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彤彤的女兒從小身體素質就比同齡孩子差,明明和糖果同歲,卻比糖果瘦弱許多。感冒拉肚子是常有的事,上了幼兒園也是三天兩頭請假,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彤彤對她的要求簡直可以用嚴苛來形容。
一次聚餐時大家吃的是火鍋,小姑娘看著大人們大快朵頤,也吵著要吃鍋裡的方便麵。彤彤立馬板起了臉:「忘了媽媽怎麼和你說的?方便麵是垃圾食品,小孩不能吃。」
一邊說著,她一邊夾了個火鍋丸子放到女兒碗裡。看著小姑娘可憐的眼神,我不禁搖頭嘆息:「真要說垃圾食品,那火鍋丸子才不適合給孩子吃呢。」
彤彤聽了,吃驚地睜大眼睛:「我一直覺得火鍋丸子很方便,偶爾還用這個炒菜給孩子帶飯,那以後可不敢給孩子吃了。」
日本「食品添加劑之神」安部司透露,一般人每天攝取的添加劑大約是10克,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食鹽為11~12克,長期過量攝入食品添加劑會對身體造成沉重的負擔。
提到零食,想必許多人都會會心一笑,大人尚且難敵美味,偶爾吃點小零食解解饞,更不要說對「好吃的」毫無抵抗力的孩子了。
市面上的零食五花八門,家長深深地被「垃圾食品」問題困擾著,許多家長怕孩子健康受影響,乾脆什麼零食都不給孩子吃。這種極端的做法很難一直執行,與其全盤否定,不如認清哪些食物不適合孩子。
6~8歲以前消化功能未完善,入口食物要慎重
兒童腸胃屬於漸進式發育,在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成熟的情況下,對食物成分會更為更為敏感,通常情況下,6~8歲兒童消化功能接近成人水平。
同時孩子處於生長關鍵期,身體吸收的物質直接參與身體組織構建與大腦發育,一些大人吃了可能只是加重代謝負擔的食物,卻會直接影響兒童身體健康。
但是孩子只知道食物味道好不好,對營養和食品安全還沒有概念,這就需要大人對孩子入口的的食物加以鑑別,起到「把關」的作用。
真正要少吃的是這三樣,不適合小朋友
市面上那些被冠以各種肉類名稱的火鍋丸子,往往因其帶有迷惑性的名字誤導了消費者,認為那些真的是實打實的純肉丸子。
實際上火鍋丸子的食材成分包括澱粉、明膠、食品添加劑、色素及雞肉、魚糜等,並不像自家所做是純肉製作。
為了增加肉丸口感,有些還會向其中添加大量香精,身體尚未發育成熟的孩子想要消化這些成分,無疑會為消化系統增加負擔。
許多家長把話梅、蜜餞類零食當做乾果給孩子食用,實際上蜜餞類零食在製作過程中,會添加大量糖類及食用鹽來增加風味,屬於不折不扣的「高糖高鈉食品」。
大量攝入鈉會對孩子身體造成損傷,甚至影響其他物質吸收,影響身體正常發育。低鹽低鈉才是健康的飲食習慣。
許多孩子看到街邊冒著熱氣的烤腸就走不動步,閃著油光的烤腸確實很誘人,但是如果你仔細思考一下烤腸原料,一定不會再買給孩子。
烤肉腸大多由小作坊製作,為了增強口感,添加了不少調味品及添加劑,更不能保證用油、用肉的原料安全,烤肉腸被列入「垃圾食品」之中是情理之中。
之所以對兒童飲食如此嚴謹,是為了避免寶寶因飲食不當出現身體不適的情況發生。想讓寶寶健康成長,除了對食物要求嚴格,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也同樣重要。
兒童食物要謹慎,用餐習慣同樣重要
不論是飯店的飯菜還是外賣,我們都無法保證飯菜的絕對安全衛生。
減少在外就餐次數,最起碼可以保證製作過程衛生情況,同時能減少孩子攝入鹽的劑量。
兒童抵抗能力差,時常會「病從口入」,交叉用餐具會增加患病風險。
給孩子單獨準備一套餐具,他人不得使用,清潔時儘量使用流動水,可以有效減少被傳染病菌的概率。
小朋友好奇心重,每天小手會接觸很多東西,在飯桌上難免會用小手觸碰飯碗,甚至直接抓飯吃。因此養成餐前洗手的習慣非常有必要。
雖然不適合孩子入口的食物有很多,但偶爾吃一些零食也是可以被允許的,畢竟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抵抗力,有零食陪伴的童年會更快樂。
想讓孩子「長高高」,配合食譜更有效
很多媽媽會感到疑惑,養個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這也不讓吃,那也不讓碰,那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娃吃得營養又健康呢?
糖媽一直在給身邊的人推薦這本《兒童長高食譜》,從孩子輔食到吃「大人飯」,以38種常見的兒童增高食材入手,變換出193個菜譜。
掃碼可解鎖視頻,就算不看視頻,按照書本的講解一步步來,廚房小白也能成為 「高級寶媽」,不同月齡寶寶吃啥,有啥搭配禁忌,如何能最大程度保持菜品的營養成分……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本書裡了,一天做一樣也能半年不重樣。一本書20多元,也就是給孩子買袋普通米粉的錢,卻能幫爸媽解決孩子的吃飯難題。
與其憂心忡忡擔心各種垃圾食品,不如親自動手給娃做營養美食。感興趣的寶媽,即將生娃的準媽媽,一定不要錯過哦,點擊上方連結即可擁有!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