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2020-12-08 澎湃新聞

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2020-09-11 19: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在中國

曾經有一所大學

它的辦學實體雖只存在了8年多

卻在70多年後仍被人們追憶、探尋

它就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2020年1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其舊址考察調研時

講述了它的故事

面對民族危難

西南聯大多位老師堅持教書育人

築就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

一座永久的精神豐碑

老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歲月?

又是何種精神力量支撐著他們?

本期《習近平講述的故事》為您娓娓道來

在昆明西北部的一片綠蔭之中

矗立著一座紀念碑

短短千字碑文

記錄了西南聯大的創建歷史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

當時的北大、清華和南開被迫南遷

在湖南組成長沙臨時大學

後因日軍開始轟炸長沙

師生們又向西南輾轉

直至昆明

1938年,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昆明成立

條件簡陋的教室裡只有火腿凳

甚至連桌子都沒有

但老師們卻非常敬業

學生的學習勁頭也很足

由於日本飛機頻繁轟炸

加之戰亂帶來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

老師們的生活每況愈下

在困頓的歲月中

師生們依舊精誠團結、和衷共濟

讓西南聯大成為救亡圖存的精神高地

1946年,三校遷返平津

在滇8年

西南聯大堅持為國家培養人才

賡續中華民族文化血脈

如今

西南聯大走進了歷史

卻永遠留存在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裡

來源:新華社

編輯:郭晨澤

推 薦 閱 讀

● 今天,記得跟老師說一聲 「謝謝您」!

