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可以識字?過早過晚都不行,家長需謹記3條原則5個竅門

2020-12-21 兜媽愛叨叨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說起來,多數家長都有一個困惑,那就是孩子多大可以識字?

對此,家長們各抒己見,他們分成兩大陣營,引發一輪口水戰!

在此,兜媽就借用《碧藍航線》中的死對頭白鷹聯邦重櫻帝國展開激烈的爭論!

白鷹聯邦:我們覺得孩子應該早點識字!

你們看看大冪冪的女兒小糯米劉燁的兒子諾一,才三、四歲就會說多國語言!

現在小學壓力非常大,老師的教學進度非常快,孩子不早點識字,那就會處於非常之不利的形勢下啊!

重櫻帝國:我們覺得孩子應該晚點識字!

兒童心理學中,幼兒期的主要活動是玩,童年期的主要活動才是學習!

孩子小時候只要會連貫地說話、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能夠認識拼音就足夠了,為何非得要識字呢?那不是小學語文老師的工作嗎?

那麼,孩子究竟是早點識字好、還是晚點識字好?

兜媽的高中閨蜜麗麗,她育兒的方法就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麗麗高中時的偶像就是盧梭,她非常崇拜盧梭的教育觀點,那就是「教育要順應自然。

於是,麗麗就效仿這種教育觀念,對孩子實施「愛與自由」,她認為孩子只要覺得開心就好,這也是典型的西方快樂教育!

所以,麗麗孩子小時候的生活只有娛樂,唯一的啟蒙學習,就是幼兒園裡的一丁點知識,這種快樂一直延續到上小學前。

一年級時,麗麗孩子就覺得學業繁重,許多複雜的生僻字接踵而至,搞得他暈頭轉向、焦頭爛額!

反觀其他小朋友,由於小時候有了基礎,識字量遠遠超過麗麗孩子,這也導致他們上課非常輕鬆,就算語文老師的教學進展飛快,也跟得上!

由此可見,孩子識字太晚並沒有好處,上小學時的壓力會驟增,這可能也會讓他們失去上學的樂趣。

那麼,孩子過早認字呢?也不一定是好事!如果孩子喜歡認字,那就另當別論。可孩子不喜歡認字,家長又強迫孩子認字,這就會讓孩子產生牴觸心理,喪失識字興趣。

在心理學中,嬰幼兒時期是心理髮育最迅速的時期,年齡越小,發展越快!

雖然我們說幼兒期孩子的主要活動就是玩,但是家長若能做到「寓教於樂」,那孩子對識字就不會太過於牴觸,甚至會產生一絲絲興趣。

所以,孩子過早、過晚識字都不行,重點是家長在嬰幼兒期進行正確引導,讓孩子順其自然地識字,這才是正確的快樂教育!

一、靈魂拷問:識字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1.識字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俗話說得好,腦袋越用越聰明!孩子在遊戲過程中,可能也會用腦子,但是消耗量遠低於識字!

打個比方,我們把孩子的大腦看成一臺電腦,如果我們在上面只登陸QQ,那麼電腦的CPU使用率就很低,這就說明孩子並沒有過度「用腦」。

但是,如果我們在上面登陸Steam平臺,玩單機大作《GTA5》,電腦CPU使用率就會驟增到70%以上,這時候孩子的大腦就會高效運轉!

當然,這裡我們只考慮CPU使用率,不考慮硬碟、電腦反應速度等問題。

換種說法,孩子識字也算是一種早期教育,它可以開發嬰幼兒的潛能、智力及培養個性品質

孩子識字的過程中,可以運用聯想、手勢等方法,這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記憶力。

2.識字可以促進孩子「視聽語言」同步發展

人的語言分為聽覺語言視覺語言。前者主要用於日常對話、溝通交流,後者是一種高層次的語言,由視覺基本元素和設計原則兩部分構成的一套傳統意義的規範或符號系統。

簡單來講,畫家、建築大師、設計師等藝術家的視覺語言就非常發達,他們可以根據各種各樣的需要,選擇相應的材料和表現形式,通過特定的方法,來向世人傳達特定信息的圖像。

孩子識字的過程中,就會慢慢地習慣「字」和「書」。譬如,他們生平第一次認識電視時,可能並不熟悉,可是第二次、第三次後,他們就能隨時隨地辨認電視。

孩子養成識字閱讀敏感的習慣,就可以把這種習慣用於兩種思維工具學習和思考問題上來,這就會使「視聽語言」同步發展。

3.識字可以幫助孩子拓展視野、獲得知識

宋真宗趙恆的《勵志篇》中有這兩句話,「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孩子通過繪本可以學習到知識,但繪本的作用有限,孩子想要真正地學習到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就要學會讀書!

