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昭明太子蕭統:因風水事件而慘死受辱

2020-12-17 川北在線網

南梁昭明太子蕭統:因風水事件而慘死受辱

時間:2016-02-18 17:3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梁昭明太子蕭統:因風水事件而慘死受辱 與電視劇《琅琊榜》裡的太子形象迥然不同,歷史上的梁國太子蕭統是一個接近於完美的人物。他聰明仁孝,公正賢達,文學成就斐然,卻不幸年紀輕輕死於一次風水事件。他的死,直接導致了蕭梁失去最合格的接班人,在侯景之

  原標題:南梁昭明太子蕭統:因風水事件而慘死受辱

  與電視劇《琅琊榜》裡的太子形象迥然不同,歷史上的梁國太子蕭統是一個接近於完美的人物。他聰明仁孝,公正賢達,文學成就斐然,卻不幸年紀輕輕死於一次風水事件。他的死,直接導致了蕭梁失去最合格的接班人,在侯景之亂後迅速滅亡。

  太子出生曾被視為風水事件

  梁武帝蕭衍38歲才奪權成功。在此之前,他雖然算不上屌絲,又是皇帝本家,卻一直與權力核心無緣。他還有一個心病,就是一直沒有兒子。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時代,這可是一個最大的傷心事。

  公元501年,蕭衍終於迎來了人生大轉機。他自襄陽起兵,開始造本家皇帝的反。當時在位的齊帝,是 的混蛋皇帝蕭寶卷。小皇帝雖然混,但蕭齊畢竟立國數十年,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因此,軍事天才蕭衍並沒有立即取勝,雙方在長江中下遊拉大鋸扯大鋸。一直扯到了當年九月份,咔嚓一聲,蕭衍的長子出生了!這就是後來的昭明太子蕭統。

  蕭統的出生,被蕭衍的粉絲們普遍理解為一個風水事件。他仿佛是一記信號,標誌著蕭衍在年近四十的時候突然開枝散葉,並由此一發而不可收,接連生了八個兒子。以蕭統為代表,蕭衍這八個兒子個頂個是人中龍鳳,他們氣度不凡,文才飛揚,完全稱得上中國歷史上的兄弟星團。

  更加神奇的是,蕭統出生後不久,南齊混蛋皇帝蕭寶卷就被手下人給宰了。蕭衍奪權的最大障礙一舉消失,很快就進入都城建康,掌握了大權,進而將國家更名,改朝換代。因此,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蕭統不僅僅是蕭衍的幸運星,更是整個國家未來的希望之星,「天命所集」。

