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代文壇,能與大文豪蘇軾叫板的文人大家屈指可數,黃庭堅算是實力最強的一個了。他開創江西詩派,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並稱「一祖三宗」;此外,作為宋代大詩人之一,黃庭堅對宋詩的影響甚至超過了蘇軾;作為「蘇門四學士」,黃庭堅不僅擅長詩文,在書法藝術上也造詣頗深,自成一家,風格獨特。
黃庭堅作詩講究鍊字,極重章法,注重用典,很能代表宋詩的特點。其流傳下來的名篇佳句也很多,例如《寄黃幾復》「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鄂州南樓書事》「清風明月無人管,並作南樓一味涼」、《雜詩》「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等,都是廣為人知的千古絕唱。
今天,筆者和大家分享一首黃庭堅最豪邁的小詩《登快閣》,開篇就令人叫絕,結尾更是出神入化。這首詩堪稱宋詩魅力的代表作 ,境界之高無人 能敵。全詩如下: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萬裡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在宋代文壇,黃庭堅與蘇軾亦師亦友,不僅性情相投,才情不凡,就連生平際遇也頗為相似:幾遭貶謫,仕途坎坷,最後客死異鄉。對於黃庭堅的才華,蘇軾極為讚賞。這首詩就是黃庭堅初登政壇,任太和知縣時時所作,極受後人推崇。
這首詩意境不俗,很好地體現了江西詩派用字新奇、筆力雄健的特點。詩作開頭二句且敘且議,用語通俗,構思奇妙,令人叫絕。其意思是說:我日日沉迷俗事,就如同「痴兒」一般。今天恰好辦完公事,登上快閣,在晚晴餘暉裡倚欄遠眺。
這二句乍看十分通俗淺顯,但是卻包涵著依豐富的內涵:首句出自《晉書·傅鹹傳》「生子痴,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了事正坐痴,復為快耳」一句,嘲笑自己太注重公務;而後句用杜甫」注目寒江倚山閣「及李商隱」萬古貞魂倚暮霞」之典,表達了自己超脫現實的歡快心情。
詩作第二聯「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最為後人稱道。詩人登上快閣,心情舒暢歡快。因此,眼前景物也變得曠遠而闊大了。他望著遠處的無數秋山,山上落葉飄零,就連天空也變得遼遠闊大。澄江靜謐,從快閣下淙淙流過。此時,一彎新月又映照在水中,顯得澄澈明淨。
這二句不僅是詩人登上快閣後所看到的景色,還是詩人胸襟懷抱的寫照。此時,黃山谷剛剛進入仕途,對未來有無限想法,其心中也應該是想有一番大作為吧!然朝政險惡,前途多艱,詩人心中也並非全是歡快。
於是,在詩作五、六句,詩人巧妙地化用了俞伯牙捧琴謝知音和阮籍青白眼兩個典故,寫出了自己知音難覓,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憂。其中,一個「橫「字生動形象,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鮮明地刻畫了出來。
既然知音難覓,詩人在結尾「萬裡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一句說到:多麼希望能坐上那支歸船,吹弄著悠揚的長笛,回到那遙遠的故鄉——因為我的這顆心呵,早已和白鷗訂好盟約了。這個結尾相當精彩,可以說出神入化,不但呼應了開頭,順勢而下,而且意味雋永,讓人想像無窮。
對於此詩,後人評價很高,例如清代詩論家翁方綱曾經評價此詩說:「坡公之外又出此一種絕高之風骨,絕大之境界,造化元氣發洩透矣。」整首詩明白如話,借景抒情,層層關聯,用典貼切,字字精煉,可謂無一字無來處,很好地體現了江西詩派的特點。
(註:文中圖片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作者刪除。在此,感謝圖片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