然而,識字是閱讀的基礎,孩子不識字,就無法從書籍中獲取知識來源。

畢竟,不是每本書的文字上面都會標註拼音。

科學家研究表明:人的知識有80%是從閱讀中獲得的。

孩子識字就可以獲得知識,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何樂而不為?

二.家長教娃識字要謹記3條原則

1.第一條原則:教娃識字≠強迫識字

寶媽小喬就懂得早教的重要性,女兒2歲時,她就訓練女兒聽說讀寫的能力。

顯而易見,孩子年齡小,不喜歡學習識字,小喬一旦逼迫女兒就會爆發一場哭天喊地的戰鬥。

小喬看到女兒臉上的淚痕,不情願地識字,心裡也非常難受。

可是,總不能讓娃輸在起跑線上吧?

其實,家長教娃識字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不在孩子進入識字敏感期前做好這些事,就算強迫娃識字,效率也不高!

我們都知道孩子有語言黃金期,那麼自然也有識字敏感期!家長只要做好這4件事,孩子識字不是難題!

0~2歲:家長要和孩子多說話,給孩子提供可以觀察到文字的環境,並讓他們有意識地讀出來,這可以幫助他們激發對文字的好奇心。2~3歲:家長要擴展詞彙的豐富性,孩子叫「媽媽」時,也可以用更複雜、禮貌的詞語代替,譬如「母親」。這樣,我們就可以幫助孩子積累更多的抽象性詞彙和細分詞彙3~4歲:這段時期,繪本是孩子的主要娛樂活動之一。家長要多給孩子讀繪本,幫助孩子養成看繪本的習慣。繪本可以豐富詞彙量,幫助孩子積累更多的視覺形象,便於識字。5~6歲:家長要鼓勵孩子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使語言成為交流的工具,讓孩子真正成為「社會人」。2.第二條原則:寓教於樂

動畫片《天線寶寶》的締造者安妮伍德女士在製作《天線寶寶》前,曾與十幾名幼教專家、家長和幼教從業者交談,並反覆與0~6歲的孩子接觸、錄影,研究孩子最會被吸引的訊息、話語。

最終,伍德女士得出結論:最容易吸引孩子注意的莫過於由他們的經驗和視野能領略的事物和環境,而孩子們串聯這一切訊息的途徑,就是玩樂。

孩子在幼兒期的主要活動是玩,這毋庸置疑!家長想要讓孩子在幼兒期識字,不能地強迫他們去學習,而是通過寓教於樂的方式幫助孩子在無意中學習知識。

3.第三條原則:識字是目的,運用是關鍵

孩子的識字目的是多讀書,陶冶情操、豐富自身精神世界。

當然,孩子小,不理解這麼深奧的道理,家長也不需要讓孩子知道這些道理,溝通不明白!

但是,家長可以讓孩子了解到,識字的目的之一就是讀書、寫好字。

現如今,許多小學生的字跡都是螞蟻爬,就是在識字的過程中沒有打好基礎,家長只重視識字、忽略了寫字,這也導致孩子不喜歡寫字,作業本十分「髒」。

所以,這條原則就是讓孩子多識字、寫好字,運用才是關鍵啊!

家長教娃識字要謹記5個竅門

1.漢字配圖

孩子剛開始認字時,家長就是通過身邊的事物來幫助寶寶分辨。

譬如,家庭中的家具、蔬果、生活用品都是幫助孩子認字的好幫手!

可是,家庭中沒有的東西,怎麼讓孩子識別呢?

