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詩經 漢廣

2021-01-16 野藤齋主人


興而比。正歌二、四句押陰聲幽部韻,思字腳;副歌一、二、三、四句押陽聲陽部韻,矣字腳、思字腳

[注]

喬木 枝幹高聳的樹。枝幹高聳,因此樹蔭(yīn)不多,不能在它下面乘涼。休思 《毛詩》作「休息」,據《韓詩》改。休:通「庥(xiū)」,庇蔭(bì yìn),即為人遮蔽陽光。思:語氣詞。用於句末,相當於「啊」。 漢水。遊女 出遊的女子。《三家詩》認為是指漢水的女神。副歌 王力先生《詩經韻讀》說:「尾聲是詩篇的副歌,以同一形式出現在每章的末尾。」副歌至少兩句,獨立押韻。 遊泳。《廣韻》為命切,去聲。 古時專稱長江為「江」或「江水」。 《廣韻·上聲梗韻》於憬切。 竹木或蘆葦編成的筏子。這裡用作動詞,是乘筏子渡過去的意思。

[章旨]

一個小夥子暗戀著一個姑娘,知道難成眷屬,可是不能忘懷,於是唱起了歌。這一章前四句以喬木不能給人遮蔽陽光起興(xìng),感嘆漢水女神是沒有辦法追求得到的。這是興的表現手法。副歌四句則以漢廣不可泳、江永不可方比姑娘不可求,「姑娘不可求」沒有說出來,所以是比的表現手法。先用興後用比,叫「興而比」。

正歌是興,但如果把「漢有遊女,不可求思」獨立出來,那麼這兩句是比,是以漢水女神暗比心中的姑娘的。這是興中有比。

興而比。正歌二、四句押陰聲魚部韻,副歌同上章

[注]

翹翹 高出於一般的樣子。翹,《廣韻》渠遙切。 雜亂。《廣韻》倉各切。 句首助詞。已見《葛覃》。 割。 一種灌木,又叫荊。毛傳:「楚,雜薪之中尤翹翹者。」後世因稱傑出人材為「翹楚」。 餵馬。餵馬是為了駕車去親自迎接新娘。

[章旨]

正歌四句以割荊條起興,說如果姑娘肯嫁給我,我就要餵飽馬兒駕車去親迎。割荊條與餵馬迎娶有什麼聯繫呢?明鍾惺說古諺有「刈薪刈長,娶婦娶良」(見陳子展先生《詩經直解》所引),則兩者含有相比的意思。清魏源《詩古微》則說:「三百篇言取(娶)妻者,皆以析薪(劈柴)取興。蓋古者嫁娶必以燎炬(火把。燎念liáo)為燭。」那麼兩者之間更有著具體的關聯了。

副歌(尾聲)用比,表現歌者對這場暗戀是有清醒的認識的。

[注]

 即蔞蒿,一種水草,又叫白蒿,可以餵馬。《廣韻》落侯切,又力朱切、力主切。這裡念力朱切,與「駒」(舉朱切)押韻。 少(shào)壯的馬。

[章旨]

與上章相同,正歌用興,副歌用比。正歌改以割蔞蒿起興,割蔞蒿與餵馬迎娶有著直接的關係。

[提示]

這是江漢流域的一首情歌。清方玉潤《詩經原始》據詩中有「刈楚」「刈蔞」的話,認為是「樵(qiáo)唱」(砍柴人的歌)。

這首詩的主旨是借女神之不可求以喻心愛的姑娘不可得。

每章都分正歌和副歌(尾聲)兩個部分,正歌為興體,副歌為比體。

《詩序》說此詩讚美「文王之道被(及)於南國,美化(美好的教化)行乎江漢之域」。《詩集傳》也說:「文王之化,自近而遠,先及於江漢之間,而有以變其淫亂之俗。故其出遊之女,人望見之而知其端莊靜一,非復前日之可求矣。」《魯詩》《韓詩》則以為寫漢水神女的故事。

[叶音]

