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識字太困難?掌握四個「識字竅門」,不用死記硬背也能識千字

2020-12-09 騰訊網

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有所成就,從孩子出生後,孩子每會一項技能,父母都會感到特別驕傲。比如孩子第一次開口,第一次會走路等等,這些都是最值得美好的回憶。在媽媽圈經常能看到一些家長讓孩子展示識字的本領,不過,在這之中就能看到孩子的差距了,有的孩子能夠識百字,有的孩子能識千字,看到別人家孩子這麼優秀,很多寶媽都暗暗自卑了,覺得自己家孩子識字能力太差了。

最近就有一位寶媽跟我分享,她家孩子現在已經四歲了,現在正在上幼兒園中班,中班厲害的孩子都已經認識將近1000字,而自己家孩子卻比別的孩子差了許多。這讓寶媽很是著急,從幼兒園就被別人家的孩子落下了,以後可要怎麼弄才能追得上。

於是寶媽最近每天偶讀特別用功的教孩子識字,希望自己家孩子也能像別的孩子一樣,不過經過寶媽的訓練後,孩子不僅沒有識千字,反而以前認識的字都忘了。這讓我也很好奇,都是越認越多怎麼還會退步的呢?

之後我了解到,原來這個寶媽每次在教兒子識字的時候。都是機械性的教孩子識字,慢慢地孩子就對識字失去了興趣,久而久之,孩子一直不用心學習,連以前認識的字也都忘了。其實孩子要想讓孩子掌握漢字並不困難,只是你還沒有掌握竅門兒,接下來我就給各位家長分享四個識字竅門,讓孩子不用死記硬背也能識千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掌握四個「識字竅門」,不用死記硬背也能識千字

1.結合識字卡

識字對於孩子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枯燥、誤區的事情,幾乎沒有孩子能夠主動坐下來認真地學習漢字的。那麼第一個竅門就是讓識字變得有趣,例如識字結合「識字卡」。識字卡中的每一個漢字都有對應的圖片,讓孩子看這圖片時能夠聯想這個漢字的意思,而且有了圖片作為基礎,孩子對漢字的理解會更深刻,從而針對每一個漢字就能想到圖片快速的記住漢字。

2.從生活中識字

漢字最終是要運用到生活中的,我們說的每一句話都有對應的漢字,孩子識字也能從生活中學習。例如,帶孩子出門時,路上看到的一些廣告標語,或者是店名等等,通過這些都能讓孩子認識不少字。而且大部分孩子都會對生活的漢字感興趣,如果換成書中枯燥的漢字就沒有興趣了。讓孩子單獨學習「肯德基」這三個字,可能會比較困難,但是父母帶孩子去肯德基給買吃的,再告訴孩子這三個字念肯德基,孩子就能夠記住,而且印象更深刻一些。

3.識字和閱讀相結合

第三個識字竅門就是讓孩子把識字和閱讀相結合起來,大部分孩子都特別喜歡聽故事,故事的主要部分就是漢字。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本有拼音注釋的故事書,孩子想要讀故事就需要拼讀,在拼讀過程中,孩子不僅能夠閱讀,漢字也會自然而然的認識不少。

4.和父母做識字遊戲

最後一個竅門是把識字和遊戲融合起來。識字遊戲孩子會更願意參與其中,例如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漢字卡,然後在家裡的實物中貼上對應的圖片,當家長說出漢字時,孩子要迅速的把字卡貼到對應的物品上,這樣孩子既感到有趣,在練習中還夠認識到一些漢字。

識字並不困難,家長不要一提到識字,就只會用死記硬背的方式,不然太早讓孩子感謝識字的枯燥,孩子以後會更不願意學,聰明的家長應該掌握一些方法,例如我分享的四個識字竅門,讓識字變得有趣、好玩,孩子才會識字越快。