這時候,家長就可以通過給漢字配上圖片,幫助孩子識字了!

家裡沒有狗,家長就製作狗狗卡片,並在上面標註拼音和字,孩子就會把狗的形象和字瞬間綁定在一起儲存在大腦深處啦!

2.指讀法

家長可以用手指著漢字,給孩子一個一個地讀,這樣可以強化一字一音的關係,讓孩子把聲音和字形結合,記憶起來更輕鬆哦!

3.猜謎、編順口溜

某種程度而言,猜字謎、編順口溜都是一種遊戲,雖然媽不喜歡這種遊戲,但是孩子都喜歡!

既然如此,家長就可以通過這兩種方式幫助孩子識字。

譬如,「四四方方兩座城,小城藏在大城中」,這就是「回」字;

編順口溜也非常簡單,譬如:進「門」歌

相信孩子看到這些遊戲,一定會喜歡識字的!

4.複雜漢字簡單化

有些漢字非常難寫,筆畫二三十,別說孩子,就算家長都常寫錯。

這時候,家長會就可以教孩子拆分記憶,就像「贏」字,可以拆分成「亡」、「口」、「月」、「貝」、「凡」。

這樣孩子再看到「贏」字時,就會認出來,還會輕鬆地寫出來哦!

各位寶媽、奶爸還能想出哪些可以拆分的漢字,不妨分享一下哦!

5.發揮聯想

孩子掌握一些漢字後,家長就可以讓孩子發揮聯想,給這些漢字找朋友或找同類,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進一步掌握其他詞彙。

譬如,我們拿出「貓」這張卡片,讓孩子聯想「貓」和哪些動物會做朋友?孩子就會思考到狗、老虎、熊貓等一系列動物。

這個過程中,孩子也可能會重新溫習學過的漢字,一舉兩得,不是嗎?

孩子不喜歡識字,多半跟家長強迫有關,巧用這5個竅門助娃改善哦!

兜媽寄語

閱讀和理解,是孩子學習知識的基礎,而識字,是這一切的開始!

家長一定要謹記,不要強迫孩子識字,不能讓孩子失去識字的興趣哦!

