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滴滴補貼大戰熄火 司機吐槽開網約車沒意思了

2020-12-14 中國經濟網

  從4月下旬開始,上海的網約車司機們逐漸發現,美團打車上的訂單變少了,補貼也沒有以前那麼頻繁了,賺錢效應銳減。

  網約車司機們的這些感受化為對平臺的吐槽,發洩在「上海美團打車」QQ群內。「上海美團打車總群」微信群內,也發生著同樣的故事。

  據記者了解,這兩個群的人數均有近500人,雖然群名稱顯示的是美團打車,但群成員並非都是美團打車的車主,滴滴車主也佔據了一大部分,甚至還有易到、首汽的車主。車主們每天在群裡分享自己的接單數量、流水(日收入),他們互相交流經驗,也共享著彼此的焦慮。

  美團打車3月21日登陸上海時宣布,前三個月司機免抽成,彼時,市場認為美團和滴滴這場仗至少要打3個月。如今,3個月期限過半,戰火便初現熄滅跡象。

  補貼訂單雙降

  老劉來自河南,2012年來到上海,那時他還是一位貨車司機,而滴滴也剛剛成立。對網際網路不關心、不了解的老劉,怎麼也沒料到網約車會成為風口。

  於是老劉錯過了網約車的興起,也錯過了一次賺錢的機會。和他的境遇不同,當時那些勸老劉跑網約車的朋友們,在滴滴與競爭對手的廝殺中,趕上了「能把豬吹起來」的風口,大賺了一筆。

  當美團打車高調進入市場時,司機們以為,網約車燒錢的歷史將會再次上演。這一次,老劉沒有猶豫,先是花了3000元找人幫忙註冊了帳號,成為了美團打車的車主,然後租了一輛本地牌照的榮威e550,開啟了全職跑網約車的工作。

  老劉每天10點左右出門,晚上10點之後收工。他粗略估計,在美團打車平臺工作這一個月,除去租車費用,大概賺了8000元左右。

  然而,最近老劉明顯感覺到收入在減少。他發現,首先是訂單數量少了,其次是補貼少了。老劉算了一筆帳,租車、油費、吃飯等成本加起來一天400元左右,而如今一天的流水大約400元多一點。

  同樣的故事發生在寧佩身上。

  「沒意思。」寧佩最近感覺開網約車沒有以前那麼有幹勁了。

  成為美團網約車司機以來,寧佩共完成980單,收入2.6萬元,在同行中不算低。但近期,寧佩接到的訂單數減少了,且平均訂單額也不大。5月4日,寧佩在群裡發牢騷:「8點半開始,3個小時僅接了4單,去掉油錢就賺幾十塊,沒意思。」讓他更不滿的是,經常有乘客完成訂單後不按時付款,而美團打車平臺不會給司機墊付。

  司機群裡也不乏經驗豐富的「老司機」,餘溫就是其中一位。他告訴群裡的新車主們,一般晚上訂單比白天多,且基本都是七八十元左右的大單。但是,餘溫每天的流水並不比其他車主高多少,如今他每天的流水大概在550元左右,加上獎勵大概600多元,「每天十七八單就不得了了,最多有百來塊錢的獎勵」。

  老劉住在嘉定區,每天收工後回家,睡覺的時候已經一兩點。對於網約車企業的商業模式,老劉表示不理解。「美團給司機、乘客大規模的補貼,有時候一單下來,乘客只需要花兩三塊錢,長期虧本燒錢,美團能頂得住嗎?」老劉隱隱有點擔心。

  監管更嚴格

  餘溫和寧佩是群裡為數不多的「話癆」,大多數網約車司機平時並不會在群裡說話,但幾乎所有人都會關注一類消息——運管信息。

  司機群裡有專門從事外地牌照改滬牌的人,美團打車還沒入市場,改牌、刷單這些鑽網約車規則空子的行為已經蠢蠢欲動。在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後,便有不少乘客發現,打來的車是外地牌照,並非平臺顯示的上海牌照。

  這些提供改牌服務的工作人員不定期在司機群內提醒著司機們注意運管,他們會告知群內的司機儘量避免經過哪些路段,甚至會在群內公布運管的車輛信息。

  「五一」節後,司機「錦衣衛」小許就在群內發布了10條運管車輛信息,包括運管車輛的牌照、車型、顏色,提醒群內的司機避讓這些運管車輛。

  近日,上海市交通委執法總隊、市運管處公布了接入美團打車平臺後的數據信息,在17.38萬條車輛數據和17.29萬條駕駛員信息中,非滬籍車輛信息1.9萬餘條,約佔平臺註冊車輛的11%;非滬籍駕駛員信息10.2萬條,約佔平臺註冊駕駛員的59%。

