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薪播火弦歌不輟——記西南聯大精神在雲南師範大學的傳承和弘揚

2020-12-18 中國西藏網

8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寧靜的書桌。1937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師生們「辭卻了五朝宮闕」,輾轉流離到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翌年遷徙昆明合組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合大學在滇8年,八千師生勠力同心、結茅立舍、傳薪播火,更有八百多名師生投筆從戎,抗戰救國。西南聯合大學走出了兩位諾貝爾獎得主、5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元勳、9位黨和國家領導人、172位兩院院士、100多位名師巨匠等大批棟梁之材。抗戰勝利,三校北返,西南聯合大學將師範學院遺贈雲南,定名國立昆明師範學院,成為雲南師範大學的前身。

80年來,西南聯大精神一直在雲嶺高原上傳薪播火,在雲南師範大學弦歌不輟。日前,西南聯大1944級學生、中國科學院院士潘際鑾參加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紀念活動時說:「紀念西南聯大就是傳承西南聯大的辦學精神、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傳承為國家興亡而奮鬥的精神。」

「我們學校是雲南唯一一家兩次獲得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建設單位,全都是同學們完成的作品。」雲師大學生處幹部楊進勐說。2017年1月,反映西南聯大歷史題材的歷史話劇《未央歌》榮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全國一等獎,該劇由雲師大歷史學院學生社團鯤鵬話劇社創作演出。早在11年前,雲師大推選的《弘揚西南聯大精神 構築特色校園文化》就榮獲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全國一等獎。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推選活動,則由光明日報社和全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

西南聯大舊址包含西南聯大校門、「一二⋅一」紀念標誌廣場、西南聯大教室舊址、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紀念碑等標誌性建築,是國家級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和抗戰紀念設施、遺址,每年都吸引著海內外的3萬多遊客前來參觀,也是雲師大師生們經常瞻仰的地方,每年有40至60名師大學生義務講解。

雲師大以最恆久的方式來傳承西南聯大精神。10月31日,西南聯大博物館在西南聯大舊址開館,以恢復重建的西南聯大圖書館作為建築主體,展出實物及各類檔案1000多件,歷史圖片1200多張,新增了西南聯大與抗戰、西南聯大與雲南等板塊,首次公開了一批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抗戰實物。

「我們紀念西南聯大,不僅是回憶校史,更是緬懷西南聯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民族精神和抗戰精神!」西南聯大博物館館長李紅英告訴記者,3年前,一位西南聯大負責人的後人從北京趕來瞻仰西南聯大舊址,參觀後他眼眶溼潤了說,「我雖然沒有在這塊土地上成長,但有一種莫名的情感和眷戀」,他決定資助雲師大的貧困學生。

「雲南師範大學80年的發展歷史,是一部始終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奮鬥史,也是一部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攻堅克難的創業史。」雲師大校長蔣永文說,80年來,雲師大繼承了「剛毅堅卓」的西南聯合大學校訓,使西南聯大文化植根於雲嶺大地,為國家培養各類人才30餘萬人,被譽為「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

今年9月開學典禮,雲師大黨委書記饒衛為全體新生講授了題為《弘揚聯大光榮傳統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入學第一課。多年來,雲師大每年為新生舉辦「入學第一課」,為畢業生舉行「畢業最後一課」,其內容貫穿了西南聯大精神。1986年以來,雲師大就開設了研究西南聯大的碩士專業和本科課程,歷史學院院長鄒建達說:「我們希望本科生成為西南聯大精神的傳播者,研究生成為西南聯大精神的研究者和傳承者。」