(字謎答案是舌)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孩子幾歲適合上幼兒園?過早過晚都是在坑娃
    小區裡幾個家長湊在一起說話,其中一位家長面帶驕傲的說「我家亮亮兩歲多就上幼兒園了,可聰明了!」其他家長也都在一旁點頭附和。孩子上學早就代表聰明?才不是!如果孩子上幼兒園過早,反而易引發一系列問題。關於孩子多大上幼兒園才合適,大都是眾說紛紜,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年齡界限。通常來講,專家建議寶寶在三歲左右入園,過早過晚都不利於心理髮育。孩子入園過早,首先是自理能力不足,到幼兒園什麼事情都要讓老師幫忙,但老師一個人照顧那麼多孩子,肯定要忙不過來的時候。加上寶寶表達能力不強,無法表達出自己的需求,在幼兒園就會很不愉快。
  • 過早過晚都不行,別總急著給寶寶戒掉紙尿褲
    有些寶媽覺得,如廁訓練這件事應該越早進行越好,畢竟這是孩子遲早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早一點也更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 事實上,這樣的想法是完全不正確的,如廁訓練這件事過早或者過晚都不行,家長別總急著給寶寶戒掉紙尿褲。其實,1歲左右的寶寶括約肌和神經系統還沒發育成熟,是不適合進行如廁訓練的。
  • 兒科專家:過早過晚對娃都不好
    對於不少成年人來說,枕頭是睡覺時的必需品,沒有了枕頭就意味著無法睡個好覺。枕頭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不能過硬也不能過軟,要想得到舒適的睡眠,一個合適的枕頭可少不了。那麼對於寶寶來說,到底該不該用枕頭,多大能用"枕頭"?
  • 孩子多大開始識字合適?家長把握這3個訣竅,輕鬆提高識字量
    教育好孩子是每個家庭的重心,是作為父母的頭等大事。關於教育孩子,不少家長都心存疑惑,不知道怎樣在孩子的教育階段做一些合適的輔導和開發,來幫助孩子更好的發展。文字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那麼孩子多大開始識字合適呢?怎樣輕鬆提高孩子的識字量呢?
  • 孩子幾歲開始識字最好?牢記6個識字常識,學齡前識字1000不是夢
    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太過於焦慮,簡單的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會輸在同齡孩子後面,過早的識字又擔心影響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反而會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好呢?有的孩子3歲時就開始認字寫字,原因是身邊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識字了,家長們百般著急的恐怕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
  • 孩子幾歲開始換「乳牙」最合適?過早過晚都不好,很多人都不知道
    孩子長到一定程度都是會出現掉牙現象的,雖然這種現象很普遍,但是知道它其中奧秘的家長是少之又少。孩子幾歲開始換「乳牙」最合適?過早過晚都不好,很多人都不知道。第一、孩子什麼時候換牙是最合適的?眾所周知嬰兒長到一歲左右的時候就開始長牙,一般情況下是先長一部分,等到嬰兒長到兩三歲的時候20個乳牙就會全部長齊。等到孩子長到五六歲的時候就會出現掉乳牙的現象,此時就到了恆牙生長的時間。隨著乳牙不斷的脫落,孩子十二歲左右恆牙就會長齊了,通常情況下人的恆牙是二十八顆或者三十二顆,其中有四顆長在牙齒後面的就是我們俗稱的智齒。因此說孩子最佳的換牙年齡應該是在六歲到十二歲之間。
  • 過早過晚都不合適,聽聽醫生怎麼說
    但是也有父母會擔心自己的孩子的學習進度跟不上其他寶寶,就十分焦慮。但其實家長們不必過於擔心,因為現在更講究科學育兒,一味的攀比對孩子沒什麼好處。就拿孩子站立來說吧,很多醫生都表示過,過早過晚都不合適,過早寶寶的發育不充分,過晚寶寶對走路的好奇心下降,不願走路,所以家長要重視。
  • 3-7歲孩子識字難?運用3個技巧,不用死記硬背就能識「千」字
    事實上,其實識字非常簡單,只是家長一直以來教孩子識字都沒有用對方法,今天教各位家長,運用3個技巧,讓孩子開心快樂地識字。識字是閱讀的基礎,也是學習一切知識的基礎,因而早期教孩子識字對於孩子的語言和能力、閱讀能力和智力發展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長們才會迫切地想要孩子識字多一點,為將來上了小學打好基礎。
  • 孩子識字太困難?掌握四個「識字竅門」,不用死記硬背也能識千字
    在媽媽圈經常能看到一些家長讓孩子展示識字的本領,不過,在這之中就能看到孩子的差距了,有的孩子能夠識百字,有的孩子能識千字,看到別人家孩子這麼優秀,很多寶媽都暗暗自卑了,覺得自己家孩子識字能力太差了。都是機械性的教孩子識字,慢慢地孩子就對識字失去了興趣,久而久之,孩子一直不用心學習,連以前認識的字也都忘了。其實孩子要想讓孩子掌握漢字並不困難,只是你還沒有掌握竅門兒,接下來我就給各位家長分享四個識字竅門,讓孩子不用死記硬背也能識千字,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掌握4個識字竅門,3-6歲孩子輕鬆提升識字量,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