相關焦點

  • 孩子識字難記字慢?別逼孩子死記硬背了,用這3個科學的識字方法
    你這麼笨,不背誦怎麼行,這幾個字都不認識,就只能死記硬背了"閨蜜氣衝衝地朝孩子說道。"怎麼啦 怎麼啦?發這麼大的火,別和孩子置氣啊!"我趕緊出來打個圓場。"你看看,教了半天,就寫了這麼幾個字,就只記住這些個字,他還說不想背了,那這樣要怎麼去考試啊?"閨蜜一邊罵孩子一邊把孩子的練習冊拿給我看。
  • 3-7歲孩子識字難?運用3個技巧,不用死記硬背就能識「千」字
    事實上,其實識字非常簡單,只是家長一直以來教孩子識字都沒有用對方法,今天教各位家長,運用3個技巧,讓孩子開心快樂地識字。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因而早期教孩子識字對於孩子的語言和能力、閱讀能力和智力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們才會迫切地想要孩子識字多一點,為將來上了小學打好基礎。
  • 孩子識字太慢怎麼辦?掌握4個識字方法,孩子愛學還記得牢
    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許多優秀的小孩子,5歲識字量超過3000多的王恆屹。曾因此在多個節目上亮相。作為家長我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落後,尤其是漢字。很多家長從孩子2歲起就教孩子識字。但是普遍孩子在沒上學之前識字量很少能超過1000。
  • 孩子最佳「識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識字效果更好
    現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太焦慮了,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被其它的同齡孩子落下;過早識字又擔心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被破壞,反而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這成為家長們的一大難題。
  • 掌握4個識字竅門,3-6歲孩子輕鬆提升識字量,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
    掌握4個識字竅門,3-6歲孩子輕鬆提升識字量,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3-6歲是識字啟蒙的黃金期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經寫過一本名叫《有吸收力的心靈》,提出了孩子具有一種吸收性心智。在識字方面,3歲之後孩子不管看繪本時還是在街上看到漢字,認識的就讀出來不認識的就猜或者問,總之這個階段的孩子進入了「識字敏感期」,對漢字感興趣,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識字量。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最好?牢記6個識字常識,學齡前識字1000不是夢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太過於焦慮,簡單的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會輸在同齡孩子後面,過早的識字又擔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反而會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好呢?有的孩子3歲時就開始認字寫字,原因是身邊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識字了,家長們百般著急的恐怕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 一二年級孩子識字別「硬背」,掌握5個竅門,就能認識2000字
    新教材一年級上冊要求會認的字是300個,會認會寫100個,一年級下冊要求會認400字,會認會寫200字,除去一類字二類字中重複的,大概要認900字左右。二年級上學期要求會認450字,會認會寫250字,下學期要求會認400字,會認會寫300字,除去重複的,要求會認大概1200字左右。
  • 2-7歲是識字的「黃金階段」!用這3個辦法,讓孩子告別死記硬背
    那麼在對孩子的教育上有沒有做到適應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呢?目前,教育的作用越來越大了,家長們對孩子所受的教育也越來越關注了。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同齡人中成為佼佼者;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所以他們給孩子報很多興趣班,讓孩子早早學習識字。但有一些孩子成了識字高手,有一些孩子卻越來越厭煩識字,這是為什麼呢?
  • 5歲萌娃識字超3000,找對方法,不用死記硬背,你家孩子也能做到
    2019年江蘇省教育學會的調查研究顯示,大部分幼兒園大、中班兒童識字量在800左右。根據規定,孩子在第一學段(1~2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其中800個左右會寫。而有這樣一個孩子,5歲的識字量超過了3000。
  • 字源識字與拼音識字的探討