  嬰兒期的蕭統是如此神奇,以至於蕭衍於公元502年奪權後,僅過了半年,下詔立蕭統為太子,在當時,這可是一個順天應人、為新皇帝大大加分的舉動。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昭明太子蕭統本打算調整下風水,卻被誣告行詛咒祈禱之事
    蕭統是南北朝時期南梁開國皇帝蕭衍的長子,因其去世後諡號「昭明」,故稱「昭明太子」。蕭統聰穎好學,史書記載其有過目不忘的本領,雖然貴為太子,卻為人謙和。蕭統雖然英年早逝,但其所著的《昭明文選》卻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 昭明太子蕭統一生多情孝順卻死於破傷風 昭明太子蕭統簡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昭明太子蕭統一生多情孝順卻死於破傷風 昭明太子蕭統簡介 昭明太子蕭統是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出生於襄陽,當時蕭衍在擔任雍州刺史。蕭衍奪取了南朝齊的皇位後,就立蕭統為太子。蕭統當了多年的太子,但是沒有當上皇帝就去世了。
  • 南陳文帝陳蒨永寧陵(南梁昭明太子蕭統墓)
    在南京東北十幾公裡的棲霞區甘家巷獅子衝有一處南朝陵墓,保存下來一對石獸,過去一直認為這裡是南陳文帝陳蒨的永寧陵,但2013年對旁邊的墓室進行考古發掘,根據出土文物,推測有可能是南梁昭明太子蕭統的墓墓在村子外面,走過一段小路才能到,兩隻石獸都很完整
  • 天選之子卻英年早逝:昭明太子蕭統終難造命
    從永元二年起兵討伐蕭齊末代帝王蕭寶卷,到中興二年接受蕭寶融禪位稱帝,短短兩年時間就建立起偌大的南梁帝國,不可謂不雄才大略。 更重要的是在他起兵過程中誕下了他的長子蕭統,可謂雙喜臨門。而且蕭統出生之後蕭衍就起兵成功了,以至於當時的文武百官都認為蕭統乃天命所歸,蕭衍百年之後理當由其繼承皇位。
  • 散文精選:昭明臺與昭明太子
    昭明臺也稱鐘鼓樓,是襄陽標誌性建築,位於古城最中心的北街入口處,為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所建。建築風格仿魏晉時期的高臺基重簷歇山頂式,青磚築臺,中以條石拱砌洞,臺上建5開間閣樓,西南有鼓樓、鐘樓各一。因著對這個南朝梁傳奇太子的好奇與探究,我曾經翻閱了大量史料,從中抽絲剝繭,一點點還原,終於對這個完美人物的塵封往事、滄桑過往有了一點點粗淺的了解和認知。梁昭明太子蕭統,梁武帝蕭衍長子,南朝梁文學家。《梁書》列傳中曾記載:「太子生而聰睿,三歲受《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悉能諷誦。讀書數行並下,過目皆憶。」
  • 論外在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南梁太子蕭統
    說蕭統也許有的人不熟悉,但說昭明太子或者《昭明文選》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吧。唉哎跑題了,剛剛說的是維摩是如何具備成書的精神條件,這一切歸功於蕭衍對教育的重視,你去看南史或梁史,一定會發現南梁的朝臣都有一個相似之處,就是都做過太子的老師,不能說全部,畢竟朝中的名臣也有武將,你總不能讓一個習武之人去教太子文科吧,不但有這些國內頂尖的文人做太傅,還有十幾個年齡不一的侍讀,也是國內的英秀和高材生,但凡有真才實學的,不管年齡大小,都被蕭衍弄來給太子陪讀
  • 蕭統與《昭明文選》
    據《南史》記載,「太子生而聰睿,三歲受《孝經》《論語》,五歲遍讀《五經》,悉通諷誦」。3歲開始學習《孝經》《論語》;5歲遍讀《五經》,而且能夠背誦。史書中還記載,天監八年,當時只有8歲的蕭統就在壽安殿登臺宣講《孝經》,並且「盡通大義」,其後太子又親臨國子學講授。  這些都是蕭統天才的證明,但在他短短的一生中,讓他名垂後世的,不是他神童的聰明,也不是他太子的地位。
  • 一捧紅豆寄相思梁昭明太子蕭統的愛情故事
    梁代昭明太子蕭統,和南唐後主李煜一樣, 是個很有文學才華、在政治上卻作為平平的人。昭明太子在一次遊湖中落水,劃傷了大腿,沒等坐上皇位就去世了。
  • 昭明太子蕭統為何錯失繼承大統,他又是怎麼死的?
    據《廣弘明集》卷二一《昭明太子解二諦義章》、《昭明太子令旨解法身義一章》記載,時光宅寺釋法雲上表請昭明太子開講,昭明太子自稱「弟子」,應邀就「二諦義」和「法身義」與諸多高僧往復回答。就「二諦義」而言,蕭統認為,「二諦」一指真諦,二指俗諦。真諦亦名第一義諦,俗諦亦名世諦;真諦、俗諦以定體立名,第一義諦、世諦以褒貶立目。若以次第言說,應雲一真諦、二俗諦。一與二合,數則為三。
  •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昭明太子蕭統的死竟然和李白相似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昭明太子蕭統的死竟然和李白相似 昭明太子蕭統是梁武帝蕭衍的長子,蕭統出生於襄陽,當時蕭衍在擔任雍州刺史。蕭衍奪取了南朝齊的皇位後,就立蕭統為太子。蕭統當了多年的太子,但是沒有當上皇帝就去世了。
  • 《琅琊榜》中祁王的歷史原型 為什麼梁武帝要打壓昭明太子蕭統
