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的味道非常美味營養豐富,是許多朋友都喜歡的水果。山竹壽命長達七十年,但生長緩慢。從種植到結實需要七八年的時間。果實成熟期為五月至十月,八月至十月產量較高。山竹果樹高十米,葉片橢圓形,革質濃厚,先端逐漸變細。花直徑約5釐米,萼片及花瓣各四枚;果實球形,直徑六至八釐米,果殼深紫紅色厚而堅韌,果殼含有單寧,可以入藥。在果梗上有四片堅硬而內卷的大革質萼片,在果實頂部有星狀圖案,從四到八瓣不等。
山竹種植條件
土壤和水要求山竹對土壤具有廣泛的適應性,結在樹上的山竹要有良好的排水條件。山竹喜歡具有豐富有機質和ph值為5-6.5的沙質土壤。最佳生長條件是溫暖,潮溼和沒有雨季的地區。栽種後,在七到十二年開始開花結果,嫁接六年結果。
山竹果樹可以長到7至25米,樹冠圓形或圓錐形,樹皮黑褐色,樹皮汁黃色,結實至少需要5-6年,大多數需要8-10年。葉對生,長8-15釐米,葉厚且常綠,皮革質感光澤。花直徑2.5-5cm,雄花或兩性花,兩性花生在嫩短枝的前面,1或2。各四片萼片和花瓣,肉黃色帶有紅色和淺粉紅色。
山竹果成熟後,果實呈球形直徑為4-8釐米,表面光滑,果皮非常厚且非常堅硬,需要用刀切。果皮是深紫色或粉紅色,厚味苦,通常不可食用。果肉為白色,花瓣狀,外觀頗像蒜瓣,可食用,味濃鬱甜美,口感柔和。
山竹種植繁殖
山竹種子是單性繁殖,為無性繁殖。主要有杆插法,嫁接法,壓條法,分株法,四季都可以移栽。山竹需要4°C以上的環境中生長,否則植物將無法生存。
山竹種植排灌
灌溉,為保證山竹生長的水分,因地制宜利用河溝,自打水井,水庫蓄水引水等的灌溉工程,在果園高處建蓄水池以用於旱季蓄水或自壓噴灌,蓄水池大小根據每株果樹的需水量建設。
排水,根據降雨量比較大的地區,果園要提前做好排水保土。
山竹種植定植
定植穴要提前一個月挖好,大小為60cm×60cm×60cm。每個穴內施0.5千克鈣鎂磷肥和15千克腐熟有機肥,穴土的表層土和底層土分別放。施基肥時先填表土再將有機肥和鈣鎂磷肥與底土混合均勻成肥土備用。一般在5-11月定植,在陰天下午比較好,以免幼苗受到陽光灼傷。
定植時可選實生苗和嫁接苗,栽苗前去病枝葉和殘葉,減去些過多的葉片,以免蒸發大量水分。先將混勻的肥土填入至四十釐米,去掉營養袋放入穴中,種苗支撐棍不用拔出來,一起栽苗能起到防風的作用。再填肥土踩時後澆足夠的定根水。株行間距為4m×6m,每畝密度約28株,突然肥沃的園地每畝密度可以減少至22株。
幼苗生長需要光照比較弱的條件,要對幼苗進行有效的遮蔭,不然容易曬傷枝葉。可以利用園區內生長的鐵芒萁對根區覆蓋,能有效保持土壤的溼潤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
山竹水肥管理
第一年的幼樹可在乾旱季節生存,可以結合淋水施用一次尿素水肥。施用量2%的濃度每株一百毫升,促進幼苗生長。在雨季開始時,施用有機肥料加鈣鎂磷,在植物的兩側開孔,並在每棵植物上施用約10千克的有機肥料,並混合0.25千克的鈣鎂磷。當回土時,首先將表層土壤填充到根系分布層,將底層土壤與有機肥料混合,然後將其壓在中層和表層上。在雨季,施肥兩次至四次。在幼樹的兩側開溝撒比例為15:15:15的NPK三元複合肥料。每棵幼樹的複合肥料量為0.2千克。
第二年的施肥規律和種類與第一年相同。只有肥料的量改變了。在乾旱季節,尿素溶解成2%的水肥,每棵樹施用兩次,每次一百毫升。在雨季開始時,有機肥料的量為十千克,鈣鎂磷的肥料量為0.25千克,NPK複合肥料的量增加至0.25千克。
第三年的乾旱季節,將氮肥溶解為水肥,每棵樹上的氮肥用量增加每次施以2%的尿素,每次150mL,總計300mL。在雨季開始時,有機肥料的量為15千克,鈣鎂磷的肥料量為0.4千克。在雨季,NPK複合肥的用量增加到0.3千克。
對於4-6齡的山竹,主要使用有機肥料和挪威三元複合肥,充足而合理的肥料供應將有助於山竹儘快進入結果期。在雨季開始時,結合擴大洞口以改良土壤,每棵植物先施用15千克有機肥料,然後再添加0.2千克鈣鎂磷。在五月至九月的雨季期間,使用淺溝渠。NPK三元複合肥的施用三次比例是15:15:15。每棵樹木施肥量為0.1千克。在雨季結束之前和之後,從十一月至十二月每株植物均施用一次NPK三元複合肥約0.2KG,使用溝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