極受後人推崇。
全詩意思:
我這個呆子啊,每天就知道辦些雜七雜八的俗事,弄得自己亂七八糟的,一點空閒都沒有,好不容易得空登上了這快閣,已經是黃昏時分了,借著這點傍晚的餘暉,倚欄遠眺,好一片暢快!
憑欄望去,遠處的山層巒疊嶂,數不勝數。那山上的葉子在這秋天的涼意中逐漸飄零,閒著光禿禿的,可是這樣卻更加映襯出了天地遼遠闊大。傍晚的月亮已經非常明亮了,這晴空明月下的澄江水從快閣下潺潺流過,顯得格外澄澈,月色也更加的優雅,也更加的迷人。
我的知己現在不在我的身邊,就像俞伯牙沒了鍾子期一樣,現如今對於一系列的娛樂之事、弦簫之雅早已沒了興致,只好獨自登樓獨酌,藉此排解心中的憂愁與無聊。
既然知音難尋,我多麼想坐著那開往家鄉的船回家啊!我的這顆心,早已和白鷗訂好盟約了。
首聯短短的兩句寫得很是普通,可是卻朗朗上口,充滿了一種細膩的情感;
頷聯是全詩經典之筆,乃至成為此詩的詩眼,黃庭堅將遠眺看到的眼前之物,以一種富有意境的寫作手法描繪得淋漓盡致,這句同樣也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
頸聯則巧妙地化用了俞伯牙捧琴謝知音和阮籍青白眼兩個典故,寫出了自己知音難覓,其中,一個「橫「字生動形象,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鮮明地刻畫了出來。
尾聯也是相當地精彩,完美的詮釋出了全詩立意,可以說出神入化,將詩人登高遠眺,思念知己,每日像傻子一樣勤於政事的原因交代清楚,而且描寫得意味雋永,讓人想像無窮。
整首詩明白如話,借景抒情,層層關聯,用典貼切,字字精煉,使得我們在讀了這樣的一首作品之後,一定是會引起我們的深思。對於此詩,後人評價很高,例如清代詩論家翁方綱曾經評價此詩說:
「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種絕高之風骨,絕大之境界,造化元氣發洩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