    昭明太子蕭統是《琅琊榜》祁王的歷史原型 看過琅琊榜電視劇後,很多人都會意識到,梁帝的歷史原型就是梁武帝蕭衍,而出場率幾乎沒有,存在感卻不低的梁帝長子祁王,他其實也是有歷史原型的,那就是昭明太子蕭統。
  • 《昭明文選》匯集文學精品七百餘篇 由梁昭明太子編寫
    近日,《金陵晚報》報導,位於棲霞獅子衝的一座大型南朝陵墓,曾長期被認為是陳文帝的永寧陵,但近來考古學家確認是梁昭明太子的陵墓。昭明太子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其最大成就就是編選了《昭明文選》(簡稱《文選》)。宋代大詩人陸遊引言:「《文選》爛,秀才半」。後世則有將研究《文選》及李善等人的注釋稱之為「選學」的。
  • 棲霞南朝陵墓確認為梁昭明太子墓 曾編"昭明文選"
    近日,《金陵晚報》報導,位於棲霞獅子衝的一座大型南朝陵墓,曾長期被認為是陳文帝的永寧陵,但近來考古學家確認是梁昭明太子的陵墓。  昭明太子是我國著名文學家,其最大成就就是編選了《昭明文選》(簡稱《文選》)。宋代大詩人陸遊引言:「《文選》爛,秀才半」。後世則有將研究《文選》及李善等人的注釋稱之為「選學」的。
  • 昭明太子為何如此推崇陶淵明?|陶淵明|蕭統|昭明文選|陶詩|莊子
    昭明太子蕭統,字德施,中國南朝梁代太子、文學家,未及即位就英年早逝,死後諡「昭明」,故世稱昭明太子。蕭統編纂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文選》,人稱《昭明文選》。蕭統宅心仁厚,待人和氣,為國家招賢納士,不拘一格降人才,對有真才實學的人,倍加愛護,當時知名才子云集,文學創作一片繁榮,出現了自晉、宋以來從未有過的盛況。作為太子參與國家大事,必親力親為,日夜為國操勞,了解民間疾苦,經常救助、施捨貧苦百姓,免除過重的賦稅、勞役。可以說是中國歷史少有的勤政為民的太子,本可成了一位賢明的君主的,可惜英年早逝,年僅三十一歲。
  • 為什麼說太子蕭統昭明臺是襄樊標誌性建築
    為什麼說太子蕭統昭明臺是襄樊標誌性建築?昭明臺也稱鐘鼓樓,為襄樊標誌性建築。為紀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而建。昭明太子為梁武帝長子,生於襄陽,輯《昭明文選》,垂於後世。根據歷史記載:「樓在郡治中央,高三層,面南翼以鐘鼓,為方城勝跡。」此樓臺累毀累建,樓名亦多有更變。
  • 南朝太子蕭統在南京編寫完《昭明文選》
    B歷史遺存浦口惠濟寺三棵古銀杏為太子手植很多人都知道,玄武湖裡的梁洲、玄圃傳為梁代昭明太子編《文選》的讀書處。其實浦口區的惠濟寺也有蕭統留下的蹤跡。「寺內建有昭明太子讀書像,舊存碑刻也非常多。」策划過惠濟寺復建義捐活動總策劃的顧耀東介紹,蕭梁時,蕭統在這一代讀書,附近原有一處昭明太子濯足沐洗過的溫泉,後人稱「太子湯」。如今的惠濟寺遺址是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院內還修建了昭明太子讀書像和一系列石刻碑文。
  • 昭明太子:走出烏鎮,走進歷史
    原標題:昭明太子:走出烏鎮,走進歷史 有種說法,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次典禮,就是天監元年(502年),十一月,蕭統被立為皇太子。 南梁不算一個很了不起的朝代,但是梁武帝蕭衍是一個很了不起的人物。作為一個開國皇帝,他不分春夏秋冬,每天五更天起床批改公文奏章,在這種工作壓力下,居然還對詩文音樂書法繪畫都很有造詣。
  • 蕭統《昭明文選序》
    蕭統死後諡「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一般認為,《昭明文選》編成於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 至中大通三年(531年) 之間。《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編選最早的詩文總集,它選錄了先秦至南朝梁代八崇文書局版 九百年間、100多個作者、700餘篇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因是梁代昭明太子蕭統(501年—531年)主持編選的,故稱《昭明文選》。
  • 陳文帝陵變梁昭明太子墓? 張冠李戴提法引爭議
    但是在六朝史學界、考古界,獅子衝南朝麒麟的身份,已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它們並非永寧陵石刻,而是屬於梁昭明太子蕭統。  「早在十幾年前,我們就懷疑,這裡不可能是陳文帝陵墓所在地,將這對麒麟定名為『永寧陵石刻』,肯定是錯誤的!」著名六朝考古學者、南師大教授王志高曾這樣告訴記者。
  • 蕭統是一個悲情太子,死前被蕭衍疏遠,死後兒子不得嗣位!
    這八個人實際上都是南梁後裔,南梁滅亡後,蘭陵蕭氏不但沒有衰落滅亡,反而繼續昌盛繁榮,在混亂的南北朝和大一統的隋唐繼續發光發熱,站在國家權力最頂端。而這八個人都出自同一先祖,即南梁昭明太子蕭統,《琅琊榜》中太子祁王殿下的塑造便參考了他的。一、死前蒙冤蕭統,字德施,是梁武帝蕭衍長子、簡文帝蕭綱之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