原標題:《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牟平區實驗中學舉行青年教師拜師儀式
    為了讓年輕教師儘快適應教學工作,「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我們實驗中學舉行了「弦歌不輟,薪火相傳」青年教師拜師儀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次活動中,有11位年輕教師成功與骨幹教師結成對子,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師傅。
  •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廣西大學唱響創新時代強音
    弦歌不輟,薪火相傳。12月8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廣西大學迎來了90華誕。1928年,廣西大學在梧州桂江對岸的蝴蝶山上誕生,首開廣西高等教育之先河。
  • 傳薪播火弦歌不輟——記西南聯大精神在雲南師範大學的傳承和弘揚
    80年來,西南聯大精神一直在雲嶺高原上傳薪播火,在雲南師範大學弦歌不輟。日前,西南聯大1944級學生、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參加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紀念活動時說:「紀念西南聯大就是傳承西南聯大的辦學精神、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傳承為國家興亡而奮鬥的精神。」
  •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它就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其舊址考察調研時,講述了它的故事。面對民族危難,西南聯大多位老師堅持教書育人,築就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一座永久的精神豐碑。老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歲月?又是何種精神力量支撐著他們?2020年教師節到來之際,本期《習近平講述的故事》為您娓娓道來。
  • 六十年弦歌不輟 六十載櫛風沐雨
    本報訊(記者 劉凌 通訊員 袁勇軍 李永平)六十年弦歌不輟,薪火相傳;六十載櫛風沐雨,春華秋實。11月3日,湖南文理學院將迎來60周年華誕,校慶期間將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    1958年,湖南文理學院前身之一的常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在教育的春天裡應運而生。2003年2月經教育部批准,常德師範學院更名為湖南文理學院,學校發展由此邁入新的歷史時期。
  • 張寶文: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按:政治交接是民主黨派換屆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在組織人事更替過程中,始終做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政治立場不變,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信念不變,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不變,確保多黨合作事業薪火相傳、根基永固。
  • 弦歌不輟 桃李芬芳
    唯有與時俱進、與生共長,才能對得起祖輩相傳的教育「念想」。  郭志強的祖父郭組仁畢業於福建省立師範專科學校,1950年起任教於莆田地區的福清新厝中學,即現在的江兜華僑中學,一待就是29年,培養出很多優秀學生。不僅如此,郭祖仁憑藉幾十年的教學經驗,對高考作文的預測十分準確,這在當時倍受敬仰,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口碑。
  • 李克強:你們要將西南聯大精神發揚光大
    【李克強:西南聯大是中外教育史上的奇蹟】馮友蘭撰文的紀念碑聳立在蒼松下,梁思成設計的教室一如原貌。李克強24日來到昆明西南聯大舊址。【李克強參觀西南聯大教室舊址,老師們動情唱起聯大校歌】李克強24日參觀位於雲南師大的西南聯大教室舊址。這裡桌椅擺設保留原貌。
  • 【百年校慶】西南聯大三校共慶南開大學百年華誕
    曾在全面抗戰爆發後合組舉世聞名的西南聯合大學,以剛毅堅卓、弦歌不輟創造了世界教育史上奇蹟的三校,在南開大學百年校慶之時再度聚首,暢敘情誼。  北京大學校長郝平出席了10月16日在南開大學舉行的校慶活動——世界大學校長論壇。他在論壇致辭中說,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是同氣連枝的兄弟高校。
  • 習近平講述的故事丨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它就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2020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其舊址考察調研時,講述了它的故事。面對民族危難,西南聯大多位老師堅持教書育人,築就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一座永久的精神豐碑。老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難歲月?又是何種精神力量支撐著他們?2020年教師節到來之際,本期《習近平講述的故事》為您娓娓道來。
  • [迎黨代會]數學科學學院黨委:弦歌不輟,薪火相傳
    弦歌不輟初心不忘,薪火相傳再踏新程。數學科學學院黨委將繼續傳承優良作風,團結全體黨員,腳踏實地,全心全意推動學院黨建工作再上新臺階,推動學院向著建設世界一流數學學科的目標闊步邁進。
  • 「弦歌不輟,砥礪前行」後勤服務部召開部門工作會議
    弦歌為止,薪火相傳。為增強後勤服務部班子成員的凝聚力,推動工作可持續的開展,9月14日上午,後勤服務部召開了部門會議。新任後勤分管領導、副院長周邵明第一次出席後勤部門工作會議。弦歌不輟,砥礪前行。今後,後勤服務部將持續推動醫院高質量的穩步前行,為打造平安醫院,實現醫院騰飛翻開新的篇章。(後勤服務部王千慧)【來源:湖南省人民醫院】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藏書票《豐碑》見證西南聯大不凡歲月
    2018年11月,雲南師範大學迎來「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校慶,一部展現西南聯大輝煌歷史的《豐碑——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華誕(1938—2018)藏書票》(華致雄、李海櫻、餘冰釋編著)日前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版)出版發行。
  • 再讀沈從文的《邊城》,聯想雲南的西南聯大,人生貴在經歷
    小學課本初識邊城這本書,還小,並未有過多思緒,來到雲南,經歷了本科,研究生之後,對於雲南的文化越來越感興趣,有很多專題可供研究與探索,西南聯大的歷史就是其中之一沈先生就是西南聯大的教授,在雲南就下了自己的印記。也正是其這段歷史,促使我再次品味《邊城》和其他例如《三三》等五篇短篇小說。
  • 歷史青春勵志劇《我們的西南聯大》殺青
    在殺青之後發布的《戰火青春版》預告片片尾,出現了向西南聯大畢業生致敬的畫面,引發了無數共鳴,令人熱淚盈眶。歷史青春勵志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取材於真實歷史。1937年至1946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這三所著名高校,為了保存知識火種,南下、西遷,輾轉大半個中國,最後來到雲南昆明合併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比較研究
    ,還是西南聯大的重返平津,都為新中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西北聯大與西南聯大是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組建的兩所大學共同體,它們共同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其組建與成立不僅在民族危難之際保存了中國高等教育的火種,保證了中華文脈弦歌不輟,而且鑄造了輝煌的教育成就,是一座永遠的豐碑。
  • 初心不改,弦歌不輟,我們起航2020!
    ▲ 戲曲串燒 《盛世梨園美》 盛世一曲天地歌,梨園多彩春風賀 院長夏文俊向全體幹警致以新春的祝願:「祝願慈谿法院弦歌不輟,薪火相傳;祝願全體幹警韶華不負、再創佳績,同心共續新篇章。」 最後,在院歌《慈法旗幟高高飄揚》的歌聲中,匯演也走到了尾聲。
  • 推薦24本書:他們在講述西南聯大的故事
    第1頁:西南聯大八年記 第2頁:聯大八年 第3頁: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 第4頁:西南聯大的斯芬克司之謎 第5頁:西南聯大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 第6頁:學術與教育互動:西南聯大歷史時空中的觀照 第7頁:西南聯大歷史情境中的文學活動 第8頁:戰爭與革命中的西南聯大
  • 西南聯大為什麼值得被民族記住丨鳳凰網評論
    北大、清華、南開一遷長沙,再遷昆明,由「國立長沙臨時大學」而「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於硝煙中弦歌不輟,只為保存學術實力,賡續文化命脈,培養急需人才,開拓內陸空間。1946年5月3日,西南聯大中文系全體師生在教室前合影「西山滄滄,滇水茫茫,這已不是渤海太行,這已不是衡嶽瀟湘。
  • 弦歌不輟 勝利返鄉黃際遇不幸遇難
    在播遷流離之中,「黃際遇弦歌不輟,猶有古學者之流風遺韻也」。不論環境如何簡陋、艱苦,黃際遇閒暇之時,都可安心讀書寫字,研究象棋。1945年抗戰勝利前夕,又隨中大理學院遷至連縣。1945年8月15日,抗日戰爭勝利,舉國歡騰,雙鬢飛霜的黃際遇,可謂漫捲詩書喜欲狂。分散各地辦學的中山大學師生,陸續返回廣州校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