  4月份,除了滴滴和美團,攜程和高德也宣布進入網約車市場,網約車市場的不當競爭讓各種亂象捲土重來,但這一次的監管也比以往來得更加嚴厲。針對過度補貼、非法運營等亂象,交通運輸部連發三文,指出運輸市場要公平競爭,「燒錢大戰」不可持續,呼籲網約車發展要「脫虛向實」。

  戰火暫熄

  在嚴格的市場監管下,各家網約車平臺似乎都收斂起了鋒芒。

  美團打車入滬之時,上海大大小小的公交站臺、地鐵站均可見美團打車「低價出發」的廣告牌,如今這些廣告牌已經被撤下。滴滴和美團平臺也停止了高額補貼。

  4月13日,美團打車宣布在南京、上海兩地停止發放補貼,並上線專項清查系統「颶風行動」,對車輛和司機信息進行更加嚴格的審查。同日,滴滴發布消息稱,已於4月12日率先停止補貼行為,確保不低於成本價運營。

  暫停戰火的除了打車市場,還有外賣市場。

  4月9日,滴滴外賣在無錫上線,滴滴加入外賣的紅海競爭中一度被外界認為是攻擊美團的後花園,並非真正有心開展外賣業務。然而,滴滴的攻勢比想像中猛,對騎手和用戶進行大額補貼,上線三天便拿下無錫市場1/3的市場份額。

  然而,由於過度補貼,滴滴外賣也被工商局約談,外賣戰呈現降溫之勢。

  對於外賣平臺的商家來說,美團和餓了麼在他們心裡的形象更加穩固。

  4月初,記者從無錫商家處了解到,外賣平臺強制商戶站隊,多家商戶寧願放棄滴滴外賣的補貼也不願「得罪」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對商戶來說,在美團外賣和餓了麼平臺上長期經營,已經積累了很多固定用戶,滴滴外賣還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4月,美團打車和滴滴外賣給網約車和外賣這兩個市場帶來了短暫的狂歡,在監管介入後又逐漸恢復「冷靜」。滴滴和美團的高額補貼似乎打了水漂,狂歡之後,用戶要打車還是先打開滴滴,叫外賣的首先想到的還是餓了麼和美團外賣。

  已無心戀戰?

  雖然美團打車和滴滴外賣都遭到了相關部門的約談,並被禁止過度補貼,然而市場並不認為美團和滴滴的戰火只會在上海和無錫。

  3月22日,美團打車宣布已獲得杭州市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4月4日,美團打車宣布再下一城,獲得成都網約車牌照。

  美團打車已經具備了在杭州、成都提供網約車服務的資質,在「美團打車杭州」官方微信公眾號上,不少杭州的用戶紛紛留言,期待美團打車早日開城。

  滴滴外賣也採取類似的方式勾起了用戶的期待。

  4月12日,滴滴外賣發布9張海報,稱「不必來無錫,我們去找你」,宣布滴滴外賣全國開城在即;27日,滴滴外賣發布投票徵集第二個開通業務的城市,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為北京、南京與長沙。

  然而,目前為止,美團和滴滴並沒有急迫地宣布,何時開啟下一城。相反,美團和滴滴都玩起了大戰之外的遊戲。

  4月4日,美團全資收購了摩拜。近日,滴滴和31家汽車產業鏈企業發起成立「洪流聯盟」,宣布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推進新能源化、智能化、共享化的產業發展,建設面向未來出行的用戶與車主服務平臺。

  目前來看,美團和滴滴的主要任務似乎已不在「打仗」上面。

(責任編輯:劉朋)