    掌握4個識字竅門,3-6歲孩子輕鬆提升識字量,為幼小銜接做好準備3-6歲是識字啟蒙的黃金期義大利教育家蒙特梭利曾經寫過一本名叫《有吸收力的心靈》,提出了孩子具有一種吸收性心智。4個識字竅門遊戲識字孩子的邏輯非常簡單:只要是有趣的事情就喜歡、只要是無趣的事情就不喜歡。因此,教孩子識字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考慮到趣味性。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家長別再誤解了,這才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因為工作的性質,比較清閒,在每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都聽見中班的老師都開始給孩子們教一些簡單的字,甚至還有很多的爺爺奶奶們都會私自的灌輸早識字、早背古詩對孩子好的思想給孩子跟孩子的父母,還有部分的爺爺奶奶在炫耀他們的孫子能認識很多字了。
  • 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家長別輕信傳言,這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文 | 水兒媽媽育兒分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隨著網絡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多「神童」湧現,不是2歲識千字就是5歲實現自主閱讀……同時,又有很多家長說:過早識字對孩子有害,破壞孩子的想像力、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 孩子學寫字也有「最佳年齡」,家長做好這5步,孩子學得快寫得好
    但大部分的家長面對孩子七扭八歪的字時,都有種無處下手的感覺,甚至很多家長不了解孩子生理髮育過程的變化,過早或過晚教孩子寫字,結果好心辦了壞事,反倒讓孩子的字越寫越差。其實孩子並不是越早開始寫字越好,畢竟如果孩子的指關節的強度和手指肌肉不夠靈活的時候是很難控制好筆的,甚至可能影響手部的發育。
  • 3-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用這6個方法,快速提高孩子識字量
    識字,無論是對孩子的理解能力還是對孩子的未來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而3-6歲是孩子識字的「黃金年齡段」,用這6個方法,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識字量。3-6歲是識字的「黃金年齡段」一般家長認為,孩子小時候都應該以培養口語能力為主,過早地教孩子識字,孩子太小也記不住。
  • 過早過晚都屬異常,謹防腦癱找上門
    到3個月大時,很多寶寶俯臥時可以抬頭45度,因為到這個月了,他們頸椎生理彎曲逐漸開始形成,他們慢慢學會用手肘撐住床面,來保持身體的平衡。頭也可以很好地抬起,與床面形成很大角度,而且保持的時間較長,還可以左右轉頭。
  • 孩子多大開始識字合適?心理學家用5年研究告訴你答案
    文|青青的育兒秘笈寶媽們在孩子上幼兒園後一般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多大讓孩子開始識字比較好?尤其是現在的幼兒園禁止學習小學內容,不少家長都著急,就怕孩子上了小學跟不上,我身邊就有寶媽決定親自在家教孩子!但是,孩子多大開始識字才合適?
  • 寶寶翻身看這3個信號,過早過晚都不好
    都說「三翻六坐八爬」,但很多寶寶甚至到了6個月還不會翻身,嬰兒3個月會翻身的說法真的靠譜嗎?對於那些沒有學會翻身的寶寶的家長們來說,無疑是非常著急了,甚至有的寶寶到了「6月」該坐的月齡,卻依舊不會翻身。寶媽:6個月大,怎麼還不會翻身呢?默默家的寶寶,馬上要6個月大了,但是寶寶卻還沒有學會翻身,這可讓默默愁壞了。
  • 孩子不識字也能閱讀!家長學會這3個方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小佳每次說到這個,很多媽媽都非常羨慕認為她孩子是個小天才,不過有人也會不認可。有個媽媽聽了小佳說的就非常不贊同,她認為孩子識字太早想像力就被限制了,據她所說,一個孩子在認字之前的想像力最為豐富的。就像1到10這些簡單數字,因為不認識孩子可以把它現象成棒棒糖,飛機,鐮刀等任何東西,可是因為過早的接受教育,孩子就失去了這種聯想事物的能力。雖然有些人認為中國媽媽說的有些誇張了,但是也不失道理。
  • 孩子過早識字有害?別再誤解了,這是教育的最大騙局!
    所以,在奶奶的耳濡目染之下,王恆屹在很小的時候,已經學會了上百首古詩,同時也能分辨出3000個漢字,因為從小聽曲兒的緣故,如今王恆屹也能聽曲辨歌了。看完這一集綜藝,很多父母都覺得王恆屹是一個神童,明明才4歲,已經學會了這麼多東西,比很多孩子都要厲害多了。而大部分父母也開始焦慮,怎麼讓自己的孩子也能夠變成一個神童;學會千字文,還能背誦古詩詞。
  • 孩子最佳「識字時間」,並非三歲或四歲,這個年齡段識字效果更好
    現代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太焦慮了,就拿孩子識字這件事來說:過晚識字擔心孩子的識字量太少,被其它的同齡孩子落下;過早識字又擔心孩子的想像力、創造力被破壞,反而得不償失。到底讓孩子幾歲開始識字?這成為家長們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