    用拼音識字僅僅只有五十多年的歷史。雖擺脫了傳統的字源識字,可現在多數人慢慢體會到漢字不像外文符號,有其獨特的音形義三者的密切關係。尤其是作為母語,小孩子在學習拼音前,已經掌握了很多常用語言,雖不會用文字標註出來,可語言交流多數已經不是障礙。孩子上小學後開始學「漢語拼音」,重新學習一種文字發音的方法,似乎語言的學習,又從零開始,浪費了多少時間。
  • 二年級上冊語文會認字450個!這些識字方法,幫助孩子提前掌握!
    剛剛結束一年級學習的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新教材識字量大、內容多而深的特點。二年級上冊的語文課本也不簡單,識字量大、寫字量大,二類字,也就是會認讀的字有450個,一類字,也就是要會寫的字有250個。兩個月長的暑期,一些語文老師會布置預習下冊課本的作業,很多家長也都會提前安排孩子預習字詞、課文。預習是學習的重要環節,更是保證學習效率的好習慣。趁著假期,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下冊要認讀的生字,看看孩子能認讀多少個。也可以在生活中,和孩子一起提前多認讀一些。一、生活中識字、運用漢字。
  • 如何教孩子識字?1500字是個坎!會用繪本引導孩子識字,就夠了
    那麼,如何有效教孩子識字呢?其實,不用太焦慮,最實用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引導孩子讀繪本的過程中,慢慢引導孩子過渡到識字階段。2、教孩子認識漢字的偏旁部首中國的文字總數量龐大,但正如前面提到的,孩子只要具備1500字的識字量後,就可以滿足日常閱讀所需,而這1500字,又是由約200-300個漢字部首組成的。
  • 孩子處在「識字敏感期」,掌握3個識字竅門,教娃認字更輕鬆一些
    有些孩子在2歲的時候,就對識字這件事情就特別有興趣,問媽媽這是什麼,也會盯著一個包裝袋的字很看很久,並且在識字的過程中,孩子感覺自己是快樂的。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順著孩子的興趣開始教孩子識字了,當然也有一些孩子對識字這件事情感興趣的晚一些,家長也不必著急。只需要耐心的給孩子提供一些文字的氛圍就可以。
  • 低年級孩子識字困難?六種方法讓孩子愛上識字!
    例如學習 「讓」,在學了「上」這個字為基礎的前提下,需要教會孩子認識言字旁。首先告訴孩子,言字旁的字跟語言有關,跟話語有關。然後讓孩子分析字形,左邊言字旁,右邊一個上,於是可以引導孩子這樣唱出識字方法: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記住「讓」,言字旁加個上,讓讓讓,讓座的讓。
  • 淺談看圖識字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儘管幼兒尚未正式進入學習掌握文字的時期,但仍然需要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來培養他們對識字的興趣。幼兒時期是孩子學習漢字和語言的重要時期,是培養孩子學習意識的重要階段。但是傳統的識字教學僅停留在教師單純的解釋解讀方面,漢字簡單地被書寫於黑板之上,使學生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而看圖識字教學將文字化為色彩豐富的圖片,學生見到這些圖片,能夠獲得更為直觀的感受,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 小神童王恆屹5歲能識三千字,但我卻不建議太早教孩子識字背詩
    我國的家長們從上個世紀的科大天才少年班開始,就對神童有一種別樣的情懷。而說起最近比較吸睛的神童,可能就是通過《挑戰不可能之加油中國》節目一炮而紅,在家長們的視線裡不斷刷屏了整個上半年的「中華小詩庫」王恆屹了。這位小神童的主要戰績就是5歲就能識3000字,會背唐詩五百八十首。
  • 孩子多大可以識字?過早過晚都不行,家長需謹記3條原則5個竅門
    白鷹聯邦:我們覺得孩子應該早點識字!你們看看大冪冪的女兒小糯米、劉燁的兒子諾一,才三、四歲就會說多國語言!現在小學壓力非常大,老師的教學進度非常快,孩子不早點識字,那就會處於非常之不利的形勢下啊!雖然我們說幼兒期孩子的主要活動就是玩,但是家長若能做到「寓教於樂」,那孩子對識字就不會太過於牴觸,甚至會產生一絲絲興趣。所以,孩子過早、過晚識字都不行,重點是家長在嬰幼兒期進行正確引導,讓孩子順其自然地識字,這才是正確的快樂教育!
  • 識字不再難!多種方法教識字
    「人生聰明識字始」這是古人對識字的精闢論述。大文豪郭沫若也曾說:「識字是一切探求的第一步。」可見識字教學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識字寫字的總目標是:「學會漢語拼音。能說普通話,認識3500個左右的常用漢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漢字,並有一定的速度。」
  • 「認字」與「識字」的區別,你會「認」字但你能「識」字嗎?
    我們常把「認識」一詞連用,但「認」與「識」是有區別的,怎麼理解呢?有一句話:「我認識你,但我不了解你。」意思是在生活中,我們與一個人的關係,僅是知道對方姓甚名誰,相貌如何,就可以說是認識這個人了。而關於對方的為人、品格、性情、習慣等各方面的情況,能知道的其實是很少的。
  • 網紅少年丁真學識字,為什麼他只寫不說?孩子識字不跳級,這樣好
    丁真還是個孩子,笑起來清澈,像湖水一樣,陽光的外表,和純真的筆觸之下,浸透著一個勤奮好學的「甜野」男孩形象。而我們的孩子們,也像丁真一樣,先是學一段很長時間的筆畫練習,再組成字,再學會漢字的發音,進而形成標準的發音,形成較好的視聽。其實孩子們剛學會講話的這幾歲,說話並不標準,有一些孩子能講的是本土方言,像丁真的川音應該是很溜的,但因為現實需要,他在學會寫,而沒有說,這說明他寫比說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