相關焦點

  • 滴滴美團「燒錢補貼」戰熄火,現在比「誰的朋友多」
    經歷了去年如火如荼的「補貼戰」後,網約車行業逐步進入合縱連橫階段。如今,不用單獨下載多個出行APP,用戶在一個平臺就可同時呼叫數個不同平臺的網約車型。國內兩大出行平臺滴滴與美團的戰火也由「價格補貼」蔓延至「平臺入口」。
  • 「O元打車」重現江湖 美團滴滴補貼大戰升級
    「O元打車」重現江湖 美團滴滴補貼大戰升級2018-03-31 12:00出處/作者:網絡綜合整合編輯:二十四責任編輯:mawenjun>   過去一周,隨著美團打車強勢登陸上海市場,網約車市場佔有絕對霸主地位的滴滴明顯感到了威脅,補貼大戰也隨之逐步升溫,曾經的「0元打車」補貼將重現江湖。
  • 用高額補貼打敗美團 滴滴外賣會如願嗎?
    在4月1日滴滴外賣在無錫試運營後,一場補貼大戰已經悄然拉開序幕,這才有了無錫全城叫外賣的盛況。顯然,滴滴想用高額補貼打敗美團,並把無錫作為一塊試驗田。4月9日,滴滴外賣正式在無錫全城範圍內上線,當日訂單33.4萬單。隨後,滴滴宣稱已成為無錫市場份額第一的外賣平臺。
  • 滴滴陽奉陰違?撒錢為外地司機「頂鍋」
    一旦被交通管制發現,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手機藏起來,「就說是送朋友到車站,別給交警看滴滴接單記錄」。不過,如果交警非要「按照套路」防網約車司機,要求查看手機,很大程度上就矇混不過去了,「因為大多數司機還是配合檢查的」。補貼113億元實際上,滴滴的「無證」罰款報銷也是限制重重。
  • 美團打車即將上線!每單平均補貼超20元!紅包大戰再次開啟?
    美團打車即將上線!每單平均補貼超20元!紅包大戰再次開啟?在開始的11天之後,1月8日,美團打車宣布北京站已經有20萬人報名,打車業務即將上線。不過,美團打車並未披露北京業務確切上線時間。截至目前,美團App尚未開放這一入口。有消息人士稱,美團近日已經陸續與汽車租賃公司籤約,北京站最快將於1月12日-15日開通,初期只開放快車服務,未來也將涵蓋快車、舒適車、豪華車、商務車等多種車型。
  • 屠龍勇士最終化成惡龍 新勇士美團揮劍滴滴
    在成為行業獨角獸後,滴滴的負面消息層出不窮,用戶體驗變差,甚至不少人選擇了卸載滴滴。 滴滴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重。對司機而言,抽成高,派單遠,賺錢越來越難。對乘客而言,打車難、價格貴。這些滴滴曾經批評其競爭對手出租的特點,正被眾多用戶吐槽在自己身上。新的勇士美團站了出來,宣布進軍打車市場劍指滴滴。
  • 為什麼說滴滴做外賣反擊美團是以大博小、不划算?
    但從目前來看,美團的補貼力度對司機的誘惑非常大,據美團打車一則海報顯示,當天車費不足600元,美團會直接補齊600元;當天車費達到600元時,美團會額外獎勵200元。美團的補貼政策還包括美團上海註冊的司機前3個月免抽成,在南京的抽成僅為8%,而滴滴要抽20%。因此就有司機說了:你這一單我差不多可以拿到 30 塊,如果擱滴滴的話,我只能拿到10塊,你說我還開啥滴滴?
  • 燒錢、壟斷、迎戰,美團和滴滴只是資本遊戲裡的兩顆小棋子
    補貼的具體表現在乘客和司機兩端,乘客端方面,美團打車的新客可以直接收到3張面值14元的優惠券;而滴滴迅速追擊,祭出了「上海全城坐滴滴,10點至24點單單立減14元」的大殺器,不少用戶向鳳凰網科技表示,他們都是在深夜甚至是凌晨收到了滴滴立減14元的簡訊,足見這場補貼的倉促與粗暴。 如果乘客端的獎勵已經讓人咋舌,那麼砸向司機端的補貼堪稱風暴。
  • 美團打車高調亮相上海又被請去「喝茶」滴滴將攜外賣「迎敵」
    2、當天車費達到600元時,美團再額外獎勵600元。3、根據司機介紹,美團對司機早高峰接單有第一單獎勵10元、第二單獎勵8元的補貼。也就是說,假設一位司機每周工作6天,保底就有6*600=3600元收入。
  • 同樣是「燒錢」,滴滴和美團風生水起,ofo卻危機四伏?
    一、滴滴燒錢搶佔市場網約車在這幾年發展十分迅速,首當其衝就是滴滴這個網約車領平臺,而滴滴的程維出身阿里,柳青又是柳傳志女兒,哈佛畢業,高盛精英。而滴滴前期燒錢,給司機補貼、消費者首單立減等優惠,不過是他們的一次戰略性燒錢,通過燒錢,來吸引入駐用戶與消費者,是為了搶佔市場,並且滴滴身後的金主爸爸也就是騰訊和阿里,後背資金雄厚。簡單來說,滴滴它燒得起錢,當然也把錢燒在用戶資源上、燒在刀刃上,讓用戶看到滴滴誠意,怎麼說「給錢補貼入駐,哪有人不要的道理,給錢補貼消費,誰也不會拒絕」。
  • 二線網約車集體反攻滴滴:螞蟻真的能啃噬大象嗎?
    逐漸從順風車安全事件陰影中走出的滴滴,今年不僅推出一系列新業務,還於近期正式上線花小豬,從這個快速推進,並主打低價、補貼的品牌中,市場似乎依稀嗅到了久違的補貼氣息。不只是滴滴,在市場龍頭激進探索的同時,曾經蟄伏於滴滴統治力之下的二線網約車品牌也選擇在此時加大發力力度。8月中旬,網約車品牌T3出行宣布籤約周冬雨為首位品牌代言人。
  • 網約車司機收入高?司機說出心裡話,和想像中不一樣,看完就知道