近日,雲師大舉行了一場「大師與青年學生對話」。主持人代表師生提出一個問題,「西南聯大精神到底是什麼」。潘際鑾院士回答:一個人不僅要為自己的事業努力,更要為國家的發展而奮鬥。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傳薪播火弦歌不輟
    原標題:傳薪播火弦歌不輟   80年前,抗日烽火燃遍中華大地,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寧靜的書桌。1937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的師生們「辭卻了五朝宮闕」,輾轉流離到長沙合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翌年遷徙昆明合組西南聯合大學。
  • 傳承紅色基因 發揮共建優勢 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
    12月1日,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共同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黨建引領、文化共建的方式,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聯大精神,共聚愛國力量。 活動現場,中國移動雲南公司與雲南師範大學西南聯大博物館向四烈士墓敬獻了花籃,並舉行了悼念儀式。據了解,活動全程通過5G網絡在中國移動「和商務」平臺進行了直播。
  • 這,就是西南聯大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其中,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西南聯大博物館)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在滇8年,西南聯合大學全體師生恪守「剛毅堅卓」的校訓,憂國憂民,共濟時艱,結茅立舍,勠力同心,傳薪播火,更有一批師生投筆從戎,為救國救民與日本侵略者拼殺而血灑疆場。
  • ...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活動現場 雲南移動 供圖雲南網訊(記者 賀靜)憶往昔崢嶸歲月,抒今朝愛國情懷。12月1日,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共同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黨建引領、文化共建的方式,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聯大精神,共聚愛國力量。
  • 雲南建築大觀:弦歌不輟的雲南師範大學
    紅土高原上的教師搖籃歷經80餘年的滄桑砥礪傳承著西南聯大精神讓我們一起走進雲南師範大學!雲南師範大學呈貢校區景色。雲南師範大學前身為西南聯合大學留昆的聯大師範學院,後更名為「國立昆明師範學院」。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昆明師範學院,1984年更名雲南師範大學。歷經80餘載的更迭發展,雲南師範大學已為國家培養各級各類人才30餘萬人。
  • 【聚焦】這,就是西南聯大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其中雲南師範大學「一二·一」運動紀念館(西南聯大博物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門(資料照片)1938年5月4日,北大、清華、南開在昆明正式合組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滇8年,西南聯合大學全體師生恪守「剛毅堅卓」的校訓,憂國憂民,共濟時艱,結茅立舍,勠力同心,傳薪播火,更有一批師生投筆從戎,為救國救民與日本侵略者拼殺而血灑疆場。
  • 雲南移動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 飛象網
    近日,中國移動與西南聯大博物館聯合舉辦了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共建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紀念「一二· 一」運動75周年之際,攜手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以黨建引領、文化共建的方式,銘記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聯大精神,共聚愛國力量。活動全程通過5G網絡在中國移動「和商務」直播平臺進行直播。
  • 雲南打造青春勵志話劇《我的青春在聯大》 10月31日雲師大首演
    雲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饒衛在新聞發布會上,雲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饒衛首先致辭,他說,西南聯大作為中國歷史名校和雲南現代歷史文化名片,聲名享譽世界。值此西南聯大在昆建校暨雲南師大建校80周年之際出品話劇《我的青春在聯大》(暫定名),用舞臺藝術的形式再現聯大風貌,緬懷先賢英傑,追憶崢嶸歲月,立體呈現聯大師生學習、工作、生活等一幕幕艱苦卓絕的感人場景,必將對傳承弘揚西南聯大精神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 雲南移動攜手西南聯大博物館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_中國工信...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聯大精神,共聚愛國力量。活動全程通過5G網絡在中國移動「和商務」直播平臺進行直播。西南聯大於抗戰中誕生,多年來培養了大批蜚聲中外的傑出人才,西南聯大博物館是愛國民主運動歷史教育、傳承紅色文化、弘揚西南聯大精神的重要「陣地」。75年前,為反對內戰、呼籲和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西南聯大學生為主體的昆明愛國進步師生,直面國民黨反動當局的血腥屠殺,奮起抗爭,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一二·一」運動。