 為命切,葉於誑反。 於憬切,葉弋亮反。 莫下切,葉滿補反。


相關焦點

  • 文言文鑑賞閱讀《詩經·周南·漢廣》
    原標題:文言文鑑賞閱讀《詩經·周南·漢廣》 【題解】 《漢廣》是《詩經》裡面《國風》中的一首古詩,這是一首戀情詩,主人公是一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
  • 【詩經賞析】國風·周南 漢廣
    古代嫁娶必以燎炬為燭,故《詩經》嫁娶多以折薪、刈楚為興。刈(yì):割。楚:灌木名,即牡荊。歸:嫁也。秣(mò):餵馬。蔞(lóu):蔞蒿,也叫白蒿,嫩時可食,老則為薪。駒(jū):小馬。  從結構形式上分析,《漢廣》全篇三章,前一章獨立,後二章疊詠,同《詩經》中其他重章疊句的民歌,似無差異。但從藝術意境看,三章層層相聯,自有其詩意的內在邏輯。可析而為二。  首先,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
  • 注音讀書筆記9:《詩經.周南.漢廣》
    漢廣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qiáo錯薪,言刈yì其楚。之子于歸,言秣mò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9. 於歸:《桃夭》篇中已提過,古代女子出嫁稱為「歸」或「於歸」,有歸往夫家的意思。 10. 秣mò:餵馬。*厲兵秣馬:磨利兵器,餵飽馬匹。指完成作戰準備。 11.
  • 每日一篇《詩經》解讀——漢廣
    《漢廣》是《詩經》裡《國風·周南》的一篇,作成於先秦時代,作者已不可考。全詩如下: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我對這篇《漢廣》的解釋:南方有高大的喬木,不能在樹蔭下休息思考。漢水邊有遊玩的美麗女子,想要追求美麗的女子卻不可能。漢水寬廣無邊,想要遊泳過去根本不可能。長江永遠奔騰濤濤,想要乘舟過江也不可能。既高且雜亂叢生的柴草,用刀割取那牡荊。這位美麗的女子就要去出嫁了,要餵飽牲口。漢水寬廣無邊,想要遊泳過去根本不可能。長江永遠奔騰濤濤,想要乘舟過江也不可能。
  • 《詩經·漢廣》:漢江痴情漢
    從榮格的精神分析就可以明白,《漢廣》的那個男子之所以對江邊的那個遊女(一個陌生女子)一見鍾情,並明知「不可求」而偏要追求不放,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他不是白痴,更不是見一個愛一個的「亂愛」,他的「痴」原來來自心中無意識的「阿尼瑪」。是阿尼瑪使他「認準」了這個遊女,於是他才勇敢地明知不可求而求之。
  • 學習詩經《漢廣》方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國風·周南·漢廣》歌者應該是位樵夫之類的普通百姓,看到一位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美麗女子,心知不可得,而仍然一往情深。比起《秦風·蒹葭》中「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帶著希望的艱難追求。《漢廣》則是「漢有遊女,不可求思。」其中的「不可」直接就將青年樵夫的幻想破滅。
  • 講講《漢廣》
    009【漢廣】 9.1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9.2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9.3翹翹錯薪,言刈其蔞。
  • 品讀不一樣的《詩經》第九篇:「漢廣」觀古人如何排遣單相思
    傳承經典、從詩經開始,以文會友。這首詩同樣也是《詩經》中的名篇,「漢有遊女,不可求思」表達了一種美麗又無奈的單相思,因為求不得而產生了無窮的苦惱,而這苦惱裡又保持著幾分無奈的理智感,化解在這廣袤的漢水間。《詩經》裡每一首詩都有屬於自己的靈魂,而《漢廣》中最讓人回味悠長,不可釋懷的地方就是四個「不可」。
  • 對中國山水詩畫有深遠影響的一首詩——讀《詩經·漢廣》有感
    詩旨:《漢廣》這首詩是描寫愛情的一首詩,尤其是歷經了千辛萬苦、艱難險阻之後才得來的愛情,來之不易,好好珍惜。這首詩也是《詩經》中最早的有關山與水的描寫的一首詩。這麼寬闊的江面,在《詩經》時代還沒有大型渡江船舶的,也不可能在漢江上建造出橋梁。要過江只能靠遊泳,在南方,人們都是具備良好的水性的,遊泳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 《詩經》--漢廣