    漸漸地,大家開始信任網約車,並依賴網約車,那年我國網約車司機熱得很厲害,很多年輕人當了網約車司機就賺了一大筆錢,每個月都能掙得過萬。那一年,網約車司機的收入很高,主要是因為平臺的補貼力度比較大,滴滴司機張師傅說自己三年前加入了網約車,當年趕上了紅利時代,平臺補貼司機的力度特別大,那一年自己開網約車一個月可以掙一萬多。
  • 人民日報:開網約車真得知道黃宗羲是哪個朝代的嗎?
    我國有3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已經公布改革細則、已經或正在徵求意見的加起來只有210多個;滴滴、神州兩大平臺獲得經營許可的城市僅分別為22個、33個,全國獲得網約車駕駛員證的僅有約10萬名司機。可以說,在不少城市,平臺、司機仍然生存在「灰色地帶」,繼續和監管者躲貓貓。
  • 美團和滴滴在各自領域繼續竟爭!車廠商和民眾者能收穫什麼?
    >美團打車3月21日高調登陸上海,上線三天破30萬單,拿下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由於滴滴霸道太久,不少司機與用戶都一邊倒的支持美團打車,而後滴滴做出反擊,網約車出行領域的霸主滴滴被迫主動應戰,高管發聲,輿論攻戰,優惠補貼等動作頻頻,多名乘客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反映,這幾天收到滴滴的優惠簡訊比過去一年都多。
  • 別再說996了,滴滴司機一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導讀:別再說996了,滴滴司機一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能賺多少錢?996工作制度,顧名思義就是每天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中午和晚上休息1小時(或不到),總計10小時以上,並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這種工作制度無疑是比較嚴格的,讓很多人都感覺到不適和反感,但是儘管如此,在我們的身邊,其實還有很多工作比996工作制還要辛苦,比如說滴滴司機!別再說996了,滴滴司機一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 滴滴不平則鳴
    在此之前滴滴一直是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典型的好戰份子之一,程維喊出「爾要戰,便戰」的宣言,帶領著滴滴收快的、降Uber,從幾百家打車公司屍體堆裡爬出來,吃下中國網約車90%以上的市場份額。但惡性事件發生之後,滴滴猶如過街老鼠,口碑一落千丈,一場監管風暴也在網約車行業展開,處於風暴之眼的滴滴,不得不承認「喪失了安全紅線與底線意識」。
  • 美團打車殺入福州!網傳每單補貼20塊!幸福的日子又要來了?
    有意思的是,這幾個城市,都是滴滴出行盈利最大的幾個城市。從滴滴嘴裡搶飯吃,相信小學生都明白,燒錢大戰無可避免,問題在於,美團打算怎麼燒錢?燒多少錢?要說真誠唯有抽成,美團打車在南京的抽成為8%,易道剛把佣金從21%調到5%,而滴滴平臺對司機的抽成為20%。而網約車司機們和關心的扣款問題,目前美團的司機政策頁面尚未看到扣錢的條款,而拒單差評,都以封號1-3天處理。而滴滴司機如果取消訂單,則每單扣錢10- 40元不等。首汽即使是用戶取消訂單,也會扣錢,前三單300元,之後則加到1000元。
  • 9次叫車7次來了「馬甲車」,網約車漏洞怎麼堵
    「滴滴和美團都要增加車源拓展自己的業務範圍,『車牌不對』的情況屢見不鮮。」張女士很無奈,她每次都會向滴滴平臺投訴,但客服在讓其提交司機車牌信息後往往沒了下文。  而在外環,「馬甲車」現象更是常見。陳先生經常在浦東新區周浦鎮附近通過美團平臺叫車,誇張的是,他數了數最近9次約車經歷,7次來的都是「馬甲車」。司機的「套路」是「在離乘客不遠處時,打電話告訴乘客來車時會靠邊開雙閃燈。
  • 【時評】開網約車,真的必須知道「黃宗羲是哪個朝代的」嗎?
    我國有3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已經公布改革細則、已經或正在徵求意見的加起來只有210多個;滴滴、神州兩大平臺獲得經營許可的城市僅分別為22個、33個,全國獲得網約車駕駛員證的僅有約10萬名司機。可以說,在不少城市,平臺、司機仍然生存在「灰色地帶」,繼續和監管者躲貓貓。
  • 廣州開網約車不僅僅要老司機 還得熟悉人文地理會簡單英語
    南都訊 廣州網約車細則公布後至今已經5天,市交委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昨日下午5時,已有868人申請報考網約車司機,同時有881輛車申請成為網約車,白雲集團的一輛如約專車成為車輛牌照申請的第一單。