  • 李克強:你們要將西南聯大精神發揚光大
    【李克強參觀西南聯大教室舊址,老師們動情唱起聯大校歌】李克強24日參觀位於雲南師大的西南聯大教室舊址。這裡桌椅擺設保留原貌。【李克強:你們要將西南聯大精神發揚光大】李克強24日來到位於雲南師大的西南聯大舊址。寒假仍留校的學生們聞訊趕來。總理說,你們現在的教學條件比當年好得多。
  • 南開大學校長:弘揚西南聯大精神 繼承愛國傳統
    南開大學校長:弘揚西南聯大精神 繼承愛國傳統 2014-05-22 23:46:55」,與雲南師範大學師生探討「剛毅堅卓興國運 允公允能育人傑」。  龔克從西南聯大校訓「剛毅堅卓」談到南開大學校訓「允公允能」,認為二者意義相通,均體現了中國近代大學的精神特質——興學強國。他說,有人把大學比作「象牙塔」,但中國近代大學裡沒有一所是象牙塔,中國近代大學是在十九世紀末,中國積貧積弱、走向衰敗之時,為了救國強國而建立,所以「興學強國」是中國近代大學與生俱來的一種特質。
  • 這就是西南聯大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社會推介100項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其中雲南師範大學「一二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門(資料照片)1938年5月4日,北大、清華、南開在昆明正式合組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滇8年,西南聯合大學全體師生恪守「剛毅堅卓」的校訓,憂國憂民,共濟時艱,結茅立舍,勠力同心,傳薪播火,更有一批師生投筆從戎,為救國救民與日本侵略者拼殺而血灑疆場。
  • 藏書票《豐碑》見證西南聯大不凡歲月
    2018年11月,雲南師範大學迎來「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校慶,一部展現西南聯大輝煌歷史的《豐碑——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華誕(1938—2018)藏書票》(華致雄、李海櫻、餘冰釋編著)日前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8月版)出版發行。
  • 原創舞臺劇《到昆明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聯大》首演成功 西南聯大...
    》首演成功10月31日,值此「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八十周年」之際,原創舞臺劇《到昆明去——我的青春在西南聯大》在雲南省大劇院首場演出成功。而貫穿話劇的音樂也是由熟悉西南聯大歷史的作曲者創作,契合劇情跌宕起伏的發展。
  • 西南聯大老校友與青年學生對話:讓聯大精神歷久彌堅
    面對雲南師範大學青年學子提問,西南聯大1945級校友、水利水電專家陳秉良毫不猶豫地說出「剛毅堅卓」四字,這也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每一位學子一生自勉的校訓。11月1日,正值西南聯大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80周年。多位老校友再次回到昆明,與雲師大青年學子一同回望聯大時光,講述聯大精神。「只有國家存在,我們才存在。
  • 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2020-09-11 19:5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南開大學校長做客「西南聯大講壇」
    5月22日下午,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做客「西南聯大講壇」,與雲南師範大學師生探討「剛毅堅卓興國運 允公允能育人傑」。龔克從西南聯大校訓「剛毅堅卓」談到南開大學校訓「允公允能」,認為二者意義相通,均體現了中國近代大學的精神特質—興學強國。
  • 組圖:耄耋老人眼中的西南聯大
    8月20日開始,首都大學生採訪團「重走西南聯大之路」,在長沙、昆明,採訪團成員先後拜訪了三位耄耋老人,他們都與西南聯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那段歷史的見證者,現在,就讓我們的鏡頭記錄下那難忘的時刻。 趙新那,92歲,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趙元任先生次女,中國工程院黃培雲院士的妻子。
  • 歷史青春勵志劇《我們的西南聯大》殺青
    12月31日,由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和潤禾傳媒出品的《我們的西南聯大》於雲南騰衝圓滿關機。關機當日,先後曝光了「四立」劇魂劇照和演員陣容。基於騰訊影業的文化擔當和新文創理念,我們有責任將《我們的西南聯大》打造成新時代的文化符號,把西南聯大的歷史和精神延續下去。」該劇出品人、總製片人,潤禾文化傳媒董事長張麗影表示,《我們的西南聯大》著眼於「我們」。這個「我們」,是經過對大量資料的翻閱之後,確定的以三校六位年輕大學生的視角展開和回溯那段歷史。
  • 重溫民盟先賢精神 追憶西南聯大往事
    儘管時間過了80多年,西南聯大在昆明所留下的歷史記憶仍然無比清晰,而民盟及其盟員在西南聯大中所經歷的一切仍然是民盟的寶貴精神財富。2020年,為深入開展盟史研究,民盟雲南省委會決定,以「民盟先賢與西南聯大」為主題,開展理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