    每日一詩 盡在微信公眾號:詩心自留地漢廣佚名【先秦】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言秣其馬。
  • 這首詩讀出愛情裡痴情的自己,結局更是讓人心酸《詩經 漢廣》
    《國風.周南.漢廣》——先秦:佚名循例還是來看看裡面的字意:方:竹筏子。(不可方思:不能坐著竹筏子渡過江去。)翹翹:高的。我們在讀《詩經》的時候,常常會聯繫現代社會當中自己感情的失落,轉而認為「逝去的天堂才是天堂」但其實,從《詩經》到現在的2000多年裡,愛情的形態卻沒有過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 詩經-周南-漢廣
    江水如此綿長,不可一葦杭之……《詩序》說:《漢廣》德廣所及也,文王之德被於南國,美化行乎江漢之域,無思犯禮,求而不可得也。一首詩是否就實指一件事?不一定。詩歌有長久而廣泛的影響力可能恰恰不是束縛於某個具體事件,而是體現了人本身的某種情感,所以能引發共鳴。這首詩可能就是某個樵夫所唱。不過呢,一唱三嘆,文詞如此優美!
  • 每天讀一首古詩第4篇:《詩經》漢廣
    今天跟大家分享《詩經》-漢廣。
  • 《詩經·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真愛不必擁有
    《漢廣》出自詩經國風周南篇,想必最耳熟能詳的一句就是「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南方有高大的樹木,可是我卻不能在樹下乘涼休息,比喻有心之所想的人卻註定不能在一起。
  • [中國古詩詞選講]《漢廣》:《詩經》中難得的楚地人神相戀曲
    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 《漢廣》選自與《召南》,在國風中,《周南》和《召南》均是靠近南方的歌謠,在風格上明顯受到楚國文化的影響,十分富有浪漫色彩,因此也可以歸為楚地歌謠。該篇《漢廣》更是產自漢江流域,可以算是深入楚地了,因此在解讀這篇時,我們必須要將之與楚國文化相結合。
  • 《漢廣》一詩到底是遊女出嫁還是樵夫求婦?其實和愛情關係不大
    《詩經》中《漢廣》一詩出自「周南」,是其中比較著名的一首詩歌,流傳範圍廣,在內容上爭議也比較大。但總體來看,爭議多在於對內容的解釋上,而稱頌「德化廣被」的內涵被多數解詩者所認同。《漢廣》講了一件什麼事兒?
  • 花間讀詩:浩瀚江水般宏達的愛情《詩經 漢廣》
    《詩經》的詩篇幾乎都誕生於水邊,都與江河有關,《詩經》的愛情也是水靈靈的。不同於《關雎》和《蒹葭》的愛情空靈縹緲,產生於漢水之濱的愛情詩篇《漢廣》便有一種江河一般的浩瀚宏達。 一位青年樵夫在山上打柴為生,卻不知怎麼與一位在漢水之濱的女孩戀上了。詩歌裡邊沒有寫他如何遇見她,甚至感覺他們兩個幾乎沒有交集,沒有可能產生愛情。樵夫愛上漢水之濱的女子,那麼你讓漁夫怎麼辦?
  • 《詩經·周南·漢廣》賞析
    《詩經》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後代詩歌發展有深遠的影響,成為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詩經·國風·周南·漢廣》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前一章獨立,後面疊詠,是詩經慣用的手法。但詩篇於此首句暫未作明言一切,對這位青年當年追求思戀的一往深情與深知不可能,是細細體會得之言外的。
  • 經典品讀‖《詩經·漢廣》,永埋心底的愛,單相思的人最能懂
    詩經·國風·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欣賞:《漢廣》主題有四說:一曰教化;二曰神女;三曰樵歌;四曰情詩,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 我讀這首詩,理解為描寫的是一位男子愛上一位江上往來的姑娘,但是不能追求她而深深地嘆息。
  • 每周詩語丨《漢廣》:女神,都是遠觀的
    作者:曹雅欣《漢廣》裡的男子,用如嘆息在耳的、一遍遍迴繞反覆的深情,傳達著一種普世真理:距離產生美。而這距離,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成全。成全了距離之下的雙方,用朦朧的「好」來善意相對,而從不曾用真實的痛來彼此傷害。詩經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